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说“阴阳”

2010-06-29 12:37 楼主
一位在京研修中医的外国友人,曾向我这样发问:按照中国的传统思想,是阳为上,天为上,刚为上……,为什么古人却说“阴阳”而不说“阳阴”;按照古代的礼仪制度,是君为上,尊为上,父为上,为什么中医学却说是岐黄学、岐黄术、岐黄家言而不说黄岐……?很有趣,一个对中国人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词语,外国人却从一个新的视角对它提出了问题。

我对此问没有马上作出回答,因为这确实是一道新题。思之良久,稽考数日,敢承拙见,以就教于方家。

阴阳,这个产生于2500多年前的古代中国哲学词汇,是古今中外哲学领域中独一无二的创造。它极具古老中华文化的色彩,它从宏观上揭示并包容了天地宇宙、万事万物、正与反的一切特点,它高度概括、高度抽象而又高度准确。阳与阴的最初含义,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纯属一种极为平常的自然现象。然而正因为它反映了正与反的两个方面,其内涵便引起了古代哲学家、思想家的极度关注。作为哲学词语,它最早出现于《老子》之中,这便是老子最精典的论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后面两句的含义是:万物禀赋阴阳二气的相交而生,这阴阳二气,互相激荡,进而生成新的和谐体,始终调养万物。在这里,老子第一次明确提出宇宙的阴阳二气与万物的生化密不可分,已使“阴阳”具有了哲学的内涵。值得注意的是,老子在说到自然界这“二气”时,是以“万物负阴而抱阳”的方式来表述的,而没有说“抱阳而负阴”。这是由于老子崇尚“阴柔”,便自然将“阴”居前,“阴”前“阳”后的格局就这样排定了。

但是,真正把“阴阳”上升到自然规律的高度的是孔子,他在为《周易》作传注时,十分明确地把蕴藏在其中的“阴阳”哲学,用准确的哲学语言表达了出来。在《周易》的本文中,从头读到尾,没有一个“阳”字,只在“中孚”卦九二的“爻辞”中有一个“阴”字:“鸣鹤在阴,其子和之。”那么,《周易》作者心目中的“阴阳”观念,从何得知呢?是孔子用“阳爻”、“阴爻”的概念,明确地把蕴藏在卦象中以“阴阳相摩相荡”而构成其无穷变化的基本因素告诉了人们,实在是了不起!孔子也是运用“阴阳”这一词汇,来表达《周易》中的哲学,如“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阴阳之义配日月”、“阴阳合德,刚柔有体”……虽然在《周易》中,在讲自然时则称天与地,在讲物性时则称刚与柔,在讲人伦时则称君与臣、父与子、男与女,在讲道德时则称仁与义,在讲卦名时则称乾与坤……但是在讲哲理时却称阴与阳,尽管“阴”还代表小人、凶险。“阴前阳后”的格局,在《周易》中得到沿用和确认。

除此之外,在古汉语的组词法中,对表示正反概念的复音词,虽然绝大多数是“正反”的格式,如天地、君臣、刚柔、动静、盈虚、进退……也有“反正”的格式,如寒热、死生、小大、虚实、毁誉、徐疾……“阴阳”,便是组词的“反正”式,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并没有完全受传统思想的支配。

至于在中医领域中,常出现“岐黄”的格式,我以为主要原因是,《内经》的作者虽然是以黄帝与岐伯、伯高等六位大臣讨论的形式来阐述医学理论,即所谓“君臣问答”。而实际上,岐伯是居于主要的地位,是由黄帝问,岐伯答,因此,在概括中医学的时候,历代医家便很自然地用“岐黄术”、“岐黄学”、“岐黄家言”来表述。当然,在有时也用“轩岐”表述,只是概率少些罢了。

结论是,古代词汇(特别是涉及政治、思想、人伦、礼法等方面)主要体现了传统思想与礼仪的影响,但同时,也有对上述前提的突破。没有绝对,只有相对,这才符合辩证法。 (何少初 北京中医药大学)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医院抢救7小时不知患者染甲流 称非医疗事故 老茶馆 卫生部新规:“高价”诊疗项目需签知情同意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