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如何给院士们讲中医?

2010-10-17 22:21 楼主
应该如何给院士们讲中医?
——中国科协第12次年会中医主题报告起草偶记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邮编:050031 地址:石家庄市建华南大街209号
电话:0311—85363982、电子信箱:caodongyi58@sohu.com


中国科协年会已经举办了11期,每次年会由各个省的省政府提出申请,然后与中国科协一起举办。每届科协的年会,大约有几位国家领导人出席,全国200多个学会、各省有关部门、各行业的领军科学家大多出席会议。
2010年11月1日即将在福州召开第12次年会,大约有160位两院院士和6000---7000名代表出席,大会发言的只有5位。中医就是其中的主题报告之一。
在全国最高的科技平台上说中医,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俊德先生,非常珍视这个难得的机会。他感到压力很大,在这个场合说中医,应该如何说?如何讲的既生动,又深刻,而且还要让院士和领导们都能听懂,留下深刻的印象,以有利于中医事业发展?
这是一个前所未遇的挑战,因为很多人对于中医了解不深。
李秘书长说,去年的年会上,铁道部长的报告令人振奋,说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原来我们总想买人家磁悬浮的专利,现在我们的“中国高铁”破解了很多难题,所达到的水平已经世界领先。将来大家出门,一小时可到石家庄,两小时可到郑州,只要不是新疆、西藏,都能当天到达。这个报告使人听了很受鼓舞,并且与人们都有关系,很亲切。中医的报告,也应该是这样的。应该写好这个报告,并且可以作为将来向中南海汇报中医问题的重要参考。
李秘书长的构想,这个报告的形式,就是一个“大科普”,给院士们讲的中医科普。这也是很难写的“大科普”。因为中医的历史是那样悠久,中医的问题也是千丝万缕难以说清楚的,在短短的40分钟里,应该说什么?怎么说?这是问题的关键。因此,召开了几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参加的策划会、初步稿件讨论会。桑司长、苏司长、张司长等等,各位领导、专家们,纷纷献计献策,讨论了多次,修改了多次。
笔者国庆节前与刘理想博士、庄乾竹博士,以及学会的谢谢阳谷副会长、曹副秘书长、李主任、朱主任等,在广西大厦讨论、起草、修改这个报告。节后上班第一天,也就是10月8日晚上,在香山饭店又邀请《中国中医药报》陈社长、王总编,以及几位院长、各地的专家们参加第四稿修改的讨论。71岁的孙光荣先生“客串王部长”,他自己说是一个“真人秀”,都有一点南方口音。大家充分发表意见,都说写好这个报告不容易,尽管写了几稿,还要修改。孙先生说,这个工作不容易,他30年来为领导起草报告,多的时候要写20稿,一稿就通过的只有一次。大家发言十分踊跃,时有争论。因为,这毕竟是一个部长在说中医,还不能是工作报告,也不是一个专家的学说论文,更不是一个科普人士的演讲。会议一直持续到夜间十点半才结束,但是,修改报告的工作远没有完成。
深夜,香山宾馆格外安静,外面的红叶正在静静地等待着黎明后游客的到来。我翻一下身,想了想,这个难眠之夜带给我太多的思考。因此,四点钟,悄悄地起来,打开电脑,尽量不要影响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的陈少宗先生休息。
新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2010、10、13

附件:1《报告第5稿》
附件:2《报告第1稿》
发展中医药,造福全人类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

我汇报的题目是,“发展中医药,造福全人类”。
一、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原创的瑰宝
(定义、地位、作用、特色、优势)
中医药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古人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人类社会的本,就是人本身,因此我们国家提倡“以人为本”。每个人的本,就是健康长寿,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充分实现人的各种追求。中医药在养生保健、治病防病、保障人体健康长寿方面,有着独特的认识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很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中医学对于这些问题,已经反复摸索、研究了几千年。
从母系社会女娲补天的故事开始,中华民族就萌生了“人与天地相应”的理念,闪现出“阴可以补阳”的思想火花。父系社会的神仙伏羲,他不仅告诉后人有关龙的传说,而且观天象,察地理,画八卦,说阴阳,《易经》的哲学由此奠基。神农尝百草,人类开始认识中药;黄帝坐明堂,中医理论逐渐成熟。到春秋末期,医缓、医和、扁鹊等医学大家,摆脱了巫术的束缚,把中医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当然,这个科学与今天的分析、还原科学有所不同,是以整体观察、系统分析为主体的科学形态,其中充满了唯物、辩证、系统观的大智慧,是文化与科技的有机结合,也是东方华夏民族贡献给人类的宝贵财富。元气、阴阳、五行、脏象、经络、血脉、营卫、六淫、七情、气血、形神、养生、治未病等,是中医学的语言表现形式;辨证论治是中医的主要观念;汤方、按摩、针灸、导引、拔罐、穴贴、膏方等等,是中医的实用技术。
