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人半小时――谈调中益气汤

2008-12-08 10:14 楼主
首先这个方子很简单,但很好用。

现在是长夏(季节),节气中的处暑也快到了,正是常用到这个方子的时候。

李东垣的学术思想,一向是很少有人说的透的,因为需要有很好的古文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且要对《内经》一类的经典古籍有相当的了解,对古典的思维的认知。李东垣对劳倦损伤,饮食损伤体质的人,有几个药是常用的,其中有四味药,对恢复脾胃的气机,对虚损的修复,都有很好的作用。

这四味药就是黄芪,人参,陈皮,炙甘草。

但东垣老人又从另一个角度把这四味药说成是泻药,如在清暑益气汤里说是补益虚损,可是在调中益气汤中,他就说这四味 药是泻胃经虚火。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相反的解释呢?他的学生罗天益在《东垣试效方》的序中和李东垣自己的一些阐述中都做了说明。

但我们今天不作详细的解释,只是为说明李东垣对中医的意向思维,整体恒动观念的掌握的程度。而这些都是现代思维(逻辑思维)所无法理解的。意向思维中,是整体恒动,这四味药在这情况下是起这个作用,而在那种情况下起那样的作用。也就是在这种思维下,你要认识到药(的作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这种思维方法在其著作中比比皆是。所以我们要学习李东垣的话,不要操之过急,要把这些都了解以后,再去学习,不然会很困难。

调中益气汤的原方只有十个药:
黄耆一钱 甘草半钱 白芍三分五味七粒 人参半钱 当归五分 白术三分 陈皮二分 升麻二分柴胡二分。

刚才我们说的四味药,加上当归 柴胡 升麻,(陈皮)在补中益气汤里都有,但用量不同。这个(调中益气汤)里就是多了白芍,五味子两个酸味药。用法:水两碗,煎成一碗,去渣,食前温服。

这个方子里君药是黄芪和甘草,李东垣自己评述,作用是泻心火(黄耆 甘草 →劳则气耗,热则伤气,君 甘泻其心火)。人参 当归(人参、(配甘草) 当归 → 甘温补气;辛温补血 → 臣),白芍 五味子是两个酸性的药,能收能散,(白芍酸凉 → 补肺与大肠金;(收) →臣故从阴引阳以补之,又行少阳、阳明二经为使也)五味子是酸温的,有散的作用,白芍是酸凉的,有收敛肺气的作用,(这两个药)一收一散。

这里要讲清楚的是,白芍,五味子,虽然都是酸味药,调解肺气,补肺。收和散,就有一个气和味的问题,李东垣用药很注重气和味的问题,认为气是天阳,味是地阴,肺主宣发 肃降,味就是向下降的,气是向上升的,恢复肺的正常的宣发 肃降功能就是补肺,小青龙汤里的五味子就是摄纳上浮的气,而起到辅助肺气肃降作用的。佐药是白术 陈皮,甘温除客热(客热不是正常的热,是邪热),养胃气。

使药是柴胡 升麻,引经药,入少阳和阳明。这些药的组合目的就是把客热(暑热恋于体内的热气)转化为体内正常的气机。

治疗的病症就是身体沉重,四肢倦懒,百节烦痛,胸滿短气,膈咽不通,心烦安,耳鸣耳聋,日有瘀肉热壅如火,视物昏花,口中沃沃饮食失味,怠惰嗜臥,或忽肥忽瘦,溺色变或清利而数,或上饮下便,或夏月飡泄,腹中虚痛不思饮食。脉弦或洪缓,沉而按之无力;中下之时(偶然)一得涩。

体质比较差的人,受到暑伤的,大都会出现这些症状,用这个方子很好用。方子的用量要按原方比例扩大2-5倍,但不能超过5倍。同时这个方子用作保健方子也很好用。

附注:东垣调中益气汤(三一) 治湿热所伤, 体重烦闷, 口失滋味, 或痰嗽稠粘, 寒热不调, 体倦少食等证。 黄耆,一钱。 人参, 炙甘草, 苍术, 各五分。 橘红, 木香, 柴胡, 升麻, 各二分。 水煎。空心服。 一方有白芍三分, 五味十五粒。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8-12-08 20:40 2楼
好论点 :
⬅ 王渭川妇科临床经验 老茶馆 《古方今病》中对当归四逆汤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