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药方剂中的治未病配伍

2010-08-05 18:55 楼主
孙有智 赵益 丁舸

“治未病”是中医药学重要的学术思想,是中医理论的特色之一。“治未病”理论既是一种预防思想,同时也是一种治疗思路。它不仅体现于“未病先防”和“有病早治”两个方面,而且也体现在中医临证处方的配伍用药方面。中医在治疗已病时,往往要根据疾病的发展规律或趋向,采取预防性措施以防止疾病传变致生新病或根据不同药物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进行预防性用药以防止出现不良反应,这种配伍用药同样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本文对中医方剂中的“治未病”药物的配伍运用作一粗浅分析,以资借鉴。

1 方剂中“治未病”药物的界定

所谓“治未病”药物,是指方中那些具有预防疾病传变或消减方中君臣药毒副作用的药物。此类药物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超出了中医“有是证,用是药”的一般用药规律,往往并不是针对已有病证而设;二是此类药物虽然对已有病证无特异性治疗作用,但却是治疗已有病证最常见变证(病)或消减方中主药毒副作用的常用药物,有时对已有病证也有间接的治疗作用;三是此类药物往往在整个方剂中所占比例不大,易被忽略。

2 方剂中“治未病”药物的作用

2.1 防止疾病传变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一种疾病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当某一疾病发生时,可依其发展变化规律或趋向而变生它病。因此,在诊治疾病时,除要对原发病证进行治疗外,还需对可能被涉及的部位或导致的不良后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1.1 防外邪内传
外邪侵袭人体,会由表向里传变,或循经传变,或按卫、气、营、血传变,或按三焦传变。故在治疗外感病证时,应根据其传变规律预先采取阻截措施,截断传变途径,杜绝其深入。如败毒散,为治小儿无虚外感的要方,方中伍用一味人参者,其意并不在补虚,而在于扶助正气以鼓邪外出。因小儿正气未充,病理变化易虚易实,故用一味人参益气以助解表,防邪深入,并有防止发散而耗伤真元之意。
2.1.2 防邪气伤正
在治疗外感病证时,不仅要防止外邪向里传变,而且要根据感受外邪的病理性质和易犯部位,进行预防性治疗,以防伤正。如湿邪为患,最易郁滞脾胃气机,故在治疗水湿所致诸证时,既便湿邪尚未犯及脾胃,也要注意调理脾胃,以防湿滞。如当归拈痛汤,为治风湿热痹及湿热脚气之常用方,方中重用羌活、茵陈、苍术、猪苓、泽泻、防风等药物清热利湿祛风,而少用升散之升麻、葛根,既可增强防风疏风之力,又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以防湿阻气机。
2.1.3 防五脏乘侮
人体是以五脏为核心的一个有机整体,五脏之间在病理状态下存在着“传其所胜”“反侮所不胜”“传其所生”“子能令母虚”等等的传变关系。这是很多内伤杂病传变的趋势和规律。故在治疗脏腑病证时,除应准确判定病位,对所病脏腑进行针对性治疗外,还应对其可能蔓延影响的脏腑预加设防或先于堵截,以防传及它脏,加重病情。诚如《难经》所云:“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张仲景不但对这一理论进行阐发,而且提出具体治疗方法。如《金匮要略》治肝虚时指出:“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药以调之。”肝体阴而用阳,肝病虚,则补之以本味,用甘味药乃是为了防止肝病传脾,因肝的实与虚咸能影响脾胃之功能,故对肝虚者,“益用甘味药以调之”。方如酸枣仁汤,主治肝阴(血)不足,母病及子(心)所致之虚烦不得眠,方中重用甘酸质润的酸枣仁养血补肝;辛散之川芎理血疏肝;由于肝阴虚,易横逆犯胃,致使胃阴亦虚而生胃热,故用苦寒的知母清泻阳明胃热,以防其累及于母(心);益用甘味之茯苓和甘草补脾和中,既可防木郁克土,又能补气生血而补肝血。
2.1.4 防阴阳互损
中医认为,阴阳互根互用,阴损及阳,阳损及阴。故张景岳指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景岳全书》中记载的理阴煎通治真阴虚弱之证。方中除熟地黄、当归补阴血药外,并与干姜、炙甘草、肉桂等补阳药合用,使阳生阴长而化源不竭,从而达到补阴的目的。
2.1.5 防瘀阻气机
瘀血本为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然而一旦形成,又会影响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进而影响津液的转输散布,而成气机阻滞或水湿停聚之证。故在治瘀血为患的方剂中常需配伍理气或祛湿之品,以防瘀阻气机或瘀致水停。如血府逐瘀汤,主治胸中血瘀证。因胸中乃气之所宗,瘀停胸中必然会阻滞胸中气机,故方中除以桃红四物汤活血祛瘀外,又佐以柴胡、桔梗、枳壳升降胸中气机,理气宽胸导滞,既能防瘀滞气机,又可行气以助活血。
2.1.6 防脾虚生痰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若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液,则会使水液停聚而成痰湿之患。故在治疗脾气亏虚之证时,应兼以祛湿。如养心汤中的半夏曲,此方主治心脾气血两虚所致之惊悸失眠,方中所用之药多为益气养血安神之品。因脾之气虚易致失运生痰,故用一味半夏曲祛痰湿以防扰心之患。
2.1.7 防气病及血
气为血帅,血液的生化、运行均有赖于正气的健旺和运化功能的正常。若正气亏虚或其运行失常时,也会波及至血而引起血虚、血瘀,甚至出血。故治疗气虚、气滞证时亦应兼以治血。如补中益气汤,为治中气虚陷所致诸证之要方,方中以黄芪、人参、白术、升麻、柴胡等药物益气升阳举陷。因脾胃气虚日久,势必会影响血的生化而致营血亦亏,故用当归养血补虚以防血虚。
2.1.8 防冲气犯胃
温经汤主治冲任虚寒挟瘀所致之月经不调证。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阿胶、当归、川芎、芍药、麦冬、牡丹皮滋阴养血,活血散瘀;因冲脉隶属于阳明,冲脉虚寒则冲气易上逆犯胃而出现呕逆之症,故于呕吐尚未发生之前配人参、甘草补中益气,生姜、半夏和胃降逆,以调理脾胃,防止发生呕吐。