历史上,传染病曾经长久地困扰着人类的健康。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作《伤寒杂病论》,创立了辨证论治体系,善于治疗被称为“热病”、“伤寒”的传染病;后来经过金元时期的学术争鸣,刘河间开创寒凉学派,使中医治疗传染病有了新发展;明代吴又可的《瘟疫论》,清代的温病四大家等,不断进步、创新,使中医对传染病的治疗,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天花曾经肆虐全球,导致印加帝国灭亡,令人谈之色变。西方善于隔离病人,切断传播途径。中医对这个超级瘟疫深入研究上千年,走的道路有所不同:不是不接触患者的隔离,而是采取病人的痘疮痂,制成多种疫苗,对于没有得病的人群,进行预防接种。这是中医“以毒攻毒”、“化毒为药”免疫思想的独特创造,是世界上最早的免疫技术,在清代就传到了世界各地。英国的琴纳,在小时候就接种过这种疫苗,后来他在人痘疫苗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发明了牛痘疫苗。法国的巴斯德,进一步引进再创新,制成了更多疾病的疫苗,最终使人类消灭了天花,并逐渐控制了很多传染病的流行。我们千万不要忘记,是中医学向世界贡献了“原创性的免疫思想”和“切实可行的免疫技术。”
1954年,当乙型脑炎肆虐的时候,石家庄的中医郭可明,按照中医温病学的理论,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好疗效。他因此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和赞扬。在推广石家庄治疗乙脑经验的时候,也遇到过曲折,蒲辅周等名老中医根据当时的气候特点,在石家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又取得了世界水平的好疗效。这说明中医倡导“天人相应”,治疗疾病时,因时、因地、因人的辨证论治,的确有深厚的科学道理。
1990年,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研究我国1988年上海爆发的甲肝疫情,并与美国本土1983-1988年的同类疾病相比较,其中“乙肝重叠甲肝”的病死率比较高,而中、美两国的比例是1∶234,中医药治疗的良好结果令人震惊,中医药的巨大潜力于此可见一斑 。
2003年,SARS大流行,全世界总的病死率是11%,我国大陆的病死率是7%,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数。广东省的SARS病死率仅为3.4%,充分说明了中医药早期介入、全程治疗的重要性。中医治疗的患者,不仅费用低,而且可以少用,或者不用激素、抗病毒西药,因此副作用很少,也不出现股骨头坏死的后遗症。
中医治疗艾滋病患者,也在很多方面显示出独到的疗效。
去年,世界范围内爆发甲流(H1N1)的大流行,在很多发达国家引起了恐慌。因为历史上“西班牙流感”的大灾难,曾造成过千万人的死亡。而我国有中医药参与甲流防治,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好成绩,赢得了大家的好评。
中医药救灾有特色:在汶川地震、周曲地震、矿难、水灾等各种自然灾害的防治过程之中,中医药预防灾后疫病流行,中医救治外伤、骨折,以中医药对病人进行心身调节、改善患者整体状态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给灾区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医药善于治疗多种慢性病: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慢性病越来越多。慢性病的成因复杂,各种代谢谢、免疫性疾病的检查数据,都是结果而不是原因。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其治疗周期很长,多是控制病情发展,这既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长期治疗药物的潜在风险,所以要做长期毒性试验,还经常淘汰大量化学药品。
中医药辨证论治,不断调整处方,就有可能避免了药物的蓄积性伤害,这是中药治病安全性高的一个原因;中医治病用的是方剂,而不是依靠单一化学成分的靶点治疗,各味药互相配伍起来可以达到减毒、增效的协同作用,并且反复验证了几千年。因此,可以达到安全有效,风险明显减少。中医对于亚健康状态、心身疾病、多种复杂疾病方面,都有特色与优势,可以用针灸、按摩、穴贴、拔罐、药浴、足疗、气功、锻炼等互相配合起来,治疗措施非常丰富。中医还有很多养生保健方法,以及病后康复、调养的各种措施。
中药是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全国中药材资源调查表明,我国物产丰富,现有的中药资源12807种,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目前中药类销售额呈稳步上升之势,占全部药品的33%左右,随着近年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纯化及结构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使天然药物获得快速增长。
中医药在活血化瘀研究、络病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有力地推动了相关中医药新药的开发。我们相信,随着全球崇尚自然热潮的兴起,中药必将成为21世纪最受欢迎的药物和保健品。
中医药是保障医改成功的重要力量:医疗改革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许多发达国家也在探索。现在进行的各种复杂检查,不仅加重了认识疾病的经济成本,而且不能保障随时随地反映身体状态的变化,从根本上无法代替人体的自我感觉。中医学把患者的主观感觉,作为医生的客观依据之一,用独特的智慧把握人体健康,其倡导的“健康观”是“动态的健康观”,古人称之为“治未病”。 我国实行覆盖城乡的医疗保证体系,充分重视中医药的作用,就是为了破解这一难题的“中国特色”。
