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黑眼圈、体胖、头昏。

2017-10-30 11:15 12楼
手足容易出汗的原因?
2017-10-30 12:27 13楼
梦回杏林 说:
此案患者
“大便稀一天二三次、脉浮滑有力、怕热、口苦、苔黄”,为表里俱热,邪陷阳明
“伴头昏,记忆差,脸长痤”,为清阳不升,表郁不解
“手足出汗”,为脾胃湿热内蕴
“舌紫”,为血瘀之候

俺觉得:口苦为热但不一定是少阳证;协热而利大黄并不相宜;清阳不升而下利正当用葛根
可以考虑[葛根芩连汤]合[桂枝茯苓丸]合[小陷胸汤]加干姜(保护胃气),但患者“体重约一百多公斤”,证候又属“实盛”,所以药不多(共12味)量要大(共384克):
葛根72克、黄芩27克、黄连27克、炙甘草18克;桂枝27克、茯苓27克、赤芍27克、牡丹皮27克、桃仁27克;生半夏27克、全瓜蒌72克;干姜6克。

个人浅见,仅作探讨。
此大便稀,不是脾虚而致,是湿热下注:为什么要加干姜桂技,湿温病泻以大便干为度,伤寒阳明燥实下以便稀为度,为什么不能用大黄。不是半夏泻心汤痞证,上热下寒。
2017-10-30 16:19 14楼
阳春肽 说:
此大便稀,不是脾虚而致,是湿热下注:为什么要加干姜桂技,湿温病泻以大便干为度,伤寒阳明燥实下以便稀为度,为什么不能用大黄。不是半夏泻心汤痞证,上热下寒。
阳老师,[葛根芩连汤]配干姜我是学仝小林教授的经验,用一点点干姜是为了保护胃气,防止芩连量大造成胃部不适,不是要“温脾止泻”、也不是取“半夏泻心汤”之义。
照仝师的比例27克芩连配4.5克干姜就可以了(若按经方原量,45克芩连配7.5克干姜),我写了个整数6克,与芩连各27克比起来,还是数倍的差距,且方中还有大量的全瓜蒌、丹皮、赤芍。
除了保护胃气,也是起个反佐作用吧,当然反佐是次要的,有炙甘草18克在,应该不会出现“热极格寒药”的情况。
[葛根芩连汤]的安全性很高,国家973中药量效关系研究项目江西分课题组做此方的“大鼠半数致死量”做不出来,而单独做黄连能做出来,就是因为此方配伍了葛根和炙甘草。

说到桂枝,就有意思了,“经方论坛”有位老中医多年坚持“桂枝(包括肉桂)攻阳损阳”的观点,我觉得这个观点太偏激了,但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桂枝(用于伤寒病时)可能并没有通常认为的那样热,桂皮油能发汗退热解表、桂枝能通阳活血化瘀,把体内的郁热散发出来。有种经典的中成药:“人丹”,可用于“轻度中暑”,里面就有“肉桂”,还有[桃核承气汤]也是用于下焦瘀热的方子。
此患者黑眼圈、舌紫苔黄,正是内有瘀热之象,属[桂枝茯苓丸]的证治,这种情况宜用桂枝配清热药,而阳虚血瘀者用肉桂可能更好。

我觉得大黄不太相宜是这样考虑的:既然已经是“大便稀一天二三次,小便黄”,说明患者自身排出热邪的途径是畅通的,非为阳明热结燥实,不需要再用大黄来攻下,用清热燥湿的黄芩黄连或许更为合适。
除非患者确有“大柴胡汤证”(即“少阳胆腑热实证”),这种情况下,即便有下利也要用大黄,因为要取其“泻胆腑热结、及活血定痛”的功效。如《伤寒论》第165条:“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而[小陷胸汤]中生半夏和全瓜蒌的剂量,我是这样算的:按柯雪帆教授等人的实际考证,半夏半升是42克、栝楼实大者一枚达120克。我上方一两是按9克计算的,而经方原剂量为一两15克,所以乘以“9 / 15”,得出生半夏约27克,全瓜蒌约72克。
黄连苦燥,厚肠胃,大剂量久服时有可能会引起便秘,而全瓜蒌(瓜蒌籽)可以润肠通便,正好能制衡黄连的副作用。

看了网上的一些医案,有种初步、片面的印象:
十几岁的少年,因饮食过量而湿热内蕴者,多为阳明热盛之证,脉象洪大或者浮滑有力,痤疮多分布在前额和鼻翼两侧,疮头脓浆饱满而色浅;而到了二十几、三十几岁则多为少阳病,脉象弦滑,痘痘也红暗发硬,长到两颊和外眦去了。

患者体重200多斤,相当于2个普通人,所以上方一两按9克计算。如果折成一个正常体重的人的剂量,相当于12味药、每味药用16克,对于20岁左右、患实热证的年轻人来说,并不算很大。
但服药过程中,随着证候的变化,剂量和药物上都要做相应的调整,做到随证而治之。

