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心理学的发展

2008-05-28 01:43 楼主
浅谈中医心理学的发展
刘维超,指导:彭江云
(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昆明650021)
摘要:本文综述了中医心理学的历史渊源,并分别论述了各时期对心理学发展做出负献的各医家的学术观点,其中重点阐述了《黄帝内经》的心理学思想发展的始终最后指出了中医心理学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其的展望。

提到医学心理学,人们往往只是想到现代西方的心理治疗理论,其实中国也是世界心理学思想最旱的发源地之一,中医心理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体中孕育发展起来的,它自成体系,并非是中医学与现代心理学的相万结合,要了解这一点应从它的历史渊源开始。
1 中医心理学的历史渊源
在我国传统的中医学中并没有自理学”一词,但与其相关的内容却极其丰富这并不奇怪,医学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新学科的出现也是必然的,19 世纪中叶心理学也才从西方析学中分离出来,而医学心理学是近20多年才兴起的,在过去未把它做为一门学科来研究,但难道就不存在心理学思想吗?答案是否定的古代医家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发现了情志致病,同样也发现了情志治病中医学中的心理学思想应追溯到远古时代。
1.1 远古至两周的医学心理学思想
远古时代由于医学尚未萌芽,为人治病基木上是依靠巫祝(注:巫祝是古代从事通鬼神的迷信职业者一《国语•楚语》称“在男曰 巫见,在女曰口巫),传闻那时有“移情变气’的治病方法,即移易精神,变利气血而治病,当时由部落中经验丰富的长者一或知识较多,能说会道的人,去劝告、交慰和祝愿病人,使其心情平静,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念。这与现代心理学中的暗示疗法颇为相似说明在远古时期已孕育着心理学思想了。
1.2 春秋至西汉的医学心理学思想
这个时期是中医心理学思想系统形成时期,尤其是《黄帝内经》的出现,使医学心理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它也是世界上较旱运用“心理学”为医学提供临床诊疗和预防疾病方法的一部著作,后世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在很人程度上正是依靠了《内经》中的心理学思想。《内经》对心理学发展的重要性,列举如下:
1.2.1《 内经》关于人格体质的分型
《内经》对人格体质的分类有四种,其中主要从阴阳、五行两个方面进行分类根抓人体禀赋阴阳之气的多少,《灵枢•通人》把人分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平和之人按五行属性,《灵枢•阴阳一十五人》篇先把人分为木形、火形、土形、金形、水形五种不同的类型,再将此五种类型与五音相类比推演,共分出25种个性类型即阴阳五态人、阴阳一十五人另外按体形肥瘦,《灵枢•逆顺肥瘦》篇将人分为肥人、瘦人、肥瘦适中人三型按禀性勇怯,《灵枢•论勇》篇将人分为勇士和怯士。
现代心理学家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类,有胆汁质型、多血质型、粘液质型、抑郁质型。虽然表述不同,但内涵却有相似之处。
另外,研究下作者一还发现《内经》中有关心理行为特征的描述与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的人格维度图(很重要的人格理论,它融合了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学说和荣格的内外向学说)非常相近。见表1
表1《内经》与人格维度图心理行为的描述语言对比表
《内经》中的描述语言 人格维度图的描述语言
志发于四野 乐观的、积极的
举措不顾是非 易于冲动的
虚说、好言人事多言善谈的
安安然、纤纤然安静的、沉默的
善一咐人 被动的
洁洁然 不善交际的
多忧悲观的
1.2.2 《内经》中有关心理与发病的问题
《内经》认为,情志活动与人的脏腑z毛血_一者一间有密切联系,当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时必然导致情志的异常改变如《灵枢•本神》中五神脏的理论,即“肝藏血_,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藏不交:实则腹胀,经溲不利……”反之,情志活动的异常又会对脏腑气血构成影响而产生疾病,如《素问•举痛论》中的“九气为病”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灵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川。《灵枢•百病始生》所口:“怒伤肝”、“喜伤心”少思伤脾”少忧伤肺”少恐伤肾川5}脏腑病变可导致情绪改变,情志失调也可产生疾病,两者一相万影响,相万反映,该理论为后世医家诊断、治疗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内经》中的情志学说,当前许多学者一也做了不少研究下作比如,对“怒伤肝”的理论,有人用电刺激豚鼠,发现激怒的豚鼠胆汁排出明显减少此外还有实验证实,情绪紧张可以影响植物神经功能,引起肝脏血管收缩,减少血流量,继而影响肝细胞的正常分泌功能,即“肝郁气滞”。如失望、悲伤的情绪,作用于大脑海马状突起部分,能刺激人体的垂体一肾上腺一皮质网络,引起皮质醇类等多种调节人体新陈代谢谢所必须的激素分泌,如果这种超量分泌过于频繁和持续时间过长,免疫能力就会下降,从而发生疾病。