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中医药已经传播到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上的中医医疗(针灸)机构已达8万多家,针灸师超过20万人,注册中医师超过2万名,这些机构和人员已成为在国外提供中医医疗服务的主体。许多国家(地区)通过立法承认了中医的法律地位。我国与70多个国家(地区)签订了含有中医药合作内容的政府协议91个,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42个;与世界卫生组织及42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的中医药合作项目有274项;国际组织间的中医药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民间中医药交流与合作更加活跃;中医专家走出国门,为许多国家元首诊治疾病;中医对外医疗服务稳步推进,医疗合作规模扩大,来华接受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的人数逐年增加;中医药对外教育方兴未艾,据2006年统计,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在校留学生3913人,毕业生1093个,在我国学习中医的外国留学生数量,一直位居自然科学的首位。
我国研发的青蒿素,为非洲防治疟疾做出了贡献;治疗白血病的三氧化二砷,也是中医药继承与创新性成果的代表。为了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我们正在做一系列的工作。
中医药是古老的学术体系,也是充满活力不断发展的新医学。航天医学是一个新领域,宇航员升空之后很容易发生太空病,呕吐物在失重状态下严重影响飞船的安全。中药“太空保心丹”使我们的宇航员成功地预防了太空病,他们与欧美宇航员的状态明显不同。中医药在太空、航海医学领域里的突出优势,引起外国学者的高度重视。前不久,在俄罗斯举办的“火星500计划”之中,就有中医药预防太空病的研究项目,是我国的主要观测课题之一。
西方大国,纷纷增加研究中医药的科研经费,很多转换名目之后的所谓“洋中药”,也纷至沓来占领我国的医疗保健市场。由此可见,我们发展中医药的步伐不能太小,更不能太慢,不能让中医药“墙里开花墙外香”!
二、中医药必须努力奋斗再次崛起
在中医学沿着自己固有的道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时候,西方医学传到了中国,引发了中医界一系列的变化,其中有经验,也有教训。
1954年我国开始组织西医学习中医,培养有关人才,逐渐涌现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胆石症、宫外孕、针刺麻醉、小夹板治骨折等一系列的成果。这些成果,多是在西医搭建的技术平台上,以中医药理论作指导,采用中医药的治疗方法取得的,这也是中医药具有未来价值,能够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
1955年成立了中医研究院,此后陆续建立了各地的中医学院、中医药学校、中医院,为学习中医、传承中医,打下了基础。
文革结束之后,中央下发了78【56】文件,落实中医政策。1982年衡阳中医工作会议,确立了独立发展中医特色的总体构想。1984年国家把发展“传统医学”的内容写入《宪法》,1986年成立国家中医管理局,1988年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3年出台《中医药条例》,2009年国务院颁布发展中医药的22号文件,一系列的扶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把中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推动了中医药事业的复兴与发展。
我们必须看到,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医药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服务领域趋于萎缩;老中医药专家很多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传承,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中医中药发展不协调,野生中药资源破坏严重;中医药发展基础条件差,人才匮乏。因此必须充分认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中医药工作,开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新局面。
当前,为了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国际影响力中的重要作用,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大力推进中医药传统建设,大力促进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之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相适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完善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积极探索构建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加强科研与临床的结合,实施名医、名科、名院的“三名”战略,推进中医药进社区、进农村等,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一目标。

三、科学发展中医药的辉煌前景
