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医话》之针灸篇

2010-09-30 22:13 楼主
艾灸是否也能出现循经感觉传导现象
李绮芳

针刺经穴时,术者时常会感到针下沉紧,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感觉,被针刺者时常会感到针刺部位出现酸、麻、胀等感觉,且此感觉时常会沿着经络路线传导。艾灸经穴时是否也能出现感觉传导现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1965年,我在针灸临床中发现艾灸经穴也能出现感觉传导现象,在《针灸杂志》上作了报道。1978-1979年,我对艾灸感传现象进一步做了观察:点燃艾卷一端作温和灸祛,对122例出现感传现象的患者的十四经穴共445穴次观察,发现艾灸经穴出现的感觉传导路线基本上与祖国医学经典著作中所记载的经脉循行路线相符合。例如:①艾灸足三里穴,艾灸感觉沿胫骨侧下行经上巨墟、下巨墟、解溪至次趾外侧端厉兑;向上经膝、伏兔、髀关、腹、胸,经缺盆,循颊,过耳前,循发际下额颅。艾灸感传路线与足阳明胃经循行路线基本上相符合。②艾灸曲池穴,感觉沿上臂外侧缘向上传导,经肩髃、颈、面至鼻旁迎香穴,由曲池向下传导,经前臂前缘、手背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至食指内侧端商阳穴,艾灸感传通过达到的部位与手阳明大肠经循行路线相符合。③艾灸内关穴,感传沿前臂内侧正中线,经过肘窝中央、上臂内侧中线,向上传导到胸;向下经掌心,到达中指尖端中冲穴。艾灸感传路线与手厥阴心包经循行路线相符合。

在临床观察中,我还发现艾灸感传存在个体差异,敏感的人传得远,感觉性质为热感、麻热感或麻热胀感,而且艾灸感传常呈双向性传导,由艾灸穴位向所循经脉上下传导。

另外,我还对77例出现艾灸感传现象者的感传速度进行了共计222穴次的观察,测定的结果是,艾灸感觉传导的平均速度为0.83厘米/秒。

艾灸感觉传导路线基本上与祖国医学经典著作《灵枢经》上所述经脉循行路线相符这个事实对经络的客观存在提供了一项佐证。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9-30 22:14 2楼
浅谈针刺手法“烧山火”与“透天凉”

张士杰

针刺补泻及手法,早在《内经》中已有论述,如《素问◎调经论》:“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及《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泻之……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等是。奈因《内经》一书,殆非一时之言,而所撰述亦非一人之手,故对上列补泻徐疾之释义亦不一致。《灵枢◎小针解》释为:“所谓虚则实之者,气口虚而当补之也。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泻之也……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而《素问◎针解》则释为:“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两者显然有别,而《灵枢◎官能》:“泻必用圆,……疾而徐出……补必用方……气下而疾出之”等论则均与《灵枢◎小针解》同而异于《素问◎针解》,且均未强调针下寒热为补泻之标志。明◎徐风在《针灸大全》中,才首先提到了“烧山火”与“透天凉”,其文曰;“考夫治病,其法有八,一曰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凡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之有准。二曰透天凉,治肌热骨蒸,先深后浅,用六阴而三出三入,紧提慢按,徐徐举针,退热之可凭,皆细细搓之,去病准绳”。此后明代李梴也在《医学入门》中提出了:“凡补先浅入而后深入,泻针先深入而后浅,凡提插,急提慢按如冰冷,泻也,慢提急按火烧身,补也。如治久患瘫痪,顽麻冷痹,遍身走痛及癞风寒疟,一切冷症,先浅入针而后渐深入针,俱补老阳数,气行针下紧满,其身觉热带补,慢提紧按老阳数或三九二十七数,即用通法,扳倒针头,令患人吸气五口,使气上行,阳回阴退,名曰进气祛,又曰烧山火。治风痰塞盛、中风、喉风、癫狂,疟疾单热、一切热症,先深入针,而后渐浅退针,俱泻老阴数,得气觉凉带泻,急提慢按初六数或三六一十八数,再泻再提,即用通法,徐徐提之,病除乃止,名曰透天凉。”继而高武和杨继洲氏也分别提出了类似之手法,其术式与前者亦有异同。其中,不论用何术式验之于临床,均可在部分患者中取得凉或热的反应,而不是皆有反应。这就要结合时空和机体条件来看待。如由于天温日明和天寒日阴以及月之始生、月之盈虚,皆会影响机体的气血状况,故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再如《灵枢◎行针》云:“百姓之血气各不同形,或神动而气先针行,或气与针相逢,或针已出气独行,或数刺乃知”也指出刺之反应也因人而异,不能强求一致。寒热并非判断效应之唯一标志,因此,在临床中如不考虑上述诸项,单纯用手法追求针下寒热甚至无问其数,则易造成“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精泄则病益甚而恇”之弊。
2010-09-30 22:15 3楼
沦针灸配穴要少而精

