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首先是政治问题

2010-07-09 15:10 楼主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去年的中西医结合高端论坛会议期间,李恩教授提出中西医结合是一项事业,而不是一种学术方法。这个创新性的观点,为理顺中西医关系,为未来的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思路。

纵观建国后中医的发展道路,中医政策的确定过程,以及中西医结合事业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逐渐被人民大众和学术界重视,无一不是党和政府政治推动的结果。所谓政治,就是国家大事,是一个时期内国家各项政策和经济总体状况的整体反应。

在1950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毛泽东主席为会议题词:“团结新老中西医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这一批示首先是从政治的高度,决定中西医之间要团结共事,不能互相斗争,更不能排挤、打击一方。但是,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没有深刻领会这个指示的深刻内涵,在关于中医问题的座谈会上,很多代表有意无意地瞧不起中医学术,提出了以“中医科学化”为主旨的具体行动方略。此后,开展中医进修教育,培训西医知识,不谈中医学术,不培养新中医,而且通过考试甄别,让90%的中医从业人员“不合格”,中医事业的衰落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

1953年的一封检举信送到了毛泽东的手里,在反官僚主义强大政治攻势的浪潮里,中医政策的偏颇被反映到毛泽东的案头。这样严重的中医政策失误,使毛泽东极为愤慨,他狠下决心撤消了两位功勋卓著的副部长。他们都是长征之前参加革命的功臣,是党和政府重要的卫生干部,日后都被授予了将军的军衔。这件事,我们称之为毛泽东版的“挥泪斩马谡”也不为过。两位副部长所以被撤职,绝不是因为犯了刘青山、张子善那样的罪过,而是因为在制定卫生政策的时候,对于中医采取了歧视、限制的错误政策。

为了纠正这个错误,毛泽东指示要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挽救中医事业,比如让西医学习中医,中医进医院,成立中医研究院、筹建中医学院等,有些内容是中医界此前所不敢奢求的。因为,自西学东渐以来,西医普遍认为中医不科学,中医界自身也认为需要科学化。谁能让被当作“科学医”的西医,大批地离职、在职地去学习“不科学”的中医?假如没有强大的政治推动,这样的群众运动式的“学术互渗”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这个学习活动,不可能是广大西医人员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行动。那么,在毛泽东的心里,中医学是先进的医学知识吗?也未必如此。

1954年毛泽东指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机构,罗致好的中医进行研究,派好的西医学习中医,共同参加研究工作”。所谓“即时”,就是刻不容缓地去办。在当时,抗美援朝的硝烟还未散去,全国经济建设百废待兴,毛泽东下这样的决心,也是迫不得已的。所谓“研究”,也就是要对中医学术加以整理提高,为国家将来的决策提供依据。“罗致好的中医进行研究”这一提议一直没有成为主流做法,只是做到了由“好的中医”参与其间,配合由学了中医知识的西医进行研究,这是半个世纪前的历史事实。尽管这种研究深受还原论思想方法的影响,未能尽如人意地结出丰硕的理论之果,但是很多临床成就“功不可没”。

政府政策、舆论的推动力量是非常巨大的,1954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贯彻对待中医的正确政策”的社论,“号召和组织西医学习、研究中医学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当年很多人的思想里,只要是党的号召就会坚决执行。因此,西医学习中医的工作在全国迅速开展起来。中华医学会这个早年被余云岫当作取消中医的“工具”来使用的群众组织,带头号召它的会员们学习中医。各种脱产、半脱产、在职的西医学习中班如暴风骤雨,席卷全国,蔚成风气。

毛泽东对中医学的看法,可以从他于1956年8月24日同音乐工作者谈话中得到启示。他说:“要向外国学习科学的原理。学了这些原理,要用来研究中国的东西。我们要西医学中医,道理也就是这样。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一般道理都要学。水是怎么构成的,人是猿变的,世界各国都是相同的。艺术又怎么样呢?中国的音乐、舞蹈、绘画是有道理的,问题是讲不大出来,因为没有多研究。应该学外国的近代的东西,学了以后来研究中国的东西,如果先学了西医,先学了解剖学、药物学等等,再来研究中医、中药,是可以快一点把中国的东西搞好的。马克思讲过,首先研究近代社会,就容易理解古代社会。这是倒行的,却要快些。”用西医的解剖学、药物学来研究中医,这是一个相当长的阶段里的通行做法,这个做法不仅没有阐明中医学的原理,更没有推动中医事业快速发展,反而使中医丧失信心,导致了中医事业事与愿违的衰落。因为用芭蕾舞的标准,无法阐明京剧如何优秀。

