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中医“悟性”不可少

2019-11-29 13:10 楼主
学好中医“悟性”不可少
来源: 健康报2017-10-12
悟性,自古就备受医家重视。如今很多老中医招收徒弟,也要看其悟性如何,决定是否将医技传授给他。俗语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也强调了悟性的重要性。本期我们邀请专家围绕如何提高中医悟性展开讨论。

悟性关乎临床水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 赵进喜“熟读经典,勤临床,多拜名师,悟性强”,很多中医人都赞成这个观点。熟读经典是方法,拜名师是途径,勤临床是过程,而悟性强是条件。要想成为一位好大夫,成为一个“名中医”,都需要具备悟性,它与熟读经典、勤于临床、多拜名师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悟性受很多与生俱来因素的影响。正如徐悲鸿、齐白石等艺术大家之所以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与他们的先天素质密不可分。同时,悟性与其思维方式、性格特点也有很大关系。研究发现,不同性格的人所能胜任的工作不同。如有的人做事特别认真、细心,对数字比较敏感,可能适合做会计等工作;有的人思维活跃,有闯劲,那么就可能适合于开拓探索之类的工作。学习中医是需要悟性的。眼见行医数十年,不得其门而入,疗效平平,提示悟性不高。

提高中医悟性,除需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以及哲学思想指导外,还得下苦功夫,熟读经典,全面继承中医精髓。否则,人家说“阳主阴从”,立刻就会认可所有疾病都需要首先温阳。《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者,烦劳则张。”意思为阳气非常宝贵,就好像天上的太阳一样,万物生长靠太阳,但如果阳光太强,树苗就会被烤焦。在人体阳气太过也会折寿。因此,《内经》反复强调“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强调的是清静,恬淡虚无,不能烦劳过度,阳气过用,使阳气弛张,并不是在强调阳虚需要扶阳。由此可见,全面掌握中医精髓的重要性。

早年读书时不能领会五更泻的病机脾肾阳虚,对此心存疑惑。泄泻不发生于阳气最虚的子夜,却发生在阳气始升的五更,“阳气当升而不能生”,觉得不能自圆其说,后读山东中医药大学李克绍教授的文章才恍然大悟。李老认为,五更泻除了脾肾阳虚、肾之闭藏不及以外,还存在肝气疏泄太过。五更为肝气主时,肾阳虚,闭藏不及,肝气主时,肝气疏泄太过,因此,此时容易发生泄泻。四神丸用吴茱萸温中而不用干姜,有用吴茱萸降逆平肝之意。受此启发,临床治疗易于后半夜发作的疾病,如男子遗精、小儿遗尿、女子梦交及更年期综合征后半夜多汗等,我常采用平肝、柔肝、敛肝的思路,屡获佳效。

另外,多拜名师,学习别人的间接经验也很重要。如我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提出“五脏藏神—调整五脏”的治疗思路,就受到了刘弼臣教授“从肺论治”思路的启发。刘老治疗小儿秽语综合征常用山豆根、板蓝根、黄芩、黄连、苍耳子、辛夷花等清肺利咽、宣通鼻窍之品。联系到《内经》讲五脏藏神,如心藏神、肾藏志、脾主意、肝藏魂、肺藏魄,提示青少年身心疾病,应重视调整五脏。根据具体临床表现,或侧重于清肺,或侧重于凉肝、柔肝。如患者肺热咽痛为主,则清肺热,药用板蓝根、桔梗、甘草、黄芩、重楼;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即以调理脾胃为主,药用陈皮、半夏、白术、茯苓、炒麦芽等;如果记忆力下降,则应该补肾,药用生地、龟板、制远志等。调整五脏可益智宁神,明显提高疗效。可见,读经典、勤临床、参名师都是提高悟性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从临床中获得悟性

中日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 贾海忠

有悟性要先知不足

“悟”字一边是个“心”,另外一边是“吾”,意思是当能真正认识自己的时候,就有了悟性。其内涵包括对自己心理活动、精神活动以及个人与社会、自然环境关系的认识。悟性是认识自己及自己和环境关系的一种能力。有悟性,首先得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继续学习。

