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表里 温清并施 治流感

2010-08-11 21:19 楼主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主要通过喷嚏、咳嗽、说话等的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日常用具等间接传播。临床以骤起畏寒高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为主证。本病潜伏期一般1~3天,临床上可分为单纯型、肺炎型、中毒型三种类型。根据流行病学、典型症状及免疫荧光技术或ELISA法检测抗原,结合血常规检查,有助于早起诊断。1918年,发源于欧洲的所谓“西班牙流感”曾引发世界范围的大流行,死亡数千万人之多。

本病属于中医“时行感冒”范畴,由感受时行病毒兼夹风寒、风热、暑湿、食滞诸邪所引发。其发病以外邪侵袭,肺胃失调为主。

辨治方药

临床辨治该病,首先要分清属寒属热,而以“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为治疗流感的两大主要法则,并根据季节气候特点,分辨表里病变之部位,掌握正邪虚实之偏胜,再对证选方用药。经方桂枝汤、小柴胡汤、麻杏石甘汤等及后世名方人参败毒散、银翘散、新加香薷饮、藿香正气散、杏苏散、柴葛解肌汤、参苏饮等,多为临床辨证所选用。

笔者从数十年的临床经验来看,流感患者就诊时,往往即表现出表里同病、寒热夹杂的共性,多以头身疼痛,发热,恶寒或不恶寒,鼻、咽不适,分泌物增多,困乏无力为主证,或伴有咳、喘、咯痰等肺系病变,或伴有呕恶、腹泻、胸腹闷胀等胃肠症候。根据其共性主证,参考古今名方,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笔者自拟“柴胡羌板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流行性感冒及多因素所致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经多年的临床验证,疗效可靠而快捷。

方药组成:柴胡15克,黄芩12克,法夏10克,羌活10克,板蓝根15克,白僵蚕10克,甘草6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重症可日服2剂。以上为成人剂量,儿童酌减。

方解:方中以小柴胡汤的主药柴胡、黄芩、半夏、甘草为基础,疏解少阳寒热之邪,并有清肺、和胃之功。配以辛温之羌活,以解表发汗,通痹止痛,该药长于发散风寒湿邪,《本经逢原》称其为治疗“非时感冒之仙药”;板蓝根清解上焦热毒;白僵蚕化痰镇咳,祛风止痉,解毒清瘟,为治疫名方升降散之主药。该方表里兼治,寒热并用,具有祛邪解表,清热解毒,化痰和胃之功效。另据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柴胡具有解热、抑制病毒、抗炎及调节免疫能力的作用;板蓝根则有显著的抗病毒(尤其是流感病毒)、内毒素及增强免疫的作用。

辨证加减:风寒表证重者,重用羌活至15克,另加生姜、红枣;风热表证重者,加连翘、蝉蜕,咽喉红肿疼痛,再选加桔梗、牛蒡子等;烦热、口渴者,加石膏、知母;胸闷呕恶、肠鸣泄泻者,去板蓝根,加蒲公英、藿香、厚扑、茯苓;腹胀、便秘,加槟榔,甚则再加大黄;嗳腐吞酸、腹胀纳差者,加炒莱菔子、槟榔、神曲;低热缠绵、小便黄赤者,加滑石、芦根;咳嗽,甚或喘息者,加麻黄、杏仁、蒲公英等;气血虚者,加黄芪、党参、当归;气阴两虚者,加可选加太子参、玉竹、麦冬等。

验案举隅

王某,男,9岁,学生,2007年6月8 日诊。因诊断为“流感,扁桃体炎”在市某医院住院治疗5天,仍发热不退,由其祖父背来就诊。刻诊:头痛,发热,无汗,鼻塞,面红赤热,咽喉肿痛,口烦渴,思冷饮,时时欲吐,微咳痰少,困乏无力,已3日未解大便,小便黄,舌质红,苔黄厚而干,脉浮数。查:双侧扁桃体红肿,腹部胀满而软,查血常规:除白细胞1.4万外,余无异常。体温39.8℃。辨属热毒入里而表邪尚存兼中焦气滞,拟柴胡羌板汤加味:柴胡、黄芩、板蓝根各10克,法夏、羌活、连翘、白僵蚕、桔梗、牛蒡子、知母、槟榔各6克,石膏20克(另包先煎),甘草4克,2剂。第二天,患儿祖父即来电话告知:患儿当天下午至夜间间断服药3次,即汗出而头痛止,发热减退,大便已通。2日后患儿随祖父走来复诊,病症痊愈,体温36℃,唯余口渴,予竹叶石膏汤加减,2剂,清余热以善后。

蒋某,男,60岁,教师,1982年12月6日诊。患“流感”3天,经校医用西药解热镇痛及抗生素治疗2天,仍未缓解。刻诊:头身疼痛,寒热往来,时有寒战,鼻塞,喷嚏,口渴,咽痛,咳喘,咯吐浓痰,胸闷,纳差,呕恶,舌淡胖,苔淡黄而腻,脉浮滑。体温39℃,查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有冠心病、肺气肿病史,辨证属表寒里热,肺气不宣,胃气失和。予以柴胡羌板汤加味:柴胡、板蓝根各15克,黄芩、生姜各12克,羌活、法半夏、白僵蚕、杏仁各10克,蒲公英30克,麻黄、藿香、炙甘草各6克,水煎服。服3剂,则诸症痊愈。当时正值学校流感流行时期,因患者推介,校医即以此方广施于患病师生,皆获桴鼓之效。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9-07 11:13 2楼
刚好要用到,试试效果如何?
⬅ 周平安诊治流感经验 老茶馆 流感的辨证施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