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滋阴

2021-05-18 10:41 楼主
以前陷入了一个误区,一直在关注水液问题,虽然也知道营养物质是阴,水谷精微是滋阴的关键,不过更多的是关注到水分上了。

那么深入一点看,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固然水分占比很大,但是细胞的组成不能离了脂肪、蛋白质和糖,其中糖和水在日常的饮食中不可能会缺,除非脾吸收不好,人体是不会缺少这个的。

剩下的是蛋白质和脂肪,我觉得这两个才是滋阴的关键,中国古代富含蛋白质的东西并不多,豆类是一种,其他都是肉类了,不容易获取,现代来讲蛋白质缺乏的可能性也变低了,不过尿蛋白多的人存在蛋白流失,然后又控制蛋白摄入,就会出现这种现象:肌肉迅速萎缩。

那么阴虚的关键可能是脂肪问题,现在提倡少油少盐,人们不怎么吃动物脂肪了,有部分人是直接吃素的,油也用的少,这部分人出现阴虚无可厚非。经方里的猪肤汤和朱鸟汤是两个滋阴的重要方剂,一个直接就是猪油,另一个是胆固醇,而胆固醇的工作是运载脂肪的,那么极有可能的是,有些人食物中虽然不缺脂肪,但是缺胆固醇,导致脂肪根本就没有摄入进去,或者说,脂肪到不了需要的地方。以五色五味入五脏来讲,心肝脾肺肾对应的人体不同组织,需要的组成部分是不同的,就像肌肉细胞的组成肯定是蛋白质成分更多一点,骨细胞肯定是盐类更多一点,血红细胞,脑细胞之类的需求肯定都不会一样,那么相对的五脏滋阴该怎么用就不会相同。

比如滋心阴的炙甘草汤,用的是大剂的地黄和大枣以及阿胶,经方的滋肾阴用的是阿胶和鸡子黄,当然有些人不一定认为这是个滋肾阴的方,把黄连阿胶鸡子黄汤理解为交通心肾的用药,这个无关紧要。
那么阿胶的主要成分是动物的皮,也就是胶蛋白,鸡子黄是胆固醇,或许这两种物质才是心肾这个系统最容易缺乏的阴,也就是构成自己或者说完成自己工作的必备物质。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21-05-18 10:51 2楼
如果从电解质平衡来看,盐和糖控制着人体的水液多寡,地黄是一种含糖量很高的药,从这方面来看,会让身体细胞组织含水量增多,用以对抗阴虚火旺的状态
2021-05-18 13:17 3楼
每天都有心得,想的真不少。 听说思虑多伤脾
2021-05-18 19:15 4楼
治病有正治,隔治。不论何况,总以最盛之邪,最盛之脏腑为第一目标。热盛以热为主,所以白虎加参即可养阴,燥盛可以润。风盛生燥,不去风,只滋阴,风邪内陷,弱阴何以抗争?药次要,治病首难于辩证。
2021-05-18 20:14 5楼
刘国栋 说:
治病有正治,隔治。不论何况,总以最盛之邪,最盛之脏腑为第一目标。热盛以热为主,所以白虎加参即可养阴,燥盛可以润。风盛生燥,不去风,只滋阴,风邪内陷,弱阴何以抗争?药次要,治病首难于辩证。
热和燥两邪伤阴,那么有没有就是正虚,单纯性的阴虚情况?
2021-05-18 22:00 6楼
夜视仪 说:
热和燥两邪伤阴,那么有没有就是正虚,单纯性的阴虚情况?
你可以找找看,极少,而在疾病里,没有只阴虚的情况。
在慢性病,虚损多是合邪。
2021-05-18 22:28 7楼
刘国栋 说:
你可以找找看,极少,而在疾病里,没有只阴虚的情况。
在慢性病,虚损多是合邪。
极少数的情况就不考虑了,我是有感于我自己的下焦湿热和肾阴虚,的确也是有热伤阴,湿又是阴邪,用地黄剂滋阴的时候,同时也是湿的来源,这样就导致了热因为湿散不掉,继续伤阴,和滋阴的效果抵消掉一部分,虽然滋阴还是有效,但是下焦越来越湿,按下葫芦浮起了瓢,治好一个,又出来一个新问题。
2021-05-19 05:01 8楼
只要定准方向,辨得准,那就很难出现问题。辨不准是最大的问题。辩证难,就算是最高明的明医,只要有执念,就有偏差,又不能没有执念,执着于去执就有可能茫然。
从表入里的病,风寒外袭,久而化热,正气日损,化为湿热。内生之病,多是伏邪,病本既为热,邪热一生,正气即弱,湿热虽见,以热在营血,直接清营凉血即可去湿热。如是食伤,减食保胃即愈。
邪在哪里,药既用在哪里。
2021-05-19 08:37 9楼
刘国栋 说:
只要定准方向,辨得准,那就很难出现问题。辨不准是最大的问题。辩证难,就算是最高明的明医,只要有执念,就有偏差,又不能没有执念,执着于去执就有可能茫然。
从表入里的病,风寒外袭,久而化热,正气日损,化为湿热。内生之病,多是伏邪,病本既为热,邪热一生,正气即弱,湿热虽见,以热在营血,直接清营凉血即可去湿热。如是食伤,减食保胃即愈。
邪在哪里,药既用在哪里。
真的很难判断的准,实际上我都是测试出来的,很多看着很像的证,但是似是而非,用药无效,或者反了,只能一点一点的逼近真像,有时候全都试过了,发现是个死胡同,前面又有地方搞错了,只能推倒重来。

教科书的下焦湿热通常都是讲淋症,而实际上大肠系统的问题可能也非常多,过食辛辣,其中辣味非常厚重,都会堆积到大肠去,火克金的话,肺金被克,大肠应该也会被克,肺的水是要向下,大肠的水要上升,现在升不上去了,所以大便溏泄。

我原先以为去了这个热就会好,后来发现还是不行,湿热的勾连恐怕要同时处理,而这个系统的水湿用渗利法恐怕不对,不在一个系统。还在纠结于该用薏仁从大肠走,还是用芳香醒脾的方法来散。
2021-05-19 10:51 10楼
脾土是命门火生的。
2021-05-19 11:08 11楼
刘国栋 说:
脾土是命门火生的。
这个我知道啊 ,但是我没有慧根,没法完全理解这句的隐含意义

如果从肾主水,肾火生脾土,脾土克水来讲,肾火旺了,下焦应该无水湿之气。
那么肾火旺,肾水不足,水不能包火的阴虚情况,这个火又会生热,用地黄剂滋肾水,又会导致脾湿,湿和热又会相结。
那么这样的话,我想到的就应该是用桂龙牡之类收束肾火,使之不外越,然后用其他滋阴之品来包裹它。

这种想法有没有漏洞?
⬅ 能否用科学来论证中医的存废 老茶馆 关于三焦气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