1.2.3 《内经》中有关心理与诊断
《阴阳应象人论》论述五脏与五声的关系,曰: “心在声为笑”,“肝在声为呼”,“脾在声为歌”,“肺在声为哭”,“肾在声为呻’。通过闻声便可知脏腑病变。
《内经》中还指出了要“顺志”即区别患者一贫富、贵贱、苦乐等不同情况导致的心身疾病。如《素问•疏五过论》:“凡未诊病者一,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口脱营,‘尝富后贫,名口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指出如果患者原居高位,一旦降职或失宠,则虽无外邪入侵,也会因情志突变而病从内生(脱营),原来富有之人,突然破败,也会因情志剧变而抑郁,伤感(脱精)。
1.2.4 《内经》中有关心理治疗理论
中医心理治疗的内容在《内经》中很丰富,主要有祝由、暗示、情志疗法、听曲消愁法等等。
祝由是一种以语言开导为主的心理疗法,其主要内容在于祝说病由,转移患者一精神,从而调整气机,使病得愈。在《黄帝内经》中,“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一贯主张心身同治治疗必须首先清除患者一致病的心理因素,调动病人积极性,增强抗病能力,改善身心状况,达到治疗目的,这与现代心理治疗中的精神支持疗法相似。
暗示疗法主要通过含蓄间接的方式,诱导病人在“无形”中接受医生的治疗意见,进而影响人的生理功能,达到治疗目的,它也是现代心理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素问•调经论》有生动记载:“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入,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休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
情志疗法,即以一种情志抑制另一种情志,以达到淡化消除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之目的。它是中医心理治疗的一个特色。《素问•阴阳应象人论》口:“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1R}这对后世产生了重人影响,如张子和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以情胜情法。
1.3 东汉时期的医学心理学思想
东汉三国时期,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其中很多内容涉及了心理学思想。
三国时期的华佗,人们只知其专长于外科术,其实他也善于运用心理疗法。如《后汉书•方书列传》中记载华佗曾治一太守久病,使之盛怒,“吐黑知数计而愈”。这便是运用“怒胜思”的心理疗法。
1.4 晋至隋唐的医学心理学思想
这时期巢儿方著《诸病源候论》,其中对心神疾病也作了详细的研究,论及的心神症状达四五十种之多。
“药王”孙思邀汲取了儒、释、道各家关于“心身’,论述及修
身养性的精华,在《备急千金方》中针对“道林养性”提出了十二少,十二多,较为全面的提到心理卫生的各个方闻。
1.5 五代至金儿的医学心理学思想
宋代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将致病因素分为内伤一七情,外感六淫,不内外因三类,突出了情志致病的作用,并创立了“七气汤’,,“小定志丸”,“菖蒲益智丸”等方剂,对中医心理学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负献。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提出了“六气皆能化火”及“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观点,并将《内经》火热病机扩展为57条,其中有19条涉及心理内容,且论述颇为详细。他还从心立论,心主神,属火,认为五志化火生热,关键在于心的作用,因此,在治疗上重视清心泻火,创制了凉膈散、双解散、防风通圣散。
朱丹溪开拓了“六郁学说”及郁证理法方药专题研究的先河,在《内经》“木、火、上、金、水”五郁和《伤寒论》“水、火、痰”三郁的基础上提出了“气郁、湿郁、痰郁、火郁、血郁、食郁”的六郁学说,据此并创制了千古名方越鞠丸以解诸郁。
“攻邪派”的张从正,在《儒门亲事•过爱小儿反害小儿说》篇中,强调由于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同,因而心理状态及其对疾病的影响也有差异。“贫家之子,不得纵其欲,虽不如意而不敢怒,怒少则肝病少;富家之子,得纵其欲,稍不如意则怒多,怒多则肝病多。”故“善治小儿者一,当察其贫富贵贱治之”另外,他对《内经》情志五行相胜之理进行了发挥,提出运用以情胜情的方法治疗情志疾病,他说“悲可以治怒,以沧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圈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此法的具体运用都记录在《儒门亲事》中。如其载:关项之妻因怒病,不欲食,呼叫怒,欲杀左右,乃使二娼用朱粉涂抹怪诞,其妻见而大笑,于是怒气渐消,不久恢复正常。此为喜胜忧者。又如:一富妇思虑成疾,失眠两年,郎中与其夫以怒治之,大量用其钱则,花天酒地,富妇知而人怒,出汗,是夜发困而眠此乃怒治思也.
