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新思路

2017-05-03 17:58 楼主
我们一向认为中医这门经验医学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是四大经典、各家学说,而是古今经验本身。四大经典及各家学说同样也是来源于经验。它们只是对特定时代和特定经验的阶段性和局部性总结。中西医结合,如果绕过了对现代经验技术的结合,而去选择古代经典—远离时代的陈旧总结,那么,创出来的也就不是新医学,而是古中医的翻版。这势必将一直处在动态发展中的医学,变成了一门僵死于古代的医学。

为什么大家只看中经典而看不中经验?或者说,为什么大家只看重古代而看不中现代?因为经典只有几部,而经验堆积如山。在物以稀为贵的价值观指导下,堆积如山的东西就显然一钱不值。对于一般医生而言,这样选择或许合理。但是对于身负创建新医学职责的中西医结合科学家来说,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创新者更需要最原始的一手资料,而不是古人的总结报告。

历朝历代留下来的经验记录,留到文字载体上称《临床医案》,民间俗称“神医神术”或“绝技绝学”。这些个人经验素材,个体独案,才是中医最真实,最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

我们这样认识,最充分的理由就是,医案从古到今一直是“连续”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没有落下,而且每过一个历史阶段都稍有提高,到了20世纪就不是“稍有提高”了,而是突飞猛进。换句话说就是,中医虽然是一座宝库,但一开始是空的,随着历朝历代的不断积累,才富有起来。历朝历代都不是挖掘宝库,而是给宝库里增添财富。

现代中西医结合最主要,最主要和重要的经验素材是时代进入20世纪以来,在中西医并存情况下,在与西医激烈抗争中产生的经验素材。这些素材之所以更特别,更珍贵,是由于这些经验素材带有“抗体”。 圣贤们在编写经典及各家学说所处的年代,无法产生这样的素材。 说经典及各家学说都已过时,也不为过。

虽说时间只有一个世纪,中医取得的成功经验也还有限,但是这些经验都是经过与西医的抗争而得,被现代科学确认而得,是最真实的疗效,是无法推翻的经验,令现代医学刮目相看的经验。虽说每一项成功经验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难以普及。不过,一旦找到了必然规律,普及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其医学价值不可低估。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7-05-03 17:59 2楼
这就引出一个令人纳闷的问题:中西医结合派的科学家为什么不惜跨越时空,宁愿跑到两千年前自钻迷宫,自寻误导,都不情愿研究总结摆在眼前的现代资料?

估计有两个因素:
其一,这里存在一个误区,科学家的追求目标是寻找普遍性规律,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个人医案是特殊条件下的偶然成功经验,不具普遍性。科学家还没有学会从没有规律的个案经验中找到普遍性规律。

其二,尽管只有一个世纪,个案数量仍然庞大,科学家的精力都无法达到。所以,只有选择丢弃。

当然还有一种解释,就是战无不胜的科学家面对高深莫测的个案望而生畏。称其经验技术为“黑箱子”。如果这个解释成立,那么,前面两个理由都会变成托词。
2017-05-03 18:01 3楼
中西医结合“结合”对象的选择

中西医结合科学家手中执掌战无不胜的科学工具,但面对的却是一个高深莫测的古代医学。那么,中西医结合,就转化成了一个“战无不胜”与“高深莫测”的结合。势必出现结合对象的茫然。

中医里最突出的有两大部分:一是哲学理论;二是经验技术。一般来讲,哲学高深莫测,肯定高于科学,因为它是科学之母。战无不胜的科学工具不能针对哲学;那么只能针对经验技术。当今“科学技术”一词,就是说科学只能与技术结合,不能与哲学结合。

长期以来大家普遍认为,中医的经验技术来自源于哲学理论,其实恰恰相反,中医的哲学理论来源于来源于经验技术。这叫“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俗话说:“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中西医结合事业最决定成败的一项选择就是“选择结合对象”。一旦选择了中医哲学理论为结合对象,便会步入云雾弥漫之仙境。

中西医结合最合理的选择是,西医的科学理论与中医的经验技术相结合,可将传统经验技术拔高成科学技术。
2017-05-04 01:11 4楼
中西医结合最合理的选择是,西医的科学理论与中医的经验技术相结合,可将传统经验技术拔高成科学技术。
这结句掷地有声,检验科学确实可助中医事半功倍
2017-05-04 10:04 5楼
呵呵,一厢情愿。中医药学博大精深,不同人的感受不同,治法不同,就像写文章,难道你看到不同人能写出相同的文章吗?所以就有中医生越老越吃香,西医生越年轻越能耐。呵呵,科学,什么样才叫科学?
2017-05-04 10:31 6楼
“战无不胜的科学工具”,差点看成了“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感觉穿越了。
2017-05-04 10:55 7楼
刘子彬 说:
“战无不胜的科学工具”,差点看成了“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感觉穿越了。

zhongyi684055 说:
呵呵,一厢情愿。中医药学博大精深,不同人的感受不同,治法不同,就像写文章,难道你看到不同人能写出相同的文章吗?所以就有中医生越老越吃香,西医生越年轻越能耐。呵呵,科学,什么样才叫科学?
其实中医是门综合的学问,已经远远超越治病的范畴了。
地跨科学、哲学、文化三界;涵盖技术、心理、社会等多个层面。

所以有“上工治国、中工治人、下工治病”、“医生治得了病救不了命”等说法。
科学能够解决一部分物质的问题,不能解决精神上的问题,能够治体,治不了心。

科学能征服世界,但不能完全解决人生和社会的问题。
没有文化与伦理的约束,科技的滥用就是人类的灾难。
2017-05-04 12:39 8楼
多谢大家前来参与讨论!
2017-05-04 12:44 9楼
zhongyi684055 说:
呵呵,一厢情愿。中医药学博大精深,不同人的感受不同,治法不同,就像写文章,难道你看到不同人能写出相同的文章吗?所以就有中医生越老越吃香,西医生越年轻越能耐。呵呵,科学,什么样才叫科学?
中医药学博大精深,现代医学也是深不可测。
2017-05-04 13:18 10楼
梦回杏林 说:
其实中医是门综合的学问,已经远远超越治病的范畴了。
地跨科学、哲学、文化三界;涵盖技术、心理、社会等多个层面。
---------------------------------------------
先生不觉得中医地跨科学、哲学、文化,涵盖技术、心理、社会等多个层面显得过于啰嗦了吗?
古人没办法,都是合在一起。西方16世纪就开始分化。中医至今不愿意分化。
一旦分化,中医最有价值的是什么?
不是治国、也不是治人,而是治病。
一旦把治病分出来,那就了不得。肯定在很多方面超越西医。
如果一直合在一起,糊里糊涂,大家都掌握不了,看起来覆盖的多,却没有一样突出的。
2017-05-04 13:21 11楼
科学能征服世界,但不能完全解决人生和社会的问题。
没有文化与伦理的约束,科技的滥用就是人类的灾难。
--------------------------------------------------------------------------
人类医学,本身就违背自然法则。
自然界设计人类有生有死,但人类总希望自己长生不老,永远健康。
这样,医学也就诞生了。
医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在抗拒自然。
这个问题,是一个矛盾问题,没有人能解决。
⬅ 风湿骨病医案讨论论现代中写医案 老茶馆 中国“神医”英国被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