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学习:如何以脉辨表里府藏

2021-09-09 09:10 楼主
《伤寒论》学习:如何以脉辨表里府藏

【原文】
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府,迟为在藏。假令脉迟,此为在藏也。

【学习理解】
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表证的特点是有恶寒,里证的特点是没有恶寒。有恶寒,表示病人阳气不足,需要增强阳气,需要提高体温以增强免疫力,于是病人出现发热。先恶寒后发热。为了提高体温而收缩体表微血管,于是病人乃浮。没有恶寒而发热,提示病人不欲持续发热。而邪气未解,则提示病人阴气不足,故而不欲持续发热。阴气有所不足,故曰病在里。病在里而不虚持续发热,则扩张体表微血管而加强散打热,于是病人脉沉。
数为在府,迟为在藏。这是病在里的两种情况。病在里可以区分为阴阳,在府为阳,在藏为阴。病人脉数,而发热、不恶寒,提示病人阴气不足以支持阳气持续增强,不支持持续发热。脉数者有不支之意。譬如体育运动员的心脏收缩能力比普通人更强,其脉率比普通人更迟。普通人的心脏比运动员的心脏不支,故而脉数。正常情况下,体质越强脉越迟,体质越弱脉越数。所以,发热时脉不数提示病人体质支持继续发热,脉数则提示不支持继续发热。这是病在里。而脉能够数,则提示为在里之轻症者;在迟,提示为在里之重症者。轻症在府,重症在藏。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21-09-09 09:22 2楼
感染性疾病(广义伤寒)的病情轻重变化的基本规律是:先寒,后热,最后又寒。先寒为表寒,后热为里热,最后微里寒。即热在府,里寒在藏。表寒为脉不数,里寒则脉迟。唯有里热之脉数。
⬅ 流行性感冒是什么病 老茶馆 《伤寒论》学习:以寒治寒之大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