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毒证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

2010-07-09 15:27 楼主
曹东义 李佃贵△ 裴 林 刘启泉1 王彦刚2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1)



关键词:浊毒;浊毒化;化浊毒;中医病理学

中图分类号:R228



据报道,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力度,投入的中医药事业费逐年增加,“九五”期间国家对中医药的科技投入为1.30亿元,“十五”增加到6.45亿元,“十一五”以来,我国在科技投入方面有了较大提高,国家发改委和中医药局共同开展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中央和地方投入预计超过30亿元。这些变化,对于中医药的发展,的确是一个有力的支撑。

随着国家对于中医药投入力度的加大,很多中医研究项目受到国家庄主和支持,“浊毒证研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列为重点支持项目[1],其研究过程也与其他科研课题一样,必须明确很多基本的科学问题。



浊毒证研究面对科学拷问



所有的科学研究,必须有明确的科学问题,然后用正确的研究方法去分析、研究,得出我们期望得到的结论,以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科技事业的发展。

浊毒证研究首先必须回答,其研究的对象是一个新的物质,还是一个新的学术理论,或者二者兼而有之[2]?假如“浊毒”是一个新的物质,这个物质是什么?它与传统中医所说的“毒”、“浊”是何关系?

在中医的经典著作《素问·五常政大论》以及其他篇章里,就有关于风毒、寒毒、湿毒、热毒、火毒、疫毒的说法,“寒热燥湿,不同其化也。故少阳在泉,寒毒不生,其味辛,其治苦酸,其谷苍丹。阳明在泉,湿毒不生,其味酸,其气湿,其治辛苦甘,其谷丹素。太阳在泉,热毒不生,其味苦,其治淡咸,其谷黅秬。厥阴在泉,清毒不生,其味甘,其治酸苦,其谷苍赤,其气专,其味正。少阴在泉,寒毒不生,其味辛,其治辛苦甘,其谷白丹。太阴在泉,燥毒不生,其味咸,其气热,其治甘咸,其谷黅秬。化淳则咸守,气专则辛化而俱知。”那么,“浊毒”是一种新毒吗?

中医认为,毒就是对人体的伤害因素,六气太过变为六淫,六淫引起人体发病,六淫就是“毒”;人吃的药物、食物,如果药不对证,或者食物变质,造成了对人体的伤害,这个过程就是“毒化过程”,这种所谓的药,或者食物就是“毒” [3]。

清浊是《内经》的基本概念,来源于古人对于水的认识[4]。水有清浊,人与自然相应,其体内的精微物质气血也有清浊。而且,清浊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互相转化的。人体内有许多生理物质,本来是清洁而流动的,如果由于内在、外在的各种原因,失去了其本来的特性,变成混浊、浓稠的物质,这就是“浊化过程”,浊化了的物质成了引起人体发病的因素,它就是“浊邪”。因此说,“浊毒”既是致病因素,也是病理产物。

由此可见,“浊毒”,并不是在风毒、寒毒、湿毒、热毒、火毒、疫毒之外,另有一种“毒”;也不是在湿浊、血浊、气浊之外,还有一个新的“浊”。“浊毒”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也可以说是一个物质所包含的两个元素。

我们认为,浊毒是中医学的一个新概念,它是指一类物质同时具有浊与毒的双重性质,就好像一个事物的两个属性,或者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按照浊毒在中医学之中的地位,它既关系到中医的病因学说,也涉及到病机理论,因此,浊毒既是致病因素,也是病理产物。

以往关于病因、病机的论述,总是把病因与病机分别看待,好像一个是外在的致病因素,一个是机体内部发生变化的机理,是两类不同的学术概念。但是,人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有机整体,从单细胞进化开始,到形成复杂的有机体,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连续变化,就好像鸡生蛋,蛋又生鸡,鸡再生蛋,蛋再生鸡的无穷无尽的连续积累过程。人体发病的过程也是这样不断变化的,任何疾病的形成都不是单纯致病因素作用的结果,即使是外伤、外来邪气所形成的疾病,也一定是人体抗病过程一起参与,才能形成病变。如果没有人体的参与,外来的伤害就不会形成伤口,人就立刻毙命;没有正气对抗邪气,也就不会有发烧、炎症。

因此,在中医学里,既有自然界的六气养育人体,也会因为风寒暑湿燥火太过变成致病因素,也就是“六淫”致病学说,也有脏腑功能失调,内生风寒热湿燥火之“内生六淫”的说法。所谓“内六淫”就是代谢谢产物过剩,是堆积的病理产物。

