安神有它,不惧失眠来找茬!

2016-06-07 16:43 楼主
导读:失眠,永远是个深入民心的话题,夜半三更、周围的一切都渐渐安静下来,人们纷纷进入梦乡,有些人却躺在床上,辗转难眠,越睡越清醒的感觉,真是让人体验一次就难以忘怀,当失眠的夜晚一次又一次地来找茬,身心的疲惫,让人各种沮丧,如何安神,搞定失眠?针灸名家周德安有妙术!


四神方

组成:百会、神庭、四神聪、本神、神门。

功用:镇静安神,补元(元神之府)益智。

主治:惊悸不寐、健忘善恐、心烦意乱、耳鸣耳聋、腰膝酸软、老年痴呆、颤证手抖、更年紧张、小儿弱智、多语多动等。

方义:补百会益气升阳,泻之清热泻火。神庭乃神所居之高贵之处,居庭则神安,离庭则神动,故取神庭以安神。四神聪为历代医家所喜用之经验穴,功专安神定志。本神补元益智、增强记忆。头部诸穴相伍,可加强精明之府(脑)的功能。神门为心经之原穴,脉之会穴,既可养血,又可安神。

歌诀:

百会神庭四神聪,本神神门力更雄;

镇静安神功长在,补元益智效亦灵。

使用说明:本方为治神之经验处方,因其5穴中4个带有“神”字,因此称为“四神”。又5穴之中4腧穴于头部,盖因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因而针刺可达益气升阳、安神定志之效。神门为心经原穴,心主血,藏神,又是神之大主,故而神门穴既可养心,又可安神。与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三阴交、太白诸穴配伍,可健脾益气,养血安神。


【典型病例】


张某,女,52岁,2012年1月11日初诊。

主诉:失眠伴头昏胀痛近10年。患者10年前因月经量过多就诊于当地医院,被诊断为子宫肌瘤,并行子宫切除术,手术成功。但此后经常失眠、头昏、头胀而痛,同时伴腰疲乏力,情绪低落,纳呆,腹胀,大便不燥但秘而不爽,便后乏力,心慌气短而欲卧。西医多项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疾病。

既往史:子宫肌瘤术后10年。

家族史:无。

望诊:神情疲惫,面色淡黄,舌淡胖,苔薄白水滑,边有齿痕。

闻诊:无特殊发现。

切诊:脉濡细。

中医诊断:不寐(心脾两虚)。

西医诊断:继发性抑郁。

治法: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取穴:百会、神庭、本神、四神聪、中脘、气海、天枢、手三里、内关、神门、三间、足三里、三阴交、太白、太冲。

手法:中脘、气海、手三里、足三里补法,其余腧穴施以平补平泻法。

中药方剂:归脾汤加减。

党参10g,炙黄芪30g,当归10g,炒苍术10g,炒白术10g,远志10g,炒酸枣仁20g,茯神15g,合欢花15g,柴胡6g,广郁金10g,木香6g,龙眼肉15g,川续断15g,炒杜仲15g,砂仁6g,广陈皮10g。

7剂,水煎温服,日服2次。

二诊:2012年1月15日,经以上腧穴及汤药治疗后,失眠、头昏明显减轻,心态亦有所改善,腰疲乏力、纳呆腹胀、大便不爽等尚无缓解之势,舌脉同上。

取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大肠俞、十七椎下、次髎进行针刺治疗,均施以平补平泻法,肾俞加灸。

三诊:2012年1月18日,经上穴治疗后,一切症状均明显减轻,针刺第2天,大便通畅而下,心情更加舒畅,恢复正常。效不更方,按上法加减取穴遣方,巩固疗效。

按上述腧穴加减治疗6次,服中药3周,一切症状均明显改善,患者非常愉快。

按语:本案为一例心脾两虚的女性不寐患者,其一切症状均是子宫肌瘤术所致,西医诊为继发性抑郁,曾服百忧解治疗3个多月,病情有所缓解,但仍时有反复。

经详查病史,认为患者因子宫肌瘤出血而致思虑过度,损伤心脾,心神失养而不寐,脾伤失于运化而纳呆,腹胀,便不结而秘,为脾虚运化无力所致,头昏、头胀、头痛均为脾虚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空失养所致,腰疲乏力,便后心慌气短,为术后胞宫受损,心血亏虚之征,面色淡黄、舌体胖大而淡、苔白水滑、边有齿痕、脉濡细等,均为心脾两虚、气血两亏之象。

方中党参、炙黄芪、炒苍术、炒白术可健脾益气,为本方之君。当归养肝补血,远志、炒酸枣仁、茯神、龙眼肉养心安神为臣。柴胡、合欢花、郁金疏肝解郁,可加强镇静安神的作用,为佐。陈皮、木香、砂仁理气醒脾,以防益气补血药之滋腻,可影响脾胃运化功能,为使。川续断、炒杜仲温阳补肾,祛风散寒,对症治疗腰疲乏力。

【本文选自《北京针灸名家丛书:德高术精——周德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刘慧林、夏淑文主编)】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核心吗 老茶馆 对于脉诊法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