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补与泻的原则

2018-05-10 08:49 楼主


补与泻是临床治疗中很重要的一条原则,这条原则符合脏腑运行规律,医者必须要严格遵守之,补与泻一定要根据脉象、脉形的充盈亏缺程度来确定,补、泻两者决不能前后颠倒,因此,补泻运用的正确与否决定疗效。

一天睡觉前,老伴对我说,我腹部感觉到特别胀,你帮我看看脉,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我帮她把脉,经诊脉脉象为:右手寸浮脉虚而弱,余脉平。从脉象上看,病因在大肠和胃。根据发病的病因,运用经络调整法治疗,因病因在大肠,治疗当然要调整肺、大肠经脉,使之脏腑的阴阳平衡;然后,又根据“虚则补之”的原则,以调整脾、胃经脉与之相补,增强肺和大肠的功能,使肠气充足增强肠气的蠕动。按以往经验患病病脉所属脏腑的经络经调整后,病症应该有所缓解,但事与愿违,病症并没有好转。老伴说,每次患病你为我治疗后,病症的感觉越来越好,可这次不同了,你越治气越往上顶,腹部特别不舒服。老伴诉说自己感受后,我感到这个病症很有意思,按常理说,腹胀是一种常见病,这次对腹胀的治疗,从病因的判断,以及采用的方法都没错,治疗后为什么病症不仅不见好转,反而越治越重呢?

病症经治疗不见好转,一定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我仔细思考一下,有可能采用治疗原则有误,补和泻是治疗当中运用的原则,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再好的治疗方法也无济于事。脉象是反映脏腑发生病变的表象,脉象出现了虚症当然要补,这是没有问题的,那么错在哪呢?是错在这“症”上,不同症应该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灵柩.胀论》中说“无问虚实,工在疾泻”。老伴所患的病症是“胀”,胀是实症,病症只要出现了胀痛,不管出现了什么脉象,“无问虚实,工在疾泻”,这是古人的一条名训,后人必须要严格遵守。
“无问虚实,工在疾泻”。病症无好转的原因找到了,我及时调整了治疗方法按实症治疗,以肾和膀胱经脉相泻,治疗刚开始点按肾脏的几个穴位时,老伴腹部的胀气就开始往下运行,腹部越来越舒服,一会腹胀就烟消云散了。老伴高兴的说,你调换这个方法真好,手到病除。由此可见对“症”的判断,一定要遵从祖训,灵活掌握,才能做到手到病除,决不能密守陈规一错到底。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8-05-16 19:39 2楼
腹胀针章门,去曲张胀功夫深,
2018-05-16 19:41 3楼
提供了治疗腹胀的另一种思路
⬅ 小儿痿证 老茶馆 磨牙的经络辩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