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治疗不寐案

2010-09-26 19:52 楼主
例一 田××,男,成年,初诊日期:1958年4月17日。
水火不济,引动肝阳上亢,失眠多梦,头痛偏左。法当滋水济水,平肝潜阳。
大生地12克 天麦冬各9克 细石斛9克 珍珠母18克(先煎) 煅龙齿12克(先煎) 辰茯神9克 炒枣仁9克 夜交藤12克 夜合花6克 炒杭菊9克 嫩钩藤9克(后下) 炒丹友4.5克
(胡建华等整理:程门雪院长学术渊源与成就,《中医杂志》10 :19,1979)

例二 徐×,女性。大病之后,孕经数月,血分自当不敷,肝家荣养较差,气痞愈后,仍存余蒂,脉象弦滑而细数,姑予滋柔和化以畅生机。
生牡蛎(包先煎)12克 旋覆花(包煎)9克 淡苁蓉9克 桑上寄生15克 生赭石9克 大麻仁9克 生鳖甲(先煎)9克 清半夏4.5克 沙枳壳实各2.4克 芡实米(盐水炒)9克 盐知柏各9克 莲心(朱拌)6克 首乌藤18克 乌药6克 藕30克
据来函云“服15剂,头晕减,心下悸、失眠俱转轻”,是以改拟膏方调理。
处方按原方量,加两倍,增入焦枣仁6克,炒远志18克、血琥珀15克,浓煎炼蜜收膏,每早晚各服一匙,约9克许,白开水化服。
(孔嗣伯整理:孔伯华医案,《中医杂志》8:547,1956)

例三 沈×,女,、56岁,初诊日期:1965年7月18日。
. 失眠经久不瘥,已逾五载。轰热上升,两目干涩,心悸不宁。脉虚弦,当以半夏秫米、黄连阿胶合温胆汤三方出入之。
仙半夏6克(杵) 北秫米12克(包) 大生地12克 杭白芍6克 珍珠母30克(先煎) 灵磁石24克(先煎) 小川连1.5克 藕粉炒阿胶9克 朱茯苓12克 炒竹茹6克 小枳实3克 橘皮4.5克 柏子仁12克
7月21日(二诊):阳跷为病,眼失清宁,失眠经久不瘥。两目干涩,虚烦心悸,遇事惊慌,脉来虚弦。再以半夏秫米、黄连阿胶合温胆汤三方并治之。
仙半夏6克(杵) 北秫米12克(包) 大生地12克 杭白芍6克 灵磁石24克(先煎) 小川连1.5克 藕粉炒阿胶9克 朱茯苓12克 沙竹茹6克 小枳实3克 橘皮4.5克 泡远志4.5克 炒枣仁12克(研) 3剂。
7月25日(三诊);迭服半夏秫米、黄连阿胶合温胆汤三方之后,经久之失眠已得安睡,心悸已宁,两目重涩,脉小弦,再循前治。
仙半夏6克(杵) 北秫米12克(包) 大生地12克 杭白芍6克 珍珠母30克(先煎) 灵磁石24克 霜桑叶9克 黑芝麻12克 小川连1.5克 藕粉炒阿胶9克 炒竹茹6克 小枳实3克 橘皮4.5克 泡远志4.5克 炒枣仁12克(研) 3剂。
7月28日(四诊):阳能入阴,得半夏秫米之交通阴阳,温胆之宁胆化痰,黄连阿胶之清心养血,故经久之失眠已安然入睡,两目重涩已瘥,脉小弦,再以前法治之。
仙半夏6克(杵) 北秫米12克(包) 大生地12克 杭白芍6克 霜桑叶9克 黑芝麻12克 滁菊花9克 拌炒女贞子9克 小川连1.5克 藕粉炒阿胶9克 白茯苓12克 炒竹茹6克 小枳实3克 橘皮4.5克 泡远志4.5克 炒枣仁12克(研) 3剂。
嗣后,仍以上述方意,再适当配苍龙齿、朱灯芯、柏子仁、合欢皮、血琥珀等,以加强养心安神作用,调治一月而收功。
1975年 3月随访: 睡眠良好,十年来未复发。
(《内科临证录》陈道隆医案)