贺普仁

针灸治病讲究“辨证”、“配穴”以及“手法”等。其中“配穴”这一环节,尤为重要。配穴技术水平的高低主要看所选穴位与临床证候是否恰如其分、丝丝入扣。此外看选穴多少,是不是少而精,也是个关键。

常言说:“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作为一个针灸医生在临床实践治病时也要善于谋虑,也就是全面彻底地了解患者发病的全部过程、然后精选少量的穴位,即可消除病痛,使机体恢复健康。反之,如果医生不是认真地进行“辨证论治”,而盲目地扎许多针,有些穴位与疾病无关,这样不仅对改善症状无益,反而会损伤病人的正气。

因为针灸的刺激都要通过皮肤传入,穿透肌肉或筋骨的间隙,不管多么高超的医生运用巧妙的针刺手法,对机体也会有些损伤。对患者来说,不必要的刺激总是个额外负担。每因此造成许多病人惧怕针灸,非迫不得已,不求治于针灸。这是值得改进和必须注意的问题。

我认为在保证临床治疗有效的基咄上,应该尽量少“配穴”,从而相对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这样,不仅对患者有好处,对我们总结临床疗效也是有利的,能够及时发现特效穴位和穴位的相对特异性。

但应说明一点,针灸临床“配穴”少而精,不是死板的片面的掌握,重要的是根据病情的需要,“配穴”该多就多,该少就少。虽然我们提倡少而精,但决不等于“万病一针”。
2010-09-30 22:15 4楼
漫谈艾条灸的奇效

李志明

艾条灸,从明代至今,是应用最广的一种灸法,不但简便、经济而有奇效,病人自己也可施灸,很受病者欢迎。它适应证广,还能防病健身。施灸方法有三种;

温和灸:将艾条点燃一端,距施灸穴位或部位2厘米高,固定不动施灸,皮肤感温热舒适为宜,每穴灸5-20分钟,每次可选1-3穴。

雀啄灸:将点燃艾条的一端对准施灸穴位或施灸部位,距皮肤2厘米左右,如小鸟啄食一样地上下起落施灸,每穴灸5-15分钟。

回旋灸:将点燃艾条的一端平行于施灸穴位或施灸部位环行移动,距皮肤2厘米左右,每穴灸5-15分钟。

艾条灸足三里、内关能即时降血压;灸至阴穴能转胎位;灸足三里、曲池、天枢、关元治疗泄泻;灸膻中,乳根治疗乳汁不足。灸气海、蠡沟治疗痛经;灸隐白穴治疗血崩;灸风池治疗鼻塞等等,都有立竿见影之效。

我常用艾条灸治疗神经性皮炎、带状疱疹、褥疮等病症,也常收到满意的效果。兹举一例。某男性患者,21岁,因外伤截瘫4个月,引起褥疮已4天,尾骨端处褥疮面3x5平方厘米,创面新鲜,无脓液,舌苔薄白,脉沉细。因截瘫翻身少,局部受压,经络运行受阻,气血瘀塞不通,经脉失养所致,治宜温通经脉,活血祛瘀,用艾条回旋灸,每次灸10分钟,家属灸12次,历时17天治愈。因艾灸能温通经络,活血祛瘀,使经脉通畅,气血运行通畅,促使褥疮愈合。
2010-09-30 22:16 5楼
漫谈针灸用穴

