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发展壮大为什么这么难?

2008-11-25 15:52 楼主
中医的发展壮大为什么这么难
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生了病就得去医院,去了医院就得请医生诊治,这时病人就面临一个选择医生的问题。那为什么绝大多数病人会选择西医,而非中医,这并非中医的医技不高,疗效不好,还是有其他原因?下面我们简单地用经济学的一些观点来讨论讨论:
一. 医患现状。病人绝大多数选择西医是事实,医院里西医占主导地位也是事实,医疗资源西医占主导地位也是事实,西医治不了的病再来找中医也是事实(诊疗候补),中医的地位在医院不及西医也是事实,哪有人再愿意学习中医呢?这一切都是影响着中医的发展壮大。
二. 供求关系。在现在的经济社会中,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需求没有变化,但中医的供应有了问题。中医行业也是经济社会中的一个产品,也是一个商品。比如,手机套餐就是电信的一种产品,宽带服务也是电信的一种产品;大专生和本科生也是教育部门/教育院校的产品。中医是社会服务中的一种产品,产品只有进入市场流通才能成为商品。中医的这种商品目前是滞销,发展壮大也可理解为畅销。病人不选择中医怎么能畅销呢?不畅销当然影响中医的发展壮大。
三. 看病流程。
西医:病人生病——医院——西医——诊治——开方——取药——服药——疗效——治愈
中医:病人生病——医院——西医——诊治——开方——取药——煎药——服药——疗效——治愈
这里我们只是简单的看一下病人看病的过程,暂且不谈医生诊治的差异和治疗的疗效,中医和西医的流程差异就是在取药→煎药→服药这个环节之中。西药和中成药都是制成品,取药,携带和服用都很方便。就是中成药也是按药方生产,没有变化,对每个病人的效果也不尽相同。中医药方要取药、要配药,回家要煎制,携带和服用在现在的社会来说相对复杂,关键是耗时。因为现在的人都是需要工作的,不可能像以前的农业社会。
四. 质量和服务。中医和西医的诊治质量和疗效相对于病种来说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暂且认为中医和西医的这两个商品质量都是一样。那病人买药回家相对于商品来说就是售后服务。中医的售后服务就是取药——煎药——服药这个流程不合理。如果中药能和西药一样,买药——携带——服药方便,我想病人选择中医会越来越多。但中医强调辩证施治,因人各异。个体差异是中医看病流程中的事实,怎么能解决这个流程上的问题也许是很难的,很不可能的。服务从理论上说应该是可以改进的,毕竟社会的发展是以人为本。
五. 产品创新。“一切皆有可能”也算是一句名言,从黄帝、张仲景到现在病人煎制服药的模式没有变化,怎么可能不影响到中医的发展壮大。中医强调研读经典和辩证创新。创新简单的理解为在古人名家经验基础上对经方的加减运用。这些都不矛盾,矛盾还是在于煎制服药。社会在变,社会上的人在变,病的种类也在变化,中医不变的好象就是煎制/服药这个流程,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变则通,只有这个流程环节变化了,中医才能谈到发展壮大。中医行业也只有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壮大。
六. 改变流程。中药的煎制方法基本差不多,中医的处方大都是种类和数量,例病人甲:当归 20g 病人乙:当归 30g,那么当归20g/30g能不能改变其物理状态?可不可以让药房和中药饮片厂家改变,把单个草药煎制熬成药汁块或药粉代替草药呢?我们在药房都是看到一排排抽屉,从古到今,从南到北,都是如此。能不能让药房里的抽屉都变成一个个玻璃罐,里面就是煎制药汁块或药粉让药房直接按每天/次的数量混合配好。病人拿回家直接用开水一冲就可饮用。慢性病人携带也不影响工作,隐私也不会让他人知道(当然药汁块或药粉不能影响疗效,草药的30g煎制成药汁块或药粉需要制定剂量等同标准不在本话题之内)。
七. 展望未来。病人生病取药方便,省得拎一大包草药;省得路人的白眼;也省得左邻右舍闻到煎药味而无端猜疑;不影响工作也能服用,省去了不少尴尬。那这种流程的改变也是中医几千年历史上的一小变,这一小变也许就是现代经济社会影响中医发展的一大变。病人选择中医越来越多,那中医的社会地位和收入也会提高,需求变大了,中医这个商品也畅销了。试想四大发明,纸的发展由木渎到电脑硬盘、U盘;火药的发展到火箭上天;活字印刷术的发展到电脑排版,点击打印就行;指南针的发展到卫星定位,如果四大发明不变的话,恐怕你我都还在田园耕作,社会怎会发展到今天。
中医畅销了,就象IT行业一样高收入嘛。中医的发展壮大带来草药需求大增,农民种植收入提高,单位草药成本也下降,量大价优,当然有积极性;草药收购商也不用掺假影响草药质量;中药饮片厂采购成本下降,又进行了深加工,还怕销售不好?还怕倒闭吗?中药行业成热门行业,还怕没人学习?恐怕中医难也不会比火箭上天难多少,说不定报考中医也会挤破头;也不用毕业了去当医药代表啦。医学院也会扩大招生,那科研还会成问题吗?传承也不用担心后继无人。当然任何行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资金,三靠科技。国家也会因为中医行业的发展制定更好的发展政策,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科研,老百姓也会因为服药方便和中药的低成本而更多的选择中医,中医能不发展壮大吗?中医院能不扩建吗?中医行业的良性循环发展也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句话到底老百姓享福。变与不变只在其中,我只是站在中医之外来看中医行业的发展,一点个人粗浅想法而已!先生们看了也请多多灌水,也可一笑置之。

fy333/2008--11--25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8-11-25 15:56 2楼
俺不认识卫生部的领导,也不认识药监局的领导,也不知道对什么部门提意见有用,只好晕了,晕!
