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颈椎病的认识及特效治疗

2010-07-29 20:08 楼主
颈椎病是一种综合症,又称颈椎综合症。它常见于中老年。是由于人体颈椎间盘逐渐地发生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或颈椎正常生理曲线改变后刺激或引起的一组综合症状。也就说是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的退行性改变,致使神经血管脊髓等受损所产生的一系列临床征候群.这类患者轻则常常感到头、颈、肩及臂麻木,重则可导致肢体酸软无力,甚至出现大小便失禁及瘫痪.

(一)颈椎病的发病原因

1、颈椎退行性改变:随着年龄的不同阶段发展,颈椎及椎间盘可发生不同的改变,在颈椎体发生退行性改变的同时,椎间盘也发生相应改变。

2、外伤因素: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进行剧烈活动或不协调的运动。

3、慢性劳损:长期处于不良的劳动姿势,椎间盘受到来自各种方面的牵拉、挤压或扭转。

4、寒冷、潮湿:尤其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受到寒冷、潮湿因素的影响,可造成局部肌肉的张力增加,肌肉痉挛,增加对椎间盘的压力,引起纤维环损害.

(二)颈椎病的临床分型

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将颈椎病定义为: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对于仅有颈椎的退行性改变而无相应的临床表现者,应称为颈椎退行性改变。


1,神经根型:常有外伤、长时间从事伏案工作和睡眠姿势不当的病史。

主要表现为颈部活动受限,颈、肩部疼痛。上颈椎病变以颈椎疼痛,向枕部放射,枕部感觉障碍或皮肤麻木。下颈椎病变颈肩部疼痛并可向前臂放射,手指呈神经根性分布的麻木和疼痛。并可伴有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耳鸣等表现症状.检查可见颈部活动受限,棘突、棘突旁或沿肩肿骨内缘有压痛点。

2,脊髓型:是由颈椎的突出物刺激或压迫交感神经纤维,反射性地引起脊髓血管痉挛,缺血而产生脊髓损害的症状。

表现为颈肩痛伴有四肢麻木、力量减弱或行走困难。严重者发展至四肢瘫痪、小便潴留、卧床不起。体检可见颈部活动受限不明显。肢体远端常有不规则的感觉障碍、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和病理反射

3,椎动脉型:主要是头痛、头晕、眩晕,甚至淬倒。有时可有恶心、耳鸣、耳聋和视物不清。

4,交感型:多数有轻微的颈肩痛等神经梢刺激症状。表现为头晕、头痛、头沉、偏头痛、视物模糊、耳鸣、耳聋、心律失常;肢体或面部区域性麻木、出汗异常等表现。

5,混合型: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时称为混合型。

(三)颈椎病常见症状

颈椎病症状错综复杂,主要症状是颈肩痛,放射至头枕部和上肢,少数有眩晕、摔倒,或一侧面部发热、出汗异常,严重者双下肢活动受影响,甚至截瘫。具体来说,病人可以有脖子发僵、发硬、疼痛、颈部活动受限、肩背部沉重、肌肉变硬、上肢无力、手指麻木、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手里握物有时不自觉地落下等表现;有些病人出现下肢僵凝,似乎不听指挥,或下肢绵软,有如在棉花上行走;另一些病人甚至可以有头痛、头晕、视力减退、耳鸣、恶心等异常感觉;更有少数病人出现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碍,甚至四肢瘫痪。当然不是所有的表现都会在每一个颈椎病病人身上表现出来,往往是仅仅出现部分症状,而且大部分病人表现轻微,病程也比较长,所以完全没有必要闻颈椎病而色变,更不要随意对号入座颈。椎病症状的复杂性与颈部解剖结构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了解颈椎病就必须先从了解其解剖的大致情况入手。

当第6颈椎以上有向侧方增生的骨刺时,累及椎动脉的病理改变主要为机械性压迫与刺激引起椎动脉痉挛和血管腔狭窄,导致颅内供血不足的系列症状。此外,患部邻近组织可发生如后方小关节早期松动、移位、骨质增生,周围韧带松弛、变性、硬化及钙化等随病程发展而加剧的病理改变。

其实颈椎病的病症不单包括:颈椎错位、颈椎骨质增生、软组织损伤、颈椎间盘突出症、落枕、低头症、颈肩背手的痛疼和麻木无力等;还有其引起的脑供血不足,主要表现三个方面1)脑供血不足:头痛头昏、眩晕、晕车、晕船、体位性低血压、眼前异物感、耳鸣、扭头或蹲位起立头晕眼花、脑血流图检查显示脑血管痉挛、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2)脑机能失调(兴奋):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心烦易怒、心态变异等;(3)脑损害: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柏金森氏征、老年痴呆症、脑萎缩、脑神经损害、脑组织充血出血水肿、脑溢血中风、脑血栓形成、脑软化、脑梗塞等。人是个整体,病症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一个问题引起许多问题,解决主要问题,其它问题就迎刃而解。如颈椎病及其引起的脑供血不足,就损害大脑,影响智力,还导致全身多病.

