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博士谈针灸教学 ︳回归本源,重识经典医籍

2016-10-13 17:54 楼主
文章来源:铁杆医讯,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自一代针灸教育大家承淡安开创现代针灸教育先河以来,如何将针灸这颗我国传统文化皇冠上的“明珠”继承并发扬下来,是当代针灸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由于教材的编写存在诸多的不足,如理论结构体系不够清晰、一些基本的原则性的概念错误等,导致针灸的传承出现了各种问题。考察这些问题的来源,主要是中医典籍中针灸基本理论挖掘的缺失造成的。因此,本文就基于经典医籍的针灸教学的必要性展开粗浅的探讨。

何为针灸经典医籍?
如何界定针灸经典医籍是个棘手的问题,估计每个针灸学者眼中都有不同的标准。

比如《针灸大成》算是吗?广义上来讲,算是,因为这本书成书于明代,所述内容十分广泛,首论《内经》、《难经》中有关针灸的论述,其次有针灸歌赋选、经络腧穴、刺法针法、灸法、针灸证治、杨继洲医案和小儿按摩法。此书总结了明代以前中国针灸的主要学术经验,尤其是收载了众多的针灸歌赋;重新考定了穴位的名称和位置,并附以全身图和局部图;阐述了历代针灸的操作手法,加以整理归纳,如“杨氏补泻十二法”等;记载了各种病证的配穴处方和治疗验案。不过,从另一角度看来,或许未必这样。


我们知道,祖国的传统“哲学”里是“重道轻术”的,针灸是典型的“道”与“术”结合的产物,“道”则为“一”,“术”则万千。因此,如果我们只是挖掘、传授其中的“术”的话,我们是不可能将针灸的精髓传承下去的,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传授技术的同时更应该将背后的“道”教授给我们的针灸学子。

因此,狭义的针灸经典医籍应该是那些告诉我们针灸之“道”的书籍,“经者,径也”,只有这样的书籍才能称之为“经典”。因此,只有《内经》、《针灸甲乙经》为代表的典籍才能算得上是针灸的经典典籍。

针灸教材的思考
目前针灸教育存在诸多的问题,问题主要出现在当前的教材上。不是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内容不够,也不是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恰恰相反,是内容太多了——多则乱,太多的内容没有按照针灸内在的理论体系统一组织在一起,而是堆砌——将针灸有关的所有理论、知识等参合在教材里,各体系之间没有明确的区分,因而令教师、学生一头雾水。

譬如建房子,框架杂乱——有些是木材的、有些是钢筋混凝土的,有些高点、有些矮点,有些承重好点、有些脆点……这样建造的房子,哪怕我们“砖头”再多,估计也难以建设好一座结构稳定、没有建筑质量问题的房子吧?

下面举个简单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比如问“胃痛为什么取足三里来治疗”这样的问题,我相信每一个针灸教师、医生、学生都可以找到一大堆的理由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而且每一个观点都可能跟“经典”扯得上关系,比如:“合治内府”、“邪在脾胃……皆调于三里”等。

这些理论其实都是我们教材上教我们的,但我们忽略了每一种理论背后的整个体系,是典型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那么,如果按照《内经》典型的“针灸思维”教育出来的话,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

通过四诊(尤其是当中的脉诊)确定当下病证所处的阶段,是“微病”、“络脉病”、“奇病”、“经脉病”还是“脏腑病”,通过“阴阳辨证”确定当下病证的“阴阳状态”,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则能基本明确治疗本病证当用何经或何种治疗方法——因为“微病”、“络脉病”、“奇病”等的治疗方法并不相同,如果确定是“经脉病”或“脏腑病”等可以运用针灸治疗的情况下(针灸也有着严格的适应症),接着考虑使用哪一个穴位、运用哪一种针法补泻进行治疗了。按照这样的“经典思维”进行下来的话,那么选择的穴位是“唯一”的(一个或几个),不存在不同的答案。


当下的教材除了理论体系杂乱外,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某些概念原则性的错误。

我们拿“得气”这个概念来举例说明。我们的教材讲,“得气”一方面包括患者的自我感觉,如酸、麻、重、胀甚至蚁行感等感觉,另一方面是医者感觉针下沉紧、“如鱼吞钩”等。教材还讲,针灸获得疗效的关键是获得这样的针感并“气至病所”。因此,临床上我们拼命追求这种“针感”,给病人带来对针灸莫大的恐惧,同时并不能提高临床疗效。

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先讲讲“气至病所”。试问在临床中,有多少的胃痛病人针足三里的时候,病人的“酸麻重胀”这种感觉能够从足三里一直传导到胃部?有一定临床经验的人都知道,基本上遇不到这种情况。那么《内经》是如何论述这些问题的呢?


《灵枢·九针十二原》里面讲:“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针刺最重要的是“气至”,只要达到了“气至”这个“标准”就会有很好的疗效,这种疗效就像风把云快速吹开一样。请注意,这里只使用了“气至”一词,并没有说一定要“气至”“病所”——这两个表述有着明显的区别。

而《灵枢·终始》则非常详细地解释了什么叫“气至而有效”:“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通过这样的描述,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明白,原来“气至而有效”是通过脉象来判断的,并不是通过患者或医者的感觉来判断的。

回归经典教育
我们教材存在的不足除了历史的原因造成传承上的“断代”问题外,还在于我们对针灸经典医籍的挖掘严重不足。

因此,未来的针灸教育首先应当从经典中汲取营养,深挖掘经典的内涵,努力构建以《内经》等典籍为内涵的针灸理论体系,加强经典的教育,才能更好地培养未来的中医针灸人才。



作者简介:

钟国新,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针灸专任教师,广东省针灸学会会员。2011年考取广中医针灸推拿学公费博士研究生;博士期间荣获博士国家奖学金、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二等奖;2014年留校至今。

平素喜研《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中医古籍,努力将最传统最经典的古典中医临床化,摸索出一套简单而行之有效的针药结合方法,具有用针少(一至三针即可)、用药轻灵、疗效高等特点。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这个胎记大紫斑能用中药治疗去斑吗? 老茶馆 让胃透透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