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血疗法》◎适应症和禁忌症

2010-11-08 12:55 楼主
第四章◎适应症和禁忌症

针灸可以治疗传染病,呼吸、循环、消化、泌尿、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疾病,以及外伤科、妇儿科、五官科等各种疾病三百多种,针刺放血疗法的主治范围也是相当广泛的,三棱针针刺的疗效有时甚至还高于毫针。针刺放血疗法不仅能够治疗慢性病,也能够治疗危急症,对部分疑难杂病往往有奇效。根据临床观察,刺血治疗某些癌肿病人,可以缓解症状,减轻痛苦,延长生命。针刺放血疗法对不少常见病、多发病有效,但不是对所有的疾病都有效,它有一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临床治疗时必须正确选择适应症,才能保证和提高治疗效果。

一、适应症

针刺放血疗法的主治范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内经》中就有较多的篇章论述,在当时,主治的范围已相当广泛,诸如发热性疾病、外科疮疡、跌打损伤、疟疾、关节炎、腰腿痛、水肿、腹水、癫狂症、肝胆疾病、心脏病、胃病、气管炎、肺病、腮腺炎、齿疾、鼻衄、失音等疾病及各种痛证,均可用针刺放血疗法治疗。摘引部分经文如下,供临床参考。

关节炎:

《灵枢◎官针》:“病在经络病痹者,取以锋针”。

《灵枢◎寿夭刚柔论》:“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

头痛:

《灵枢◎厥病》:“厥头痛,头痛甚,耳前后脉涌有热泻出其血,后取足少阳”。

腰痛:

《灵枢◎杂病》:“腰痛,……中热而喘,取足少阴腘中血络”。

《素问◎刺腰痛论篇》:“腰痛挟脊而痛至头,几几然,目(目巟)(目巟)欲僵仆,刺足太阳郄中出血”。

跌打损伤:

《素问◎缪刺论篇》:“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先饮利药,此上伤厥阴之脉,下伤少阴之络,刺足内踝之下、然骨之前血脉出血,刺足跗上动脉,不已,刺三毛上各一痏,见血立已,左刺右,右刺左”。

心脏疾病:

《灵枢◎热病》:“心疝暴痛,取足太阴厥阴,尽刺去其血络”。

《灵枢◎禁服》:“……代则取血络而后调之”。

肺病:

《素问◎刺热篇》:“肺热病者,……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

肝胆疾病:

《灵枢◎五邪》:“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脉以散恶血”。

《灵枢◎四时气》:“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取三里以下胃气逆,则刺少阳血络以闭胆逆,却调其虚实以去其邪”。

肾脏疾病:

《灵枢◎五邪》:“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取之涌泉、昆仑。视有血者尽取之”。

癫狂病:

《灵枢◎癫狂》:“狂始生,先自悲也,喜忘苦怒善恐者,得之忧饥,治之取手太阴、阳明,血变而止,及取足太明,阳明”。

《素问◎调经论篇》:“神有余则笑不休,……神有余则泻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

高热谵语:

《灵枢◎刺节真邪》:“大热遍身,狂而妄见妄闻妄言,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虚者补之,血而实者泻之”。

《灵枢◎杂病》:“衄血,取手太阳,不已,刺宛骨下,不已,刺腘中出血”。

咽痛:

《素问◎缪刺论篇》:“嗌中肿,不能内唾,时不能出唾者,缪刺然骨之前,出血立已,左刺右,右刺左”。

失音:

《灵枢◎忧恚无言》,“无音……刺之奈何?……两泻其血脉,浊气乃辟”。

《灵枢◎寒热病》:“暴瘖气鞕,取扶突与舌本出血。”

齿疾:

《素问◎缪刺论篇》:”齿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脉人齿中,立已”。

各种痛证:

《灵枢◎终始》:“刺诸痛者,其脉皆实”。

《灵枢◎四时气》:“小腹痛肿……取之太阳大络,视其络脉与厥阴小络,结而血者”。

王秀珍老中医的经验,凡属中医所讲的痛证、实证、热证均可刺血治疗。《素问◎血气形志篇》曰:“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泻有余,补不足。”对于中医所讲的虚证,如在局部来看也属气血瘀阻之征象者,亦可刺血治疗。王秀珍老中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摸索出针刺放血治疗虚证,如全血减少、慢性出血性疾病等,临床取得满意的效果。

据临床治疗观察,下列各科的近百个病种,针刺放血治疗均有一定效果。

1.内科疾病:

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心脏病、消化性溃疡病、肝炎、胆囊炎、胆石症、慢性肾炎、钩端螺旋体病、血管神经性头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多发性神经炎、精神分裂症,癔病、神经衰弱症、中暑等。

2.外科疾病:

疖肿、急性乳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淋巴结(管)炎、骨髓炎、慢性小腿溃疡、坐骨神经痛、肩关节周围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风湿性关节炎、尿路结石、前列腺炎、蛇咬伤、跌打损伤、骨折后功能障碍等。

3.妇科疾病:

痛经、不孕症等。

4.儿科疾病:

脑炎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癫痫、遗尿症等。

5.五官科疾病:

急性结膜炎、角膜炎、麦粒肿、内耳眩晕症、鼻炎、耳鸣、耳聋、扁桃体炎等。

6.肿瘤:

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囊肿、食道癌等。

二、禁忌症

针刺放血疗法的禁忌症,《内经》中已有详细的记载.如“脏有要害,不可不察”,“五夺不可泻”,大脉(指动脉)不可刺;病人情绪不安定、生活不正常,如大醉、大怒,大劳、大饥、大渴、大惊等不可刺等。

《灵枢◎五禁》:“形容已脱,是一夺也。大脱血之后,是二夺也。大汗之后,是三夺也。大泄之后,是四夺也。新产大血之后,是五夺也。此皆不可泻”。

《素问◎刺禁论》:“刺跗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舌下中脉太过,血出不止为瘖。刺足下布络中脉,血不出为肿。刺郄中大脉,令人仆脱色。刺气街中脉,血不出,为肿鼠仆。……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臂太阴脉,出血多立死。……”。

一般对以下几种情况,列为刺血禁忌症:

1.体质虚弱、贫血严重及低血压者,慎刺。对于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者,宜进食、休息、解除思想顾虑后施治。

2.孕妇、产后、习惯性流产者,禁刺。月经期间最好不刺。

3.外伤有大出血者,禁刺。

4.对于重度下肢静脉曲张者,慎刺。一般下肢静脉曲张者,应选取边缘较小的静脉,注意控制出血量。

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不要直接针刺局部患处,可在周围选穴针刺。

6.危重烈性传染病人和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者,禁刺。

7.动脉禁刺。

8.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凝血机制障碍者,慎刺或禁刺。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刺血疗法》◎针刺放血的方法 老茶馆 《刺血疗法》◎穴位及主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