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揭秘远古脉法的《岐轩脉法》

2008-10-11 20:51 楼主
该书是由岐黄中医网友好合作伙伴北京岐轩堂中医药技术研究院创作。“ 岐轩脉法”去繁就简,取法于《内经》,以诊法为枢要,直指其本;以脉名为纲目,而表里贯通,脉法秘要尽皆融于其中。一改医界“心中易了,指下难明”的困惑。且脉法之辨阴阳与治疗之调阴阳高度统一,故习学“岐轩脉法”后,临床诊断水平迅速提高。

2008夏秋两季北京岐轩堂中医药技术研究院联合举办了两届“岐轩脉法”培训班。培训班后收到了很好的反响和反馈。该书可以通过网络各大书店直接购买,如当当网、卓越网。

作者 :张润杰 甑秀彦 朱雅卿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图书书号/ISBN :7802314232/9787802314238出版日期 :2008开本 :32图书页数 :173版次 :1


脉诊是中医的重要诊断手段,而目前的脉诊方法和《内经》的远古脉法有很大区别,并在传承过程中出现了六大误区,这使得学医者“心中易了,指下难明”。

《岐轩脉法》结合古代一些名医临床脉诊心得,从《黄帝内经》中挖掘整理并完善了脉诊方法,它具有简便、易学、临床实用性强的特点,真正实现了脉证药(针、推拿等)的高度统一。

《岐轩脉法》分为四篇(一)脉理篇 阐释古今脉诊六大误区,和从《内经》中挖掘整理出的远古脉法,并对六大误区加以完善。(二)脉象篇 根据《内经》脉学理法对现在常用的27种脉象结合著名医家心得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评析,去伪存真,使脉象的临床价值更高。(三)应用篇 阐释了临床各科在“岐轩脉法”指导下的辩证论治。(四)杂论篇 阐述一些著名医家对《内经》中脉学思想的继承,以及一些脉诊知识。

《岐轩脉法》始终立足经典《黄帝内经》,力求深入浅处,突出简便实用,是中医脉诊发展的一次重大突破。

《岐轩脉法》历经12年终于成书了,在对《黄帝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的参研,融合后世医家对脉学的论述,以气一元论为主线,贯彻《内经》“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之理,把握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状态,为临证提供辨证论治依据,而非以象定证定病。象只是在对气血之体用的一个状态把握描述而已!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8-10-11 21:02 2楼
咱们网上书店有购吗?
2008-10-11 21:05 3楼
有的,我们可以帮会员购买
2008-10-12 12:35 4楼
有没有附加学习光盘,如有那就太好了。
2008-10-12 13:22 5楼
能参班多好呀 2天 200元食宿费 :
2008-10-12 14:40 6楼
咱们论坛里面有没有人参加过前几期的培训,对于没有脉学基础的新手学两天有没有意义。
2008-10-12 19:06 7楼
回复 6# 中医学徒 的帖子

我参加了
脉学非一日之功,但通过2、3天确实可以开拓学习的思路,找到脉学的门径。并且,参加学习的学员大部分都是临证多年,可以说各怀绝技,,,,,O(∩_∩)O哈哈~
2008-10-23 14:07 8楼
揭示《黄帝内经》脉诊之秘

自古以来,所有卓有成绩的大医们无不精通脉诊,在他们出色的临床中脉诊起着一决成败的关键作用,《黄帝内经》中云:色脉者上师所秘。也就是说那些上师层次的大医们对诊脉的方法从来都是当作法宝一样秘而不宣。在《素问》中对脉诊的论述不可谓不祥,其中相当多的篇幅都涉及到了脉诊。

神医扁鹊见蔡桓公,识其病虽然用的是望诊,但在他的名著《难经》中计22难之多都是在论述脉诊,所以有寸口诊法完善于扁鹊之说。就连医圣张仲景对脉诊也是极其重视,其名著《伤寒论》、《金贵要略》每章节都是按“病脉证治”的体例书写,没有脉这一项就不会有医圣《伤寒杂病论》的存在。

可是我们通过读古人之书,也发现学脉诊真的好难!一些大医也曾感慨 “脉候幽微,苦其难别,意之所解,口莫能宣”;“持脉之道,非言可传,非图可状”。即使将脉诀记的倒背如流也是心中易了,指下难明,有很多人穷毕生精力也难窥其奥。

可以这么说中医发展缓慢,整体水平难以提高,合格人才难以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脉诊难于把握的原因。但在《黄帝内经》中所记述的脉诊不可谓不详备,而且看起来也是简单而合理,易于实施的。

