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中的高寿圣人,你无法想象会是他!

2016-08-09 09:07 楼主
导读:健康长寿是每个人的梦想,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如今,这个梦想一直被传承,从未被遗忘。您或许不知道,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一生艰险,却在逆境中成为一位高寿圣人。孔子到底是如何成为高寿圣人的?且听正文分解!

在中国,没有人不知道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这个岁数,从中国人现在的平均寿命来看,不算是高寿。然而在医学不发达、人均寿命30来岁的春秋时期,孔子绝对是寿星级人物了。孔子一生颠沛流离,3岁丧父,17岁丧母,67岁丧妻,69岁丧子,大部分时间不得志,甚至有时候被人追杀,有时候吃了上顿没下顿。然而,处于逆境中的孔子为什么仍能享有高寿呢?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积极进取

孔子生于乱世,但他并没有逃避现实,而是积极进取,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使自己活得充实。孔子为社会服务的主要方式是创办私立学校。在孔子时代,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上学读书,普通平民百姓子弟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孔子看到这种情况,决心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开办私立学校,让平民百姓子弟也能上学读书。孔子确立了办学原则,编写了教材,制定了教学内容和收费标准。孔子办学奉行的是“有教无类”,即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没有高下贵贱之分。编写的教材是他亲自整理的古籍《诗》《书》《礼》《易》《乐》等。教学内容有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等。收费标准是每个学生交上束脩,即十条干肉。终其一生,孔子培养的弟子有三千多人,其中著名的弟子有七十余人。孔子是中国第一所私立学校的校长,他不仅开创了私人办学的传统,而且在数十年的教书育人生涯中,充实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孔子在人生上的积极进取还体现在乐于学习上。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认为,在学习中可以得到愉悦,即使到了老年,他仍然学习不止,“发奋忘时,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乐于学习,使孔子终生头脑灵活,思维敏捷。

注重生理卫生

孔子注意锻炼身体,以保持健康。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他带着学生去旅游,享受大自然的乐趣。此外,他还常习武,精通射御之术。孔子人高体壮,力大过人,为他的长寿奠定了良好的生理基础。

《论语·乡党》中,孔子提出了自己的饮食卫生经:“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 ,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孔子所处时代的烹调技术比较粗糙,吃的谷物往往伴有未脱尽的壳。所谓“食不厌精”,是说要吃优质米谷,以获得充分的营养。“脍不厌细”是说肉要切得细小一点,吃肉时要细嚼慢咽,以便消化。“食 ,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是说粮食陈化和变味了,鱼和肉腐败了,食物的颜色、气味变了,食物烹调不当,宰割动物方法不当,酱料放得不适当,孔子都不吃,这样可以防止病从口入。“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是说席上的肉虽多,但吃的量不要超过米面的量,以免伤害身体。“唯酒无量,不及乱”,是说饮酒虽没有限量,但严禁喝醉,以免遭受酒害。“沽酒市脯,不食”,是说从市面上买来的酒和熟肉干,因为不知道品质究竟如何,所以不吃。“不撤姜食,不多食”,是说就餐时适量吃点姜。姜能温胃散寒,解毒杀菌,历来受养生人士推崇,孔子也不例外,他每餐都吃姜,但从不多吃。“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是说参加国君祭祀典礼时分到的肉,不留到第二天再吃;祭祀用过的肉不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很可能就变质了,就不吃了。孔子之所以主张食不语,不仅关乎礼仪,也关乎健康。吃饭时说话容易噎着,边吃饭边说话,食物还来不及细嚼就被咽下去了,会增加肠胃负担,对于消化功能不好的人来说更是如此。此外,人们边吃边谈,不仅吃饭时间长,还意识不到“饱”的感受,往往容易吃得过多,所以要食不语。孔子提出寝不言,是因为睡前唠叨不绝会使思绪兴奋,不得安宁,影响入睡。

孔子的饮食卫生经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合理的。孔子的主张完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心理平衡”的健康十六字诀。

孔子对待治病服药十分慎重。季康子送给孔子药品,孔子拜谢之后接受了,然后又说“丘未达,不敢尝”,意思是对药性不了解,不敢尝用。凡药皆有“毒”,孔子在用药上持慎重态度,对不了解的药物不服用,在今天看来无疑是正确的。

注重心理卫生和道德修养

孔子曾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强调人应该按照年龄特点来养生,即年龄不同,心理特点不一样,心理卫生的侧重点应该有所区别。在青少年时期,身体发育尚不成熟,应当不贪恋色欲。壮年时期,身体强健,精力充沛,脾气也大,就应该戒争斗,好斗会伤身。到了老年,血气衰弱,就要看淡名利,学着清心寡欲。

孔子善于鉴赏音乐和阅读古书,从中获得心理上的宁静。他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他读《易经》,韦编三绝。令人陶醉的音乐和富于理趣的古书,使得孔子的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愉悦,这是他能健康长寿的原因之一。

孔子主张人在逆境中要善于自得其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就是生活困难,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有着乐趣。“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对颜回在逆境中、困顿中仍保持乐观甚为赞赏,说明孔子是一个逍遥自在的乐天主义者。

孔子还经常启发弟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不忧不惧。”“内省不疾,夫何忧何惧?”意思是说:君子心地坦然宽广,小人经常局促忧愁。君子不忧愁,不畏惧。自己问心无愧,有什么值得忧愁和畏惧的呢?孔子曰:“智者乐,仁者寿。”“唯仁者寿,唯德者康。”孔子的上述说法得到了现代人的高度认可。现代心理学家认为,道德高尚的人,做事问心无愧,乐于助人,没有心理负担,时常会感到内心快乐,而内心快乐能提高人的免疫力,使生病的几率降低,寿命自然会延长。

孔子认为,心理平衡和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中庸”。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应该是最高尚的了。其实中庸不仅是道德完美的体现,也是心理达到高度平衡的体现。人在生活和处事中做到不卑不亢,不骄不馁,不过不及,不偏不颇,不狂喜不愠怒,不忧伤不耽乐,不仇富不安贫,不逞强不示弱,不争先不恐后,不高腔不低调,不争长不论短,无太过无不及,保持平和的心态、愉悦的心情,就能内心宁静,胸襟开阔,祛病驱邪,益寿延年。

【本文选自《中医药院校特色通识教育读本:名人名医与中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陆翔主编)】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请教:舌苔右边比左边厚,怎样认识这个现象啊? 老茶馆 右边胸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