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一例治验

2020-12-27 17:07 楼主
张左,26岁,兰陵县庄坞镇人,患者一年前去临沂某厂打工,在体检时,发现是乙肝患者,厂里不予接收。患者回家以后心情低落,逐渐发展至浑身乏力,不思饮食,胃口全无,睡眠欠佳。左手关脉滑数,右关沉缓而滑,舌苔色黄厚腻。
此病中医称为肝病,古典医籍论述甚多,清代王旭高氏所论尤为精细,大要以疏肝,柔肝,养肝,健脾,化痰,活血,清热,解毒,滋肾,理气,用芳香燥湿,苦寒坚阴,辛香通络等等药物治之。总要四诊合参,再参考西医检查,如此方能有的放矢,处方精确,疗效突出。
处方:柴胡根12,炒麦芽18,炒神曲18,川厚朴20,紫苏叶12,绵茵陈30,青连翘12,旱半15夏,大腹皮15,广木香10,车前草15,生姜15,十五剂。
二诊:左关滑而有力之象大减,右关也渐渐有缓和之意,舌苔略薄,饮食增加,浑身乏力也已消失。再予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清热解毒,补中健脾之法治疗。
处方:柴胡根12,炒枳壳12,红皮甘草9,蒙古赤芍12,白花蛇草25,郁金12,绵茵陈30,红藤18,白豆蔻9,炒麦芽18,炒神曲18,白茯苓18,萹蓄15,十五剂。
三诊:脉证已大为好转,继续调方治疗。
处方:柴胡苗15,炒枳壳12,紫苏叶12,垂盆草18,白豆蔻9,石菖蒲9,川木通12,炒神曲18,云茯苓15,紫花地丁18,绵茵陈30,枯黄芩10,红藤20,生姜15,十五剂。
四诊:双手脉象转为缓和,细品,还有缓滑之象,此余毒未清之故。继续调方再进。
处方:柴胡苗15,川郁金12,炒枳壳12,广木香12,阳春砂仁10,枯黄芩12,绵茵陈30,川木通12,红藤30,广藿香12,大腹皮15,生姜15,十五剂。
此患者前后治疗六七个月,方得痊愈。治疗乙肝无论对患者还是中医大夫,都是考验,患者需要持之以恒的配合大夫医治,坚持服药,中医大夫应该随时根据病情调整处方,固守一方最容易产生抗药性。我们的营养是从各种食物而来,治病也是这样,也是需要从各种同类的药物获得能力。还有,乙肝患者在治疗后期,症状基本消失的时候,还应该继续调治,作为医生不能仅仅凭四诊确定治愈与否,还需要借助当代西医的检查,需要检查报告单全部转为正常才能是痊愈,如果在古代中医来说,没有症状,脉象正常,就是平人,但是很显然,那是科技不发达的时候,我们过于自信,如今科技进步了,借助西医的诊断来帮我们诊治疾病也是必要的。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20-12-27 22:18 2楼
赵海波AA 说:
中医大夫应该随时根据病情调整处方,固守一方最容易产生抗药性。

赵海波AA 说:
如今科技进步了,借助西医的诊断来帮我们诊治疾病也是必要的。
说得好!这才是与时俱进的中医师啊!
中医的生命力就在于随着时代变迁、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在现代,如果诊断仅凭四诊,那是有些落伍了。
2020-12-27 22:26 3楼
赵海波AA 说:
中医大夫应该随时根据病情调整处方,固守一方最容易产生抗药性。
楼主是极少数认为中药也有可能产生抗药性的中医师,赞同此说
2020-12-27 22:27 4楼
不过楼主要有思想准备啊,小心有人说你是假中医或中医黑哦</div>
                        <div class= [引用] [编辑] [删除] [举报]
2020-12-27 22:51 5楼
其实,任何药物服久了,都有可能产生抗药性。西药成分相对简单,最容易产生抗药性。中药成分复杂,不容易产生抗药性。但是,凡事都不能绝对化,“不容易”不等于“绝对不会”。如果患者长期固定服用某种中药(包括单方或复方),那就难说了。
2020-12-28 01:47 6楼
楼主的治疗十分有效!
但楼主的描述容易引起误会:“左手关脉滑数,右关沉缓而滑“,左数,而右不数(缓),有是症乎?
“缓“,大多数人的理解,是不数、不迟;少数人的理解,是柔和而不弦紧。究竟属于哪种理解?中医的描述用语,是该好好整理一下了……
2020-12-28 06:36 7楼
山外青山976 说:
不过楼主要有思想准备啊,小心有人说你是假中医或中医黑哦</div>
                        <div class= [引用] [编辑] [删除] [举报]
2020-12-28 06:36 8楼
谢谢您的提醒,只能给信的人医治。
2021-01-08 15:16 9楼
此病治愈,时间比较长,没有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和坚持也不容易治愈
2021-01-10 22:35 10楼
我想问下,你这个痊愈的指标是什么?有些看转阴了,过一两年又复阳了
2021-07-23 11:08 11楼
楼主对于乙肝携带者,能不能治愈,表面抗原能不能转阴
⬅ 是吃玉屏风还是补中益气 老茶馆 请教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