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源于史前天文历法

2021-11-26 13:16 楼主
阴阳五行源于史前天文历法!

金栋按:阴阳五行之本始,古人认为乃天体宇宙四时五行寒暑气候之变,所谓“阴阳者,寒暑也”(《灵枢·刺节真邪》)、“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阴主寒,阳主热”(《灵枢·论疾诊尺》),“五行者,何谓也?谓金木水火土也。言行者,欲言为天行气之义也”(《白虎通·五行》),即阴阳五行源于史前天文历法,用河图洛书表达。据易学史料,河图洛书自先秦至宋代,在中原大地失传,但庆幸地是被保留在少数民族彝族的历法中,且被出土证实。见陈久金《中国少数民族天文学史》、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阿城《洛书河图 文明的造型探源》、刘明武《黄帝文化与皇帝文化》《换个方法读内经》等相关书籍。

先说阴阳。阴阳源于太阳,这是彝族、苗族天文历法中之共同解释。

苗族古历,以冬至为阳旦,夏至为阴旦。阳旦生阳,阴旦生阴。冬至夏至,是一岁之中的阴阳两极。阳旦,太阳对应于南回归线。阴旦,太阳对应于北回归线。阴旦阳旦,与太阳相关,实际是寒暑两极,是一岁之中寒暑的起始点。苗族文化解释历法和阴阳观念,远远出现在文字之前。伊尹《汤液经》中大小阴阳旦诸汤之名称,则与此有关,其方义见梁·陶弘景《辅行诀》。

中原失传的十月太阳历,被彝族文化保留了。与苗族古历一样,十月太阳历也是以太阳解释阴阳的。太阳历将一个太阳回归年分为两截,前一截为阳年,后一截为阴年。两截的划分,实际上是以日影的长短变化为依据的。太阳由南回归线到北回归线,日影由长变短,这半年为暑为阳;太阳由北回归线到南回归线,日影由短变长,这半年为寒为阴。太阳回归年分寒暑两截,寒为阴,暑为阳。阳主生主长,阴主收主藏。

一个太阳回归年是一岁。岁可以论阴阳,月可以论阴阳,日可以论阴阳。岁论阴阳,月论阴阳,奇数月为阳,偶数月为阴;太阳历十个月,一三五七九为阳,二四六八十为阴;彝族文化的的奇偶论阴阳,与中原文化《周易·系辞》“阳卦奇,阴卦偶”及《灵枢·根结》“阴道偶,阳道奇”吻合。日论阴阳,夜为阴昼为阳。周岁之阴阳,决定着万物的生死;周日之阴阳,决定着万物的动静。这里的阴阳,可以实证,可以重复,可以测量,可以定量。

再说五行。十月太阳历由四大要素所构成——天、月、行、年。360天为一年,一年分五行十个月,一行两个月,一个月36天,十个月360天。行,运行之行。五行,即运行不息的五个季节。十月太阳历分为五行,一行72天,五行360天。五行用木火土金水来表达。十月太阳历论行不论季,实际上行通于季,五行即是五季,五季即是五行,是用洛书符号表达的。洛书是用抽象符号实心圆与空心圆表达的,奇数用空心圆表示(白色),偶数用实心圆表示(黑色):上,九个空心圆;下,一个空心圆;左,三个空心圆;右,七个空心圆;左上方,四个实心圆;右上方,二个实心圆;左下方,八个实心圆;右下方,六个实心圆;中间,五个空心圆。“上九下一,左三右七,四二为肩,八六为足,五居中央”,这是从洛书图形中抽象出来的洛书之歌,也是洛书九宫数。隋代萧吉撰写的《五行大义》说:“《黄帝九宫经》云:‘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宫,总御得失。’其数,则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宫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太一行九宫,从一始,以少之多,順其数也。”与《灵枢·九宫八风》篇之首图,即九宫八卦八风同。

在洛书之中,奇数分布于四正,偶数分布于四隅。阳奇阴偶,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十月太阳历,就隐藏分布于这四正四隅的阴阳奇偶数之中。阳数九表达的是火行72天,阳数一表达的是水行72天,阳数三表达的是木行72天,阳数七表达的是金行72天。这里四个72天,分布在洛书的四正。阴数八表达的是冬春之间的18天,阴数二表达的是夏秋之间的18天,阴数六表达的是秋冬之间的18天,阴数四表达的是春夏之间的18天。这里四个18天,分布在洛书的四隅。四个18天组成的72天,归中央统领,表达的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的土一行。

所谓太阳历,是以立竿测影太阳从冬至点出发又回到冬至点所需时间为基本数据制定出的历。太阳回归年为365.25天。太阳回归年实际是365~366天(四年之中,三年365天,一年366天,平均365.25天)。365天的太阳回归年,定为平年,平年尾数的5~6天不计入月,而用于过大小两个年,冬至过大年,夏至过小年,大年3天,小年2天。366天的太阳回归年,定为闰年,闰年尾数的6天不计入月,用于过大小两个年,大小年均3天。这样四年之中,三个平年,一个闰年。

据出土玉版龟书及彝族历法证实,黑白点河图洛书两图,实洛书一种互异布数图。

而阴阳五行成为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等哲学概念,乃先秦汉代以后之说。如《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易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天元纪大论》说“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等。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第一部本草著作《万物》释析4 老茶馆 张仲景与五石汤(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