毛泽东把在座的学习西洋乐的人员,比喻成“西医”,并说:“要依靠你们。请吹鼓手来办音乐专门学校是不行的,这些事还是要靠你们办。”中医学院的办学过程,虽然主要讲述中医传统学术,西医的基础课、临床课也占了相当的比重,而且有逐渐加强的趋势。为什么这样做呢?毛泽东说:“要把根本道理讲清楚,基本原理,西洋的也要学。解剖刀一定要用中国式的,讲不通。就医学来说,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学。音乐的基本原理各国是一样的,但运用起来不同,表现形式应该是各种各样的。比如写游记,我们一起去游香山,游的地方虽然一样,但是每个人写出来的就不一样。”

中医学院的课程安排里,也贯彻了这种兼学中西医知识的观点。“要把外国的好东西都学到。比如学医,细菌学、生物化学、解剖学、病理学,这些都要学。也要把中国的好东西都学到。要重视中国的东西,否则很多研究就没有对象了。中国历史上有好多东西没有传下来。唐明皇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他是懂艺术的,他是导演,也会打鼓,但是没有把东西传下来。还要靠你们。你们是‘西医’,但是要中国化,要学到一套以后来研究中国的东西,把学的东西中国化。学了外国的,就对中国的没有信心,那不好。但不是说不要学外国。近代文化,外国比我们高,要承认这一点。艺术是不是这样呢?中国某一点上有独特之处,在另一点上外国比我们高明。小说,外国是后起之秀,我们落后了。鲁迅对于外国的东西和中国的东西都懂,但他不轻视中国的。只在中医和京剧方面他的看法不大正确。中医医死了他的父亲。他对地方戏还是喜欢的。”

从毛泽东对音乐工作者的谈话里,我们看到了他倡导西医学习中医的用意。1958年他对卫生部《关于西医学习中医离职班情况成绩和经验给中央的报告》,做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批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并指示要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发下去,大力推动西学中工作的开展。所谓“伟大的宝库”,也是需要发掘和提高的宝库。用什么来发掘和提高?在当时的情况下,只能是当代科技和西医知识。尽管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如果象秦皇陵、兵马俑发掘那样小心翼翼地进行,而不是象王道士对待敦煌遗书那样随意贱卖,中医学就会在保护之中得到继承,而不至于被当作封建糟粕轻易遗弃。这是毛泽东对于中华民族和世界卫生事业的伟大贡献。

中医学院讲述西医知识之后,就改变了中西医学术争鸣的局面。原来是中西医知识分别掌握在不同的人手里,其学术争鸣表现为两大阵营之间的互相斗争,此后,一个人同时灌输两种医学知识,中西医人员之间的差异逐渐淡化,转化为团结合作,其学术争鸣也由外部的斗争转化为一个人思想方法上的矛盾。也就是面对同一个病人的时候,是选择中医的方法,还是西医的方法,或者两种方法同时使用?中西医两种学术之间的交叉与互渗,在中医学者内心里是经常进行的,反复出现的,这也改变了建国初期中西医之间团结合作的面貌。

尽管中西医之间的矛盾,主要地转化为中医学者个人思想的矛盾,但是,仍然存在中医阵营与西医阵营的矛盾与交流,所以“中西医团结合作”的基本方针仍然是必要的,中西医之间的技术配合、理论结合,也仍然需要两大阵营之间不断的进行。

2009年4月20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2号文件)指出:“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既要保持特色优势又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坚持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坚持统筹兼顾,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发展;坚持发挥政府扶持作用,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中西医长期并存是一项国策,中西医结合是“基本原则”之一。

由此可见,中西医结合是国家卫生政策、方针之一,首先是政治问题,然后才是技术配合、理论结合的学术问题。尽管中西医之间的理论结合,有可能要经历很长的历史过程,但那是一个需要许多人为之奋斗的美好理想,不能因为目前的困难,以及此前方法的不得当,就轻易放弃中西医结合的努力。

2010、5、18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中医师曹东义简介 老茶馆 曹东义:扁鹊医学与象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