上面只是我个人的理解和理论上的分析,用于实际行不行不好说,仅作一种思路供探讨吧。
2017-11-02 15:07 15楼
2017年11月2日,患者己服了4付药了,大便次数增多,头昏,头晕都己缓解,胃口比原来稍差,本来药是很苦,但患者说不那么苦,血压135/85mmHg,药已对证,我以后继续报道。
2017-11-02 15:45 16楼
最主要的是看效果病人痊愈是良方
2017-11-02 17:05 17楼
疗效是检验中医临床辨证论是否正确的主要标准,追踪观察后续报导便可知道!
2017-11-10 15:09 18楼
梦回杏林 说:
此案患者
“大便稀一天二三次、脉浮滑有力、怕热、口苦、苔黄”,为表里俱热,邪陷阳明
“伴头昏,记忆差,脸长痤”,为清阳不升,表郁不解
“手足出汗”,为脾胃湿热内蕴
“舌紫”,为血瘀之候

俺觉得:口苦为热但不一定是少阳证;协热而利大黄并不相宜;清阳不升而下利正当用葛根
可以考虑[葛根芩连汤]合[桂枝茯苓丸]合[小陷胸汤]加干姜(保护胃气),但患者“体重约一百多公斤”,证候又属“实盛”,所以药不多(共12味)量要大(共384克):
葛根72克、黄芩27克、黄连27克、炙甘草18克;桂枝27克、茯苓27克、赤芍27克、牡丹皮27克、桃仁27克;生半夏27克、全瓜蒌72克;干姜6克。

个人浅见,仅作探讨。
梦回杏林 说:
此案患者
“大便稀一天二三次、脉浮滑有力、怕热、口苦、苔黄”,为表里俱热,邪陷阳明
“伴头昏,记忆差,脸长痤”,为清阳不升,表郁不解
“手足出汗”,为脾胃湿热内蕴
“舌紫”,为血瘀之候

俺觉得:口苦为热但不一定是少阳证;协热而利大黄并不相宜;清阳不升而下利正当用葛根
可以考虑[葛根芩连汤]合[桂枝茯苓丸]合[小陷胸汤]加干姜(保护胃气),但患者“体重约一百多公斤”,证候又属“实盛”,所以药不多(共12味)量要大(共384克):
葛根72克、黄芩27克、黄连27克、炙甘草18克;桂枝27克、茯苓27克、赤芍27克、牡丹皮27克、桃仁27克;生半夏27克、全瓜蒌72克;干姜6克。

个人浅见,仅作探讨。
葛根72克、黄芩27克、黄连27克、炙甘草18克;桂枝27克、茯苓27克、赤芍27克、牡丹皮27克、桃仁27克;单位为整数即可。
2017-11-11 07:07 19楼
阳春肽 说:
2017年IO月29日下午约3点,陈,男,19岁,高中学生,因脸长痤一年余手足出汗由其母親带来而诊,(因其母生顽证多年在此治好的),伴头昏,记忆差,怕热,口苦,大便稀一天二三次,小便黄,手足出汗,眼周有黑圈从3一4岁就有,饮食可以,体胖,身高约1.8米,体重约一百多公斤,看了很多中西医无效,体查:血压:14o/90mmHg,舌紫苔黄,双脉浮滑有力。此为湿热内蕴,气滞血瘀,痰湿疑结。以大柴胡合大黄牡丹汤加减治疗。
处方:柴胡15g黄芩15g半夏15g枳实15g白芍1og生姜10g大枣4枚大黄10g全瓜娄3og冬瓜仁30g桃仁IOg丹皮10g薏仁3og苍术10g荷叶3og葛根3og牛膝15g石膏3og芒硝6gX1o剂。
2017年10月29日
2017年l1月11日:昨晚我去了新源里,小孩来和她妈妈来复诊,药服了六付,二天一付,还有4付未服,‘黑眼圈淡了,少了,轻了,头脑清醒了,记忆为好象比原来要好了,对明年考大学充满信心,痤疮好多了,血压135/85mmHg,胃口还是很好,人还是那么胖(没有过秤,吃药是瘦了胖大不知道),只要我给他把脸增白,把肥减掉,据他妈妈说小儿体重原来有250多斤。体查:舌淡红稍紫,苔黄已去,脉己减弱,但沉有为,原方加鬼针草x4剂。
2017-11-11 08:27 20楼
阳春肽 说:
2017年l1月11日:昨晚我去了新源里,小孩来和她妈妈来复诊,药服了六付,二天一付,还有4付未服,‘黑眼圈淡了,少了,轻了,头脑清醒了,记忆为好象比原来要好了,对明年考大学充满信心,痤疮好多了,血压135/85mmHg,胃口还是很好,人还是那么胖(没有过秤,吃药是瘦了胖大不知道),只要我给他把脸增白,把肥减掉,据他妈妈说小儿体重原来有250多斤。体查:舌淡红稍紫,苔黄已去,脉己减弱,但沉有为,原方加鬼针草x4剂。
治疗有效是患者对医师的最好回报,继续就是胜利!
⬅ 哮喘验案 老茶馆 上焦宣痹湯加減治療咽痛一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