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路”拾瓣

2009-01-01 10:52 楼主
“心路”拾瓣
【1】少年感受 中医神奇

先父早年,为求生计,曾走关东、住药铺,归里带些许东省土产名药,故邑供电局

某职工,与先父是至交,其妻婚后十年不孕,遍求当地诸医罔效,父出其珍藏之鹿胎

膏以服之,未几即身怀六甲。又同族一长辈,患呕吐,久治不愈,父回检家存一《汉

医临证秘典》册子,按图索骥觅一治吐古方,服之,复杯而愈。少时常听大人们议论

起这些往事,颇领中医药之神奇!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9-01-01 11:21 2楼
“心路”拾瓣【2】

“心路”拾瓣【2】
师长指迷:初学读书勿过驳杂

步入医门,在中医学校学习之初,课余闲暇,看书颇杂。记得,一次拿着一本《时氏诊断学》正翻,师长王葆民先生走过,告诫曰:初学中医,不易驳杂,“中西汇通”一类,可暂不涉猎。应先走平和中正的路子,以免歧路亡羊之忌。并指点经典之外,现代如任应秋、秦伯未、蒲辅周、岳美中诸老书可读。此等教诲,三十年后,言犹在耳!
2009-01-02 14:47 3楼
心路拾瓣

“心路”拾瓣【3】
端着簸箩上课的胡老师

看到当前基层中药、炮制人才匮乏,每每想起母校教中药炮制的胡老师。清瘦白晰的面庞,微驼着背的上身。上课铃一响,端着一个大簸箩走上了讲台。不带教本,教材就是簸箩里的中药;无多空洞的理论,道出来的都是当年住药铺、作药工时的亲手亲历。讲的来了兴头,就把大家带到校园内一块药圃,药圃里没有的,就把大家带到中药标本室,指指点点讲着每味中草药,别是一番风味。多少年头过去了,胡老的一举一动,每每忆得,尚浮现如昨。直面现状,又添了几分惆怅!
2009-01-02 16:29 4楼
初学中医,不易驳杂,“中西汇通”一类,可暂不涉猎。应先走平和中正的路子,以免歧路亡羊之忌。

非常认同!
2009-01-02 16:50 5楼
谢谢认同!
2009-01-02 17:12 6楼
俺就学不会像楼主一样精练的文字,俺继续学习。
2009-01-02 17:14 7楼
梅君谦虚了!
2009-01-02 17:49 8楼
渔翁先生的经历真是难得,家庭,师长的影响,想不走上岐黄之路都难。
2009-01-03 00:20 9楼
“心路”拾瓣【4】
“忘年交”老师们
七五年,工作之初,在本县二轻系统职工诊所,诊所有两位西医老大夫,对我这新分配来的小中医非常客气、呵护,他们多年历练,患者找得多,遇到他们认为需要中医调治的患者,每推荐于我,得以识得不少常见病、多发病。记得“痄腮”流行、甲肝流行,水痘、麻疹流行多用中药奏功。遇到较疑难,辨不准的疾病,有幸拜识了当时在县医院任中医科主任的陈家礼先生(现为山西中医学院教授)先生为六六届南京中医学院毕业分配我地的,擅调理脾胃及温病的辨治。收藏着他早年手抄来的《叶案真本》;耿全达先生,七十年代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迄今尚记得他讲“甘温除大热”的病例;也幸甚拜交了离我们诊所不远处---商业职工诊所的民间老中医郭永诠先生。先生原悬壶于本县一大村,因用中医理法治好了商业系统一领导的肾炎,得调县商业诊所,老先生文化底蕴不错,藏书不少,诊余闲暇,每赴求教,古往今来,无所不谈。医林掌古,旧医轶事,皆为谈资。说到伤寒、温病之争,老先生忆及本地老医多看《医宗金鉴》《寿世保元》《傅山女科》,对温病新说尚不甚了了。而郭老先生则
兼得风气之先,银翘、桑菊、三仁等方早施临床。
2009-01-03 00:47 10楼
现在大多数人都写不出如此的好文章。
2009-01-03 08:40 11楼
渔翁底蕴深厚,值得学习
⬅ 对“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一语的质疑 老茶馆 临床疗效是检验中医的唯一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