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太难了

2020-12-04 10:43 楼主
学了半天,连个感冒咳嗽都治不好,女儿感冒,属于里热外感,脉浮紧,舌尖红,恶寒,嗓子疼,微咳,服用风寒感冒颗粒,有效果,见轻,随后见黄痰,恶寒消失,咳嗽加重,舌尖依旧红,转服鲜竹沥和麻杏石甘汤(麻杏止咳片),痰略少,咳嗽依旧,鼻塞声重,随后就停留在这个阶段没起色了!!!昨晚发现耳后有疮疖,内火大,考虑是否为寒入里化火,加服栀子豆豉汤(清郁火),今晨看似乎效果不大。就卡在这里,不知该如何治了,学了半天,连个感冒都治不好,唉………………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20-12-04 12:17 2楼
伤寒论和金匮通读了吗?如果读了,开个感冒方子应该还行吧?目前药店的感冒成药,其实大部分都是清热药,量也轻,所以感冒用它效果一般。你会号脉吗?确认是浮紧吗?
2020-12-04 12:28 3楼
飞花 说:
学了半天,连个感冒咳嗽都治不好,女儿感冒,属于里热外感,脉浮紧,舌尖红,恶寒,嗓子疼,微咳,服用风寒感冒颗粒,有效果,见轻,随后见黄痰,恶寒消失,咳嗽加重,舌尖依旧红,转服鲜竹沥和麻杏石甘汤(麻杏止咳片),痰略少,咳嗽依旧,鼻塞声重,随后就停留在这个阶段没起色了!!!昨晚发现耳后有疮疖,内火大,考虑是否为寒入里化火,加服栀子豆豉汤(清郁火),今晨看似乎效果不大。就卡在这里,不知该如何治了,学了半天,连个感冒都治不好,唉………………
若真是脉浮紧,那就该是麻黄汤,风寒感冒颗粒那是乱枪打鸟,准头全无,剂量不够,就算要用成药,年龄不大的话一袋通宣理肺丸就差不多了
还咳鼻子不通说明伤寒表症仍未解
如果真还有内火大,那就是病入阳明了,用小柴胡颗粒合解吧,剂量稍大点也无妨
一定不能用攻下法,就算是栀子豆豉汤那也是病好了扫尾用的
现在扫的话那是引病入里
2020-12-04 12:37 4楼
要是心痛你女儿咳嗽鼻炎难受的话,那就先灸上星、再灸定喘,晚上灸,第二天可能就差不多了
2020-12-04 13:50 5楼
影响到耳后,那么入少阳了,别的清不出来。
通常情况下最好用煎剂或者买颗粒剂自己配,成药的比例未必正确。 小孩子因为稚阴稚阳的原因,外感最容易出现的是津液的短缺,就是运动太多,汗流太多后的受凉,这种情况尽量快速使用葛根汤,如果拖的时间久了,可能就直接到少阳了,或许等你发现的时候,已经是少阳了,所以小朋友用小柴胡的也非常多。确实有壮热,大渴,再加石膏人参天花粉这些。

平时熟悉自己孩子的体质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某一区块弱,外感后第一个影响的必然是最弱的地方,了解了这些,给自己家人用药是非常简单的,来来回回就那么几招。
2020-12-04 14:11 6楼
不稀奇,能把咳嗽一治就好的中医都没几个。
我二孩才七八个月,这两天也咳嗽,我有办法可是孩子太小当妈的不让,咳嗽大概两三天了越来越严重,喉咙痰越来越多,今天早上我硬给喝了一两勺,现在完全听不到咳嗽了
2020-12-04 14:17 7楼
子若妈妈 说:
伤寒论和金匮通读了吗?如果读了,开个感冒方子应该还行吧?目前药店的感冒成药,其实大部分都是清热药,量也轻,所以感冒用它效果一般。你会号脉吗?确认是浮紧吗?

中成药里面治风寒感冒的不少,比如[荆防颗粒],{温散外寒+清泻里热}治〈寒包火〉型感冒的也多,详见下图。
除了图中所示之外,还有两种用于{外感风寒+内伤食积}证的治感冒类中成药:[午时茶颗粒]和[大柴胡颗粒]。

















2020-12-04 14:41 8楼
学中医,学的是理,不是方药。套方治病,那就永远是瞎猫碰死耗子。
感冒其实要先分表里。
看到恶寒,怕冷,头痛,鼻塞,这类症候,那就有表。
看到咽痛咽痒,那就兼里。地气通咽。
第一诊的分界点是怕冷和嗓子痛,那就可以断定表证兼有内热。温表法只解了表,还助了内热。所以开始咳嗽。