(四)颈椎病诊治误区

1,单纯依靠影像学检查做诊断:X线平片(包括正、侧位和过屈过伸侧位)是最基本的影像学检查,对于了解颈椎骨骼结构的基本状况是必不可少的检查。单纯赖CT、MRI检查而忽视临床体检是应当避免的一种诊断误区。有些患者虽然影像学检查显示脊髓或神经根已经存在很严重的压迫,但是临床检查却没有任何相应的神经损害的症状和体征,就不能诊断为颈椎病,更不能不论临床表现如何就进行手术。也有的病人临床症状明显,而影像学检查没有任何反映而不作颈椎病处理的.

2,治疗不分颈椎病类型:通常情况下,在椎管内的脊髓周围有较大的储备间隙。当椎管狭窄时,储备间隙就变得很小,一旦出现椎间盘突出、骨刺生成,脊髓就容易受到压迫。在我国,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发生率为10%。而68%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存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说明脊髓型颈椎病好发于发育性椎管狭窄的人群中。如果病人被确诊患有脊髓型颈椎病,就应当积极手术,否则越是拖延,脊髓损害越重,疗效越差。

目前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根据入路分为前路和后路。前路减压属于直接减压,即直接去除致压物;后路减压是间接减压,即通过扩大椎管,使脊髓后移,从而避开致压物。实践证明,对脊髓型颈椎病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者,如果采取前路减压,往往出现减压范围不够、减压不彻底、容易复发或甚至无效等现象。因此,对存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患者选择后路减压术式,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方法。

3,对于其他各型颈椎病患者则应尽量采取保守疗法.

(五)中医对颈椎病的认识

在祖国医学中并无“颈椎病”的病名,但其症状近似于中医的“痹证”、“痿证”、“头痛”、“眩晕”、“项强”等。中医书籍也有所谓“骨错缝,筋出槽”等描述。早在两千年前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中,对痹证就做过如下描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还根据症状和部位,将痹证分为筋痹、骨痹、脉痹、肌痹和皮痹。这些描述中可能包括了对颈椎病的描述。这样看来颈椎病多见于外感风寒湿邪伤及经络,或长期劳损,肝肾亏虚,或痰瘀交阻,气滞血瘀等原因引起.<<杂病源流犀烛>>中:凡颈项强痛,肝肾膀胱病也,三经受风寒湿邪.

1,太阳经输不利:风寒湿邪或暑湿之邪客于太阳经脉,或津失血耗,气滞血瘀,致使经气不利,太阳经络循行部位气血不通,不通则痛,头项,颈背,肢体痛疼,活动不利,拘紧麻木,屈伸不便等症状.

治则:解表祛风,除湿止痛 方药:羌活胜湿汤

2,经络痹阻:风寒湿邪客阻经络,长期劳损血行不畅等可致肌体气血运行失调,经气不和,脉络痹阻,气血淤滞不通则全身疼痛.因其主要伤及太阳经气故而以上肢为著.气血运行不畅,机体失养故而出现麻木,萎缩,僵硬等症.虚,寒之邪痹阻经络,阳气受损,清阳不升则头重.

治则:祛风散寒,通经除痹 方药:程氏蠲痹汤

3,气滞血瘀:外邪侵袭,停滞经络,或肝肾不足,气血运行无力,或劳损外伤,气血郁滞,,或病久邪客经络等均可致机体气血运行不畅,而气滞血瘀.血瘀于经络则不通,不通则痛且固定不依,拒按.气滞血瘀日久,累及肝肾,肝血肾精亏虚,不能荣养清窍则头晕,眼花,视物模糊.心神失养则失眠,健忘,惊惕.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细涩乃气滞血瘀之征.

治则:活血化淤,疏通经络 方药:身痛逐瘀汤

4,痰瘀交阻:风寒湿邪停滞经络,凝聚为痰,或经络痹阻,气滞血瘀,致使血津不布而为痰瘀交阻,血瘀则疼痛,痰阻则头重,眩晕,恶心,咽喉不利.痰属阴邪与湿同类,阻滞经络气机,故肢体沉重,厥冷,麻木,肿胀.痰盂交阻,碍于气机则全身倦怠困弱,痰蒙清窍可见神昏,猝到.