2008-11-25 16:22 3楼
还是比较中肯的意见,只是技术方面有难度。若真能达到倒真的可以促进中医的现代化了。:
2008-11-25 18:31 4楼
因素太多,有太多问题要解决了
2008-11-25 19:02 5楼
我认为中医之所以不能壮大的根本原因不是服药的麻烦费事,而是国家政策。现行的医药法使许多老中医的才华被埋没。现代医学院培养出来的中医师大多没有好的疗效。因此人们看病时才弃中投西。
2008-11-25 23:17 6楼
看了楼主的帖子,谈谈我的看法,将近20年前的事情了,我毕业了要分配工作,省里没有关系,只好回到县城<现在称作县级市>.我该去哪里上班呢?县中医院吗?说句实话,医生比病人多,医院很破落,大夫们大冬天都操着手聊天.显然 不能去,当时,县里只有三家公立医院,除了中医院,就是公疗医院和市人民医院,公疗医院,除了可以报销的干部住院外,门可罗雀,显然不能发挥自己的长处,也去不得,最后剩下的就是县人民医院了,想托人进去,偶尔,83级以为校友造访我说,你哪里都可以去,就是不能县人民医院的中医科.我的心凉了,决心下乡去乡镇卫生院上班,搞了一阵子,乡镇卫生院勾心斗角,中医科就我和一个农村来的"老中医坐诊",冷冷清清.感觉没有发展前途,就辞职了,自己进了县城开了一个个体诊所,几番风雨,经几番打拼,站住脚了,现在在本地也有些威望了,最起码,想起看中医,患者就会想起我了,如同楼主的想法,为了患者方便我也购置了煎药机以方便患者.为什么中医这么难.我想,中医和西医的成功之路显然不同,一般西医毕业了就能胜任自己的工作,而中医要求更多的历练,现在的社会很浮躁,很少年轻的毕业生能忍受"难熬的寂寞" 浮夸,况且,在医院里,西医可以每周开例会,讨论医案,共同进步,而中医就开不了,即便开了,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只好"尊重权威",我们可以看看论坛的帖子,一个中医很基础的东西都争论不休,不能形成共识,怎么能提高自己呢?而反观 西医基础的东西,没有人争论,大家本来就是共识.由此想到中国的医改,医改的成功,只有一条就是不脱离中国的实际.
2008-11-26 14:07 7楼
想法很好,赞一下。都是政策和人的理解导致的,宣传导向作用非常强,误导性也非常强。可恨
2009-01-12 16:10 8楼
支持一下;
振兴中医需要群策群里;各进所能才行;
职能部门不协调,不尽力是瓶颈!
2009-03-21 17:23 9楼
支持中医
要 有 信心
2009-03-22 10:40 10楼
这就是中医的悲哀!西医的基础为什么没人争辩,因为它实实在在摆在那儿。中医的基础为什么大家谁也说服不了谁,那是因为有太多虚的东西!
2009-03-22 17:47 11楼
肉食者鄙,不学无术,怎知中医之奥妙,民族智慧之结晶?周期律,三十年河西过去,又是三十年河东,中华古国历代今朝不乏精英,他们厚积薄发,后发制人,保定乾坤。诗曰,莫道徒守困,网络看山川。龙本神卅物,雷呜上九天。
⬅ 无题 老茶馆 东山书院与《梦溪笔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