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中医学》第七章 第四节

2010-08-01 06:43 楼主
第四节转化因素
中医学认为,气血在周行过程中,或脏腑在调节活动中,不管已病或未病,都会相对出现生理和病理上的一些产物,称之为生理性产物和病理性产物。一般生理性产物都经排泄渠道送出体外,只部分地被机体组织吸收导致机体组织的衰退和老化。而病理性产物是气血、脏腑在正常功能活动中遭到破坏后的结果,反过来却阻滞经脉,导致气血、脏腑功能紊乱的一种病理反应现象,称之为病理转化因素。如痰饮、瘀血、毒气等。
一、痰饮
痰饮,是由人体内津液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凝聚而成。津质轻清,水质重浊,故痰质粘稠,由津炼化,饮质稀浊,由水积成。
凝津成痰,痰可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在肺、在胃。在肺因于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导致肺之主宣布功能失司,无力津化,或肺气本虚,散津无力,津与邪杂,反过来阻滞肺气令人咳令人咯。在胃因素体喜酒,酒湿热化成痰,或过食甘热之物,酿靡成痰,反过来阻滞气机升降,而致腹满纳呆,或腹痛,湿热利下红白,呕吐痰涎。故有形之痰可以通过咳、咯、吐出来,有形可见,易治。无形之痰融于血液之中,随气血的运行而走,入肺入心入脑,粘滞于络膜之间,留之不化。入肺咳喘而闷;入心悸动而闷;入脑头昏神狂,甚则昏仆,人事不省,喉中痰鸣;粘滞于络膜,则肿胀不舒,麻木不仁,甚则痿痹僵化,行动不利。故治难。又根据致病因素的特性,有寒痰、热痰、湿痰、风痰、郁痰、顽痰之分类。若积痰不化,痰与热结则成脓;痰与瘀结则硬化;痰与毒结则腐败。
聚津为饮,饮为水性,抽取可见。因脏腑的功能特性不同,饮有肺饮、心饮、肝饮、肾饮、肢饮。饮的形成是痰的久治不化,脏腑功能已虚复感新邪入体犯病,旧病新邪杂至,积痰为漏,漏聚成饮。饮在肺为胸水,壮热不退,咳嗽、咳痰、咳喘,胸闷、胸痛。饮在心为心包积水,高热,心悸、胸闷、胸痛,咳嗽血水。饮在肝为腹水,胁痛,胁下压痛,腹鼓如箕,拍之动荡,表筋怒长,纳呆。饮在肾为肾水,发热,腰痛腰胀,全身浮肿,两下肢肿甚,压之内陷,尿痛,脓尿或血尿。饮在肢为体饮,气虚乏力,两脚沉着,晨轻暮重,行退坐肿。
寒痰宜温,热痰则清,治湿不可妄燥。风痰宜逐,郁痰宜舒,顽痰则补气以透。饮为水性,则宜攻逐有补。
二、瘀血
瘀血是体内脉道中的血液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或因气的固摄、推动作用失司,或毒气浸淫血液致其质变自瘀,或外力撞击致内伤出血,导致血液溢于脉外或塞于脉内,血液凝结而成。瘀血一旦形成,势必使血液运行速度减慢,或运行脉道通而不畅,并因气血之间的相互关系相对导致气机不利,造成恶性变化反应,在腑为痞,在脏为瘕,在经为痹,在皮为肿,伤于脑神昏,伤于胞中精涸。由于在脏在腑不同,故症状不一,其共同特征有疼痛如刺,痛处固定,肿块,出血,压痛拒按。
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这是瘀血形成的最大伤害,故又云瘀血耗血。瘀血忌寒,热亦妄行,唯有温之以水,提气与活血并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三、毒气
毒气是体内痰、热、寒、湿、食、靡、瘀、浊等邪日久不去,复感于它邪,致使多邪互生互结不断融、酿而成,间接导致脏腑、脑神之功能衰竭的恶性连锁反应。或个体受外界环境中的毒气直接影响并于血气之中而致皮肤、五官、脏腑、脑神等病。前者称为内伤毒气,后者称为外感毒气。
内伤毒气每因痰、热、寒、湿、食、靡、瘀、浊等邪所在的部位,或脏腑、或组织、或局部,导致所在部位发热、红肿、瘀结、腐蚀、糜变等恶性产生,最终导致部位发生坏死,并随血液的流动而迁变到他脏他腑或其他组织器官。具有以下共同特征:颜面等皮肤色变由青到苍而灰暗;气血运行恶性整体反应;疲劳乏力;新生物质;具有痰饮、瘀血等致病特点。
而外感毒气每因所在环境毒气的性质和特点,或伤于皮肤,或伤于五官,或伤于脏腑,或伤于脑神。在皮灼痛,奇痒,疹斑,流毒水;在五官伤目失明,伤耳失聪;在脏腑则一身发黑;在脑神则昏仆不省人事。
内伤毒气大多是隐性发展而成,待到个体自我感觉体虚乏力才被察知。一旦知觉,毒气浸淫已久,所以祛毒必须扶元。外感毒气以防为主,远离环境,切断毒源。
第五节 衰退
将衰退划入致病因素范畴,是中医学又一个新的概念——养生学的概念。养生学的具体内容表现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从安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俱,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顺其位,皆得所愿”。从而促进生理性产物排泄,防止其遗留而吸收,被导致脏气老化,机体衰退。
因此,衰退是个体生命养生失道而成,表示机体各组织和机能,精神和气血的衰弱和不足。中医学称为生理转化因素。分进行性生理转化和自我性生理转化。前者可因劳作、疾病、创伤而导致,后者可因先天不足、安逸、淫欲、失养而形成。故又称虚损或劳损。
衰退又是个体生命过程中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和发展趋势。如劳作,劳动有利于增强体力,若过劳,或劳苦作业,则耗气伤血,久而劳损精神。若贪图安逸,则气血迟缓,脏腑自衰。若因创伤,劳筋累骨,气血大亏。若淫欲过度,则精气自残,形体自衰。若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则精气血生化无源。总之,不管是劳损还是虚损,各种原因引起的衰退反应,都会进一步加快脏气的损耗程度,不同程度上又导致气血生化和运行发生障碍,造成邪气乘虚而入,促进机体衰弱减退。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4-11-29 09:37 2楼
谢谢分享
⬅ 中医少年令人称奇 神秘老师有诀窍 老茶馆 朱进忠论治牙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