善于发现问题,才说明已有悟性。临床上如何将中西医很好地统一起来,服务临床,就需要智慧,更需要提高我们的悟性。如果看不到二者的统一性,仅仅看到其对立,不能算是一位有悟性的医生。如临床观察到,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后口渴、多尿、多饮症状迅速改善,那么从中医角度讲胰岛素就具有养阴生津的功效,适合于阴虚燥热患者;但如果将其用于肥胖患者,效果就会较差。临床还发现某些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后厚腻苔消退,于是就启发我们在用常规思路治病厚腻苔不退时,可改用大剂量天花粉、生地养阴,一般用量为30g~50g,一周左右厚腻苔就可以消退。

而舌光无苔主要见于以下三种情况:一是阴虚,药物常用沙参、麦冬、石斛、白芍、甘草等;一是舌紫暗无苔,用活血化瘀中药使气血顺畅,营养充足,则舌苔渐生;一是舌淡无苔,淡味健脾中药如扁豆、茯苓、山药、甘草等常有卓效。从临床中获得悟性,可有效指导我们临床实践,有利于中医师快速成才。

靠悟性去解决问题

提高中医悟性,必须提高传统文化修养。中医诊疗疾病与西医的对抗性思维不同。就西医而言,高血压者要降压,低血压者要升压,中医就不是这样。临床上中医常通过中药补益正气,调整脏腑功能,使高血压者血压下降,低血压者血压升高。再如常有患者表现为上半身热、下半身凉,西医无从下手,中医运用传统哲学思维,以调理气血之法就能治愈。

此外,要在临床实践中学习提高。执着于某一个知识、某一观点、某一个学科、某一位老师的教导,提示尚未真正开悟。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但要有悟性去理解古人讲的东西,还要仔细观察学习,善于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临床实践中依靠我们的悟性去解决难题,这都是悟性的具体运用。当我们运用中医理论解决了临床的复杂问题时,自然就对中医产生了兴趣,悟性在临床实践中也逐渐提高了。所以,应该养成一种解决疑问的习惯,习惯于有疑问,又习惯于解决疑问,久而久之,悟性就会上升到一个很高的境界。

有文史哲背景学中医更具优势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副主任医师 朱 立学习中医,要有悟性,历史、哲学等修养亦很重要。在给学生上课时,我发现文科生更容易接受中医的思维方式,而有的数理化成绩很优秀的学生,却学不好中医,这一现象值得思考。

实际上,学习中医对人的性格也有影响。因为中医学阴阳统一、互根互用的哲学思想不仅可以指导我们临床实践,也会影响个人的心理、思维与行为规范。对于一个现代中医师来讲,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要处理好中医和现代医学的关系,不要仅见其对立,更要理解其相统一的一面。如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髓生血,现代医学认为肾脏可以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骨髓造血等。我曾跟随一位西学中的老师抄方,见其常用现代医学解释一些中医临床问题,比如风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处方为银翘散合生脉散、五苓散,且用强心利尿抗感染来解释其处方思路,虽未必贴切,但有利于学生理解。临床治疗胃食管反流,这位老师常用中医的理气通降、和胃制酸等治法,并将其比作现代医学的促进胃肠动力、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的功效,患者也更容易接受,有利于配合治疗。因此,我认为提高中医的悟性需要有一定的文史哲背景,还需要处理好中西医思维方式的统一。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9-11-29 13:14 2楼
谈学习中医的悟性(转)


学习中医者众而成名者寡

有一则小故事,说的是—人学医十余年,却很少有人找他治病。他的妻子问他:“你经常说自己的医术十分了得,可为什么就是没人找你治病?”他回答道:“这怎么能怪我呢!这些病人从不按照书本上所写的去生病,这叫我如何是好?”就这样的问题也的确困惑过不少的从医者,这也就说明了一个问题,从医者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而且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悟性”。