2.2 防止攻邪伤正
攻邪之法每易伤及正气。攻邪若忽视兼顾正气,不但影响疗效,而且会引发新的变证,导致严重后果。故中医于攻邪之时,也非常重视配伍护正之品,减少或消除祛邪药物对人体的不利因素,以防正气被伤。
2.2.1 防损伤脾胃
脾胃是人体赖以生存的根本。脾胃健旺,则正气充沛,邪气就不易侵入,此即仲景所云之“四季脾旺不受邪”之意。倘若脾胃虚弱,正气生成不足,无力抵御外邪时,邪气就会乘虚而入而变生百病,诚如李东垣所言“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故始终把顾护脾胃作为治病防病的原则,组方用药时时不忘保护脾胃,特别是在药性峻烈、苦寒、质重为主药的方剂中更是如此。如十枣汤,主治悬饮证,方中以芫花、甘遂、大戟破积逐水,因其药性峻猛,易伤胃气,故佐以10枚大枣,缓和三药峻烈之性和毒性,安中益脾,使下不伤正。
2.2.2 防耗伤阴血
阴血为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而某些药物在治病祛邪的过程中又易耗伤人体的阴血。故中医在临证组方时,也十分重视固护人体的阴血。如龙胆泻肝汤主治肝胆实火湿热证,由于肝经有火本易灼伤肝阴肝血,再加上方中配用了较多的苦燥(龙胆草、栀子、黄芩)淡渗(车前子、泽泻、木通)伤阴之品,故以生地黄、当归滋补肝阴肝血,以防阴血被耗,治实防其虚。
2.2.3 防耗散正气
小青龙汤主治外寒里饮证,方中以辛温之麻黄、桂枝、干姜、细辛、半夏外散风寒,内化肺饮。但诸辛散燥烈之品又易耗散肺气,故配用一味五味子使散中有收,以防肺气耗散。

2.3 防壅滞气血
补益固涩、清肝平肝之品常易阻滞人体气机,故在此类方剂中常需配伍一、二味具有流动、升发之性的药物调理气机,以防气机阻滞。如真人养脏汤主治脾肾阳虚所致之久泄久痢,方中于大队补益收涩药中配用一味木香理气醒脾宽肠,使补涩之品不致壅滞肠胃气机。

2.4 防滋补碍邪
此类配伍多见于治正虚邪恋之证的方剂中。如玉屏风散为治表虚自汗的习用方,方中黄芪、白术益气固表止汗,少佐一味防风疏风散邪,既防风邪乘虚而入,又可使黄芪、白术固表不致留邪。又如青蒿鳖甲汤乃治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之要方。温病后期,阴液本伤,加之邪热深伏阴分,则阴液益耗,治当着重滋补已伤之阴液,清除阴分之伏热。故方中重用鳖甲、生地黄入阴分以滋阴退热,但阴柔滋腻之品最易留恋邪气,故又配以少许芳香轻清透散之青蒿,既可透阴分之伏热外出,又能防鳖甲、生地黄滋阴碍邪之弊。

2.5 防冰伏邪热
在用大剂寒凉之品清泻邪热的同时,为防止大寒之品郁遏邪热,常在方中反佐一、二味温热药以纠主药之偏。如芍药汤治湿热痢,乃清热解毒,调和气血之剂,方中于大队清热解毒药中伍用少许肉桂,其意主在防止苦寒之品冰伏湿热之邪,同时兼助血药和血。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随笔 老茶馆 香苏散灵活应用治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