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你记得多少,用了多少?

2010-09-22 13:49 楼主
当今社会,医疗分科明确,循证医学发展,我们针灸推拿所涉及的穴位不得不受到临床医疗制度的挑战。与其说穴位受到实践的限制,到不如说我们接诊的局限性更加确切。正好比某二甲儿科医生在儿科坐诊改诊成人疾病一样(CCTV报道:因病人对三甲医院的集中,三甲一下医院各科病人相对缺乏等原因导致)。针灸推拿的临床运用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其实中药的运用也一样)。其实除此之外,个人的临床经验和知识结构及医疗水平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穴位的临床运用。
我们能够以当今《经络穴位标准图》记忆多少穴位呢?相信只要是学针灸推拿的,80%的记忆概率是应该有的。然而临床十年后,我们记忆中的这些穴位是否全部都能运用到呢?我个人认为答案是否定的。你觉得呢?
既然我们临床运用的机率都比较小,我们何必去贪多呢?我们都知道《伤寒》张氏运用涉及的中药味数也是有限的。相比药典几乎不及20%。但他临床运用确能得心应手。是故穴位亦不在多而在于精。
如今流传广泛的特殊取穴经验的治疗效果远比寻经取穴的效果来得快,为什么呢?这几乎就等同于西医的规范性用药。拿来就可以用。而今的临床大夫多运用的就是这个方法比较多。其实这正是我们立足中医的基本点。大家都高谈中医如何创新,可惜基础上不牢固,何以谈发展和创新呢。以前,我每有所收获就视为自己的一大发现啊。其实后来看多了书,才发现,很多东西老前辈早就总结出来啦。所以最近也很少谈自己的什么经验了。更多的是总结和学习验证前人的经验。下面就飞腾八法的后溪谈谈个人临床体会:
后溪--督脉手足拘急战掉 中风不语痫癫 头疼眼肿泪连连 腿膝背腰疼遍 项强伤寒不解 牙疼腮肿喉咽 手足麻破伤牵 盗汗后溪先砭
字句简单,如何运用到临床呢?是医生就知道,首先是诊断,其次是治疗。其实歌诀中就有了诊断的内容和治疗的方法。中风、头疼、眼肿、伤寒、盗汗、等都是疾病的诊断名字,至于证型,个人 认为结合太阳和督脉分析更恰当一些。而治疗方案呢,就变化比较多了。但万变不离其宗,有点刺、浅刺、留针、滞针、透刺、灸法等。合理运用就绝对没有失效的时候。个人喜欢运用滞针留针法治疗急性腰腿痛,效果则立杆见影。运用斜刺则治疗头疼效果想当明显,治疗太阳伤寒则自然不出其右。常配列缺等治疗中风亦收到不错的效果。配合合谷对刺或透刺,治疗手指麻木痹痛,亦可取得相当效果。然而也有未从运用到的病症,如破伤风就没用过。

当今穴位研究最多的莫过于足三里。是穴不分阴阳寒热虚实,皆可取得一定的效果,然临床每不如意者常有之。为何?
针灸之中,明五输、源络、 俞膜、 郄会即可成针灸之基础。

故此:针灸之道,明病之起始,揣穴之准确,用针之精细,方可成效。

是故,穴不在多,精亦求精,在此基础上方能博而精通。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9-25 20:32 2楼
很好,穴不在多,而在精。任何一个针灸师,只要明了疾病的来龙去脉,就能从根本医治。
2010-11-09 16:15 3楼
说实话,我记的穴位不是很多,在临床,用六经,气血辨证,
补,泻,担,截,手法得当,穴位不必多,效果却很明显,但
必须辨证准确。
这是我的一点经验,请老师多指点。
2010-11-22 21:00 4楼
针灸主要是从病症的源头开始,从流通部位了解,然后采取正确的方法。
2010-11-23 21:31 5楼
有时候患者会觉得取穴越多效果越好,我们为什么不多去一些呢!这样会给患者一些心理暗示,反而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2010-11-23 22:30 6楼
回复 6# 840908renshao


一个针灸医生的优良与否,也是可以通过治疗一个疾病时,取穴的多寡来判定的。
不是说取穴越多越好,这个是恰恰相反,是同一个病,取穴越少越好。
我们不能给患者造成一个错觉。
2010-11-24 10:43 7楼
是呀,治病取穴在于精不在于多,但不能不知经络穴位,不明河道,怎之其生,不知其生,怎知其变,不知其变,何以求精。在下浅见,请各位先生多多见谅。
2015-08-21 17:45 8楼
我们很多人去针灸,本来两三针就好,可他有上当的感觉,非让扎十几针——心理作用。
2015-08-21 19:54 9楼
围洲岛仙人掌 说:
说实话,我记的穴位不是很多,在临床,用六经,气血辨证,
补,泻,担,截,手法得当,穴位不必多,效果却

担,截,是何意?如何操作?
2015-08-21 19:55 10楼
董兴辉 说:
回复 6# 840908renshao

我感觉,把病人扎成刺猬型,那种针刺,还是不要的好
2015-08-21 22:21 11楼
是啊,穴少治病,就好
⬅ 寒湿凝滞( 胆囊炎) 老茶馆 学中医。识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