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下利的反思

2021-04-14 14:07 楼主
一说到下利,首先想到的就是太阴病的下利清谷,事实证明,这种情况是挺多的,脾胃虚寒,吃凉的东西就拉肚子,不消化。
事实上胃热也容易出这种情况,区别在于消谷易饥,但是吃凉的,或者受凉还是很容易腹泻,而肠易激综合征这种情况还是蛮多的,如果把胃肠这种管道也理解为一种表的话,其实和桂枝症还是有点像,热量堆积在体表,但是津液不足,抵抗力其实是不足的,表虚,还特别容易着凉,肠胃也是一样,看着热,但是虚弱,经不起折腾,稍微吃点凉的,就开始狂泻,这个其实是葛根黄芩黄连汤症,用理中汤就反了。

最近经常在反思自己以前的辨证错误,很多症状都是会有两种相反对立的原因存在的,戊土和己土,一阴一阳,胃的热,脾的寒,都是下利的可能原因,不应该忽视其中的一种。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21-04-14 14:18 2楼
还有 胃热脾虚同时存在的情况
2021-04-21 16:06 3楼
远不止这几种因素的
阳陷 肺热 肝郁 湿热 等等
都会引起下利,关键你得看他拉出来的是什么样的
2021-04-21 16:23 4楼
goldharp 说:
远不止这几种因素的
阳陷 肺热 肝郁 湿热 等等
都会引起下利,关键你得看他拉出来的是什么样的
终归不还是寒热两种吗
2021-04-21 17:09 5楼
夜视仪 说:
终归不还是寒热两种吗
肝郁 这些 寒热有时并不明显,多是气机失常。
2021-04-21 19:56 6楼
goldharp 说:
肝郁 这些 寒热有时并不明显,多是气机失常。
嗯 也是,疏泄失常,这个算神经性的了吧
2021-04-22 13:14 7楼
如果都仅是寒热,那病就好治啦。 经常听到无湿不成泄这句话。 治病不是应该病重治其标,病缓治其本么。 老盯着寒热,湿去掉了脾还能虚么,大便不就干啦。 当然还要兼看阳虚不虚与情志影响。 总之寒热不是重点。
2021-04-22 21:27 8楼
实极似虚,虚极类实。泄痢,主要看舌体舌苔,一般来说,舌色不淡,就有热郁。不过却有舌色暗红而用寒药不效,色淡白而用热药不效的。其中原因,不过虚实偏与极的差别。
2021-04-22 21:49 9楼
刘国栋 说:
实极似虚,虚极类实。泄痢,主要看舌体舌苔,一般来说,舌色不淡,就有热郁。不过却有舌色暗红而用寒药不效,色淡白而用热药不效的。其中原因,不过虚实偏与极的差别。
要不说中医难呢,其实这四种情况一摆,其实就是根本无法做出准确判断,最后变成了一种经验,或者直觉
2021-04-23 08:45 10楼
来付药引一探便知, 。 这种靠感觉的东西,要从虚拟变成现实。 为什么中医就不能发明类似西医的检测试剂,用来检测寒与热,虚与实?
2021-04-23 08:54 11楼
再一个,很多中医的术语,普通患者是听不懂的。 泻与泄应当不同吧,你让患者怎么描述。 大便颜色形状质地气味,都有差别,用言语如何准确的表达。 说给小孩子看病难,因为描述不清叫哑科。 那有多少成年人不是这类呢。 关于便秘,什么叫便秘? 太硬拉不出来,还是三五天蹲马桶都没便出来,可便出来又不硬。 中医有些偏向专业性的术语有几个人能听懂,双方都不在一个频道上彼此又如何交流。 巧的是中医学习的都是古籍多,古代与现代的用语本就有差异,何况还有地域差异。 普通话里的豌豆我们这里叫蚕豆,普能话里的蚕豆我们叫豌豆。 ,如此还有不少。 这种靠患者自述的诊断方式,本身就有其相当大的局限性。
⬅ 所谓肺燥 老茶馆 如何看待《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