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疾病当体质

2010-12-22 15:31 楼主
莫把疾病当体质
评《解密中国人的九种体质》等三本书
明宇
近来有闲阅读了王琦教授近几年的三本著作,《人体九种》、《解密中国人的九种体质》、《九种体质生活手册》。三本书的内容和思路可以说都是相同的。在书中他把十三亿中国人的体质分成了九种类型,即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气郁体质、血瘀体质、气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特禀体质、平和体质。王教授对阳虚、阴虚、气虚、气郁、血瘀、痰湿、湿热的研究从发病的原因、病的症状、药物治疗、生活调理、养生预防诸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看过之后,我收益颇丰。
我在反复阅读中发现,在九种类型中除特禀体质与平和体质外,其他七种体质类型实际上都是中医的病证。为了说明问题,我选《解密中国人的九种体质》一书中怕冷派——阳虚体质来做一个分析。开头讲了一个故事,一位叫李玉茹的女性,春天里裹着厚实的羽绒衣,春夏秋冬因为晚上怕冷要丈夫抱着入睡,身体冷得让抱着她的丈夫每次都要打几个寒战,性欲冷淡没有亲热的兴致,后来老公有了离异的打算。王教授告诉她:“只是阳虚了”。接着还有一个病例,一个党校干部的夫人,怕冷怕到不敢出户,教授到家出诊,病人家里温度正常,门上挂着厚厚棉被做成的门帘,病人躺在被子里,因为怕冷连手都不敢伸出来,切脉是在被子里进行的。看了下舌象,王教授下了结论:“整个一个阳虚证”。在这一段的第一个‘现实问题’中这样写道:“如果一个人平常特别怕冷,而且一年四季都这样,特别是冬天,手脚冰凉,喜欢吃热的东西,稍微吃一点凉的食物就拉肚子。平常精神不振,没有活力;观察舌象,白润润、水汪汪的;脸色柔白或淡白色;性格内向,不喜运动,喜欢安静。这样的情况,是否已经成了阳虚体质?”教授没有回答,但答案肯定是:是。以上的论述可以说,就是王教授对阳虚体质类型的看法。
王教授所谈的阳虚体质是不是中医的阳虚病证呢?其实教授已经说了。第一个病人叫“只是阳虚了”;第二个病人叫“整个一个阳虚证”。如上所述的两个病例不叫病人,还仅仅是体质问题,实在令人费解。让我们再看看文献吧。
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阳虚证临床表现:“畏寒,肢冷,口淡不喝,或喜热饮,或自汗,小便清长,或尿不利,大便稀薄,面色晄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或数)无力。可兼有神疲,乏力,气短等气虚的表现。”“阳虚的辨证依据是:病久体弱,以畏寒、肢凉、小便清长、面白舌淡等为主要表现。”;《辞海》阳虚条:“阳气虚衰的病变。阳气有温暧肢体脏腑的作用,如阳虚则出现虚寒的现象。常见的有卫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表现为畏寒肢冷、面色晄白、大便清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我把王教授所提到的阳虚体质的症状,在不提名的情况下,向一些老教授、主任医师和一些中青年医师咨询过,他们的答案都是相同的,就是中医的阳虚病证。大多数人还认为应该再加一个寒字,不仅阳虚而且有寒邪在内。辨证为阳虚寒实证更为贴切。其中党校干部的夫人,王教授是用桂枝附子汤治疗的,也从处方用药方面说明了这一点。其他的六类体质类型由于其论述的方法和阳虚体质非常类似,可以说都是中医阴虚、气虚、痰湿、湿热、气郁、血瘀的病证。受篇幅的影响我就不谈了。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看看教授的原著。
这样就提出来一系列非常尖锐的问题,什么是体质?什么叫健康?什么叫病?我认为体质学说所说的体质。是指在健康无邪的前提下人体阴阳气血的一些偏颇。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是阴阳平衡,内经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但阴阳气血的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 不是绝对不活动的,内经说“阳化气,阴成形”又说:“阴者藏精而起急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阳有一个阳生阴长的动的过程。阴阳的动态平衡是有个阈值范畴的。气血也是这样。在一定阈值范畴内, 人体的体质就有了偏阴虚、偏阳虚、偏气虚、偏血虚的不同。这种健康范畴内的阴阳气血的偏颇,是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于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因素所决定的。人体体质的这种偏颇,在生理上表现为机能、代谢谢、以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超过了这个范畴,阴阳气血失调了就变成了疾病。就有可能产生各种病理性的产物。人体体质的这种偏阴虚、偏阳虚、偏气虚、偏血虚的特点,有的是先天的,是与生俱来的,多与遗传出生地域等因素有关;有的是后天的,与后天生活的习惯、疾病特别是大病之后、人生大的变故、医疗中的误治等因素有关。对一个个体来说,一个人一生中的体质特点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由一种类型转化为另一种类型。
