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步祺医案

2010-07-02 23:42 楼主
慢性咽喉炎


陈某某男成都某职工学校教师

【病史】:患者以教书为业,平时上课,声音洪大,日积月累,渐渐感觉咽喉部疼痛,到╳╳医院治疗,确诊为咽喉炎,服四环素等消炎药物治疗近二月,非但无效,反而有加重趋势,遂改请中医治疗,所服方药,多为玄麦甘桔汤、六味地黄丸加味,清热解毒,滋阴润燥一类药,服药四十余剂,历时三月,仍然无效,遂来我处求治。

【初诊】:病者来治时,咽喉疼痛,说话声音细小,自觉费力,面容苍白无神,口中津液多,舌淡,苔白腻,脉沉细,咽喉不红不肿,肾囊潮湿,无房事要求。以为肾气不藏,上攻咽喉而致者,但并非阴虚火旺,实由阳虚阴减所致。

【处方】:炮姜80g甘草80g桔梗50g(二剂)

按上方乃辛甘化阳,苦甘化阴之方也。《伤寒论》少阴后篇云:“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桔梗汤。”此乃我先探病之方也。


【二诊】:服上方二剂后,无不良反应,可以证明其为阳虚,故以附子理中汤加桔梗汤治之。

附片100g炮姜50g干姜50g甘草100g

白术50g党参50g桔梗50g (四剂)

(以后方中凡有附片者,皆先熬一小时)


【三诊】:上方连服四剂,咽喉疼痛有所减轻,说话声音亦洪大。既为肾气不藏,上攻咽喉,用潜阳丹纳气归肾治之。

附片100g苏龟板20g砂仁50g甘草40g(四剂)

(其中附片和龟板合包先煎一小时)

上方连服四剂,即停服药,据患者谈:咽喉不再疼痛,声音恢复正常。


【按语】:《灵枢∙经脉篇》、《灵枢∙经别篇》皆认为十二经脉、支络、别络,大都循喉咙。人身气血相随,经络相贯,因此凡外感内伤,干及咽喉,俱可出现本症。《伤寒论》阳明一经,以燥为本,少阳一经,以火为本,少阴一经,以热为本,其经脉皆循咽喉,故咽痛喉痛以热症为多,但外感风寒,郁遏卫阳,少阴寒邪,太阴痰湿,上泛于咽喉,亦可导致咽喉痛。本病既为肾气不藏,上攻咽喉而疼痛,故以潜阳丹治之而愈。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7-02 23:42 2楼
太阳病
不久前接诊一位病人,男性,55岁,原城建局局长。主要症状胸5至腰5段竖脊肌痛半年,CT检查脊椎正常,胸膜炎病史,曾在各大医院做多种治疗,包括牵引、按摩、刮痧、拔罐、针灸等和西药疗法,均不见好。

来诊时,疼痛依然,时有腰胀,常失眠,疲劳,背心时有发冷,性欲减退,舌润苔薄略黄,脉细沉。采用针灸和中药疗法,针灸过后,感觉疼痛减大半。辩为寒湿阻痹,以新订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三剂,服后,感觉轻松,疼痛缓解,睡眠质量提高,甚是欢喜,继用温阳祛湿剂,但遗憾的是病情毫无进展,反而又开始痛,患者心中十分焦虑,不知该怎么办。

我也纳闷,温阳疗法,明明见效,为何刚开始用的时候疗效挺好,却不能持久呢,立即请教大师兄(唐老师的学生),他一听,太阳之为病,就用桂枝汤加温阳药,3剂,一天一剂。期待疗效!!
⬅ 吴茱萸汤中的吴茱萸为什么要用水洗? 老茶馆 我又回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