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中医象思维的代表作

2010-11-25 19:28 楼主
《内经》——中医象思维的代表作
中医治病靠什么?不是靠仪器,不是靠理化数据,而是靠人的大脑,靠象思维,靠智慧。
中医的象思维何时建立的?应当说是“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的《内经》。这是毫无疑义的,《内经》就是中医象思维的代表作。
《内经》所建立的藏象理论、经络理论、气血理论、体质理论、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理论,都是象思维的结晶。可以说,没有象思维,这些理论就不可能建立,中医学就可能仍然停滞在“形而下”的阶段。正是象思维,使中医学上升为“形而上”的“道”。“提携天地,把握阴阳”,你看中医学的视野是何其阔大!正是有了这样的视野和思维,它对人体的生命现象包括疾病的观察和认识才可入木三分。
何谓象思维?“象”的本义为“形状”、“样子”、现象,这里还含有“相似”、“比方”、象征之意。《易经•系辞》:“圣人设卦,观象”;“两仪生四象”;“象也者,像也”。简言之,象思维就是“观物取象,象以尽意”。就是直观、顿悟、想象、表达(包括解说、推衍的意义)。这里的“象”,既含物象,也含意象。这个“尽意”,就是发挥,就是智慧的显现,开发人的悟性,从而可以发挥最大的想象空间和自由,发挥出创造性。
《内经》所论之“象”,既有物质之象,也有心灵之象。其所论物象如:“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其所论意象如:“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怒伤肝,悲胜怒”;“二阳之病发心脾”;“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内经》指出,阴阳“有名而无形”,“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五运行大论)也就是说,天地阴阳是以“象”来表现和说明的,它可以在人们的大脑中留下印象。
那么,如何来表现呢?王树人先生(中国社科院哲学所)说得好:象思维是“最具原创性的思维,用现代科学研究的话说,是提出和发现问题的思维”。你看一部《内经》,提出了,也解答了多少个问题:从上古之人的年岁差异起,沿着人年老而无子或有子的问题展开,下至关于五藏如何应四时;法阴阳奈何?调此二者奈何?十二藏之相使,贵贱何如?何谓气?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何如?藏象何如?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愿闻病机何如?妇人重身,毒之何如?何谓虚实?然夫子数言形与神,何谓形?何谓神?如此等等,其问题涉及面之广,之深,真是令读者叹为观止。正其所谓“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据,所谓明也。”《内经》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也是精辟深透,不乏真知灼见,其中许多文字至今依然无可更改和替代。
《内经》中有关象思维的内容很多,今仅举如下数例:
“ 岐伯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五运行大论)一这一段就是典型的象思维。这种思维是一种跳跃式地联想:由五方之一的东,生出五气之一的风,由风又生出五行之一的木,由木又生出五味之一的酸,由酸又生出五藏之一的肝,由肝又生出五体之一的筋,由筋又生出五藏之一的心。——好一个聪明睿智的联想,它构建出了一个内容多么丰富而又有生气的天人合一环周图。不要怀疑这些东西之间毫无牵连,仔细想来,验诸于实践,还真有那么一种“相生”的关系存在。
另外,与此类似的句子还有:“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化生气。”(注:此段话曾先后出现于天元纪大论和五运行大论)——什么天呵、地呵、人呵、玄呵、道呵、味呵,智呵。神呵,把它们扯在一起,是不是岐伯的思维发生了混乱呵?我看,不是的。就让读者们慢慢地去思考,领会吧。
《素问•举痛论》中, 关于“百病皆生于气”的一段,其中既有“象”(现象),如:怒、喜、悲、恐、寒、心、肺、精、呕血、泄、腠理开、汗大泄、喘息等,也有对于气的各种形态(气上、气缓、气消、气下等)即气的变化之描述与解说,虽然有些抽象(如所谓荣卫、上焦、神、志、虑等),但也确能自圆其说,成一家言,不无道理。当然,这种解说仅是一种想象、揣度,很难用肉眼看得清楚。比如其对“悲则气消”的解说是“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素问•经脉别论》中,关于水饮在人体内的变化输布过程,也是象思维的最好实例,颇耐人寻味、即:“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这是一幅多么生动、形象的内景图呵,而且是动态的,即使是最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也无法把它显示出来。但是你能说这幅图象不美妙、不真实吗?请看它在本段文字中所使用的动词:入、游溢、输、散、归、通调、布、行。把这些词与人体内的脏腑即脾、肺、胃、膀胱联系起来,就把水饮在人体内的输布过程表达得既清楚又活灵活现,而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脑子里。这幅图象既是实的,也是虚的,既是清晰的,也有些模糊,仿佛在若有若无之间,而这就是“道”。
有学者指出,“五行、五脏配属说是《内经》最具典型意义的象数模型”。如《素问•宣明五气篇》中所论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五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五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五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五藏应象(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等,就是这方面的很好说明。因为如果不是用象思维,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不会把肝与泪联系起来,也不会把肾与唾联系起来。这里,《内经》所说的肝、肾,实际上已经是被虚拟和抽象化了的,而不是解剖学意义上的实体。
《内经》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和表达,已是“一种趋向于整体性的模型化认识与表达了”。如其所论述的“脾”,就已远远超出了西医解剖学上的范围,而涉及相关的是十一个方面,即:湿、甘、肉、肺、哕、土、黄、宫、歌、 哕 、思。如此建立起来的中医形态学,无疑地要比西医的认识深刻、全面,因而能更有效地指导运用于临床。
说到象思维,不能不说到中医所谓的“神”。“神”并非实体,也不是一个具体的“物”,而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在《内经》中却赋予了它深刻的内涵及意义,使人们不得不相信它的存在。《内经》告诉我们,中医的首要任务,就是顺应、按照阴阳、四时的规律治神、调神。所谓“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粗守形,上守神”;“独立守神”;“服天气而通神明”;“阳气者,精则养神”;“凡刺之真,必先守神”。《内经》认为,“神”无处不在,它可在天,在地,在体,在藏,在色,在音,在声,在变动,在窍,在味,在志。总之,“神”即指阴阳变化。而这个“化”就是“生”,故云“物生谓之化”。这个“化”的过程,也是一种“象”,只不过这个“象”很难用肉眼(包括一些现代的科技设备和仪器)看得清,需要人们去想象、推测、模拟。《内经》还用“神”来比拟高明医生的医技。即“望而知之谓之神”、这就告诉我们,诊病之道,很重要的是要靠医者的智慧,即象思维,包括直觉、顿悟、意会、揣度等,而绝非仅仅依靠病人身体上所发现的形迹。
总之,对人的非解剖结构和无形的“功能态”(即如中医学所谓的“证”及病机等)的认识、把握与探索,对于医学而言属于更高级别的层次。这就需要象思维。《内经》在这方面开了一个好头,树立了典范,使中医学一直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11-25 20:14 2楼
象思维是中医的重要思维,离了它就不是中医了
⬅ 芍药甘草汤——人间圣药 老茶馆 研读宋本《伤寒论》宜参淳化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