例四 ×××,男,40岁,初诊日期;1962年12月。
失眠、多梦心悸,偏头痛,耳鸣,为时较久。常服用解痛片及巴比妥一类镇痛安眠药,但至今仍时时发作。胸腹胀闷,间或作痛,午后为甚。睡眠之中常有鼻阻塞,呼吸不利感。目瞀花,咽干。最感痛苦者,为大便不正常已久,坚实为多,溏泻较少,每日一、二次或二、三日一次。口臭,时有泛酸。小溲次频而滴沥不尽,时感疲倦软乏,要求冬令进补。经诊其舌苔微黄而厚,尤其于舌根部,脉细劲。
辨证:胃有燥火,肺胃津伤。
治法:降胃为主,甘凉儒润。
方药:
太子参60克 麦冬90克 北沙参90克 杏仁(去皮尖)90克 白芍60克 金石斛90克 玉竹60克 茯神120克 火麻仁60克 焦六曲60克 泽泻60克 白扁豆60克 知母60克 乌玄参90克 北秫米120克 川贝母15克 生甘草30克 生地黄120克 红枣90克 阿胶60克 龟板胶60克 蜜500克,冰糖250克收膏。服上膏方后,大便十分舒畅,已能每日一次,头痛、失眠等症,均轻减若失。
(何任:胃腑以通为用,《新中医》3:16,1979)

例五 徐 ××,壮年。
患者操劳忧虑,心神交瘁,久之酿成失眠往往终宵不能合目。西药治疗可取眠数小时,然梦魂颠倒,过后益增疲乏。今岁入夏以来,失眠变本加厉,历经医治罔效,自8月14日起至今已达3夜还未入睡,头脑懵懵,衣不知热,食不知味,…面虽 白而神采飞扬,谈笑自若,双目隐隐现红丝,脉象两关均弦长,舌边有青纹。方药:
桃仁12克 红花9克 当归9克 川穹9克 淮牛膝9克 参三七9克 大生地9克 柴胡6克 京赤芍9克 沙枳壳6克 炙甘草3克。
一剂后即夜卧贴然,连服15剂,未见再发。
后此二月,复来求治,言旬日来又苦失眠,但不若前次之甚。……两关仍弦,依然实证也,因有头痛目赤,胁胀等肝火上炎症象,改用龙胆泻肝汤。方药:
黄芩9克 龙胆草4.5克 小生地9克 泽泻9克 车前子9克 生甘草3克 柴胡6克 黑山栀9克 当归6克 本通9克
上方共服5剂而夜眠全安,肝火上炎症象亦除。
(孙幼立整理:范文虎先生失眠医案一则,《中医杂志》 7:15, 1963)

【评按】 不寐即一般所谓失眠,系指以经常不易入寐为主的证候。多因思虑劳倦,损伤心脾;或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肝阳扰动;或胃不和等因素而发病。例一证属水火不济,肝阳上亢,法当滋阴与安神并用,涵肝木而潜浮阳,标本同治。例二乃阴虚肝旺而致不寐。治以滋柔和化合清滋抑化,药用精当,疗效尚佳。例三素体营阴亏损,且年逾五十,太冲脉衰,天癸竭,肾阴不足,肝阳偏亢,肝气郁结,胆气不宁,诸证悉见,病情错综复杂,故用黄连阿胶扬清心养血;温胆汤补心气、宁胆怯;半夏秫米汤交通阴阳,引阳入阴。
审证求因,合理使用复方是本例取效之关键。例四病程日久,兼症颇多,然又以大使不利为突出症状,患者口臭泛酸,苔黄而厚,脉细劲,为胃有燥火、肺胃津伤之证。经云“胃不和则卧不安”,故以降胃为主,弃用刚燥苦降下夺之品,以甘凉濡之剂,重在和胃,胃因和则卧而得安。例五系因瘀血内阴而致失眠。范氏辨瘀血证重视望诊,凡见有双目红丝,舌边有青纹者,乃瘀血之征。患者爱因思虑郁结日久,气与血迸而为瘀,瘀血不去则眠终不安,故连投血府逐瘀汤而获效,实乃对活血化瘀法应用之发挥。两月后处长诊时证见肝火上炎,正如柯韵伯所说“肝火旺,则上走空窍,不得睡”,改用龙胆泻肝汤而愈,是故同病异证而异治尔。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蒲辅周治疗虫蛊奇案 老茶馆 血瘀头痛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