天的六气与人的七情,在正常的情况下是不会令人致病的。天之六气的太过或不及就变成了致病的六淫,七情太过,大怒、大喜、大悲、大惊、大恐,过度的忧思,饮食不节,起居失常就有可能使人致病。内经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从三个方面谈透了外感病发病过程的辨证关系。外感之邪、内伤原因,引起人体阴阳气血、脏腑功能、升降出入的失调,和寒、热、痰、饮、湿、水、瘀、郁、食、虫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和病理性产物的产生,就形成各种各样的疾病。不管大病也,小病也罢,我们都说这个人病了。病包含了他(她)的体质方面的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化、转归中体质因素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体质本身并不是病。
我在30多年前写过一篇文章:《体质学说在疾病发生传化转归中的意义》当时我也是用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等来分型的。这种分型我是把它设置在健康无邪前提下的一种偏颇,如上面所讲的那样。通过30 多年的临床实践,我认为我对体质概念的命题是正确的。我把这种倾向分为偏阳虚型、偏阴虚型、偏气虚型、偏血虚型与平衡稳定型五大类型。当然前面的四大类型还可以细化,如偏阴虚型还可以细化为偏肝阴虚、偏肾阴虚、偏胃阴虚等等。只要根据各个脏腑的生理特点,以此类推就可以了。临床上在弄清这五个大类型基础上,再去细化也就可以了。
体质分型既然是在健康无邪下的体质倾向,所以它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比形成疾病症状的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症要轻微得多。要搞清一个人的体质类型,要靠我们细致的望闻问切来确定。如一个面色红润,舌微偏红,舌体较瘦,舌苔较少,脉偏细数,苦夏,有时心烦,微喝,体较瘦,有口疮便秘失眠多梦等病史,我们就可以推断它的基本体质类型是偏阴虚型。有时对病史的分析,也就是回瞻性的研究非常重要。其他类型依此可以类推。
体质倾向是健康无邪的,在一般的情况下仍可保持正常人体的阴平阳秘、气血顺畅、水津四布、五经并行。人体并不需要特别的药物治疗,只要在生活起居上多注意就行了。如能按照内经说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去做,就可保证健康。内经中又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宜,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补益精气。”这里的五是所有的意思。就是指所有的谷物、水果、肉类、蔬菜。这些东西适当的搭配是可以补益人体的精气的。这其中就包含了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脂肪、淀粉、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气味合而服之’是这段经文的点睛之处。对祖国医学来说,谷、果、肉、菜都是有性味的,不是随便吃这些东西就能补益人体精气的。所以我们在调剂饮食的时候,必须考虑到人的体质因素。也就是说必须要使饮食性味和人的体质倾向相吻合相适宜,这样才能补益人的精气。否则 就会适得其反。这就是所说的“气味合”。例如一个有偏阴虚型体质的人,在饮食方面经常适量吃一些小麦、粳米、梨、香蕉、猪肉、甲鱼、黄瓜、白菜等养阴生津微甘偏凉食物就会有好处。有利于偏阴虚体质的人补益精气,强壮身体。反之如果经常吃一些如高梁米、橘子、狗肉、辣角之类偏辛偏温的食物,就会伤及人体的阴液。久之就会导致阴虚病症。由此可以看出人的体质类型对指导养生是非常重要的。内经说:“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偏阴虚型的病人,吃一些偏於养阴生津的饮食,是可以慢慢地纠正这种倾向的,这就是久而增气的道理。但如果过度的食用,气增而久,阴寒过重,就会损伤人体的阳气,反而会产生疾病,形成阳虚证,甚至成为夭折的原由。再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也必须以首先了解人的体质类型为前提,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研究人体体质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目的。一是治未病。所谓未病就是没有病,也就是用来指导健康人的养生,通过养生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二是通过研究体质类型在疾病发生、发展、传化、转归中作用,“探求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和易罹性,以及产生病变的类型与疾病传变转归中的某种倾向性。”来进一步深入探讨疾病的发展规律,进而为认识疾病和临床治疗服务。后一个问题我计划在另一篇文章中论述。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而阴虚、阳虚、气郁、瘀血、湿热、痰湿诸病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邪气甚则实,精气夺则虚“,正气虚是虚证,邪气实是实证。不能把病证和体质混为一谈。王教授在《解密中国人的九种体质》一书中,把他分类的平和体质叫做健康派。那么从正常的罗辑思维推断,另外的八种体质类型就是不健康的。也恰恰从反面论证了其他的八种体质类型是不折不扣的病证。
