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儒医

2017-11-09 06:51 楼主
一代儒医



陈凤鸣,字岐山,后改名风管,是山东省武定府乐陵县冈村要马万春村(1878——1956)出身于大财主家庭,自幼读书后考为邑庠生,是清朝的一位秀才,精通诸子百家,经、史、子、集、兼精通医学。弱冠时在私塾教书为业,年近四十弃儒就医,专长于温病、妇科、儿科、外伤科,还有一种特制外伤膏药,声名远扬。
一九二四年授宁津县县大队长(因给他家人治好了难病)的邀请,往吉林省榆树县给他的一位莫逆友人去治疑难疾病。在那里被一个大型药店所聘用,在治疗妇科疾病中名声大噪。还收了一个徒弟,姓冯是个大学生。在一九二七年此人跟师回到陈老医师家还住了一段时间就走了。此人在陈老医师的教导下很正直,回家后自己开了一个药铺,取名“德有堂”不断施药于贫民,治病屡屡见效。一九三一年满清政府成立后,一位日本皇军请他去治病,他拒绝不去,被日本杀害,在那荒乱时代其家人来信也没敢详言其事。
陈老医生回家后自己又开了一个药店取名“益寿堂”又收了几个徒弟,他在邻村一个姓李的徒弟肖华抗日时请他当了一名军医,此人一去不复返,后来其人改名换姓在贵州当了高干。他本村一位徒弟在六零年外出在海仑县一个医院当了院长。
在一九三一年本处瘟疫盛行时陈老医生治好了不少的垂死病人。有一次,邻村有一个病人,奄奄一息即将死亡,其家人忙着操办后事,有人推荐他去治疗,而药到病除,很快痊愈。人称他“一代儒医”他在临床中的体验亲自记载了温病验舌三十六种,温病记要,未经付刊,他死后不知被谁人拿去,他有一个堂族子侄徒弟失望的没有得到其稿,多次追寻,总无音息。
有一次本村一小儿喘憋欲死,其父母准备好了东西去埋他,请他去看后,抓药一剂给小儿煎灌后、小儿的病很快就好了,又一小儿也得了类似的疾病,喘憋得很厉害,也请他去看,陈老先生看了病说:病情若同,用某儿药渣熬服就可以了。其儿熬喝了药渣也很快好了。在黄夹有一小儿已得了斑疹,多次治疗无效,其父母遍请名医,病情不见好转,后来闻听陈老医生医术高明,请他治疗。他到了一见,病儿浑身发斑,神情昏昏,奄奄一息,危在旦夕。急速平脉开方,服药一剂后,小儿神志渐爽。调理数剂,斑已浆满。小儿慢慢的恢复了健康。
有一名高明的中医带法来访,拿出前方论证对比,两人方药一样,陈老医生说:前法治之无效者因服法不对,并不是药不对症,你是温服顿服,服后呕出,我是少服缓服凉服,服后没有吐出,药才起到作用。此医诚服而去,后来两人不断来往交谈医理,作为至交师友。陈老医生死后其人闻听前来吊唁,什为悲痛,排棺大哭,写诗作为留念而去,诗曰:顿开茅塞道法深,贵贤高论不胜春。蚕老吐丝芳未尽,仙逝鹤游做古人。情垂叹恨千秋意,拍棺梦惊泪半襟。“綄溪纱”
陈老医生死的时候,村野庄落还没有西医,一切疾病还是靠中医来治疗,有些人还是爱好中医的,他遗留的很多书籍他的孙孙不爱好,常弄到集上去卖,不久就全部卖掉了。他的重孙长大后在怜惜祖业后继无人又恢先绪继承了他的遗绪重走上了这个中医之路的祖业。


陈吉云供稿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我看“马兜铃酸事件” 老茶馆 中药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