学识可以从书本中去获得,而悟性则是在书本中得不到、学不来的。这悟性就是所谓“灵感”,灵感—通,则可以随机应变。任凭疾病错综复杂,变化万千,只要医家凭自己渊博的学识,再加上高超的悟性和灵感,总会从复杂纷纭的病情当中寻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我曾亲眼目睹过许多中医界的前辈和同辈中,有许多人考试成绩名列前茅,而在临床实践中则是门可罗雀。可是也确有不少人考试成绩平平,甚至不及格,而他们的人气却很望。更有甚者,还有位老中医在与人闲谈时说:“李时珍会写书,但他不一定会治病!假若他像我一样每天都要接诊这么多病人,他还能写书吗?叶天士每天忙于诊务,没时间写书,所以他的《温热论》还是他的弟子整理的。”这话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所以说悟性固然重要,然而渊博的学识亦不可缺少,如能二者兼得则尽善尽美。可现实总是不尽人意,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者多,所以学习中医者众而成名者寡,也就不足为怪了。

人们常说:“中医看人;西医看门。”难怪眼下的中医院大多数都不是很景气,其根本原因就是缺少有悟性的中医,而看西医者只求门第高,设备全就够了。培养有悟性的中医,关键在于培养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睿智,不是死记教科书上的文字,而是要如何灵活地运用这些文字的实际意义。这就是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材的重要条件。

十多年前一家县级医院下属门诊部请来一位从大城市来的教授座诊,这之前该门诊部只顾了一名从乡村而来的却很有些名气的乡村中医,这教授一来,当然那位乡村医生就坐冷板凳了,可是半个月后,那位教授却坐冷板凳了,而乡村医师又恢复了往日的人气。这就说明一个问题,教授的学识不可谓不高,但悟性却不足;而乡村医师的悟性高,但学识却不够。这岂不是一大矛盾?

说中医博大精深,大概是中医这一门学科的精髓不太容易被普遍掌握的缘故。

与西医相比,中医的知识和内容强调整体、宏观和功能性,所以灵活性很强。西医以实验学、解剖学、组织学为基础,所以它较为清晰、确定、规范、标准,当然也就不像中医那么灵活。一个病例,从西医的角度来诊治,不同的医生,检查的结果是一样的,诊断的结论是一样的,所用的药物是大致相同的,药物在患者体内所发生的药理作用也应该是得到一致认同的,西医给我们的感觉是明摆在那里让我们来学。而中医却截然不同,不同地域不同流派的医生在诊治时,辨证的角度和用药的经验会差别很大,这就需要中医在学习中,不停地用心体会进退攻守,不停地感悟虚虚实实,不停地把握临证精华。

所谓“用药如用兵”,这是对中医悟性的一个极好概括。宋朝著名爱国将领岳飞在讨论演兵布阵时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兵书的策略是相同的,但怎样灵活运用,出奇制胜,就要看统帅如何高明地运筹帷幄了。中医是也如此,中医给我们提供的内容往往并不是像西医那样很严密,很固定,它更多的是告诉我们一种灵活的原则,或者说一种粗线条的甚至是模糊的生命活动规律。一些具体的、细致的内容需要我们自己来填充,形成每一个人心中的原则,每一个人心中不同的中医。也就是说,中医的内容,尤其在涉及到具体的诊治或疗效评价时,很少有“一是一,二是二,钉是钉,铆是铆”的感觉,更多的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这样也行,那样也对”。同一个病例,或者从脾论治,或者从肝、心、气血、从调和阴阳角度,或者从外感、内伤、杂症,或者从轻重缓急、补虚攻邪、辨证辨病,或者从五运六气、生克制化、三因制宜、舍证从脉、舍脉从证,各种角度都符合中医的原则,都是中医诊治过程的某一环节,都会有不同的疗效。但关键是能分辨出什么时候用,怎么用。这就注定了中医一生都要不停地在理论和实践中不停地琢磨,不停地整理,不停地领悟,不停地升华。中医治病也像对弈的棋手,不仅仅看表面的棋势,而是下一步、下几步的招数都了然于胸了。

在一定意义上,中医的悟性也可以看作是需要我们有一种从中医的一大堆经典理论和传统认识中把宝物活生生拎出来的功力,需要孙悟空似的火眼真睛的眼力。当然,每一个人分辨和体会的角度和方式不同,所以悟性也不同,得到的本事也不同,甚至每一个中医的诊治风格和魅力也不同。