张世雄

全身穴位众多,不算奇穴,仅经穴就有360多个。综观穴位主病,一穴只治一病者极少;而一病多穴可治者,却比比皆是。故临证如何精选穴位,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1.肘膝关节以下,属于经脉的根部和本部,是“特定穴”比较集中的地方,特定穴的临床意义很大,奥妙无穷,针灸文献中不乏记载,大家也都比较熟悉,兹不赞述。

2,头面部属于经脉的结部和标部,是交会穴比较密集之处.个身l03个交会穴,位于头面部即有38个之多。这一特点提示了该部穴位主病范围的广泛性。有人说:头面部穴位能治它处病证者多矣。例如:水沟、素髎治厥脱;眉冲、攒竹治呃逆;睛明、天柱疗腰腿痛;风池、风府治卒中;迎香治蛔厥;下关疗跟痛;翳风起足痿,听宫除三痹;通天宣鼻窍;玉枕治目疾;神庭治癫狂,百会举陷气等等。验之临床,都有得心应手之妙。近些年来比较盛行的头针、耳针、眼针、鼻针、面针等疗法,在临床上所积累的新经验,也说明头面部经、穴在主病范围方面有着很大的潜力。

3.颈部是全身经脉通达头部的桥梁,此处的穴位也很重要。尤其是天突、人迎、扶突、天窗、天牖、天柱、大椎、天鼎等穴位,均能起奇疴大病。天突治噎膈、气厥、咳逆、暴喘;人迎治胸满气逆,中风偏枯;扶突治暴喑、气哽、瘿瘤、瘰疬,天牖治暴聋、目昏、多梦、头痛;天窗治口禁、窍闭、耳疾、颊肿;天柱治肩背腰痛,头重脚轻;大椎治痫、癫、高热、诸节肿痛;天鼎治头项难顾、肩臂痛麻等等,临证都有确实疗效。

4.任、督两脉是躯干部经脉的纲维,总括一身阴阳,其中也有几个主要穴位,疗效各有千秋。长强治癫狂、痔疾;中枢治胃胀、脊强;至阳治膈塞脘痞;神道治惊悸、失眠;气海、水分治腹胀痛泄;巨阙,中脘治心胃之恙;关元、神阙,扶阳固脱甚效,膻中、鸠尾,理气宽胸最灵。

5.奇穴是经穴的补充和发展,临床价值亦不可低估。例如:印堂治惊风,太阳治头痛,新设治落枕;百劳治咳嗽;腰奇治癫痫,鹤顶治膝冷;十宣治厥、热:四缝治疳积等等,临证都很有效。此外,华佗夹脊穴禀足太阳与督脉之气,治疗内脏疾病有独到之功。其主病范围,可参照同水平之背俞穴掌握,而其疗效及针刺的安全性,却又较背俞穴为优。

6.以门、海、冲、关、池、泉、溪、谷命名的穴位,针感一般比较明显,疗效也较突出。

7.医家各有玄机术,专病常靠专穴医。关于这方面的经验,历代针灸书籍,尤其是针灸歌赋中,载述十分丰富,值得深入研习。

8.临证点穴,虽有文献可考,但也不宜过分拘泥。揉按体察,指下有空软或突起之感,而患者自诉舒适或酸痛,此处是穴。于此下针,容易得气和行气.一旦气至病所,多能获效。

9、穴位配伍,应该本乎阴阳。下为阴,上为阳;右为阴,左为阳,腹为阴,背为阳,里为阴,表为阳。无论任何疾病,究其根源,不外阴阳失和;针灸治病,也总不离调和阴阳。因此,临证配穴,除要考虑经脉的本经循行,相关脉象、所主病候、标本根结、别络所属、经筋皮部,及经脉之间的表里联系、同名联系、交接联系、生克联系、气街联系、奇正联系之外,充分注意到阴阳配伍的原则,对于提高临床疗效是很有帮助的。譬如临证拟取二穴,则最好按照一上一下,或一左一右,或一腹一背,或一表一里的原则去选取最恰当的穴位。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穴位局部、邻近、远端及全身的治疗作用,因而可以取得最好的临床疗效。