1.6 明清时期的医学心理学思想
明清时期,中医心理学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其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对脑的认识较前人有了进步:李时珍《木草纲目》中有“脑为元神之府”的提法;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中,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观点,并指出脑与各器官之间的联系及脑髓生长与智能发展的关系,其对人脑作用的研究与论述,堪称是中医心理学思想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明代张景岳明确提出了七情致病说以及治疗方法,《传忠录•里证篇》记载:“七情内伤,过于喜者伤心而气散,气散者收之、养之:过于怒者伤肝而气逆,肝气逆者平之、抑之;过于思者伤脾而气结,脾气结者温之、豁之;过于忧者伤肺而气沉,肺气沉者舒之、举之;过于恐者伤肾而气怯,肾气怯者安之、壮之”在治疗上,他还提出了“以欺治欺’法治疗诈病(癔病)。
著名医家傅青主擅长妇科,他对妇女的心身特点很热悉,认为妇女以情志病为多,尤其是在妇女“七七" 49岁左右的更年期阶段,情志致病更为多见。
清代陈十铎著《石室秘录》,当中提出了许多颇具匠心的心理治疗方法,如“意治法’,、“神治法”、“劳治法”、“逸治法”等等。
除了上述医家,还有叶天士、秦昌遇、王纶、徐迪、薛已民、俞震江等等都对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1.7 近现代中医心理学思想
自1980年中医心理学概念被提出后,有关研究逐渐活跃起来,如寿小石在总结了大量的文献和临床观察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医心理脉象的概念,丰富了中医心理诊断学的内容。
经过这些年的发掘、整理、研究,中医心理学已逐渐建立起较为系统的学术体系,并出版了一批中医心理学专著和发表了数百篇中医心理学论文。1986年,全国14家院校和的单位共同编写的《中医心理学》教材正式出版,之后很快被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发行。东南亚、日本、香港等地的医学界都很关注中医心理学的发展。随之出版了《实用中医心理学》、《中国古代医学心理学》、《中医心理治疗》、《中医心理学原旨》等等,完善了中医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8-05-28 01:43 2楼
浅谈中医心理学的发展
刘维超,指导:彭江云
(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昆明650021)
摘要:本文综述了中医心理学的历史渊源,并分别论述了各时期对心理学发展做出负献的各医家的学术观点,其中重点阐述了《黄帝内经》的心理学思想发展的始终最后指出了中医心理学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其的展望。

提到医学心理学,人们往往只是想到现代西方的心理治疗理论,其实中国也是世界心理学思想最旱的发源地之一,中医心理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体中孕育发展起来的,它自成体系,并非是中医学与现代心理学的相万结合,要了解这一点应从它的历史渊源开始。
1 中医心理学的历史渊源
在我国传统的中医学中并没有自理学”一词,但与其相关的内容却极其丰富这并不奇怪,医学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新学科的出现也是必然的,19 世纪中叶心理学也才从西方析学中分离出来,而医学心理学是近20多年才兴起的,在过去未把它做为一门学科来研究,但难道就不存在心理学思想吗?答案是否定的古代医家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发现了情志致病,同样也发现了情志治病中医学中的心理学思想应追溯到远古时代。
1.1 远古至两周的医学心理学思想
远古时代由于医学尚未萌芽,为人治病基木上是依靠巫祝(注:巫祝是古代从事通鬼神的迷信职业者一《国语•楚语》称“在男曰 巫见,在女曰口巫),传闻那时有“移情变气’的治病方法,即移易精神,变利气血而治病,当时由部落中经验丰富的长者一或知识较多,能说会道的人,去劝告、交慰和祝愿病人,使其心情平静,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念。这与现代心理学中的暗示疗法颇为相似说明在远古时期已孕育着心理学思想了。
