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阴阳大法--------杏林居士

2010-10-20 20:12 楼主
中医临证常用八纲,然时下多注重辨表里、辨寒热、辨虚实者众多,而忽视阴阳之辨证,殊不知阴阳乃八纲之首要。
若无阴阳则无根本,人体本为阴阳之所合,正如明代张介宾所云‘阴阳者一分为二也’,原本为一,只是为辨其详,便从两个方向去观察而已。若论治病求本,常曰求证,实为阴阳也。
阴阳者何?世界观与方法论,是人为的认知观念。既事物相互对立、矛盾双方其属性上的表现与相反趋向。凡趋向于明亮、活动、兴奋、向上、向外、温热、扩散、开放等谓之“阳”。凡趋向于晦暗、沉静、抑制、向下、向内、寒凉、凝聚、闭阖等谓之“阴”。
中医所谓阴阳,是用以阐述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养生和临床的诊断与治疗。
——阐述人体结构: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六腑属阳、五脏为阴。阳经行于肢体的外侧面、阴经行于肢体的内侧面。督脉为“阳脉之海”,任脉为“阴脉之海”。
——阐述人体生理:阳主升,阴主降。阳主出,阴主入。清阳上升,浊阴下降。清阳外发腠理,浊阴内走五脏。清阳外实四肢,浊阴内归六腑。脾阳主升,胃阴主降。
——阐述人体病理:正气与邪气各分阴阳,辨其盛衰,以示变化。既:阴阳偏盛,阴阳偏衰。
——阐述辨证诊断:概括病变部位、性质及各种症候之属性,为辨证纲领。
——阐述防病机理:调整人体阴阳,使之平衡,为防病之根本。
人体之阴阳无刻不动,消长变化。此长彼消,此消彼长,此长彼亦长,此消彼亦消。阴阳消长之间其‘稳定’之时既为‘平衡’,————病家所求也。

~~~~~~~~~~~~阴、阳太过(太盛)~~~~~~~~~~~~(病理状态)
————————————————————阴阳之上限
************阴、阳平衡区域***********(人体正常生理状态)

————————————————————阴阳之下限
~~~~~~~~~~~~阴、阳不足(需亏)~~~~~~~~~~~~(病理状态)

临证调整阴阳犹如劫富济贫,如此而已。其变化八种,再无异说。
1、阴阳皆太过:抑阴潜阳。[常法]
2、阴阳皆不足:滋阴补阳。[常法]
3、阴盛而阳虚:抑阴补阳。[常法]
4、阳盛而阴虚:抑阳滋阴。[常法]
5、阴盛而阳平:抑阴通阳。(通阳之意在于阳气行则可化阴,以利药性。)
6、阳盛而阴平:抑阳护阴。(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护阴则可抑阳,为调理常法。)
7、阴虚而阳平:滋阴通阳。(通阳所为化气,以免阴聚成浊,反受其累。)
8、阳虚而阴平:补阳护阴。(补阳勿过,应斟酌药力,且护阴亦可阴中求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如夫妻和睦,一家圆满,夫妻反目,乐散家亡。阴阳相守,人活百岁,阴阳离决,魂散人亡(阴阳变化第九种————非医道所及)。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中医的思维方法有哪些?-------- 杏林居士 老茶馆 舌脉为何不符--------杏林居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