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真的很神吗?2

2010-09-06 18:01 楼主
我再举一个例子:一个产妇,脉沉细,一个拉肚子的患者,脉沉细,一个鼻纽的患者,脉沉细,都是脉沉细,从脉诊来讲,脉沉细表明“津血未脱”这就是病机,单纯一个脉沉细,如何区分产后,泄泻与鼻衄呢?所以,脉诊不神,唯一神的地方是可以查看其病机,从而指导处方用药。


原帖由 诚信中药 于 2008-12-9 10:42 发表 脉沉细表明“津血未脱”这句话如何理解,望刘老师详解。
孕妇生产后,血脉空虚,如果其脉表现为"沉细",说明阴气未大伤,是吉脉,如果孕妇生产后的脉象"浮大无力且数",是凶险的危候,腹泻,鼻衄也是同理.



看完后,是不是脉诊不是很神的,刘老师是不是讲的很好.想了解更多脉学入门知识,请看专帖./threads/5718&page=1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9-08 17:27 2楼
回复 1# 山沟一棵草

[原创]中医脉诊、脉学理论的客观诊断价值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脉诊是中医四诊之一,是中医临床不可或缺的一种诊断方法,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至今仍沿用。中医摸脉诊病是从临症中积累的经验,绝对是经验之谈,是否准确?有如福建中医学院李灿东先生说道:“中医摸脉能不能诊病?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必须承认这种‘以脉测证’的方法可能不准确。中医历来强调四诊合参,单纯分析由一种手段获得的信息,肯定不如对多种手段获得的信息的综合分析来得可靠。”(《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5月10日)

但时下仍有部分人认为中医诊病就是摸脉,摸脉诊病最神奇、最神秘和最准确。如果中医不摸脉,那不是中医大夫,或者不是真中医、不是纯中医,而是假中医、伪中医。网上曾有网友发帖子说,“中医硕士生不会摸脉”,这并不奇怪,为什么?因为脉诊的诊断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淡漠、被边缘化了;而那些过分夸大脉诊的诊断价值,也是不切实际的。实际上有些疾病基本不用摸脉,历代方书便是例证,如《肘后方》、《千金方》、《普济本事方》、《和剂局方》及《严氏济生方》等。

在传统中医的治疗方法中,中药汤剂最能体现中医辩证施治的特色、精髓和价值,特别是内、妇科疾病以及许多疑难杂症者。若辩证精当,中药治疗效果明显,其中脉诊的诊断价值不能低估和忽视。所以若使用中药汤剂,必须诊脉及辩证。中药汤剂之所以最能体现中医辩证施治的精髓和价值,是因为能灵活变通,辩证选药,加减化裁,脉诊价值最大。而目前临床中成药和中药针剂的使用则不然,为什么?因是固定处方,很难灵活加减化裁,有其局限性,脉诊及辩证则受限制而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愚见认为脉诊应该是医者在望、闻、问三诊后,基本得出何病证,再通过脉诊分析,最后下结论处方用药的参考过程。为什么?这是因为中医诊病,历来就强调四诊合参。四诊合参,是中医诊断疾病客观、科学、合理的方法,缺一不可。因为每诊的资料,皆不完善和详尽,必须相合而参之,方得齐全,为确诊提供详实、详细资料,从而减少误诊的概率。

临床上望、闻、问、切中医四诊,是诊断疾病的四种方法和顺序。一般认为是按望、闻、问、切或问、望、闻、切之固定顺序进行,而临诊中往往是四诊互用,边诊边辨。一般情况下,多是“望问为先,切脉居后”的诊察顺序。

在四诊中,问诊是必须的,而且其诊断价值最大。因为问诊是了解病情,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病人的很多情况,如病史、自觉症状、既往健康状况和家族史等,只有通过问诊才能知道,摸脉是摸不出来的,而且这些情况对于疾病的诊断有时至关重要,甚至是第一位的。若不问明白,仓促摸脉,难以作出正确诊断。另外对于病历的书写,如果不问诊是写不出来的。

