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女科:脉诊宜精

2016-08-03 14:11 楼主
导读:沈氏女科全称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悬壶济世于明初,传承20代,业经600余载。所谓女科者只是治疗女子疾病,但自18世传人沈祥之先生起,扩大了诊治范围,男女均治,以妇、内科为主,而且涉及儿、外、肿瘤、皮肤、骨科、肛肠、五官各科,发展成为全科中医。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共享一篇沈氏女科有关脉诊的文章,希望能对各位中医学子有所帮助。

脉诊已自成体系,称脉诊学,属中医切诊,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脉诊是医者通过接触病人机体获得重要辨证资料的一种诊断方法。

“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说明脉诊学是一门十分综合和复杂的技术操作,也体现了指下辨明脉体的难度。如弦、紧、洪、实、滑、疾诸脉,从理论、文字上皆能描述清楚、一一区分,但实际临证时指下却很难辨明。至于某些临床不常见的脉象如“屋漏”、“雀啄”、“解索”、“虾游”、“釜沸”、“散叶”、“省客”、“横络”、“交漆”、“鱼翔”、“弹石”、“转豆”、“偃刀”、“麻促”、“颓土”等,指下就更难区分。

脉诊源自《内经》,是经络检查方法之一,包含脉法和色脉。脉法属“遍诊法”,所诊部位均在各经动脉跳动的穴位之上,是谓诊“脉气”。而色脉则是视察络脉的颜色(嗣后归入色诊法而脱离脉诊)。王叔和的《脉经》是脉诊学的第一部专著,完善了“独取寸口法”的技法和内涵,并定出脉名、脉形、主治病证的范围、寸关尺三部分主脏腑的位置。李时珍著《濒湖脉学》,以《内经》为宗,在24种病脉的基础上修正了革、牢二脉,并补充长、短脉而形成较为合理的27种病脉。因其简明易懂,利于推广而成为现代脉诊学的准绳。毋庸置疑,脉诊学在辨证中的地位无法替代。

脉诊古有遍诊法、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3种。后世则以寸口诊法为主,并从脉的位、数、形、势分为28种脉象,以察知身体内部的病变。诊脉全凭医者手指的灵敏触觉来体验,因此,要准确区分脉象,除熟练掌握脉诊理论外,还要通过实践,不断总结、体验、提高,才能做到得心应手,真正掌握这一技巧。所以从临床实际需要出发,脉诊既不可丢,亦不可杂,而是宜精不宜细。

从脉症的相应与相反,可辨别疾病的顺逆。脉证相应为顺,相反为逆。如病属有余之证,脉应见弦洪数实,是谓脉证相应,为顺证;若反见沉细微弱之脉,是谓脉证相反,为逆证。脉证不相应如阳证见阴脉、虚证见实脉等,临证须明辨脉的“从”与“舍”。“舍脉从证”与“舍证从脉”是辨别疾病的关键之一,不可主观臆断,必须四诊合参、综合分析,去伪存真,才能明辨真假,揭示本质,取舍得宜。

上海沈氏女科认为脉诊宜精不宜细,临床应分清9种主脉。

浮 脉:脉位浅表,轻取即得,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主表证。

沉 脉:脉位深沉,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主里证。

迟 脉:脉率迟缓,一息不及四至,主寒证。

数 脉:脉率数疾,一息五至以上,主热证。

滑 脉:脉来流利,如盘走珠,主痰浊或妊娠。

涩 脉:脉来不畅,如刀刮竹,主瘀血。

弦 脉:脉来有力,如按琴弦,主气滞。

细 脉:脉体细小,如丝如线,主虚证。

促结代脉:脉率不整,缓时一止,止无定数为结;数时一止,止无定数为促;止有定数为代。促、结、代脉均系重症。

临证常见多为兼脉,主病亦各不同:脉浮紧为风寒,脉浮数为风热,脉浮濡为伤暑,脉浮而有力为表实,脉浮而无力为表虚;脉沉迟为里寒,脉沉数为里热,脉沉滑为痰浊、食阻,脉沉涩为瘀血,脉沉细为血虚、阴亏;脉弦迟为气滞寒凝,脉弦数为气滞热壅,脉弦滑为气滞痰浊,脉弦涩为气滞血瘀,脉弦细为阴虚阳亢;脉沉细为气虚阳衰,脉细数为阴虚内热;脉结代为痰浊、瘀血内阻、气虚不能运血、阳衰不能温血;脉代散为脏气衰竭,濒死之兆。

人体血脉的运行和气血脏腑关系十分密切。气血脏腑发生病变,脉象必受影响,甚至在疾病尚未显露之前,脉已有了变化。可见脉诊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性,不可等闲视之。

【验 案】

孙 某,男,54岁。

病 史:患者胸闷脘疼,纳少不思饮食,食后脘胀牵连胁腹,后背冷痛,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大便不畅。曾服摩罗丹、肠胃康、吗丁啉、雷尼替丁、加味保和丸、疏肝止痛丸、参苓白术丸等中西药物及补气健脾、疏肝和胃等汤剂皆无明显疗效。

检 查:舌紫暗有瘀斑,苔薄微黄,脉细涩。心电图大致正常,24 h动态心电图示偶发房早、室早,心脏彩超无异常,胃镜检查示慢性糜烂性胃炎。

辨 证: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故见胸闷脘疼,后背冷痛,心悸气短,舌紫暗有瘀斑,脉细;脾胃失和则见纳呆乏力,食后脘胀,大便不畅。病位在肝、胃,证属气滞血瘀,肝胃失和。

诊 断:胃脘痛,气滞血瘀证。慢性糜烂性胃炎。

治 法:理气化瘀,调和肝脾,《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失笑散加味。

处 方:生蒲黄包15 g,五灵脂包15 g,土鳖虫15 g,川芎10 g,王不留行20 g,丹参30 g,柴胡10 g,郁金15 g,青陈皮各10 g,生鸡内金15 g,焦三仙各30 g,莱菔子20 g

结 果:上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7剂,脘背疼痛皆除,纳增便畅,仍有胸闷气短。原方去青皮、焦三仙、莱菔子,加厚朴10g,再进7剂而症退身安。

按 语:本例虽有纳少不思饮食、脘胁胀痛、大便不畅等脾胃症状,胃镜亦证实为慢性糜烂性胃炎,但胸闷心悸、后背冷痛、舌紫暗有瘀斑皆为气血瘀阻所致,脉细涩亦为气滞血瘀之证而非虚弱之象,治疗当从理气化瘀入手而不应单纯囿于调理脾胃。方用失笑散加土鳖虫、川芎、王不留行、丹参活血化瘀;柴胡、郁金、青皮理气疏肝;陈皮、焦三仙、鸡内金、莱菔子和胃通便,诸药合用共奏理气化瘀、调和肝脾之功。服药1周,初见成效,仍感胸闷气短,加用厚朴宽胸理气,续进7剂而安。脉诊精简后,有利于辨证的准确性,这直接关系着疗效。本案以细涩脉辨为气滞血瘀,而不以纳少辨为脾胃运化失健,投理气化瘀药而奏效便是明证。

【本文选自《上海沈氏女科全科临证方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沈绍功,沈依功 主编)】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固体病体论治(连载式帖子) 老茶馆 秘而不宣:怎样学《伤寒论》才能提高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