以上是我临床用穴的点滴体会,仅供同道参考。
2010-09-30 22:17 6楼
针灸治病三要

吴濂清

针灸治病或有效或无效,成败何在?首先在于辨证准、病位明,而选穴有所依据。失此取穴,往往有过多或不当之弊。治病必先明脏腑经络,以知病在何脏、何腑、何经,此为辨证配穴之根本。据此再选择对该脏该腑有治疗作用的俞穴,使治疗有的放矢。曾治朱某,女性,44岁。患尿频、尿急、尿痛,少腹胀痛2天,舌苔黄腻,脉象滑数。尿检:白细胞50-60,红细胞O-1,蛋白±,诊为膀胱湿热。先取三阴交,以其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肾与膀胱相表里,理论上、临床上都已证明该穴对膀胱疾病有治疗效应,又加膀胱募之中极穴,施以上补下泻手法,针后腹痛立止。2次后症状完全消失。尿检:“未见异常”。5天后再复查,尿检仍为“未见异常”。所以,治病必先明病在何脏腑经络,选穴必先明穴位与脏腑的相关效应。马丹阳以12个穴位而治疗多种疾病,诚为掌握穴位对脏腑、部位治疗效应的典范。医者治病,必先明此理。

第二是取穴要准。王乐亭老师在世时经常教海:不明“取三经用一经而必端,取五穴用一穴而必正”之理,是治不好病的!事实正是如此,穴位配方再好而无准确取穴做保证,等于画饼充饥。既往对取穴要有真传之说,所谓“真传”,即对穴位的部位(包括体位、特定姿势)、取法、针刺的探度、方向等学有所本,学问扎实、堆确。现以太阳穴为例,一般谓眉梢与小眼角之间后1寸,颧弓上陷中。设若偏上必针不深。若在颧弓上缘下针,可刺1-1.5寸。若重复上点进针,但针柄上偏5~10°,则可针2寸深,针感传满上颌。故所谓“准”是要求对穴位的部位,针刺的深度、方向等要有深入的研究。

第三是明补泻。首先要解决的难点是有无补泻?撇开对补泻的文字争论,让我们从事实进行考察。人有黑白胖瘦、强壮虚弱的不同,针有长短粗细之异,法有疾徐轻重之别,可见针具、体质、手法等方面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为达治疗目的所施行的各种不同补泻手法也相应存在,故补泻之说自可成立。因此,补泻实际上有两层意思。其一,补、泻是指为达到某种治疗目的进行所谓补或泻。其二,是指为达到某种治疗目的而运用不同的补泻手法。针灸医生必须明白人有强弱不同、病有急慢之分,补泻手法自应有不同之理,以领悟“针灸无功,补泻不清”之言,再以治疗效果为检验补泻手法、理论优劣的尺度,潜心学习,勇于实践,细心观察,摒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说,自能登堂入室,补泻之妙尽可得矣。

诊断明,配穴精,取穴准,补泻手法适度,疾病转归如何,自是不言而喻之事。故针灸者当明此治病三要。
2010-09-30 22:17 7楼
对子午流注纳甲法的几点认识

吴濂清

我所认识的老针灸医师都懂流注,但他们都不用子午流注纳甲法配穴,王乐亭老师、杨济生老师也是这样的态度。我曾特意向杨济生老师求教,他恳切地谈了自己的看法,结论是各走各的路,并风趣地对我说,现在你是半路跟我学,我也一定教你,你就学我的这几针吧!二位老师都作古了,但“各走各的路”仍回响在我的耳畔。

现将自己所学的这方面的知识,提供给大家做参考。

一、认真研究《灵枢经》的几个数字

(一)《灵枢◎营气篇》记载了参与流注的经脉有十二经脉和督任二脉。

(二)《灵枢◎脉度篇》记载了参与流注二十八脉的一长度。二十八脉是: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和跷脉、督任二脉,“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

(三)《灵枢◎五十营篇》记载“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呼吸定息,气行六寸,……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于身,水下百刻……”

若经脉流注是上面所述之内容,子午流注在理论上的疑点如下。

(一)十二地支十二时辰,参与流注的经脉却是十二经脉加跷脉和任督脉,后三者既参与了流注,为什么只由十二正经司开阖时间?