1.2 春秋至西汉的医学心理学思想
这个时期是中医心理学思想系统形成时期,尤其是《黄帝内经》的出现,使医学心理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它也是世界上较旱运用“心理学”为医学提供临床诊疗和预防疾病方法的一部著作,后世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在很人程度上正是依靠了《内经》中的心理学思想。《内经》对心理学发展的重要性,列举如下:
1.2.1《 内经》关于人格体质的分型
《内经》对人格体质的分类有四种,其中主要从阴阳、五行两个方面进行分类根抓人体禀赋阴阳之气的多少,《灵枢•通人》把人分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平和之人按五行属性,《灵枢•阴阳一十五人》篇先把人分为木形、火形、土形、金形、水形五种不同的类型,再将此五种类型与五音相类比推演,共分出25种个性类型即阴阳五态人、阴阳一十五人另外按体形肥瘦,《灵枢•逆顺肥瘦》篇将人分为肥人、瘦人、肥瘦适中人三型按禀性勇怯,《灵枢•论勇》篇将人分为勇士和怯士。
现代心理学家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类,有胆汁质型、多血质型、粘液质型、抑郁质型。虽然表述不同,但内涵却有相似之处。
另外,研究下作者一还发现《内经》中有关心理行为特征的描述与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的人格维度图(很重要的人格理论,它融合了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学说和荣格的内外向学说)非常相近。见表1
表1《内经》与人格维度图心理行为的描述语言对比表
《内经》中的描述语言 人格维度图的描述语言
志发于四野 乐观的、积极的
举措不顾是非 易于冲动的
虚说、好言人事多言善谈的
安安然、纤纤然安静的、沉默的
善一咐人 被动的
洁洁然 不善交际的
多忧悲观的
1.2.2 《内经》中有关心理与发病的问题
《内经》认为,情志活动与人的脏腑z毛血_一者一间有密切联系,当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时必然导致情志的异常改变如《灵枢•本神》中五神脏的理论,即“肝藏血_,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藏不交:实则腹胀,经溲不利……”反之,情志活动的异常又会对脏腑气血构成影响而产生疾病,如《素问•举痛论》中的“九气为病”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灵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川。《灵枢•百病始生》所口:“怒伤肝”、“喜伤心”少思伤脾”少忧伤肺”少恐伤肾川5}脏腑病变可导致情绪改变,情志失调也可产生疾病,两者一相万影响,相万反映,该理论为后世医家诊断、治疗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内经》中的情志学说,当前许多学者一也做了不少研究下作比如,对“怒伤肝”的理论,有人用电刺激豚鼠,发现激怒的豚鼠胆汁排出明显减少此外还有实验证实,情绪紧张可以影响植物神经功能,引起肝脏血管收缩,减少血流量,继而影响肝细胞的正常分泌功能,即“肝郁气滞”。如失望、悲伤的情绪,作用于大脑海马状突起部分,能刺激人体的垂体一肾上腺一皮质网络,引起皮质醇类等多种调节人体新陈代谢谢所必须的激素分泌,如果这种超量分泌过于频繁和持续时间过长,免疫能力就会下降,从而发生疾病。
1.2.3 《内经》中有关心理与诊断
《阴阳应象人论》论述五脏与五声的关系,曰: “心在声为笑”,“肝在声为呼”,“脾在声为歌”,“肺在声为哭”,“肾在声为呻’。通过闻声便可知脏腑病变。
《内经》中还指出了要“顺志”即区别患者一贫富、贵贱、苦乐等不同情况导致的心身疾病。如《素问•疏五过论》:“凡未诊病者一,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口脱营,‘尝富后贫,名口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指出如果患者原居高位,一旦降职或失宠,则虽无外邪入侵,也会因情志突变而病从内生(脱营),原来富有之人,突然破败,也会因情志剧变而抑郁,伤感(脱精)。
1.2.4 《内经》中有关心理治疗理论
