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成塔,成就中医-----与初学者谈中医学习思路

2010-11-04 09:10 楼主
怎样才能学好中医?由于每个人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悟性,外部条件也各不相同,决定了答案肯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各不相同。我说的聚沙成塔的思路方法,算是自己近二十年学习的一点体会吧,整理出来与各位中医爱好者交流,希望能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谈到中医的学习思路,说起来很抽象,但确实是每个学习绕不过的一个问题,只是有人清晰,有人模糊而已。你想面对中医那么多的历代书籍,从年代来看,黄帝内经以下,晋唐宋元、明清民国,直至近代,时间跨度二千多年;从内容来看涉及的面太广了,有基础性理论(阴阳五行、五脏六腑、皮肉筋骨、气血津液、经络穴位、方剂,本草等等),各种诊法(望、闻、问、切),各种辨证方法(阴阳辨证、五行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八纲辨证,近世还有方证、药证等等),各种治疗方法(气功导引、按摩推拿、针刺艾灸、刺血刮痧拔罐、汤液醴醪、膏丹丸散、薰蒸灌洗等等),余者不胜枚举;从医学流派来看,有伤寒金匮的经方派,有攻下派,有寒凉派,有脾胃派,有滋阴派,有温补派,有温病派,近世还有名声飞扬的火神派等等。从治疗对象来看,有内科(大方脉)、外科、妇科、儿科、伤科等等。纵是上上之材,穷其一生,也不可能全学全通。这么,从哪儿入手,先学什么,后学什么;或以哪些为重,哪些为轻,就不得不有所考量了。

堆沙堆的游戏,大家在儿时多半玩过,砂粒是都是零散的,但它们聚在一起,又可以堆成沙堆,有一定的高度。要想堆得越高,它的底面就要越宽,换句话说,底面的宽度决定了最后的高度。在我的体会之中,中医方方面面的知识,也都是象点点滴滴的砂粒一样,只有聚得多了,才可能向高处发展。在中医学习的初期,我也曾想专攻一块,以期尽快达到相当的高度,比如说专攻《伤寒论》、《金匮要略》,想成为经方大家,或专攻中医妇科,想成为妇科高手,如此等等。在实践过程中,才慢慢发现,这样的目标在想象中是比较完美的,实际上却是难以实现的,就象要把沙子堆成宝塔一样难。反过来,并不直接追求高度,只是在中医学的各个方面,慢慢去积累,慢慢去体悟,不管哪一门哪一派医家的著作,一味的看去,日积月累,长时间下来,不知不觉中,感觉自己对中医的理解渐渐加深了,对很多问题也形成了自己的看法,临床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很多疾病在治愈后反观自己的处方,既有经方的影子,又有时方的痕迹,但又都不是刻意为之,一切只是临床病机的需要而已。有些时,对于一些别的医生屡治不应的病症,而自己恰恰在某前辈的著作中读到了相关的论述,依样葫芦画一画,效果竟出乎意料。每当这时候我就在想,真是自己的水平高吗?只是自己在平时的积累多一些罢了。就象越来越多的砂粒聚起来,自然是越来越高了。

这所以把中医知识比作砂粒,在我的体会中,确实是中医的特点决定的,在现阶段,它还不能象现代建筑一样,在沙子中加入水泥钢筋,直接就建成大厦的。这和西医的特点完全不一样,西医的内容是具体的,每研究出一种新的检验方法,治疗方法,治疗药物,很快大家都掌握了,都提高了。而中医的内容是抽象的,就算中医有一种理论提出来,并制定了一个新的方剂出来,但在实践中,每个中医从自身角度出发,对这个抽象理论的理解也并一致,很难直接掌握应用,如果要用,还需要一个重新理解消化吸收的过程才行。

真正从中医自身的特点出发,要想不断提高临床水平,并最终达到一个相应的高度,首先要做的,还是从理论到实践,点点滴滴的去积累,象聚沙子一样,聚得多了,形成土丘,形成小山,直至形成大山,就如古训所说:“海不让水潦,以成其大;山不让土石,以成其高。《淮南子·泰族训》”树立了中医学习过程中的这种思路方法,难道不可以使我们在中医的学习中,能够抛弃急功近利思维,真正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去多读一些书,认认真真去多思考一些病例吗?!在心烦意乱,神浮气躁,为自己提高缓慢而苦恼时,聚沙成塔的道理,难道不能帮助我们明白问题出在何方,从而找到正确的做法吗?!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11-04 10:21 2楼
不是医生,只是爱好者。也遇不到很多病症啊。要从哪里开始入手呢?
2010-11-04 11:28 3楼
中医和其他传统技艺等同,如果想深入研究最好是有师傅领进门,然后再修行靠个人。
2010-11-04 11:38 4楼
回复 2# flcz3
在中国历史上,中医生和中医爱好者之间,经常并没有严格界线,好多医家,本身就是官员,但医学上的成就非常大。现在有了执业医师法等等的限制,把二者严格区分开来,但这并不妨碍个人在中医学上修为的不断提升,你问的问题在中医爱好者里比较普遍,大家都为之苦恼。但我想反问一句,你们对中医方方面面的知识,积累到了什么程度了呢?是不是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哪天你身边的某个人生病,真的找到你,你觉得有把握能认清他(她)的问题,并加以顺利解决吗?所以首先要读书明理,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难了,至少象我虽然确实是天天在看病,但也不得不承认,对中医的理很多还是模糊的。真正明理了,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厉害了。不管你有没有证书,病人都会追着你不放,你到哪儿,人家跟到哪儿,为什么呢?他们的问题非你解决不了啊!否则只能是叫以人试方,始终迷糊,那就是执业中医生,也难有成就。
不知我这样说,您心里是不是清楚一点了呢?
2010-11-04 12:28 5楼
楼主的言论对我很有启发,多谢了。论坛有你们这些良师益友是论坛之福气。是我们初学会员朋友们的福气。
2010-11-04 12:35 6楼
楼主所说的水泥,应该是存在的。
边跟师临床,便学习理论。有可能就是可以作为水泥来使用。
2010-11-04 13:01 7楼
回复 6# 董兴辉
先生太谦虚了,只是大家一起交流提高而已。我也经常说,在中医面前,自己顶多只是一个小学生,也许才一二年级,要想到大学毕业,穷一生也未必能够,更别说还有高的了。
水泥也确实不是没有,我认为,内、难、本经、仲景学说,就是中医的钢筋水泥,成就的中医大厦框架,只是这些都是古人的杰作,要想变成自己知识大厦的建筑材料,还需大大的下一番苦功夫不可。其中涉及内证的问题,如我之凡夫,终难望其项背。
2010-11-04 13:17 8楼
由博返约,博的不够自然约不起来

一些大师晚年推崇某一派,或如伤寒,或如温补,或如温病,乃是早年博览众家,由博返约之后。

青年学习如不先博,妄自陷入某一家,不见其余,则终生受困也
2010-11-04 13:41 9楼
回复 8# 为往圣继绝学
先生此言,甚是精辟,非常有见地。无论是博是约,都是在于明理,理明,则一言而终,理不明,则流散无穷。但如不经历流散无穷,又哪能最后这一言而终呢?!
2010-11-04 13:57 10楼


不敢不敢,先生高论,我也受益也
2010-11-04 17:05 11楼
各位老师谦虚至致,言谈甚是精辟,在下学生终生受用!
⬅ 郎中马敬如遇到的危险案例——警钟长鸣 老茶馆 杂病急求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