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细别

2010-09-08 20:58 楼主
一、炮制方法不同
1、生麻黄、蜜炙麻黄、麻绒
生麻黄:发汗力强,宜用于外感风寒之证。
炙麻黄:长于平喘,尤宜用于喘咳而不宜发汗之证。
麻绒:作用缓和,更宜用于老人、儿童及体虚外感风寒之人。
2、生姜、干姜、炮姜
生姜:发散风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炮姜:温经止血、温中止痛。
3、生荆芥、荆芥炭、荆芥穗
生荆芥:用于发表透疹消疮。
荆芥炭:用于止血。
荆芥穗:长于祛风。
4、生桑叶、蜜炙桑叶
炙桑叶:偏于润肺止咳。
5、生桑白皮、蜜炙桑白皮
生桑白皮:用于泻肺利水、平肝清火。
炙桑白皮:用于肺虚咳嗽。
6、生柴胡、醋炙柴胡、酒炙柴胡
生柴胡:偏于解表退热。
醋炙柴胡:偏于疏肝解郁。
酒炙柴胡:偏于升阳。
7、生升麻、蜜炙升麻
生升麻:偏于发表透疹、清热解毒。
蜜炙升麻:偏于升举阳气。
8、生葛根、煨葛根
生葛根:偏于解肌退热、透疹、生津。
煨葛根:偏于升阳止泻。
9、生石膏、煅石膏
生石膏:内服,清热泻火。
煅石膏:外用,收湿敛疮。
10、生栀子、焦栀子
生栀子:善于清热、泻火、除烦、解毒。
焦栀子:多用于止血。
11、生黄芩、炒黄芩
生黄芩:清热燥湿力强。
炒黄芩:用于止血、安胎。
12、生黄连、炒黄连、姜炙黄连、酒炙黄连
生黄连:清热力较强。
炒黄连:苦寒之性降低。
姜炙黄连:多用于清胃止呕。
酒炙黄连:多用于上焦热证。
13、生黄柏、盐水炙黄柏
生黄柏:清热燥湿、解毒、泻火力强,多用于湿热、热毒及脏腑实热证。
盐水炙黄柏:降低苦燥之性,更易入肾,多用于阴虚火旺证。
14、生金银花、金银花露
生金银花:善于疏散风热、清泻里热。
金银花露:多用于暑热烦渴。
15、生贯众、贯众炭
生贯众:清热解毒。
贯众炭:止血。
16、生地黄、熟地黄、鲜地黄
生地黄:清热凉血、止血、养阴。
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
鲜地黄:清热凉血作用更强。
17、生牡丹皮、酒炙牡丹皮
生牡丹皮:用于清热凉血。
酒炙牡丹皮:用于活血祛瘀。
18、生大黄、酒制大黄、大黄炭
生大黄:泻下力强。
酒制大黄:活血作用较强,用于瘀血证。
大黄炭:偏于止血。
19、生豨莶草、制豨莶草
生豨莶草:用于风湿热痹、风疹湿疮、疮疡。
制豨莶草:用于风湿寒痹、半身不遂。
20、生薏苡仁、炒薏苡仁
生薏苡仁:长于清利湿热。
炒薏苡仁:长于健脾止泻。
21、生青皮、醋炙青皮
生青皮:行气疏肝、破气消积。
醋炙青皮:疏肝止痛力强。
22、生木香、煨木香
生木香:行气力强。
煨木香:行气力缓而多用于泄泻、痢疾。
23、生香附、醋炙香附
生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醋炙香附:止痛力量增强。
24、生山楂、炒山楂、焦山楂、山楂炭
生、炒山楂:多用于消食散瘀。
焦、炭山楂:多用于止泻痢。
25、生麦芽、炒麦芽
生麦芽:功偏消食健胃。
炒麦芽:多用于回乳消胀。
有人认为:麦芽回乳和催乳的双向调节作用关键不在于生用或炒用,而在于剂量大小的差异,即小剂量催乳,大剂量回乳,如用于抑制乳汁分泌(回乳)用量应在30g以上。
26、生稻芽、炒稻芽
生稻芽:偏于消食,用于饮食积滞。
炒稻芽:善于健脾开胃,用于脾虚食少。
27、生地榆、地榆炭
生地榆:多用于解毒敛疮。
地榆炭:多用于止血。
28、生槐花、槐花炭
生槐花:多用于清热泻火。
槐花炭:多用于止血。
29、生侧柏叶、侧柏叶炭
生侧柏叶:多用于化痰止咳。
侧柏叶炭:多用于止血。
30、生茜草、炒茜草、茜草炭
生、炒茜草:多用于活血通经。
茜草炭:多用于止血。
31、生蒲黄、炒蒲黄
生蒲黄:多用于化瘀、利尿。
炒蒲黄:多用于止血。
32、醋炙五灵脂、酒炙五灵脂
醋炙五灵脂:增强化瘀止血作用。
酒炙五灵脂:增强活血止痛作用。
33、生艾叶、艾叶炭
生艾叶:用于散寒调经、安胎。
艾叶炭:用于温经止血。
34、生延胡索、醋炙延胡索
生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
醋炙延胡索:增强止痛作用。
35、生丹参、酒炙丹参
生丹参:偏于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酒炙丹参:偏于活血化瘀。
36、生牛膝、酒炙牛膝、盐水炙牛膝
生牛膝:偏于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
酒炙牛膝:偏于活血通经。
盐水炙牛膝:偏于补肝肾、强筋骨。
37、生莪术、醋炒莪术
生莪术:偏于行气止痛。
醋炒莪术:偏于破血逐瘀。
38、生三棱、醋制三棱
生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醋制三棱:增强祛瘀止痛作用。
39、姜半夏、法半夏
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
法半夏:长于燥湿化痰。
40、生白前、蜜炙白前
生白前:祛痰、止咳平喘。
蜜炙白前:性较缓和,多用于肺阴不足、气逆、干咳者。
41、生竹茹、姜竹茹
生竹茹:多用于清化热痰。
姜竹茹:长于止吐。
42、生前胡、蜜炙前胡