浊毒也是这样的概念,它是指自然物质发生变化,引起了人体内部的疾病,也可以是人体脏腑功能失调产生了病理产物,这种或者是外来、或者是内生的物质,具备了浊与毒的特性,就是浊毒。

浊毒是一个牵涉面很广的病理概念,也是一个“古已有之”物质,张仲景的时代,叶天士的时代,都应该是有浊毒存在的,只是他们没有用这样的思想看问题,因此,就没有提出这样的观念来。所以说,浊毒理论的创立,是中医学在新时代的理论创新[5]。

我们所以要主张浊毒学说,也不是要刻意地标新立异,而是因为浊毒是一个客观存在,它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是深化中医学术研究所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即使是我们不这样提出问题,将来也会有未来的探索者会这样提出问题。因此,我们深感历史责任重大,不避自己学术积累的疏浅而大胆地提出这个学术问题,以就教于海内方家,希望此举有利于中医学术发展。



阐明自然物质的“浊毒化”



天地所生之物,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利和害也是相对而存在的,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这就是中医学独特的辩证唯物世界观[6]。

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中医学称其为“六气”。酸苦甘辛咸五味,也是大地万物呈现的滋味,他们能够滋养人体的五脏,中医称其为“五味”。六气和五味是人体一刻也不能脱离的生存条件。因此,《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体必须借助于天地自然物质的滋养,才能够生存,和保持生命力,即使是飞上太空,在宇宙飞船里也要模拟地球环境,一刻也不能停止呼吸。

天广地大,不可度量。天地所生万物,虽然纷然复杂,都是依靠进食各种营养而生存的。这万物的营养虽然不能一一列举,但是都可以用颜色和滋味来概括。“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嗜欲不同,各有所通。”五色代表了万物的颜色,五味代表了万物的滋味。天气经常变化,一年之中的差距可以用四季来形容,但是每一天的气候也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四季如春,其早晨与夜晚,中午与半夜也是不同的。并且鲍鱼之市,灵兰之室,其气不同。同一个空间,鱼翔浅底,鹰击长空,都会改变环境的构成;一个人抽烟,很多人受害;同一团大气,你呼我吸,彼此公用。《易经》说:“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万物都处在地球环境的家园里。《内经》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天地对人的关爱,就是通过五气和五味体现出来的。《素问·六节脏象论》说:“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天地对人的关爱不是无条件的,而是以服从天地四时变化为规则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顺从自然界天地之气的变化,是人体养生最根本的法则,违反了就要受惩罚,这没有商量的余地。只有顺应天地阴阳,才能保持健康,避免疾病。但是,人体不是金刚不烂之身,总有养生不慎,起居不谨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容易出现疾病。

所以,《内经》对于违背四时之气而生病的现象,进行了概括,总结出来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脏。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自然气候的变化,超过了人体适应能力的界限,就会引起人体发病。当然,人体的适应能力有大小,有的人冒酷暑,战严寒,经风雨,不但不病,反而经过锻炼身体越来越硬朗。冬天里,寒气逼人,躲在屋子里还有人嫌太冷,但是有的人却砸开冰窟窿,跳进刺骨的水里做冬泳。他没有得病,其他做冰雕的,滑雪的人,也没有得病,所以人体是否发病,不是由自然界的气温决定的。只要不发病,再冷的气候,也是正常的寒气,属于六气之一。

当然,在酷热的天气里,也不是人人都中暑,所以,六气与六淫之间的界限,不是靠物理指标加以区别的,而是以其对人体的影响来确定的。也就是说,无论多高的气温,多寒冷的风气,只要不引起人体发病,就是六气之一,而不属于六淫。这就是说,六气与六淫的划分,是以其对于人体影响的结果来推定的,是一个相对概念,属于价值判断,不是一个物理量。

人体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人体的正气强弱。“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是很多人的常识,是中医药贡献给人民大众的养生智慧。《灵枢·百病始生篇》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气有定舍,因处为名。”人体是否发病,不是一点论,更不是外因决定论,而是内外因互相作用的结果。

元代著名医学家王安道,在《医经溯洄集》里说:“夫风暑湿寒者,天地之四气也,其伤于人,人岂能于未发病之前,预知其客于何经络、何脏腑、何部分而成何病呼?及其既发病,然后可以诊候,始知其客于某经络、某脏腑、某部分,成某病耳![7]”也就是说,判断人体是否因为外感邪气而发病,以及感受了什么邪气发的病,都必须从患者表现的症候去推测,叫做“审证求因”。在相同的环境里,有的人受了寒邪,有的人受了湿气,更多的人什么邪气也没有感受到。由此可见,受不受邪气,受什么样的邪气,完全要靠人体的不适表现来推测,而不能硬性规定,不是某种仪器可以代替病人的感受,不是一检测就可以测量出来的,这就是中医学的特点。