古代医家诊病时非常强调问诊的重要性,如张介宾《景岳全书》说问诊“乃诊治之要领,临症之首务也”,并创立了“十问歌”,至今仍沿用。清代医家赵晴初也说道:“脉居四诊之末,望、闻、问贵焉。其中一问字,尤为辨证之要。”(《存存斋医话稿续集》)但有的医生为了显示医技,故弄玄虚,在诊病时不是详细询问病情,而是巧言诓人,过分夸大摸脉,以此来抬高自己的声望,结果让病人误认为只要一摸脉,什么病都知道了。久而久之,便对中医产生了在诊断上“只摸脉”的片面认识。

对于脉诊的诊断价值,明代医家李时珍和李中梓,有非常客观公正的解说。

中医脉学理论肇始于《内经》与《难经》,发展、总结、完善并规范于魏晋•王叔和《脉经》。《脉经》理论精微,内容广博,学习者欲深刻理解、全面掌握,本非易事,加之卷帙较大,传抄习诵殊为困难,因而在推行传播上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六朝之后,有高阳生氏托名王叔和撰成《脉诀》1卷,以歌诀形式阐述脉象脉理及其临床意义,内容简明,习诵极便,很快就流行传播开来,甚至出现了“《脉诀》出而《脉经》隐”的现象。但由于《脉诀》系伪撰之作,加之“文词鄙俚”,内容也有错误失实之处,因而引起学界不满和诽议,出现了脉学史上对《脉诀》长达数百年之久的批判风潮。明•李时珍《濒湖脉学》是这次批判风潮的终结之作。他在驳正《脉诀》内容的基础上,沿用《脉诀》的歌诀体表达形式,深入浅出的介绍叔和之学,既防止了《脉诀》的“谬种流传”,又解决了一般习医者的教材之需,因而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为脉学史上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脉学专著,即便今天仍是学习脉学的重要参考书。

《濒湖脉学》摘取前人脉学研究之精华,分详27种病脉。对同类异脉鉴别,各种脉象主病,既能博考,又能精研,编成歌诀,便于习诵。李时珍的脉学观点,得到了其后中医界的一致赞同,至今尚未有学者公开提出过异议。脉学自《濒湖脉学》之后更加普及,诸说渐趋统一,遂得到普遍而又正确的发展。所以说李时珍《濒湖脉学》是中医脉学一部重要专著,为中医诊断学--脉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虽对脉学非常有研究,但仍强调四诊合参,反对单以脉诊诊病。如李时珍曾说道:“余每见时医于两手六部之中,按之又按”、“俨若脏腑居两手之间,可扪而得”、“实则自欺之甚也”,故在撰写《濒湖脉学》中有非常客观论说,说道:“世之医病两家,咸以脉为首务,不知脉乃四诊之末,谓之巧者耳。上士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濒湖脉学•自序》)

李中梓《诊家正眼》也是一部重要的脉学专著,该书对后世影响巨大。现在的28病脉,就是在《濒湖脉学》27病脉基础上,再由《诊家正眼》加一“疾脉” 增定脉象28种而成。李中梓虽对脉学造诣至深,但又不偏执一端,却十分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书中对此都有扼要论述,尤其对当时社会上“凭脉测病”之弊端,批评甚剧,至今对临床仍有借鉴意义。

如在《诊家正眼•必先问明然后诊脉》说道:“古之神圣,未尝不以望、闻、问、切四者互相参考,审察病情。然必先望其气色,次则闻其声音,次则问其病源,次则诊其脉状,此先后之次第也。近世医者,既自附于知脉,而病家亦欲试其本领,遂绝口不言,惟伸手就诊,而医者即强为揣摩。若揣摩偶合,则信为神手;而揣摩不合,则薄为愚昧。”

并在《医宗必读•不失人情论》说道:“有讳疾不言,有隐情难告,甚而故隐病状,试医以脉。不知自古神圣,未有舍望、闻、问而独凭一脉者。且如气口脉盛,则知伤食,至于何日受伤,所伤何物,岂能以脉知哉?”
2010-09-10 07:11 3楼
谢谢,金老师,一语惊人,脉诊只是看病的一种方法,为更好确定病因提供依据.学习 了.
⬅ 诊脉真神吗? 老茶馆 无极保养灸法(转)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