生前胡:发散作用明显,多用于外感咳嗽。
蜜炙前胡:寒性减,略呈润肺之功,多用于久咳肺虚或燥咳痰少之证。
43、生枇杷叶、蜜炙枇杷叶
生枇杷叶:善于止呕。
蜜炙枇杷叶:用于止咳。
44、生桑白皮、蜜炙桑白皮
生桑白皮:用于泻肺利水、平肝清火。
蜜炙桑白皮:多用于肺虚咳嗽。
45、生龙骨、煅龙骨
生龙骨:用于镇惊安神、平肝潜阳。
煅龙骨:用于收敛固涩。
46、生石决明、煅石决明
生石决明:用于平肝、清肝。
煅石决明:外用点眼。
47、生牡蛎、煅牡蛎
生牡蛎:平肝潜阳、镇惊安神、软坚散结。
煅牡蛎:收敛固涩。
48、生僵蚕、制僵蚕
生僵蚕:用于散风热。
制僵蚕:熄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49、生黄芪、蜜炙黄芪
生黄芪:补脾肺气、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补血、活血。
蜜炙黄芪:增强补益作用。
41、生白术、炒白术
生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尿、止汗、安胎。
炒白术:增强补气健脾止泻作用。
42、生山药、炒山药
生山药:补气益阴、补脾肺肾。
炒山药:增强补脾止泻作用。
43、生甘草、蜜炙甘草
生甘草:微寒,偏于清热解毒。
蜜炙甘草:微温,增强补益心脾之气和止咳作用。
44、生巴戟天、盐水炙巴戟天
生巴戟天:偏于祛风湿。
盐水炙巴戟天:偏于补肾。
45、生何首乌、制何首乌
生何首乌:偏于截疟解毒、润肠通便。
制何首乌:补益精血。
46、生白芍、炒白芍
生白芍:偏于平肝、敛阴。
炒白芍:偏于养血调经。
47、生鳖甲、醋炙鳖甲
生鳖甲:多用于滋阴潜阳。
醋炙鳖甲:长于软坚散结。
48、蜜炙罂粟壳、醋炒罂粟壳
蜜炙罂粟壳:多用于止咳。
醋炒罂粟壳:长于止血止痛。
49、生诃子、煨诃子
生诃子:偏于清热利咽开音。
煨诃子:偏于涩肠止泻。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9-08 20:59 2楼
二、用药部位不同
1、紫苏叶、紫苏梗、紫苏子
紫苏叶:长于发表散寒。
紫苏梗:偏于理气宽中安胎。
紫苏子:长于止咳平喘,降气化痰。
2、薄荷叶、薄荷梗
薄荷叶:长于发汗解表。
薄荷梗:偏于行气和中。
3、桑叶、桑枝、桑椹、桑白皮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桑枝:祛风湿,利关节。
桑椹:滋阴、补血、生津、润肠。
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4、天花粉、瓜蒌实(全瓜蒌)、瓜蒌皮、瓜蒌子
天花粉:清热生津、润燥化痰、解毒消痈。
瓜蒌实:清化热痰、润化燥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
瓜蒌皮:偏于化痰、宽胸散结。
瓜蒌子:有润肠通便之效。
5、大青叶、板蓝根、青黛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清肝泻火、熄风定惊
6、地骨皮、枸杞子
地骨皮:退虚热、清肺火、凉血。
枸杞子:补肝肾、益精血、明目。
7、川乌、附子
川乌:祛风湿、散寒止痛。
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8、白茯苓、茯神、赤茯苓
白茯苓:渗湿利水、健脾、宁心安神。
茯神:长于宁心安神。
赤茯苓:偏于渗利湿热。
9、车前子、车前草
车前子: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车前草:利水通淋、祛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清热解毒。
10、海金沙、海金沙藤
海金沙:利尿通淋。
海金沙藤:利尿通淋、清热解毒、活血通络。
11、肉桂、桂枝
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桂枝:发汗解表、温通经脉、温助阳气。
12、橘核、橘络、橘叶、橘红
橘核:行气散结。
橘络:行气通络、化痰止咳。
橘叶:疏肝行气、消肿散结。
橘红:行气宽中、燥湿化痰。
13、当归头、当归尾、当归身、全当归
当归头、尾:偏于活血。
当归身:偏于补血。
全当归:补血活血。
14、麻黄、麻黄根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止咳、利尿消肿。
麻黄根:固表止汗。

三、药用品种(道地)差异
1、白菊花、黄菊花、野菊花
白菊花:偏长于疏散风热。
黄菊花:偏长于平肝明目。
野菊花:偏长于清热解毒。
2、川牛膝、怀牛膝
川牛膝:偏于活血通经。
怀牛膝:偏于补肝肾强筋骨。
四、采药时期不同
1、陈皮、青皮
陈皮:行气、止呕、燥湿、化痰。
青皮:行气疏肝、破气消积。
2、枳实、枳壳
枳实:破气消痞、化痰消积。
枳壳:行气宽胸、宽中除胀。
枳壳与枳实,本为一物,功效相近,然枳实小则性苦而速,枳壳大则性和而缓,是以气在胸中,则用枳壳,气在胸下,则用枳实,气滞则用枳壳,气坚则用枳实,此同中有异。
⬅ 也谈“细辛不过钱” 老茶馆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