中医心理治疗的内容在《内经》中很丰富,主要有祝由、暗示、情志疗法、听曲消愁法等等。
祝由是一种以语言开导为主的心理疗法,其主要内容在于祝说病由,转移患者一精神,从而调整气机,使病得愈。在《黄帝内经》中,“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一贯主张心身同治治疗必须首先清除患者一致病的心理因素,调动病人积极性,增强抗病能力,改善身心状况,达到治疗目的,这与现代心理治疗中的精神支持疗法相似。
暗示疗法主要通过含蓄间接的方式,诱导病人在“无形”中接受医生的治疗意见,进而影响人的生理功能,达到治疗目的,它也是现代心理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素问•调经论》有生动记载:“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入,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休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
情志疗法,即以一种情志抑制另一种情志,以达到淡化消除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之目的。它是中医心理治疗的一个特色。《素问•阴阳应象人论》口:“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1R}这对后世产生了重人影响,如张子和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以情胜情法。
1.3 东汉时期的医学心理学思想
东汉三国时期,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其中很多内容涉及了心理学思想。
三国时期的华佗,人们只知其专长于外科术,其实他也善于运用心理疗法。如《后汉书•方书列传》中记载华佗曾治一太守久病,使之盛怒,“吐黑知数计而愈”。这便是运用“怒胜思”的心理疗法。
1.4 晋至隋唐的医学心理学思想
这时期巢儿方著《诸病源候论》,其中对心神疾病也作了详细的研究,论及的心神症状达四五十种之多。
“药王”孙思邀汲取了儒、释、道各家关于“心身’,论述及修
身养性的精华,在《备急千金方》中针对“道林养性”提出了十二少,十二多,较为全面的提到心理卫生的各个方闻。
1.5 五代至金儿的医学心理学思想
宋代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将致病因素分为内伤一七情,外感六淫,不内外因三类,突出了情志致病的作用,并创立了“七气汤’,,“小定志丸”,“菖蒲益智丸”等方剂,对中医心理学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负献。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提出了“六气皆能化火”及“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观点,并将《内经》火热病机扩展为57条,其中有19条涉及心理内容,且论述颇为详细。他还从心立论,心主神,属火,认为五志化火生热,关键在于心的作用,因此,在治疗上重视清心泻火,创制了凉膈散、双解散、防风通圣散。
朱丹溪开拓了“六郁学说”及郁证理法方药专题研究的先河,在《内经》“木、火、上、金、水”五郁和《伤寒论》“水、火、痰”三郁的基础上提出了“气郁、湿郁、痰郁、火郁、血郁、食郁”的六郁学说,据此并创制了千古名方越鞠丸以解诸郁。
“攻邪派”的张从正,在《儒门亲事•过爱小儿反害小儿说》篇中,强调由于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同,因而心理状态及其对疾病的影响也有差异。“贫家之子,不得纵其欲,虽不如意而不敢怒,怒少则肝病少;富家之子,得纵其欲,稍不如意则怒多,怒多则肝病多。”故“善治小儿者一,当察其贫富贵贱治之”另外,他对《内经》情志五行相胜之理进行了发挥,提出运用以情胜情的方法治疗情志疾病,他说“悲可以治怒,以沧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圈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此法的具体运用都记录在《儒门亲事》中。如其载:关项之妻因怒病,不欲食,呼叫怒,欲杀左右,乃使二娼用朱粉涂抹怪诞,其妻见而大笑,于是怒气渐消,不久恢复正常。此为喜胜忧者。又如:一富妇思虑成疾,失眠两年,郎中与其夫以怒治之,大量用其钱则,花天酒地,富妇知而人怒,出汗,是夜发困而眠此乃怒治思也.