但是,中医的悟性并不意味着故作神秘,故弄玄虚,也不等于不符合逻辑地随便推断,更不等于没有来由、没有根据的“医者,意也”。

中医是一门艰深的科学,易学而难精。医生也绝不是泛泛地认得几味药,记得几个方就是中医。

《内经》有上工、中工、粗工之分,把医分三等。《周礼-医师章》也依技术的高低、考核的优劣,而决定为工为徒,职位升迁。今天的中医,除了年高者尊为老中医以外,多没有什么区别,其实细细一看,可分为五等。

初等医生,叫开方医生。这种人只会念汤头歌诀、药性歌括四百味、药性赋,于中医学术实际上还是门外汉。平日打听名医好开什么方药,依样画葫芦,拿去应诊,看病用方与抄方无异,冀其有效,自不可能。

二等医生,叫用药医生。这种人正式学过中医基本理论,懂得生理病理、理法方药,但是应用不好。一般的病可以治,病情稍一复杂就束手无策。因为所学尚在皮毛,辩证自然不清,全凭自己对症用药,纳呆则麦芽、山楂,头痛则白芷、川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胸无定见,幸中自少。

三等医生,叫辨证医生。这种人正式受过老师教训,学有师承,对于中医学下过一番功夫,比较精通,有点根底,会辩一点证,也能够综合分析,辩证论治。虽然学有渊源,但是经验不够,所以旁人能治的病,他能治,旁人治不好的病他也治不好,现在所谓好医生,大致属于这类。

四等医生,叫入细医生,这种人学验俱富,最为可贵。能够纯熟地运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遇着复杂的病,不论头绪多么繁杂,病情多么凶险,一经他手,辩证如理乱丝,轻拢慢捻渐得丝头,用药如解死结,徐引缓导,切中症结,别人治不好的病,他能治好许多,一方一药之投,看似平淡,而渐入佳境,在从容和缓之中,即愈大症。这种医生内里蕴藏了深厚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堪称名医。

最上等医生,旁人治不了的病一到他手,往往著手回春。辨证分析,准确细微;论治方药,贴切对病。可惜这种医林妙手,在今天所见甚少。

明了医有五等,习医者学有方向,万不可浅尝辄止。一边投师访友,从人学;一边钻研典籍,从书学;一边勤于临证,从病学,日积月累,循序渐进,要敢于反躬自省,要臻于致美,终可成为四、五等医生。只有艺精,才能活人。愿天下为医者共勉之。

就悟性而言,要认识到中医这种独特的学科特点并且有坚定的中医信念很重要,所以中医师心中应当自有一种方向感,如果没有认识到中医学科的这种特点,或者说不开窍,搞不好就会认为中医不科学,在中医信仰上动摇,甚至陷入迷茫。

总之,师傅的看家本领决不可能灌进我们的脑海,飞进我们的视线,而是需要我们自己去找出来,体会出来,形成我们自己的理论和经验,需要我们在非常多的角度和方向上不停地去“悟”。也正是因为中医的悟性,使得中医师更具有诊病时的人格魅力,并且把性格、出身、生活经历、师从派别等因素在诊治风格上打上很深的烙印。

作为一名临床医师,如果没有高深渊博的医学知识和随机应变的灵活睿智,怎么能够处理眼前这些复杂纷纭、千变万化的疑难疾病?读了这则文章,相信您也会发出许多由衷的感叹。
2019-11-29 14:49 3楼
悟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后天努力的作用虽然有,但是起不了决定性作用。就像高考,成绩能排在前千分之三的考生不可能是靠刻苦就能达到的,那些排在50%以后的考生即使再给他复读十年也进不了前5%,更不能进前千分之三。所以人要有自知之明,根据上帝给的条件来安排自己的工作和事业,不可强求。
2019-11-29 18:12 4楼
学中医不需要悟性,只要不笨就行。中医不需要你去创造什么,前人,别人的东西拿来用就足够用的,而且你这辈子都学不完,用不完,你需要的就是足够勤苦与认真
2019-11-29 20:48 5楼
难怪庸医遍天下!百姓光花钱,却治不好病。我赞成楼上关于悟性学说。没有悟性任何科学无从谈起,科学在发展中。
⬅ 泪感 老茶馆 “医不自医”是自欺欺人吗?“医不自医”的背后有何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