从总体上讲,古代的诊脉方法都是以“经脉”与“气”的理论为基础,但具体运用却有所不同。例如,由于“十二经脉”之中皆有动脉,故通过这些动脉分别诊候所属经脉的病况,乃是最直截了当的方法,故而有可称“分经候脉”的诊脉方法;有以为人之“头、手、足”与“天、地、人”相应的观念,故有在头、手、足之“三部”、各取三处动脉进行诊察的“三部九候”法;又因认为人身之气与天地四时阴阳之气的运动变化相关,故有“四时脉法”等等。在这些诊脉方法中,有一种通过比较“人迎”(颈动脉)与“寸口”(手腕部的桡侧动脉)之大小,来判断疾病归属于某一经脉的方法,即“人迎寸口诊法”。此法集中表现在构成今本《黄帝内经》的《灵枢》之中,而在《素问》中只有两篇略略言及此种脉法,这种思路也是渗透到所有脉法之中。 而《内经》其中留下悬念最多的就是“人迎寸口诊法”,至今人迎寸口居于何处仍然没有定论。

简单地讲,“人迎、寸口诊脉法”就是以“寸口”作为人体内部(阴)的诊候之处,以“人迎”作为人体外部(阳)的诊候之处;依据阴阳学说的基本原理,阴阳平衡即是健康无病,故正常人的脉象应该是:“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当某一方的脉搏大于另一方时,即说明阴阳失去了平衡;或者应该反过来讲:当阴阳失去平衡的时候,脉搏就会出现一大一小的现象。不难看出,这是阴阳学说在医学领域的一种具体运用。然而,仅仅是笼统地辨别阴病、阳病还不够,医家还需要知道病在何经脉、何脏腑,故在这种脉法中还规定:

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胆);一倍而躁,在手少阳(三焦)。
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阳(膀胱); 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阳(小肠)。
人迎三倍,病在足阳明(胃);三倍而躁,病在手阳明(大肠)。
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阴(肝);一倍而躁,在手心主(心包)。
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阴(肾);二倍而躁,在手少阴(心)。
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阴(脾);三倍而躁,在手太阴(肺)。

似乎如何诊脉已经讲清楚了,也很简单,也合乎阴阳之理,可是把这种诊脉方法运用于临床我们发现仅仅凭这些远远还不能运用。是不是古人用大量篇幅讲述了一个错误的诊脉方法、一个尚未经过临床实践的假说呢?

但对做为中医经典的《黄帝内经》,我们总觉得是古人隐藏了一些关键的东西,没有明说,因为岐伯说过“色脉者上师所秘”。“非其人勿教,非其人勿授,是谓得道”。

正因为如此,后世所习脉诊,并非《内经》所宣扬的诊脉方法,而是因循了王叔和《脉经》中脉象及主病的理念。发展到明代,李时珍又编写出了《频湖脉学》,脉象的总结和描述达到了空前的完善,其实也是给中医脉诊又套了一把沉重的枷锁,后世学脉者,无不是在脉象上转圈圈,而“ 不思求经旨”,脉象在《内经》诊脉体系中只占次要地位,诊法和分析才是关键所在。

古代名医柯琴也曾云:"自有《脉经》以来,诸家继起,各以脉名取胜,泛而不切,漫无指归。夫在诊法取其约,于脉名取其繁,此仲景所云,驰竞浮华,不固根本者是也。仲景立法,只在脉之体用上推求,不在脉之名目上分疏。"

可是要想学会和把握《内经》脉法,就必须要找到《内经》中被隐藏起来的的关键东西,那么中医的脉诊才能大白于天下。学中医也就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可如何将《内经》的所有诊脉理念融会贯通,合理的服务于临床,就成了完善中医、发展中医、振兴中医的一个大问题。

经过我们数年的整理挖掘,临床验证,现在终于使得《内经》脉法大白于天下,使得脉诊体系更加完善,于临床更加切入。

通过 《岐轩脉法》我们可以真正了解远古《内经》脉法的内涵。

弘扬我们的国粹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个中医工作者的使命,所以我们以"树岐轩医学旗帜,振兴祖国医学"为宗旨,毫无保留地推出"岐轩脉法"。脉法取法于《内经》,以诊法为枢要,直指其本;以脉名为纲目,而表里贯通,脉法秘要尽皆融于其中。一改医界"心中易了,指下难明"的困惑。且秘法之辨阴阳与治疗之调阴阳高度统一,故习学秘法后,临床水平的提高是一日千里。

脉法之推出,必将刷新中医发展之历史,使岐轩之术大放光芒,使岐轩医学之旗帜高高飘扬!
2008-11-09 21:59 9楼
广告
2008-11-10 07:15 10楼
回复 10# liujianli0371 的帖子

善意广告
2008-11-30 09:28 11楼
参加培训是不可能了,太远,也没有时间,只是有机会买本书来先看看
⬅ 徐长卿临床应用体会 老茶馆 小儿吐泻须顾中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