众所周知,中医药数百年之前就走向了世界,在韩国、日本、东南亚、欧洲等国落地生根,衍生出融合了当地特色的医学流派。在中美建交时候,“针灸热”与“乒乓外交”一起,促进了世界人民对于中国的了解。值得提出的是,针灸疗法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原创性”的医学新理念。
中医药所以能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是因为其凝聚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具有独特的学术思想。中医学术博大精深,概括起来无非是“怎样看”和“怎样做”;中医特色虽然很多,总的说来无非是其“认识论”和“实践论”有所不同。
(一)中医药凝聚着国学的精髓
中医“人体观”是其世界观的直接反应。中医学的健康观、疾病观、治疗观,都是在中医人体观指导下,进一步形成的具体学术理论。
《黄帝内经》重视“天人相应”,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地球的自转,形成昼夜的阴阳变化;地球的公转,就有了四时气候的差异。人体必须适应这些变化。不顺应四时阴阳的变化,正气就会下降,就容易得病。冬天伤寒,夏天中暑,春天受风,秋天伤燥,属于“六淫致病”。中医说的“五味”,是对食物营养的概括,人体化生气血津液、精气、精神,依赖饮食五味。但是太过分的滋味,也会让人得病,称为“病从口入”。中药按药性分成寒热温凉“四气”、酸苦甘辛咸“五味”,也是“人与天地相应”学术理念的体现。
中医重视“形神一体”。精神是形体的主宰,形体只是精微物质的“生化之宇”,形神兼备才是完整的人。
头脑与精神的关系,中医用五官的功能加以解释。中医认为,五脏是人体的核心,在心的主宰下,五脏分别与不同的精神思维活动有联系,是一个“整体参与”的过程。也就是说,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致变化,与整个五脏有关。生理、病理的过程之中,都离不开精神与五脏的整体参与。
儒家的经典《中庸》,把人体喜怒哀乐的变化,看成是有关天下的“大本”、“达道”,认为人的情绪关系到整个世界的和谐与繁荣,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说,人们都能适度地表达情绪,这个世界就是美好、和谐的;如果世人的喜怒哀乐不是“发而皆中节”,而是随意地释放,就会造成世界的混乱。
记忆力不好,中医靠补肾解决。生气发怒了,中医用疏肝理气的方法治疗。悲伤过度,要调理气血;思虑过度,要健脾解郁。失眠多梦,需要养心安神。由此可见,中医“心主神明”的“形神一体”观,有着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医主张“五脏和谐”。“五脏六腑”是一个多元共存、整体和谐的体系,它们通过经络系统输布津液,制衡着喜怒哀乐,沟通四肢、九窍,外联天地阴阳、四时五味。五脏和谐,阴平阳秘,气血通畅,才能使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否则,“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疾病就会来临。
中医重视“动态变化”。人生既有生长壮老已的总规律,也有年、月、日、时的变化,人的脉搏、呼吸、气血运行、津液输布、饮食消化,每时每刻都处于不停地变化之中,并且是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和谐地变化不停。中医“辨证论治”,也是根据病人的证候变化,及时调整治疗,使病人转为健康状态。中医的养生保健,也是“辨证养生”,随时调整,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而不是千篇一律推行某种方法。
(二)中医帮助人们做自身健康的主宰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说,影响健康长寿的因素之中,生活方式和行为占60%,环境因素占17%,遗传因素占15%,医疗救助占8%。并且指出,亚健康者占人口的70%左右。“努力找病,被动吃药”的医疗状况,加重了人们看病难、看病贵的负担。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在逐渐重视传统医学的同时,号召转变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相结合的模式转变。中医药的整体观、个性化治疗,以及治未病、预防保健的方法论优势突现出来。世界卫生组织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的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应以人类健康为主要研究方向。这一转变至少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由治病的医学,转向预防保健的医学;二是由关注人的疾病,转向关注人的健康;三是在重视科技作用的同时,更加重视人文关怀。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向中医学术理念的转化。
钱学森先生指出,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依靠分析还原难以解决人的健康问题,必须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这是人体科学的前沿思维。中医学重视人与环境和谐的“天人合一”的理念,重视人体精神作用的“形神一体”思想,辨证论治的“个性化化治疗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传统的中医学历来主张,健康的主宰是自己,医生是为病人健康服务的工具。著名中医王文鼎先生,曾经在上个世纪提出来一个观点,说中医是“让人自力更生的医学”。中医的一切治疗措施,都是为了恢复患者的正气,提高人体的自组织能力,而不是“越俎代庖”,让患者听命于医生,受制于技术手段。