这样相对地规定六气与六淫的界限,并不是中医学的缺陷,不是不规范,而是完全尊重人体的主体地位,是以人为本的体现,也是中医学的特色所在。刘完素强调六气皆能化火,气有余就是火,是为了推行他的寒凉主张,为清热解毒治疗法则奠立理论依据。

自然物质的“浊毒化”学说,为中医在临床上解毒化浊的治疗措施,创立了理论根据。

我们认为,“六气太过即成毒,气机不畅易生浊”,作为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的“浊毒”,其造成的为害是十分广泛的。



做好中医治疗“化浊毒”



中医学术博大精深,概括起来无非是“怎样看”和“怎样做”;中医特色虽然很多,总的说来无非是其“认识论”和“实践论”与西医相比有所不同。

我们提出来自然物质可以“浊毒化”,这只是认识论。只停留在能够认识浊毒上,是远远不够的,也不是医生的责任所允许的。医生的责任,就是在阐明浊毒化之后,能够做到“化浊毒”。也就说,无论患者体的浊毒在什么部位,无论浊毒存在了多久,都应该通过医生的治疗,把这些浊毒化掉,或者逐渐化掉,把浊毒转化了走,使病人恢复健康,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医生,或者是一个好医生。

可以说,医生的责任不仅是阐明“浊毒化”,更重要的是通过治疗而“化浊毒”。

中医临床治病的过程之中,经常使用“清热解毒”、“利湿化浊”、“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以此治愈了大量的患者。

我们不禁要问:体内的“热毒”经过“清热解毒”之后,“湿浊”经过“利湿化浊”之后,“瘀血”经过“活血化瘀”之后,它们变成了什么?变化之后的物质到哪里去了?

在人体脏腑功能的参与下,热已清,毒已解,热病就可以痊愈;“水湿”“痰浊”之气,经过“活化”,流动起来,就变成了生理上有用的体液物质,浊稠就转化为清洁;血活起来,淤滞的血液变为流动鲜血,血液也就重新有了活力,再一次参与到人体的代谢谢之中。

由此可见,“浊毒化”是在人体正气不足,机能下降的时候,物质在人体内部发生的变化;“化浊毒”是中医经过辨证论治,促使病理产物在人体内部重新被利用的过程,是一个“完全环保”的智能化过程。

趋利避害,化毒为药,变废为宝,是中医学独特的智慧之所在。由此看来,“浊毒证研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发展中医学术、彰显中医特色的一个重要方法。

中医学见微知著,常能防患于未然,“治未病”的思想要求我们时刻提醒人们,自然物质可以发生“浊毒化”。自然物质发生了“浊毒化”并不可怕,只要经过正确的治疗“化浊毒”,就可以把浊毒化了的物质重新活化起来。这就是要辩证地看待利与害、邪与正,及其相互转化关系的理论基础,它深刻地体现着中医学的智慧[8]。

人们知道了“浊毒”是由自然物质和生理物质转化而来,就会注意养生保健,防微杜渐,慎起居,节饮食,不妄作劳,正气不虚,常保健康。

人们了解了中医治疗可以“化浊毒”,就可以按照中医的理论、方法,把自己体内的浊毒转化为正常物质。

阐明自然物质浊毒化,做好中医化浊毒,就是浊毒证研究的关键之所在。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重点研究室建设项目http://www.satcm.gov.cn/file2009/20090525155647.xls.

[2]. 蔡春江,李佃贵,裴林.从“浊”“毒”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J].中国正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2,10(1):40-41.

[3]. 曹东义,李佃贵,裴林,等.“毒”的启示[J].中医药通报,2009,8(2):30-33.

[4]. 曹东义,李佃贵,裴林,等.清浊是《内经》的基本概念[J].中医药通报,2009,8(6):33-34.

[5].曹东义,李佃贵,裴林,等.浊毒理论的临床指导意义[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卷,2009,26(4):46-48.

[6]. 曹东义.回归中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99-104.

[7]. 王安道.医经溯洄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9.

[8]. 曹东义,李佃贵,裴林,等.克“毒”制胜靠智慧[J].中医药通报,2009,8(3):31-32.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废医验药论”正在危害中医 老茶馆 “浊毒化”与“化浊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