(二)若流注是指十二正经,则其脉度不足十六丈二尺,如何循行流注?

(三)13500息/100刻=9息/1分钟。这是古人的观察,现在如何认识?

(四)16丈2尺/(6寸×9)经脉流注一周需30分钟。十二经脉、跷脉、任脉、督脉依次鱼贯循行,30分钟流注一周,机会匀等,十二经各司一个时辰将怎样流注?

(五)脉有长短不同,手三阴“从手至胸,长三尺五寸”,足之三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因此,各经流注时间不会相同,若以流注立论,各经均司同样长的时间是否也与理不合。

(六)《灵枢》谓流注的特点是“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十二经各司一个时辰与此精神是否相符?

二、纳甲法的理论必须接受临床实践的检验

子午流注纳甲法的理论研究必须改变临床系统观察少和单独应用治疗少的状况,没有子午流注的唯独应用并结合临床系统观察的事实,这一方法是不能兴旺发达的。有人辩解说,流注八法并没有说不能与经验穴同用,但是,这样做是忽视了对比法在科技中应用的重要性。在五十年代中期,阑尾穴加青霉素治好了阑尾炎,但不能说全是针灸的作用,以后人们单独应用针灸治疗阑尾炎、急性扁桃体炎等,并应用现代医学的观察研究方法,人们才得出二点认识:①针灸有抗炎作;②腧穴对脏腑等有相关特异性。这个结论得来不易。子午流注若没有大量单独应用的系统的临床观察,就不能只说别人对子午流注没有认识。

子午流注纳甲法必须由临床实践提供大量的科学统计数字;证实其按日按时开穴确能治疗大量病种,才能被大家理解和采用。

另外,纳甲法的理论必须解决按日按时变经,开穴与经络、腧穴的主病、主治理论体系之间的矛盾。

按日按时所取之经脉、所开之腧穴,往往与病人所患之病的脏腑、经脉主病相距甚远,腧穴主治亦不相关。在理论上,就把纳甲法的治疗作用剖裂于中医脏腑、经络、辨证论治的体系之外了,难道纳甲法的治疗作用属一另外的一个时间医学治疗理论体系吗?

追本溯源,纳甲法属于子午流注理论的一个分支,而子午流注则是中医理论的组成部分,所以,纳甲法理论与中医脏腑、经络、辨证论治理论如何协调、统一起来,是纳甲法研究中必须解决的理论问题。“各走各的路”对于老一代针灸前辈或许是必要的,对今天正在继承、发扬针灸学术的当代针灸工作者来说,则应该提倡“百家争鸣”,走促进针灸学术繁荣、发展的共同道路了。
2010-09-30 22:18 8楼
我对针刺“得气”的体会

贺普仁

在未实行针刺补泻手法以前,首先要求得气,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共同重视的一个关键问题。得气是针灸医生通过针下的不同感觉来加以分析归纳,可分为正气与邪气两大类。所谓“得气”,单纯凭借患者口述酸、麻、胀、痛的自觉反应并不全面,必须结合医生手指的感觉,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

在临床治病中,我体会到行针得气,是针刺取得疗效的某础,也就是说针刺得气与否或得气速与迟与疗效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在得气过程中尚能判断疾病的预后。针下辨气,不仅可以测知机体抗病功能的盛衰,同时对疾病的好转和预后均有很大帮助。如转针费力,有滞涩感为邪气实:如转针不动,则知邪气极盛,经络不通;如针下不松不紧,不吸不涩,徐徐和缓,乃和平之象,此为正气,如针刺终不得气曰虚极,针刺如插豆腐内者乃胃气不行,《内经》曰:“无胃气则死”,故预后不良。