中医学从整体着眼,补虚泻实,调整阴阳,注重自我调养的思想,确实具有独特的大智慧。维持健康,恢复健康,不仅可以利用药物,更应该想到身心的调整。中医在治未病的思想指导下,有各种养生健身方法,比如按摩、气功、导引、针灸、拔罐、足疗、药浴、食疗、太极拳、八段锦等,都可以选用,并且可能达到药物治疗所没有的效果,能够避免药物治疗的毒副作用,节省大量的医疗费用。
(三)中医提倡“治未病”,让“预防为主”深入人心
二千多年前,中医学的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意思是说,一个人不能等到已经患了疾病再去用药进行治疗,一个国家也不能等到已经发生了动乱再去治理。……假如一个人患了疾病再去用药进行治疗,一个国家已经发生了动乱再去进行治理,就像一个人已经感到口渴了,才想起应该去挖井;一个国家已经发生了战争了,才想起应该去铸造武器,岂不是太晚了吗?!早在二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对预防为主的思想认识得那么深刻,论述得那么精辟。
我们现在提倡“社会以人为本”,而人要以健康为本,健康要以预防为本,预防则以健康教育为本,而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要人们懂得“治未病”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中国传统的养生方法提高自己的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黄帝内经》还提出了“治未病”的具体方法,可以概括为“三有一乐”:“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有度”的“三有”,和“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的“一乐”。中医说的“饮食有节”,是指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寒热适宜、清淡为主,合理搭配等多方面的内容;中医说的“起居有常”,是说居住环境舒适、起居生活有规律等方面的内容;中医说的“劳逸有度”,是指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和性生活都要做到适度,以避免过劳或过逸对健康的危害。《黄帝内经》提倡的 “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的心境,吸收了《老子》道家养生的精华,对健康十分有益。如果一个人能够完全做到以上“三有一乐”,就可以“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即可以活到自然寿命,超过一百岁。
我们看到,传统医学中提出的“三有一乐”的理念,与现代医学提出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三有一乐”所包括的内容更广泛,更符合国情,人民群众更容易接受,这就是中国传统养生知识深入人心,为广大群众所热爱的原因。
当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中国传统养生方法广受欢迎,有些居心不良的人,利用人们对中医药养生保健不太了解的机会,打着“传统养生”的旗号,牟取私利,宣扬不正确的东西,对中医药养生保健事业造成不利的影响,也危害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
今后,我们要大力宣传正确的中医养生知识,让人民群众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传统养生方法,避免上当受骗。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经对全国的一百多位中医科普专家,进行了中医药文化巡讲的培训,中华中医药学会也推出了十一位“首席健康科普专家”,已经建立了一支精干的队伍,为宣传中医药文化和养生知识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相信,中医药养生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必将对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做出巨大贡献。
先生们、同志们,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是我们大家的中医药!中医药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半个世纪之前,毛泽东主席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又说:“中国要对世界有较大的贡献,我看中医药是一项”。目前,距离这个目标的实现,还有很大的差距。为此,我恳切地希望各位科学家,把你们的聪明智慧贡献出来,开展多学科、跨领域的研究,为中医药的重新崛起,出谋划策,共襄盛举!
中医药是我国“原创的”知识体系,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财富。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心血与智慧,是国家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它关系到我国民众的生活方式、医疗安全、经济建设,是国家“强本节用”重要措施。因此,也就关系到大家的未来。由于中医药是“道术并重”的国医,它比中华美食,更容易走进世界所有的家庭,可以关爱每个人一生。因此,我们坚信发展中医药,可以促进健康,有助于建设创新型强国,可以造福全人类!
谢谢大家!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10-17 23:03 2楼
好文,振兴中医药,造福华夏儿女
⬅ 象思维使中医找回原创活力 老茶馆 认识骨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