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三阴、三阳”

2010-11-25 17:57 12楼
关于怎样区分阴阳的“太”、“少”,以及这种“太”、“少”的固有含义,我也有一个截然不同的看法。
我的看法来自比《内经》成书更早的《易经》。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而万物穷变焉……”
也就是说,自然界从原始混沌的“太极”中首先演化出两仪,即阴、阳;而后,两仪再生四象,也即少阳、太阳、少阴、太阴。
但化生出四象之后,原来的阴阳还存不存在了呢?当然不可能消失,因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那么它显然是加入了“四象”之中,成为了其中的一份子。
那么,原始的那个“阳”,是成为了太阳,还是少阳呢?如果一个是本源的,一个是派生的,那么按照中国古人的习惯,显然本源的那个应该称之为“太”。只有“太祖”才能生出“少祖”,而不是相反。
在这里,《易经》虽然没有明说谁先谁后,但其后“四象”再演化为“八卦”,却已间接证明了这一点。
因为周文王在解说八卦时,曾有一个“乾坤学说”,认为先有天地(天即“乾”卦,地即“坤”卦),天地相交而成万物,从而其余六卦皆是“天地”的子女:“震”为长男,“坎”为中男,“艮”为少男;“巽”为长女,“离”为中女,“兑”为少女。
对照“少男、少女”中的“少”字,与先前的“少阴、少阳”呼应,显然这是“后生”的意思,而不是原始的。
换言之,在《内经》时期,内经作者或其注释家对于“阴阳”的认识,本身就是有争议和偏差的。内经不是阴阳学说的发明者,只是应用者,其距离阴阳学说的最初创立(这已无法考据),至少也有千百年了吧……
那么我们现代人,距离阴阳学说的初始创立,更是过去几千年了,怎样理解阴阳的“太”、“少”?
其实,只要结合物理学的的基本原理,说穿了很简单,并且对一切都将一目了然。
《素问-阴阳应象》说:“阴静阳躁……阳化气,阴成形。”
“躁而化气”则物质离散,
“静而成形”则物质集聚。
因此,从空间运动形态来说,聚散运动是阴阳的第一特性。
连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中也说:“一切运的基本形式,都是接近与分离、收缩与膨胀……一句话,都是吸引与排斥这一古老的两极对立。”可见古今中外,真理所见略同。
而物质集聚,密度增加必然下沉;物质离散,密度减低,必然上浮。这在物理学上又叫作“自然热对流”。
因此,在“自然热对流”中的升降运动则是阴阳的第二特性,它派生于聚散运动的基础上,应该是“少阳”。而聚散运动作为本源运动,显然就是“太阳”了。
古人把“太阳”对应于夏,取其“炎散”;把“太阴”对应于冬,取其“凝聚”;把少阳对应于春,取其“升发”;把“少阴”对应于秋,取其“肃降”。四季循环也就是升、散、降、聚的循环,所以其中才有着相生相克的原理。
以此原理再看内经阴阳,则一切皆通。
从而,“尽信书,不如无书”。任何真理都有一个不断反思、不断抛弃错误的自我完善过程,舍此无法发展。中医也是同样……
2010-11-26 21:47 13楼
问:《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别论》、《阴阳类论》及运气七篇等篇中之“三阴三阳”,为何以“三”命名?

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天元纪大论》:“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内经》之言阴阳,实则与当时《易》及道家之思想有深厚之渊源,或本源于此等。

如《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其与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相吻合。

由上可见,“一”为万物之始,天地自然界“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之宇宙也。《易》始于一,太极者也;分于二,“阴阳者,一分为二也”,分而为二以象两,两仪者也;通变于三也,挂一以象三,“三者一之用也”。道家思想,一为虚无之气,二为阴阳,一二合而为三,从而生出了万物。

傅景华主编《黄帝内经素问译注》:“其气三:《易•系辞》:‘三五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三为通变之数。易始于一,分于二,通于三。《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凡有形质者,莫不资生于三。此论阴阳与天、地、人关系,应指《易》所谓天、地、人三才。在人则指形、气、神三元。《六节藏象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而为九。’杨雄《太玄经》揭示了三元、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等数的三元序列规律。正象二进位制是阴阳序列演进的数学表达一样,三进位制是三元序列演进的数学表达。”