治则:祛湿化痰,散瘀通络 方药:导痰丸加味

5,肝肾不足:因经络,气血长期痹阻不通,日久伤及肝肾,或长期过劳,肝肾亏虚.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清窍失养则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阴血不足,阳气偏亢,虚阳上越则头脑胀痛,面部烘热,口干咽干.肾精亏耗则腰膝酸软,抬举无力,活动牵强.肝血不足,筋失所养则拒挛,震颤,行动艰难.脉弦细乃肝肾不足之象.

治则:滋木涵水,调和气血 方药:六味地黄汤加减

(六)治疗方法

关于西医的常规治疗这里就不介绍了,因为在我们的课本里都可以看到的.在这里介绍几种我在临床上集众家之长的,应用比较应手而又有好效果的保守治疗方法,方药,供大家借鉴.

(1)本病多因肾气不足,外受风寒湿邪而致.如<济生方>中说:痹证的发生,皆音体虚,奏里空虚,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本病发生在督脉,而督脉主一身之阳,又肾主骨.若肾气不足,卫阳不固,则风寒湿邪趁虚而入,以至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呈现颈椎强直,挚引肢臂,麻木痛着.特别是肾气虚不能生髓充骨,是骨质退行性变化的主要内在因素,因此治疗本病应以使肾气充盈,骨得坚实为原则.

方药:熟地30克`肉苁蓉30克`山茱萸15克`鸡血藤30`仙灵脾15克`玳瑁30克`葛根30克`威灵仙20克`骨碎补20克`狗脊15克`全蝎3克(研末冲服)`白芍20克.

加减:虚寒者加川乌,桂枝等.有热者加水牛角,老桑枝等.脾虚气弱者加党参,白术.失眠梦多者加熟枣仁,珍珠母等药.

方解:本方依补肾气,强筋骨,活气血,止痹痛之意而组方.方中以熟地补肾之阴;仙灵脾兴肾中之阳;合肉苁蓉入肾充髓;骨碎补补肾镇痛;玳瑁养阴镇痛;再加入鸡血藤,葛根,全蝎配合骨碎补等药在补肾益精填髓的基础上,进一步通畅经络,行气活血,不仅能增强健骨舒经的作用,而且可以收到通则不通的功能;更以威灵仙走窜通络,引药上行.

(2)三步针罐疗法(天津,蒋戈利):是由远道平衡针刺,夹脊电针和局部刺络拔罐三步构成的综合针刺疗法.

第一步为平衡针法,针刺腰痛穴(印堂穴上1寸),颈痛穴(中渚),中平穴(足三里下2寸偏腓侧),施以泻法强调针感,令病人活动患部,不留针.

第二步为电针颈夹脊,针刺颈夹脊(在各颈椎棘突下旁开5分处)及配穴(大椎,天柱,后溪,风池,肩禺,曲池,外关,合谷,太冲等随病症而选),施以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配穴不留针,在颈夹脊上通以电针仪,以疏密波刺激,留针30分钟.

第三步为刺络拔罐,在大椎及阿是穴上用三棱针散刺,加拔火罐,吸拔出血约2-10ML.

取大椎穴主要是疏调局部经气、通经活络。取风池、大杼穴为祛风活血止痛。取肩髃主要为通经活络。取后溪穴为通调督脉、活血止痛。
据蒋戈利医师实验观察,采用TC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椎动脉形态,血流量,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后较治疗前的椎动脉血流量增加,平均血流速度加快,椎动脉内径不同程度地改善,而且TCD指标的改善情况与临床疗效相一致.提示三步针罐法治疗颈椎病部分通过改善自由基代谢谢紊乱实现的.据我临床观察,对改善本病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效果,比常规疗法作用明显的多而又快.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疗法.

(3)温针疗法:取病变颈椎旁开0.5寸处,左、右交替取皮,配肩髃、阳池、天宗、曲池穴,捻转进针,行平补平泻法,将艾段套在距皮肤约20毫米的针柄上,从其下端点燃,待其自灭。主穴每次2—3壮,配穴1—2壮。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歇3日。

(4)穴位注射。用维生素B150毫克,或骨宁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2毫升,加10%葡萄糖液5毫升一10毫升,分别取风池穴下方后发际1.5寸处(指同身寸,下同),颈夹脊穴、大椎穴两侧旁开0.5寸处及阿是穴注射。要根据不同病情和不同用药安排注射时间和疗程。