正气是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邪气是反常的病理现象。医者可通过针刺手指的感觉来辨别正、邪的盛衰,然后因病因脉施以不同的补泻手法。
2010-09-30 22:19 9楼
论针刺、刺血、艾灸、火针的治疗作用及其相互配合应用

于书庄

针刺法,刺血法、艾灸祛、火针法是针灸临床最主要的治疗方法。这四种方法,各有其不同的治疗作用及其适应证。因此,针灸工作者必须认真探索其主要功能,不断地总结其应用规律,才能在临床上有目的地选择应用,从而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针刺法,这里系指毫针的针刺法。针刺的目的在于调和气血,使失调的阴阳、气血恢复平衡,达到治病的目的。为此,历代医家创立了多种针刺手法和针刺补泻方法。这些操作方法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不同性质的针感,用以治疗不同性质(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的疾病。如柔和的酸胀感,治疗虚证、慢性病、体质虚弱之人;触电感、强烈的酸胀感,治疗实证、急性病,体质壮实之人,热感治疗寒证,凉感治疗热证;抽搐感治疗内脏下垂(气陷证)。痛感虽然不是术者主要寻求的针感,也针刺人中、涌泉、十宣等穴主要是痛感,用以醒神开窍,治疗神志昏迷的闭证。另外还有一种沿经到达病所(气至病所)的针感,可以提高针刺治病的效果,治疗各种不同性质的局限性疾病。因此说,针刺法具有补虚、泻实、清热、散寒、升清、降浊、祛瘀行血等作用,故针刺法在针灸临床上应用最广,成为针灸治病的主体。

刺血法,即络刺法。是以三棱针刺破人体特定部位的络脉或穴位,通过“刺络取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该法主要起着泻热降火和祛瘀行血的作用,以及通过其泻热降火和祛瘀行血的作用,取得退热、止痛、解毒、止痒、消肿、镇吐、止泻、急救、熄风解疼等效果。

刺血泻热,适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暑热、燥热、毒热、热极生风、热深厥深,以及积滞化热等实热证。刺血降火,则适用于治疗五志化火、气火上逆的实热证。

祛瘀行血,适用于治疗寒凝血瘀的痹证,气血壅滞的肿胀,气滞血瘀的疼痛等血液运行受阻的血瘀证。

由于刺血法的泻热降火和祛瘀行血的作用强于针刺祛,故刺血法成为针刺法的右翼。

艾灸法与火针法虽然均属温法,但二者尚有区别。因艾灸的温热比较柔和,作用面积大而深,作用时间较长。而火针温度高,作用面积小而深,作用时间短暂,故二者的作用有所不同,适应证也不完全一样。如艾灸具有温补阳气、温散风寒、温化寒湿、温散血肿以及温通经脉的作用,适用于治疗阳虚火衰、亡阳、寒湿、虑寒、寒邪偏盛的痛痹、劳损以及扭、挫伤的血肿等证。而火针除具有温散寒邪、温化寒湿、温通经脉,用于治疗经筋病的疼痛、转筋的寒湿证外,还用于阴疽(瘰疬)的散结、排脓,腱鞘囊肿的排液等。在临床上如欲回阳固脱,只能用灸法而不用火针,而痈疽的排脓,只能用火针而不用灸法,故二者既有相同之点,又各有其独到之处。

在临床上,有某一法单独使用,也有两法并用、三法并用者。其选择应用的原则,是根据疾病的虚实寒热以及病情的轻重,结合治疗方法的不同作用决定的。

针刺法在针灸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但针刺法的助阳温寒作用次于艾灸法,因此,治疗一些气虚、阳虚的轻证,可以单独使用针刺热补法,治疗其重证,则应针刺与艾灸并用,以增强其助阳的作用。治疗寒证、寒湿证较轻者,可以单独使用针刺热补法,对于沉寒痼冷、寒凝血瘀、痰饮内停之证,则应针刺与艾灸并用,以增强其温散寒邪,温化寒湿,温通经脉的作用。至于火针与艾灸的选用,火针主要用于治疗寒痹(经筋病),以及消散阴疽,而艾灸法既用于治疗经筋病,同时还用于治疗脏腑的虚寒证。

