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探释

2010-07-28 12:50 楼主
《素问·腹中论》与《奇病论》中,同一语句:“帝曰:人有身体髀股……故环脐而痛。”前篇言《腹中论》,后篇言《奇病论》,不知何故?前贤所言《内经》不是一人之作,乃是众多人的智慧结合而成的。此二篇中,好似作者是同一师祖所授,其徒子徒孙总结而成,此言不假。


再如,《腹中论》云:“勿动极夺,论在《刺法》中。”《奇病论》云:“腹中有形而泄之,泄之精出”何等相似耳。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7-28 19:36 2楼
能否把具体的原文发上来?
2010-08-01 06:49 3楼
《内经》非一人一时之作,此可为证吧
2010-09-18 21:20 4楼
回复 1# 山间草


《素问·腹中论》与《奇病论》中,同一语句:“帝曰:人有身体髀股胻皆肿,环脐而痛,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伏梁。”前篇言《腹中论》,后篇言《奇病论》,不知何故?

《素问·腹中论》王冰次注云:“此二十六字错简在《奇病论》中,若不有此二十六字,则下文无据也。”《新校正》云:“详此并无注解,尽在下卷《奇病论》中。”

《素问·奇病论》王冰次注云:“与《腹中论》同,以为奇病,故重出于此。”

按:并非这26字重,后面还有37(8)字,共一大段,王冰次注已交代为“错简”,为是。
2010-09-19 06:49 5楼
回复 4# 河间金栋


错简,古籍中文字错落、讹误现象,校勘术语。错简,指古书文字、句子甚至段落错乱颠倒。古书多将文字写于竹简,以绳依序编联,绳断简脱,乃有错简。《内经》错简时有所见。

如《素问·六节藏象论》:“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王冰次注:“此上十字,文义不伦,应古人错简,次后‘五治’下,乃其义也,今朱书之。”

又如《素问·宣明五气篇》:“阴出之阳,病善怒不治。”林亿等《新校正》云:“按:‘阴出之阳,病善怒’,已见前条,此再言之,文义不伦,必古文错简也。”

再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日人·丹波元简《素问识》云:“所谓得四时之胜者,简按:以下三十二字,文义不顺承,恐他篇错简。此一节,又见《六节脏象论》王氏补文中。”及本篇又云:“是以知病之在筋也。”《素问识》云:“推余方之例,此八字系于错出,当在上‘为岁星’之后。”
2010-09-19 07:21 6楼
回复 5# 河间金栋


另《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按:“天癸竭”等十二字,疑属“八八”文内,而错见于“七八”文中。据“四八”文下王冰注:“丈夫天癸,八八而终。”则“天癸竭”显属“八八”文,此其一。前言女子“七七天癸竭”,则男子当对应为“八八天癸竭”,此其二。七八既已“形体皆极”,而八八唯“齿发去”,似重轻倒置,扦格难通,此其三。故日人·丹波元坚《素问绍识》云:“推上下文,此四句似宜移于‘八八’下,恐是错处。然前注无感言及者,不能无疑。”

但亦有不同意此说者,如日人·涩江抽齐(全善)《素问识小》云:“此说非是,详见下。……此以下至‘行步不正而无子耳’,并言天癸竭尽之状,或说‘七八’下至‘天癸竭’四句宜移于此,非是。”(转引自日人·伊泽裳轩《素问释义》)

而日人·森立之《素问考注》亦云:“按:《绍识》说似是而非是,详具下文。……前文‘七八’谓肝肾二藏衰而天癸竭尽精少也。此则谓‘八八’五藏皆衰而天癸尽也。前云天癸竭尽精少,后云天癸尽无子,宜细玩。盖‘竭’者虽训‘尽’,谓未全尽,但不足也。尽者,全尽而不有之谓也。精少、无子其意可寻矣。”
2010-09-19 07:28 7楼
回复 6# 河间金栋


《素问·上古天真论》这一段是否为“错简”虽有争议,但目前高校教参第二版程士德主编《内经》已采纳属“错简”一说,经文已回归原处。
2010-09-19 07:36 8楼
回复 7# 河间金栋


王洪图《王洪图内经讲稿》亦持“错简”说。
2010-09-19 17:39 9楼
回复 1# 山间草


【《素问·腹中论》与《奇病论》中,同一语句】王冰次注已交代乃为“错简”所致。象这种错简或重文现象,除了与《灵枢经》和运气七篇大论有重文现象外,在《素问》中尚有多处。

如⑴《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与《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故其生五,其气三。”是重文现象。如《新校正》云:“详‘夫自古通天者’至此,与《生气通天论》同,注颇异,当两观之。”
金栋按:从上面这两篇文字来看,《六节藏象论》无“黄帝曰”及“天地之间,六合之内”等文字,内容大体一致,但王冰次注二篇略有不同,《新校正》已指出。无论是王冰次注,还是《新校正》并未言是“错简”文,只说是重文。

注释:【其生五,其气三】对于这句话的注释,历代注家不一致。其,指自然界阴阳二气。五,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三,指三阴三阳。如《灵枢·通天篇》云:“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非徒一阴一阳而已也。”与《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同,但无“非徒一阴一阳而已也”一句。
2010-09-19 17:56 10楼
回复 9# 河间金栋


再如⑵《素问·平人气象论》云:“脉有逆顺四时,未有脏形,春夏而脉瘦,秋冬而脉浮大,命曰逆四时也。风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涩坚者,皆难治。命曰反四时也。”与《玉机真脏论》云:“未有脏形,于春夏而脉沉涩,秋冬而脉浮大,命曰逆四时也。病热脉静,泄而脉大,脱血而脉实,病在中脉实坚,病在外脉不实坚者,皆难治。”有重文现象,但具体内容、文字又有不尽一致之处。如《新校正》云:“按:《平人气象论》云:‘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涩坚’,与此相反。此经误,彼论为得。自‘未有脏形春夏’至此,与《平人气象论》相重,注义备于彼。”
2010-09-19 18:18 11楼
回复 9# 河间金栋


又如⑶《素问·刺腰痛》云:“腰痛引小腹控眇,不可以仰,刺腰尻交者,两髁胂上,以月生死为痏数,发针立已。左取右,右取左。”《新校正》云:“详此‘腰痛引小腹’一节,与《缪刺论》重。”
《素问·缪刺论》则云:“邪客于足太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小腹控眇,不可以仰息,刺腰尻之解,两胂之上,是腰腧,以月生死为痏数,发针立已。左刺右,右刺左。”可见此二篇也是重文现象,但文字与内容也有不尽一致之处。如《新校正》云:“按:此‘邪客足太阴之络’并刺法一项,已见《刺腰痛篇》中,彼注甚详,此特多‘是腰腧’三字耳。别按全元起本,旧无此三字。王氏颇知腰腧无左右取之理而注之,而不知全元起本旧无。”
⬅ 《入世中医学》第七章第二节 老茶馆 几种白花蛇舌草伪品的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