病有大小,也有轻重。现在我们把一些有小病、轻病的人群,由于他(她)们的病相对较轻,在一般情况下,还能够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我们给起了一个名字叫亚健康。这类人群从中医的疾病观来看,已有脏腑功能失调、阴阳气血亏损、病理物质产生的病证。只不过比较轻微。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调整饮食结构,改正不良生活习惯,适当的体育煅炼、合理适时的心理疏导,不吃药或少吃药,也是完全可恢复健康的。但从健康与病的概念来分,中医的观点,亚健康人群还是偏于病的。只是较小较轻而已。内经中有“大毒治病,十去其五;小毒治病,十去其七;食养尽之。”病治到一定阶段,不一定非要用药治,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适当的调养也是可以全愈的。俗话说:“是药七分毒”在一定情况下,调养比吃药更重要。
王教授在书中说:“中医仃留在“证”占主导地位,一个人来了,你是肺热了,肺寒了,胃寒了,胃热了,这时候的认识还仃留在证的层面上,并没有把先天的禀赋、遗传、地理因素充分的考虑进去。你从浙江来怎样开方用药?他从新疆来怎样开方用药?这就是体质问题。那么证不重要吗?它是作为疾病阶段中的一个表现。但是考虑的多了,必然失去总体体质的考虑。这样走过来。医学研究的视角变了,一个先进的,以人为本的医疗思想慢慢的丢掉了。”我不同意这种观点。辨证论治在中医整个理论系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运用“具体事物 ,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哲学思想的典范。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在辨证论治的整个过程。一般来说辨证论治首先是通过四诊收集资料,包括患者的现病史、即往史、家族史、治疗史、居住史和现阶段患者所表现的症状,然后根据中医的脏象学说、病因学说、病理学说等理论,对患者的症状用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症、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辨证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确定病的位置、病的阶段、病的性质。它不仅重视疾病的共性,更重视患者的个性,重视患者的体质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所以能够系统全面地对患者进行治疗。这也就是中医的特色。它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管你是从那儿来的,浙江也好,新疆也好,东北也好,河南也好 ,甚或外国来的也好,只能作为参考。他(她)现在的临床表现才是我们辨证关注的重点。决不能本末倒置或先入为主。一个证确实只能代表疾病的一个阶段,但它是总体考虑的结果,体质本身也在其中,而且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决不是一见到病人,就‘胃热了,胃寒了,肺寒了,肺热了’那么简单。辨证论治是一种先进的以人为本的医疗思想。我们应当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它。我们常说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同样的病,由于人体体质倾向的不同,原有疾病的不同,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病机,产生不同的病证。中医就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治疗。不同的病,在疾病过程的不同阶段可以出现相同的病机,产生相同的病证。中医就可以用相同的方法去治疗。这就是中医的辨证论治一种表现。中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治疗原则不正是这种先进思想的体现吗?!怎么就把“一个先进的,以人为本的医疗思想慢慢地丢掉了”呢?
学术问题是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健康与疾病、体质与病证的概念是不能混乱淆的。如果把中医的阴虚、阳虚、气虚、气郁、血瘀、痰湿、湿热诸病证者说成是体质,那什么才子是中医的病证呢?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又如何讲呢?所以提出来,望能引起大家的讨论。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12-23 10:46 2楼
楼主的意思,我大致了解了。但我发现,楼主对于健康的标准,和王教授对于健康的标准,没有采用同一概念,说不到一起去,所以也就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先说王教授。他对于“体质”的划分,采用的是中医方法,但对于“健康”的标准,则采用的是西医标准。这是一种非常简单容易的方法。在西医看来,不感冒,不发烧,无炎症,无过敏,无内脏衰竭,无神智不清,不缺胳膊少腿,那就是没病。至于这样的人,用中医辨证,自然也会有阴、阳、寒、热、痰、瘀方面的某些不平衡,这便是“体质”了。
这样的办法,故且不论是否合适,但至少他“科学”得让人无法不承认。其方法也简单易行。
楼主的方法,则是必须以中医标准,也就是“阴阳平衡”为健康标准,于是乎得出的结论,一切阴阳不平衡的“体质”,便都是“有病”了。
而既然如此,除了阴阳平和,哪还有什么别的“体质”?
而楼主为了这个原因,又自订标准,以“有邪”“无邪”作为“健康”与否的新的评判。
但中医的这个“邪”,却从古至今没有一个清楚的度量标准可言。
什么叫“邪”?邪的本义就是“不正”,什么是“不正”呢?那就是“偏”,包括“阴阳不平衡”。
于是乎又回到了原点:一切阴阳不平衡,都算“有邪”,除了“阴阳平和”,哪还有什么别的“健康体质”?
⬅ 大师精言 6 老茶馆 清茶斋是个好地方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