针刺法的泻热降火、祛瘀行血的作用亚于刺血法,因此,在治疗火热或经脉瘀阻的轻症,可以单独使用针刺法,若火热、毒热以及经络瘀阻重者,则应针刺与刺血并用,以增强泻热降火、祛瘀行血的作用。刺血法适用于实火证,虚火证只宜针刺,不宜刺血。

针刺、刺血、艾灸并用,主要用于治疗寒凝血瘀的痹证,如慢性腰腿痛的寒凝血瘀证,若下肢出现血络者,可刺络出血,未出现血络者,可刺井穴出血以祛瘀行血;灸肾俞等穴以温散寒邪,温通经脉;针刺环跳、阳陵泉等穴以通经。火针、刺血、针刺并用者亦有之,如治疗漏肩风,用火针点刺局部以痛为输,若患者感觉憋胀疼,可刺外关络脉以祛瘀行血,针刺下肢相应的条口(透承山)、飞扬、绝骨穴(根据病属何经选用)。

上述是常用的主要治疗方法的治疗作用,及其相互配合应用的梗概,望我同道深究之。
2010-09-30 22:21 10楼
脏腑经络理论指导针灸临床的几点体会

任守中

针灸学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它是通过针刺与艾灸调整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灸治疗时,要辨明是哪一经、哪一脏、哪一腑的病证,选穴配穴,辨证施治。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而且十二经脉与脏腑有络属关系,阳经属腑络脏,阴经属脏络腑。因此在临床上,可以根据疾病所出现的证候及其出现的部位,作为诊断病证的依据。例如:肺司呼吸,其经脉属肺,故咳嗽、哮喘,可知为肺脏病证。内脏有病时,可在其相应的循行部位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和体征。用手指循经按压,对经络进行诊察,按压俞、募、原、郄等有关穴位,以诊断其相关的内脏病证。在经脉循行路线或穴位上出现压痛、皮下结节或其它异常反应,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例如胃病患者常在胃俞穴处出现压痛点,肠痈(阑尾炎)患者常在大肠的下合穴上巨墟或阑尾穴处出现压痛点。

针灸治疗时,除可在病变的局部或邻近部位取穴外,更重要的是要在相应经脉循行的远端部位上取穴,也就是循经取穴。循经取穴治病就是根据“经络所通,主治所及”的理论进行取穴治疗的。循经取穴多取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例如:腰痛取委中。面瘫取合谷;咳嗽取手太阴肺经的尺泽、列缺或与手太阴肺经相表里的手阳明大肠经的曲池、合谷;胃脘痛取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等。针灸治疗时,还可以上病下取和下病上取,例如,头顶痛取足厥阴肝经之太冲乃上病下取.腰脊痛取督脉的人中;脱肛取督脉的百会乃下病上取。

