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脉探讨

2017-08-08 07:54 12楼
河间金栋 说:
有医者用唐代王冰的注释来否定晋代王叔和《脉经》对涩脉的论述。如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脉学心悟·涩脉》说:
[FONT=仿宋]“涩脉的本意是往来涩滞,正如王冰在《素问·脉要精微论》注解中所说:‘涩者,往来不利而蹇涩也。’王叔和改为‘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FONT]
涩脉脉象特征《内经》并未描述,规范并确立24种脉象指下诊断标准,首见于晋王叔和《脉经》,至今仍沿用。而涩脉脉象的确立和指下诊断标准,是王叔和根据自己的临症经验并结合前人的脉学(诊)著作首创。这怎么能说是“改为”呢?所以李教授所说有失公允。
涩脉有“往来时不利而蹇涩也”之说法,当是晋代以后医者、或王冰增补,然此说法并未被宋臣高保衡、孙奇、林亿等《脉经·新校正》所采纳。宋臣《新校正》增补为“一曰浮而短,一曰短而止,或曰散也”。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在当时的情况下王叔和能将涩脉脉象说得如此规范,是难能可贵的,现今看来其论述基本正确,再加上《新校正》所言甚为合理、完善。因为此等脉象即是房颤脉。
2017-08-12 07:29 13楼
很好的探讨思路,祝福您能将国学精粹加入新的元素进行研究中取得更大的成果。
2017-08-16 15:56 14楼
flys 说:
很好的探讨思路,祝福您能将国学精粹加入新的元素进行研究中取得更大的成果。
能否就涩脉脉象体会,赐教一二?谢了!
2017-08-16 19:22 15楼
河间金栋 说:
能否就涩脉脉象体会,赐教一二?谢了!


不好意思,我不懂这些,所有对中医的认识只是家传的一些方剂在自己身上的体验和身边的一些案例。一句话,我是外行。
2017-08-18 07:25 16楼
flys 说:
不好意思,我不懂这些,所有对中医的认识只是家传的一些方剂在自己身上的体验和身边的一些案例。一句话,我是外行。
很诚实、很实在的话。
2017-08-27 14:47 17楼
河间金栋 说:
涩脉有“往来时不利而蹇涩也”之说法,当是晋代以后医者、或王冰增补,然此说法并未被宋臣高保衡、孙奇、林亿等《脉经·新校正》所采纳。宋臣《新校正》增补为“一曰浮而短,一曰短而止,或曰散也”。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在当时的情况下王叔和能将涩脉脉象说得如此规范,是难能可贵的,现今看来其论述基本正确,再加上《新校正》所言甚为合理、完善。因为此等脉象即是房颤脉。
涩脉兼“短”,或首见于唐·孙思邈《千金翼·诊脉大意》,而被宋臣《新校正》采纳。
2017-08-27 14:58 18楼
河间金栋 说:
《脉经》关于涩脉脉象的指下诊断标准,描述的非常清楚,它本身是一种复合脉象,即“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宋臣《新校正》又增补为“一曰浮而短,一曰短而止,或曰散也”,但未见有如王冰所说“往来时不利而蹇涩也”的文字化术语。涩脉有“往来时不利而蹇涩也”之说法,当是后人增补。

《脉经》及《新校正》所论涩脉指下诊断标准,皆为后世所宗,如施发《察病指南》、滑寿《诊家枢要》、李时珍《濒湖脉学》、李中梓《诊家正眼》、林之翰《四诊抉微》、李延昰《脉诀汇辨》及高校教材《中医诊断学》等。由此可见,涩脉并非如网上所说“是千年难明之脉”。验之临床并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此等脉象正是房颤脉。

所以,感兴趣者,可用房颤脉去验证《脉经》与《新校正》所论之是与非!
同道或有疑问,即如何能诊到(见到)房颤脉?
同道若对房颤脉感兴趣,可以到本地县级医院心内科找科主任联系,因此类房颤住院病人有很多。
2017-10-04 10:48 19楼
河间金栋 说:
李士懋,田淑霄《脉学心悟·涩脉》说:

[FONT=仿宋]“关于涩脉的脉象,较难把握。历代都加了很多限定词,列举了很多比喻。本想把涩脉说得更明确,反倒滋生出许多冗词蔓语。

涩脉的本意是往来涩滞,正如王冰在《素问·脉要精微论》注解中所说:‘涩者,往来不利而蹇涩也。’王叔和改为‘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提出了涩脉的五个条件,即细、迟、止、散、往来难。后世多宗此说。如《脉诀汇辨》曰:‘迟细而短,三象俱足。’也就是说,涩脉必须具备迟、细、短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李濒湖曰:‘参伍不调名曰涩。’在细迟短三个条件下,又加上至数不齐的‘参伍不调’。又曰:‘散止依稀应指间,如雨沾沙容易散。’在细迟短止的四个条件上,又加上了散与虚软无力。综合起来,涩脉的条件是细、迟、短、止、散、虚、往来难七个要素。可是《素问·调经论》载:‘其脉盛大以涩。’由句意可知,此涩绝非指尺肤之涩,而是言脉象之涩。涩脉与盛大脉并见,既然盛大,就不会细短,涩脉的条件起码三缺二。可见,短细并非涩脉的必备条件。《灵枢·胀论》曰:‘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难经》第58难曰:‘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涩。’涩当细迟短且无力,而盛紧坚大皆长大有利之脉,何能与涩并见?《伤寒论》第363条:‘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涩兼迟,当一息三至,何能与数并见不悖?《伤寒论》第274条:‘阳微阴涩而长者。’涩脉当短,何以与长并存?涩脉的细迟短散虚与上述的数长盛大坚紧是不可能并见的。可见,涩脉未必细散虚。

后世医家又提出:‘参伍不调名曰涩。’参伍不调,医家多解为三五不调,中有歇止。肺之平脉多浮短而涩,若果有歇止,且三五不调,脉律如此紊乱,肯定不是正常脉,焉能称为平脉?再者,涩脉亦有寸涩、关涩、尺涩之分部,脉本一气相贯,岂能寸脉三五不调,而关尺脉律整齐?所以,涩脉不当有歇止。

‘参伍’一词见于《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形气相得者生,参伍不调者病。’《素问·八正神明论》:‘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之气浮沉,参伍相合而调之。’‘参伍’,《说文解字》段注:‘凡言参伍者,皆谓错综以求之。’王冰注:‘参谓参校,伍谓类伍。参校类伍而有不调,谓不率其常,则病也。’

据《内经》两处用‘参伍’一词的意思,是参校类比以推求的意思。‘参伍不调’,是指经过参校类比、分析推求,以知人之形与气、人与时令不相调和,此为病。把‘参伍’当作‘三五’的大写,直译成‘三五’已谬;而且《内经》两句原文,并没有三五不调的含义,再衍生出歇止的意思,其谬再矣。参伍不调,《内经》中从未指出涩脉而言。至于哪位先生首先发明的‘参伍不调名曰涩’,尚无确据,后人随之敷衍出涩脉‘三五不调,中有歇止’的错误,人云亦云,谬误流传至今。

综上所述,涩脉当无迟、细、短、散、虚、止这些条件,仅剩下‘往来蹇涩’这唯一的特征了。

‘往来蹇涩’,若指脉的来去皆艰难,这与迟脉的往来迟慢是一个意思,迟涩二脉就无分别,而是一种脉象。所以,‘往来蹇涩’,不是指脉的来去艰难迟慢,而是指脉搏起之振幅小。这是由于气血滞涩,或气血虚衰,不能畅达以鼓动充盈血脉而形成的脉象。笔者临床即以脉来搏气之振幅小,作为判断涩脉的唯一特征。无论脉体大、细、长、短,脉力有力无力,脉律齐与不齐,脉率或数或迟,只要脉来搏起之振幅小,就是涩脉。此亦即往来蹇涩之意。”

金栋按:李士懋教授是第二届国医大师,与妻子田淑霄教授合著《脉学心悟》。[/FONT]
王叔和是晋代(朝)人,而王冰是唐朝(代)人,但不知晋代之王叔和是如何将唐朝王冰之注释“改为”的?
⬅ 背诵药性歌括400味 老茶馆 葛根汤加味方治嗅觉丧失症(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