三者,三阴三阳也,或本源于《易》及道家之思想。
2010-11-27 16:36 14楼
试说这个“三”。
我认为《易经》和《老子》中的“三”与内经“三阴三阳”的“三”是不同的。
古人以“运动”看世界,而运动在某种角度上可则分为“有序”与“无序”两方面。
所谓“无序”其实是指“大象无形”的“最一般运动”,由于太大、太深而无法具体观察……比如《老子》所说:“有物鸿蒙,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
但这样的“物”是不可能被物理学所承认的,因为物理学是实验科学,“有比较才有鉴别”,而此“物”太“大”、太“一般”,以至于没有比它更一般的参照物,所以是无法被科学仪器所证实的,充其量也只能归结为“宇宙真空”。尽管在哲学上我们都认为“真空不空”,但只要仪器测不出,物理学就不会承认。
而一切能被物理学证实的“物质”都是比较“特殊”的“有序运动”。比如一个电子围绕一个质子而稳定旋转,被称为“氢”,但如果是两个电子围绕两个质子而旋转,那就不是氢而是氦了。可见,不同的物质名称,其本质是代表着不同的“特殊运动”。
但《老子》认为,“无名天地之始”,一切“特殊”都是来源于“一般”的,一切有序运动都是来源于无序运动的。所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皆生于有,有生于无。”
由无序转为有序,是谓“太极”;而运动一旦有序,必然是吸引与排斥“这一古老的两极对立”达成的稳态,这也就是“阴阳两仪”。
然而所谓“有序”,只是宇宙运动在小范围产生的一种特殊形态,换言之,太极两仪一旦出现,所有的无序状态是否就都消除了呢?否。有序的周围,依旧充斥着无序。
比如我们人类的机体,所有的血肉都有是由生命整合起来的有序之物,人的胃肠之中依旧有着待消化的食物,那就是未经生命整合的无序状态。一个稳态体系常常需要不断地从体系之外的非稳态之物中获得补充,这也称为“耗散结构”。
这样,有序的阴阳两仪,再加上一个无序的补充源,便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也即《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三”的本意。
这个“三”,进一步也可演变为五行学说中的一行:“土”。其演变过程为:阴阳两仪,先派生出升(木)、散(火)、降(金)、聚(水)四象,再加上一个补充源(土),便成了“五行”。所以张仲景说:“脾者土也,居中央,常以四时长(养)四脏。”
由这里来看,显然内经“三阴三阳”中的“三”,与《老子》“三生万物”的“三”,不是一个概念。
因为“三阴”、“三阳”,既然讲的都是阴阳,那么显然说的都是“有序的运动状态”。
根据张仲景对“三阴三阳”的认识,他是把它当作“症候群”来处理的。
“太阳之为病,头项强痛而恶寒”。从“运动论”来看,病理抗衡的方向是“头项”,并且“恶寒”,能量聚散度是“向内、局限”;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是也。”“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病理抗衡方向是胸、咽、目,能量聚散度是“内外交替、时而局限,时而弥散”;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阳明脉大。”“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病理抗衡方向是腹、胸,能量聚散度是“弥散”。
病理热能最大的是阳阴,病理热能最小的是太阳,少阳则在二者之间。
由此可见,很多内经注家把“太阳”说成是“壮大之阳”不够确切,太阳只是离散之阳,不是壮大之阳,既言离散运动,必然是由点到面铺开,换言之它本身还处于“点”上。
而阳明则是已经壮大行将及阴之阳(阳加于阴)。《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而三阳症中,唯独阳明症身热多汗便是这个道理。
所以我认为,“太阳”是离散之阳;阳明是已经扩散而“阳加于阴”之阳;而少阳,则是上升或定向行进之阳(因其表现为定向行进,一旦受阻,就会往来寒热,除了咽喉症状,还兼及其它机体腔腺管阻滞的情况)。
拿一句形象比喻来说,那就是:“太阳如点,少阳如线,阳明如面。”
不是么?任何感染性疾病,往往都有“点——线——面”的播散过程。以呼吸道为例,最初往往是鼻腔上呼吸道感染;接着影响咽喉、扁桃体;进而又向下呼吸道发展,扩散到肺。而肺表面比上呼吸道表面大了何止千百倍?自然会有极为强烈的发热反应。从治法上看,也正因为“太阳如点”,所以需要“发”;“少阳如线”,所以需要“疏”,“阳明如面”,所以需要“清”。
或许这就是中医通常认为“伤寒”有着“太阳——少阳——阳明”的传变过程的原由吧。
2010-11-30 22:04 15楼
回复 14# shenyvf
很有道理,多谢赐教。
2012-02-24 19:38 16楼
shenyvf 说:
试说这个“三”。
我认为《易经》和《老子》中的“三”与内经“三阴三阳”的“三”是不同的。
古人以“运

看了很受启发。要是把“三阴”详细讲讲就更好了。
2012-02-27 16:27 17楼
又一个误入歧途的人,
2012-02-27 16:50 18楼
学习了,不错不错,长见识了
⬅ 笔记小说拾零:茄子 老茶馆 名医谈用方体会和诀窍------对当归补血汤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