小儿常见的积滞与伤食泄泻乃因饮食不节,喂养不当,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常而引起。治宜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常选用胃之募中脘及足阳明胃经的合谷、足三里穴,亦可选用能够消食滞,健脾胃的四缝穴进行治疗。遗尿多因肾气不固,膀胱失于约束而引起,在治疗时常选用足三阴与任脉之会穴关元或膀胱之募穴中极与足三阴之会穴三阴交以补益肾气,加强膀胱的约束能力。由于大椎穴乃督脉与诸阳之会,督脉通于脑,故针刺大椎能加强膀胱的约束能力,因此我们在治疗遗尿时,亦常选用大椎穴。癃闭,其病位于膀胱,乃因气化不利,小便不得通利,是以排尿困难,甚或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疾患。病势缓,小便不利,点滴而下者谓之“癃”,病势急,小便不通,欲溲不下者谓之“闭”。其病机为肾气受损,膀胱气化功能失常,或中焦湿热不化而移注膀胱,膀胱气机阻滞,发为癃闭;或由跌仆外伤以及外科手术后,膀胱气机受损而致尿闭者。治疗其证时当辨证施治。对肾气不足者,宜选用肾的背俞穴肾俞,足三阴与任脉之会穴关元,足三阴之交会穴三阴交以培补肾气;对湿热下注者,应清利膀胱湿热,常取膀胱之募中极,膀胱之背俞穴膀胱俞与足三阴交会穴三阴交;对因外伤或手术所致膀胱气机受阻者,宜选用膀胱之募中极穴及足三阴之会三阴交,以通调膀胱气机。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针刺足厥阴肝经的足五里穴对因湿热下注或外伤而引起的尿闭,效果很好。例如患儿周XX,2岁半,男,1985年2月19日因尿闭29小时由外科转来针灸科治疗。初诊时,患儿尿道口红肿疼痛,膀胱胀至与脐平。针刺双侧足五里穴后,当即解出大量小便。留院观察,4小时后又自动解出小便,膀胱已不胀。我们为什么选用足五里治疗癃闭呢?足五里穴乃足厥阴肝经穴位,位于大腿内侧,足厥阴肝经循股阴(沿着股部内侧),入毛中(进入阴毛中),过阴器(绕过阴部),抵小腹(下达小腹),故针刺足五里可以治疗癃闭,尤其适用于因湿热下注或由于跌仆外伤或下腹部手术致使经气受损而癃闭者。另有四例患儿经针刺足厥阴肝经足五里穴后也解出大量小便。实践证明中医基础理论对针灸临床诊断治疗确有指导意义,应当努力钻研学习,更好地应用于指导针灸临床实践。
2010-09-30 22:22 11楼
针灸心得漫谈

田从豁

针灸的临床治疗,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先确定病位、病性及病因,并确立治疗大法,然后根据经络脏腑的关系、穴位的性质、功能进行辨证求经配穴,随证灵活施治。每次取穴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当。要做到一穴多用,配穴处方严谨而恰当,一组穴位之间,也有君臣佐使的配伍问题。如治月经不调,取关元调冲任以安血室谓之君,三阴交补脾胃以资生血之源谓之臣,其中血热者,加血海用泻法调血谓之佐,配支沟用泻法,清中、下热之热谓之使。血虚者加阴陵泉用补法,以健脾养血谓之佐,配曲池用补法,以调血中之气谓之使。还有一些少而精的配方,其作用相辅相成,临床应用效果也颇满意,如:肩髃配曲池治一切郁热气结、脘闷躁烦,呃逆纳差等证;通里配足三里治疗失眼,隐白配三阴交治疗崩漏等等。

关于针刺补泻手法,由于个人经验和习惯的不同,无论哪种方法,运用得当都会产生较好的效果。我在临床中是以提插捻转补泻为主,配合呼吸、迎随、深浅、轻重四法,但在具体应用时,应根据不同病证、不同穴位(主要是穴位所在的部位),施以不同手法。如四肢穴多用提插捻转补泻法,或配合迎随补泻;背部、腹部穴位,往往是几种补泻手法配合运用,头部和四肢末端之浅表穴,则多用呼吸补泻,如鼻衄针上星吸气泻之,崩漏针隐白呼气补之。

另外,针刺治疗要特别注意左右手的配合,要求进针均匀而有力,刚柔相济。针灸医生应练好气功,气随手出,以心通经行气,以意念治病,要善于候气和催气,应做到进针后,患者感到重则重如磐石,轻则轻如羽毛。留针与不留针或留针时间之长短,应根据病情而定。一般治疗杂证、慢性病,宜留针30分钟到l小时为好。

治疗急性病要快要准,治疗慢性病要妥要稳。总之,治病不可急于求功,从根治末,虽慢亦非不好。认证后贵在守方,无论用针用药都有后效,因此治慢性病时,医生要有信心、耐心,切忌变法更方过频。
⬅ 中成药治心律失常 老茶馆 暂时说不清不等于没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