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医前辈的理想---中西医汇通到融合【一】

2010-09-08 11:25 楼主
实现中医前辈的理想---中西医汇通到融合【一】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晋中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兼副教授(退休)郝守玉
自从西医学传入我国以来,我国中医界唐容川、恽铁櫵、张锡纯、吴汉仙、陆渊雷、祝味菊等中医前辈,先后进行了中西医汇通与融合的尝试,但由于当时西医理论知识也很不完善,也仅是支离破碎的点滴知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还没有诞生,条件太不成熟。
健康管理硕士 马桢伟在中医唯一没有被西方科技取代的原因围绕‘中西结合’近代中医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中总结说,恽铁憔认为“中医有演进之价值,必须吸收西医之长,与之合化,以产生新中医。……天下断无不能知己知彼,而能取诸人以为善者,故求吸收、求化合,当先求知己知彼,为知己知彼,故著《群经见智录》以释《内经》,著《伤寒论研究》以释《伤寒》,是告吾同业,中医毕竟是底样一回事?《伤寒研究》兼及西国医学者,是告吾同业,西医毕竟是底样一回事?”(恽铁憔《群经见智录·序言》)让当时的中医团结起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中西汇通派为核心、恽铁憔为旗手、张锡纯、张山雷、包识生、张赞臣、章次公、秦伯未、祝味菊、陆渊雷等为代表、各科流派加盟、海纳百川的海派中医
现在有了系统论等研究整体的理论科学为导向,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有可能早日实现中西医融合。
我也先后写了十多篇文章,发表在网页栏目上,想要实现前辈的理想。这些文章都是紧紧抓住中医理论阳气与阴液的对立统一辩证规律,又以系统论为导向,紧扣病理生理学疾病是自稳态调节紊乱的定义,以系统论学者陈雨思先生的意见:稳态的运动是变化(病理状态),运动的恢复是稳态(病理修复)的系统论含义,尊照西医法国前辈学者贝纳德首先倡导的,细胞外液内环境稳态为基调,把人体的体液循环稳态,分为多个子系统,它们的稳态变化为病理状态。回头再与中医理论阳气与阴液的平衡关系相联系,把阳气调控下的阴液平衡也分成多个子系统,以中医“证”中阴液平衡的变化为基础,推导阳气气机的调控变化,共同组成“,证”的病理状态,阳气气机则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细胞因子的网络调控相联系,与周东浩先生的认识一致,在系统论的共同参照系下,实现中西医的证态融合。
李同宪先生也写了“中西医融合观”一书,他的证态融合是“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伤寒论的子系统是六经病,每一经病的子系统是证”(中西医融合观89页)。“当把感染病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时,疾病的发展动态变化过程也会显示出阶段来,这种相对稳定的阶段,即特定的状态,就是本书所称为的病理状态 (中医称为证)。(同上书92页)。李先生是把证态的病理状态直接看作是各个子系统,而我则是把证态(病理状态)看作是离开基态(原初稳态)的运动偏移变化。是代偿的、不稳定的、另一个层次的相对稳态。
我们都在系统论的黑箱中各自探讨摸索,但到达的彼岸、得到的结果,却是惊人的相似。这只能说明我们面对的客观事物是同一个,事物中的道理是客观存在的。也说明系统论的奥妙、真理的奥妙所在。前辈开启先河,创新探索,精神可嘉,我们应该紧随其后,促其发展。
李先生在中西医融合观书中,从牛顿力学到相对论;从参照系到可融合性;从热力学到系统论;从量子论到生物分子学;从宇宙系统到生物系统;从东方哲学到西方哲学;论证了证态融合的必然性,分析精到透彻,使人受益匪浅。并在热性感染疾病中,具体的证态融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令人敬佩。
黄泰康、祝世讷的《中医系统论与系统工程学》、内蒙古高德、高亮的《人体信息控制系统生理学-现代中医生理学和中药药理学》用系统论(新旧三论)、秩序论思想把以阴阳多少划分为核心构建的中西结合学说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希望对于中西医融合关心的人士;对中西医融合有兴趣的人士;有意探索中西医融合奥秘的人士;为了振兴中华文化,振兴中医学,参与讨论,发表高见。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转贴:意大利医生怒了:中国的医药界太黑暗了! 老茶馆 程玮招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