1.6 明清时期的医学心理学思想
明清时期,中医心理学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其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对脑的认识较前人有了进步:李时珍《木草纲目》中有“脑为元神之府”的提法;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中,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观点,并指出脑与各器官之间的联系及脑髓生长与智能发展的关系,其对人脑作用的研究与论述,堪称是中医心理学思想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明代张景岳明确提出了七情致病说以及治疗方法,《传忠录•里证篇》记载:“七情内伤,过于喜者伤心而气散,气散者收之、养之:过于怒者伤肝而气逆,肝气逆者平之、抑之;过于思者伤脾而气结,脾气结者温之、豁之;过于忧者伤肺而气沉,肺气沉者舒之、举之;过于恐者伤肾而气怯,肾气怯者安之、壮之”在治疗上,他还提出了“以欺治欺’法治疗诈病(癔病)。
著名医家傅青主擅长妇科,他对妇女的心身特点很热悉,认为妇女以情志病为多,尤其是在妇女“七七" 49岁左右的更年期阶段,情志致病更为多见。
清代陈十铎著《石室秘录》,当中提出了许多颇具匠心的心理治疗方法,如“意治法’,、“神治法”、“劳治法”、“逸治法”等等。
除了上述医家,还有叶天士、秦昌遇、王纶、徐迪、薛已民、俞震江等等都对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1.7 近现代中医心理学思想
自1980年中医心理学概念被提出后,有关研究逐渐活跃起来,如寿小石在总结了大量的文献和临床观察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医心理脉象的概念,丰富了中医心理诊断学的内容。
经过这些年的发掘、整理、研究,中医心理学已逐渐建立起较为系统的学术体系,并出版了一批中医心理学专著和发表了数百篇中医心理学论文。1986年,全国14家院校和的单位共同编写的《中医心理学》教材正式出版,之后很快被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发行。东南亚、日本、香港等地的医学界都很关注中医心理学的发展。随之出版了《实用中医心理学》、《中国古代医学心理学》、《中医心理治疗》、《中医心理学原旨》等等,完善了中医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2008-05-28 01:43 3楼
2 中医心理学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纵观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它虽然有着久远的渊源,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却未被作为一门学科来加以研究,自到1980年,中医心理学的概念才被正式提出来。它属于一门很年轻的学科,也难免会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
首先,开展临床心理治疗的下作存在困难,这就给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力。目前在中国,人们还是很难接受患心理疾病和治疗心理疾病。几千年来,中国人接受的是道家和儒家的思想,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显得内敛、内向。西方人能够坦然接受患心理疾病这个现实,并能主动去看心理医生。而中国人总是把心理疾病看得很恐怖,对患心理疾病的人避而远之,投去异样的眼光,这无形中给患者一很人的压力,即使有病也不敢去看医生了,或是自己患心理疾病也不去看。这样,心理病人少,给临床研究带来了很人的困难。其次,忽视了中医心理学的应用。心理治疗家和接受心理治疗的患者几乎都是生活在中国社会里的中国人,而我们所使用的心理治疗却几乎来源于西方,忽视了中医心理学的应用。其三,中医心理学概念的完备性大于确定性。比如肝气郁结证,仅或见症就有咽部异物感、瘿瘤、累历、胁下微块、脉弦、脉涩等,这些或见症又包含了若千不同的内涵,严重影响其确定性,由于其概念的宽泛和笼统会影响其概念与事实间符合的清晰度,也会影响对其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研究,比如其证候
实质研究中特异性指标难寻。
虽然中医心理学存在着不足之处,但其发展的空间是广阔的,前景是好的从近年来取得的良好成绩就可以看出来,如目前针对神经衰弱、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忧郁症、癔症、更年期综合征等精神神经疾病;以及溃疡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身疾病,综合运用义理开导法、情志相胜法、习见习闻法、消愁怡悦法、气功引导法等中医心理疗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既减少了复发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又消除了化学药品的副作用。如抗SARS期间,医护人员经历着“三高压力”,(即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感染率),中医专家在所辖病区积极开展中医药治疗的同时,用整体观、“正气观”强调心理千预在防治中的积极作用,推出了一整套综合治疗与康复手段,使患者一很快康复,并达到医护人员零感染。
众所周知,人的心态有时代、国别的烙印,人的心理活动及客观基础的文化具有显著的民族差异性,这就决定了在治疗本国人心理疾病时,应采取符合本国的心理疗法,它应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心理疗法从横向发展,积极汲取国外心理诊疗的新理论、新方法,融入到中医心理学中,使其更完备,更具有时代性。
3 结语
中医心理学是祖国医学宝贵遗产的一部分,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强调整体性。以中医学整体观为指导整体地看待人的心理现象、心理与生理的关系,以及心理现象与环境的关系正体现了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木内容。
我们不仅要学好、应用好古人遗留的精华,同时也要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不断补充新的知识,从多元、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等方面去研究中医心理学,结合现代心理学、精神病学的知识,积极吸收其中有利于中医心理学发展的部分,对局部的、初步的、不够成热的方面进行修改和完善。构建适合于中国社会文化的心理学理论,在临床实践中运用适合中华民族的心理疗法,使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本土化。
2008-05-28 10:44 4楼
心理学跟中医的联系应该是非常紧密的
2013-08-13 08:02 5楼
这个,第一次听说
⬅ 野木瓜:威灵仙治麻木体会 老茶馆 ‘野木瓜’家传方应用体会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