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就是一种烙着中国印的文化

2010-12-05 20:21 楼主
2800年前出版了一本叫《黄帝内经》的书,这本中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中涉及两个人物: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祖先之一的黄帝和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的智叟歧伯。人为什么会生病?人为什么会生不同的病?为什么有的病好治有的病难治?治疗的原则是什么?治疗的方法有哪些?。围绕着人的生命健康话题,忧国忧民的黄帝不停地问,打破砂锅问到底,学识广博的歧伯耐心地答,深入浅出拨云见日。黄帝放下架子,不耻下问甘当学生,难得;歧伯不计报酬,不厌其烦毫无保留,可敬。

《内经》从整体观的高度以思辨的方式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理论和实践,无疑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岐黄”成为中医的代名词既体现了《内经》的历史地位和文化贡献,也提醒我们的中医后来人要做“黄帝式”的学生,“歧伯式”的学者,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杏林

古时候有位中医大夫医术高明,十里八乡的百姓纷纷前来求医问药。可绝大多数的患者很贫穷,无法支付已很低廉的医药费,大夫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的救治穷苦百姓自己又不陷入生活危机呢?他苦思冥想,吃不好睡不香。终于他想出个主意:穷人看病不付钱,若治疗有效只需在他家的房前种下一颗杏核。百姓闻听无不称赞,求医者络绎不绝。摆脱了困扰,大夫专心致志,医术更上层楼。几年下来,房前渐渐形成了一片不小的杏林,说来也怪,这里的杏树无人照理却长得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杏满枝头的时候,大夫则在林前立一块牌子上写:五谷交换,各取所需。

医者,仁术也。我赞叹这位大夫的创新精神,这种精神有三个来源即:对患者的爱心,对事业的专心,对生活的平常心。中医从一开始就倡导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以“仁德”自省,医技医德兼修,追求妙手回春,更崇尚誉满杏林,德艺双馨才是医者的终极职业目标。



悬壶

古时有一位年轻人酷爱中医,立志要成为一代名医。在当时既没有学习理论的学校,也没有临床实践的医院,学习中医基本上靠自学,能遇上名医名家收你为徒几乎是所有中医学子的梦想。这位年轻人也不例外,十年寒窗后他决定云游四方,拜师学艺。一天他来到一个小镇,闻听镇上有位老者医术十分了得,能手到病除,起死回生。年轻人大喜立刻前往医馆拜访。医馆里患者接踵而至,老者应接不暇,年轻人毕恭毕敬地等在一旁。一番自我介绍后说明来意,老者沉思片刻以才疏学浅恐误人子弟为由拒绝了年轻人的拜师请求。可这个年轻人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跟老者学艺,决定要亲自去家里登门拜访。一打听,镇上居然无人知道老者的住处。情急之下,他打算尾随老者一探究竟。黄昏时分,老者走进一条小巷后就不见了,年轻人赶忙四下寻找,只见在小巷的尽头有一家酒馆,酒馆的屋檐下挂着酒幌和装酒的葫芦,格外显眼。一打问,店家未见老者入内,沮丧的年轻人决定就在原地等,等到老者再次出现。深秋的夜晚寒风袭袭,疲惫的年轻人在屋檐下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拂晓,老者看见了在酒馆外长廊一角席地而卧的年轻人,既感动又钦佩,终于答应收他为徒并告知了自己的身世,原来老者是位医仙就住在葫芦里。从此师徒二人白天看病行医,晚上就跳进葫芦里钻研医书。年轻人最终成就了一代名医的理想,他就是药王孙思邈。

古人学习中医的艰难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怀揣着救死扶伤的理想主义信念,为求真才实学苦心志劳体肤,无怨无悔永不放弃。中医发展前行的每一步都闪烁着这样的人性光辉。



青囊

三国时期一代枭雄曹操患有严重的头风病,多方医治都不见效。有人建议请名医华佗诊治,华佗提议开颅以图根治。生性多疑的曹操听后大怒,认定华佗要害他,将其打入死牢。自知此劫难逃的华佗焦虑万分,为的是凝聚了毕生心血的众多医稿还未整理成册。他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奋笔疾书,很快就完成了书稿。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失去人身自由的华佗不可能将书稿带出牢外公布于众。天无绝人之路,最后一位送饭的狱卒冒死挺身相助,将书稿藏于送饭的青色布袋里从而了却了华佗的心愿。

不畏权贵,直言不讳,这是中医人的品格,大难临头仍不忘著书立说留传后世,这是中医人的气魄。生为医圣,死为医魂,可歌可泣;一片丹心,一身正气,感天动地。



中医不仅仅是医学更是一种文化,是深深植根于中华大地的医文化,对中医的继承和发展就是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带着这样的情感共识来思考中医的存废困境,我们才会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走得更好,我们才能不辜负先人们的期望。

中医不会死,中医万万岁!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12-08 21:10 2楼
拜读,但愿中医能走向辉煌
⬅ 阵发性麻木伴头晕 老茶馆 针灸调治高脂血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