(5)药枕疗法:药枕疗法是将药物粉碎加工制成枕头让病人使用,通过枕头保健和药物治疗作用而达到缓解症状、解除疾病的目的。
(a)采用白附子、细辛、川芎、白芷、菊花、薄荷、桑叶、艾叶、夏枯草、冰片、磁石等20 多味药,制成长40cm,宽13cm的长圆形的保健枕。将枕置于颈项下、耳下、肩上部位,头悬空,距床面2-3cm,头面后伸;使负重点下移而形成头与躯干对抗牵引状态,每晚睡前和晨起各1次,每次卧枕30分钟。
(b)药物以防风、艾叶、细辛、生川乌、生草乌、透骨草、伸筋草、羌活、独活、千年健、花椒、威灵仙为主,如有高血压者加菊花,上药共做成一药枕,夜间放于相当于第6、7颈椎部位,使头部处于过伸位,或放于痛点亦可。
(c)处方:当归300g,羌活300g,藁本300g,制川乌300g,黑附片300g,川芎300g,赤芍300 g,红花300g,地龙300g,血竭300g,菖蒲300g,细辛300g,桂枝300g,紫丹参300g,防风3 00g,莱菔子300g,威灵仙300g,乳香200g,没药200g,冰片20g。
方法与主治:将上药除冰片外共研细末,和入冰片,装入枕心,令患者枕垫于头项下,每日使用6小时以上。3个月为1疗程。适用于各种颈椎病颈项部疼痛者应用.

*另外平时的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切忌“高枕无忧”,以生理位为佳,一般讲,枕头高以8-1 5cm为宜,或按公式计算:(肩宽-头宽)÷2。

(6)米字保健操:首先站立微仰头,闭眼,以自己鼻尖为写字的笔头,按米字的笔顺写米字书法,先写书本大小的字,每天写20-50遍;逐渐往大写,往多写;循序渐进,慢慢地写的字达到2平米左右大小.坚持就是胜利!!

(7)颈椎病徒手医疗体操?
(a)与项争力:两肘屈曲,双手十指交叉抱头于后枕部,两腿分开与肩宽。头用力后仰,双手同时给头一定的阻力。重复12-16次。
(b)回头望月:两腿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两腿微曲,左手上举,手掌置头后,右手背置腰背后,上体前倾45°,左右旋转,头随旋转向后上方做望月状,重复6-8次。
(c) 托天按地:两腿并立,两臂自然下垂,右肘屈曲,掌心向上,伸直肘,掌向上托起;左肘微曲,左手用力下按,头同时后仰,向上看天,左右交替,重复6-8次。
(d)前伸探海:两腿分立与肩宽,双手叉腰,头颈前伸并转向右下方,双目向前下视。左右交替,重复6-8次。
(e) 伸颈拔背:两腿分立与肩宽,双手叉腰,头顶部向上伸,如顶球,每次持续3-5秒,重复12-16次。
(f)金狮摇头:两腿分立与肩宽,双手叉腰,头颈放松,缓慢做大幅度环转运动,依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交替进行,各6-8次。

(7)推拿按摩:按摩疗法在治疗颈椎病上有独特的疗效,用头部手法以揉、按、点、拢、牵及上肢手法以摇、转、拿、屈、环为主,达到舒筋活血、行气止痛,然后利用气血循环机,充分在外力机械运动作用下,加强气血循环更加通畅.详细手法就不在这里罗嗦了.

基于中医对颈椎病的上述观点,在治疗上形成了外治手法、外用药物、针灸疗法及内治疗法等一整套的措施。根据不同的病因、征象和脉象,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不同的用药和不同的方法,尤以内、外并重的原则有别于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即不仅注重局部的整复错位、松弛肌肉、伸展筋脉,而且更注重疏通经络、调节内脏的整体康复。综合治疗为主.因此,中医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无疑是我国的“绝活”。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7-29 22:29 2楼
凡是注册后参与五次交流讨论的朋友;
都可以看到此好资料!
2010-08-03 21:02 3楼
好资料
2010-11-18 16:06 4楼
谢谢楼主无私奉献!
2011-05-20 08:03 5楼
谢谢楼主,学习学习
2011-05-20 10:14 6楼
谢谢,学习了
2011-05-20 14:33 7楼
谢谢,学习了
2011-06-07 10:54 8楼
好资料
2011-06-08 17:10 9楼
谢谢楼主
2011-11-21 14:47 10楼
分析的很透彻,谢谢楼主
2012-09-07 18:33 11楼
很有见地。
⬅ 小儿厌食症 老茶馆 补脾益肾方治疗中老年妇女尿失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