那么转到咳嗽治法。
咳而无痰,多属上焦,痰而少咳,多数中焦。所以,痰多的治在降胃或者温胃,或者在脾肾。
所以,用上焦药就隔靴搔痒。
热滞而化火,火灼津液而做疡,化脓。
所以,还是得升降中焦。
第一诊该用银翘散,第二诊可以用保和丸或者王氏保赤丸,第三诊依然同上,用汤药时加血分药。

其实学医难在什么?难在不想去搞懂背后的道理。很多爱好者学习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解决自己或者家人的病痛。容易视野狭窄,从而产生偏执。
2020-12-04 14:47 9楼
飞花 说:
学了半天,连个感冒咳嗽都治不好,女儿感冒,属于里热外感,脉浮紧,舌尖红,恶寒,嗓子疼,微咳,服用风寒感冒颗粒,有效果,见轻,随后见黄痰,恶寒消失,咳嗽加重,舌尖依旧红,转服鲜竹沥和麻杏石甘汤(麻杏止咳片),痰略少,咳嗽依旧,鼻塞声重,随后就停留在这个阶段没起色了!!!昨晚发现耳后有疮疖,内火大,考虑是否为寒入里化火,加服栀子豆豉汤(清郁火),今晨看似乎效果不大。就卡在这里,不知该如何治了,学了半天,连个感冒都治不好,唉………………
舌尖红是心肺有热的证候,而治疗风寒感冒的药物为热药,热上加热的后果就是热症加重。
2020-12-04 15:08 10楼
刘国栋 说:
学中医,学的是理,不是方药。套方治病,那就永远是瞎猫碰死耗子。
感冒其实要先分表里。
看到恶寒,怕冷,头痛,鼻塞,这类症候,那就有表。
看到咽痛咽痒,那就兼里。地气通咽。
第一诊的分界点是怕冷和嗓子痛,那就可以断定表证兼有内热。温表法只解了表,还助了内热。所以开始咳嗽。

那么转到咳嗽治法。
咳而无痰,多属上焦,痰而少咳,多数中焦。所以,痰多的治在降胃或者温胃,或者在脾肾。
所以,用上焦药就隔靴搔痒。
热滞而化火,火灼津液而做疡,化脓。
所以,还是得升降中焦。
第一诊该用银翘散,第二诊可以用保和丸或者王氏保赤丸,第三诊依然同上,用汤药时加血分药。

其实学医难在什么?难在不想去搞懂背后的道理。很多爱好者学习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解决自己或者家人的病痛。容易视野狭窄,从而产生偏执。
脉浮紧,不是脉浮数,是伤寒不是温病,用风寒感冒颗粒是判断对了,但药没用对,所以有效果,后面见黄痰,里热表寒,该用大青龙汤的,结果用了麻杏甘石汤,还是差了点,后面说是耳后三焦经位置有疮疖,用小柴胡汤就好了,和温病、风热,不搭
2020-12-04 15:13 11楼
刘国栋 说:
学中医,学的是理,不是方药。套方治病,那就永远是瞎猫碰死耗子。
感冒其实要先分表里。
看到恶寒,怕冷,头痛,鼻塞,这类症候,那就有表。
看到咽痛咽痒,那就兼里。地气通咽。
第一诊的分界点是怕冷和嗓子痛,那就可以断定表证兼有内热。温表法只解了表,还助了内热。所以开始咳嗽。

那么转到咳嗽治法。
咳而无痰,多属上焦,痰而少咳,多数中焦。所以,痰多的治在降胃或者温胃,或者在脾肾。
所以,用上焦药就隔靴搔痒。
热滞而化火,火灼津液而做疡,化脓。
所以,还是得升降中焦。
第一诊该用银翘散,第二诊可以用保和丸或者王氏保赤丸,第三诊依然同上,用汤药时加血分药。

其实学医难在什么?难在不想去搞懂背后的道理。很多爱好者学习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解决自己或者家人的病痛。容易视野狭窄,从而产生偏执。
谢谢分析指导,她是前几日降温之时,坐在教室的门口位置(第一排),门在下课期间始终敞开,受了寒风了,她自己知道冷了,后来自己穿上防寒服,估计已经晚了。还有一个不解之处,本来她没有鼻塞,而是中间,看她咳嗽似表寒未全退,故给吃了一次通宣理肺,转天就鼻塞了,这也是我一直不明白的,以前我自己伤风感冒时,也是一吃通宣理肺就上鼻子,不通气,是否与内热有关?
⬅ 二尖瓣三尖瓣轻度返流 老茶馆 胃痛腹胀医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