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辨)名与(辨)物——雅名与俗名

2010-07-31 13:40 楼主
名物既有正式名称,也就有俗称。正名就是雅名。雅,正也。古人就有用雅言,即通行语言交际的习惯。“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论语·述而》)即孔子用普通话读《诗》、《书》,行礼。

雅名是与俗名相对而成的另类的通名与异名。雅俗之名在病名,特别在中药名中是尤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在病名如“sī”,《说文》作“散声”,即破散之声,俗称“沙哑”。“瘖”,《说文》作“不能言也”,即因失音而不能说话,俗称“哑”。在中药名如黄精,俗称野生姜,香薷俗呼蜜蜂草,芒俗谓之笆茅,杜衡俗名马蹄香,补骨脂俗讹破故纸,牵牛子隐其名为黑丑……种种俗名,不一而足。既然一物多名,就须当名辨物,以免张冠李戴,名不符实。故李时珍《本草纲目》,编写体例以“正名为纲,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辨疑正误”为主线,始于辨名,是诚知学术自名实相符为要之理。

名立才能物明,以达到质名相符。李时珍就是从药物的形态、习性、特征、功效、生长特点、形成过程等诸方面,考校于历代经典,旁征博引,乃至民俗传说,无所不赅,可谓是知名辨物的典范。古代的读书人历来就有目验考释名物的优良治学传统,从杨雄编纂《方言》,到郝懿行《尔雅义疏》、王念孙《广雅疏正》的问世,李时珍前后的这种严谨不苟的科学精神,始终延续不断。

提到俗名,自然联想到社会上流传着的神秘语言和文字,它渗透到各个行业,传统医学自然也不例外。长桑君传技于扁鹊,饮药后“乃悉取其禁方书”,充满神秘色彩(《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所列书名就有隐语,如阴道指房中术,古代的性医学;杂子道指神仙家修真养性,以求长生的方法;黄冶指冶炼丹砂之法。清代名医赵学敏,博学工医药,他在为走方医正名时,撰写了《串雅》内、外编各四卷。走方医行医、交往时“多动色相戒,秘不轻授”,这其中不乏有行话和隐语使用。旧时江湖行当分为八大类,也称八门,行医卖药归属于“皮门”,且各有自己门内的行话隐语。(刘孝存《中国神秘语言》56页)均属于行内利益的自我保护。至于中医文献中有没有这样的文字,王冰曾有这样的话,值得今人深思。他说:(《素问》)“虽复年移代革,而授学犹存;惧非其人,而时有所隐。故第七一卷,师氏藏之;今之奉行,惟八卷尔。然而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黄帝内经素问注》序)对于这段话,从谋篇的角度看,王冰的意思应该是这样的:古人把《素问》文字简洁、内容广博、理论深奥、意味深长的部分流传下来,而把有所隐蔽的内容隐藏起来,主要担心后人不能理解而歪曲了《素问》的本意。王冰的这些话并非是在评价《内经》,更应是在猜测《内经》的古本可能含有不易理解的隐语,所以他非常重视对《内经》文字的诠释,强调“标格亦资于诂训”。

又李时珍《本草纲目》在评介中药“荆芥”时说:“荆芥……风病、血病、疮病为要药。其治风也,贾丞相称为再生丹,许学士谓有神圣功,戴院使许为产后要药,萧存敬呼为一捻金,陈无择隐为举卿古拜散,夫岂无故而得此隆誉哉?按《唐韵》∶荆字举卿切,芥字古拜切。盖二字之反切,隐语以秘其方也。”(《本草纲目·卷十四·假苏·发明》)原来陈无择的举卿古拜散乃“荆芥”反切四字之合,以隐“散”名之中。举卿古拜散就是荆芥散也。

隐语既非雅名,即不是通用语言,随口传已失其所依而消亡,但却存在于古籍文献之中。既然存在,研究文献者不可不去破解。(罗根海 天津中医药大学)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肢体麻木症32例疗效分析 老茶馆 古籍中的(辨)名与(辨)物——通名与异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