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主涎

2009-02-12 13:45 楼主
王洪图

一日,正与朋友闲教间,邻居侯伯忽引一青年男子至,求余为之诊治疾病。观此人当风华正茂之年,身体强健,脉象略弦,舌色正,不似重病之态。询问之,乃谓口诞过多已经月余,昼日频频吞咽,略有苦味,入夜尤甚,睡则浸湿枕席,十分苦恼。《内经》云:脾主涎。又云:脾为吞。因而使用泻黄散为汤剂三付,予之服。方药为:防风5克,栀子10克,藿香6克,生石膏12克(先煎)。三日后复诊,患者云口涎已明显减少,惟于每晨四、五时仍旧流涎不止,再请医治。因思此病寅卯之时病作者,当属少阳之气旺的表现,况且初诊时已显脉见微弦,前方针对主证,而病去大半。今应于原方中加入茵陈5克、紫胡6克,以疏泄少阳之气,又二剂,患者病尽去。

此后不久,余去内蒙古地区讲学,友人带一男童求治。此童年十岁,因在二岁时曾患乙型脑炎,后流涎不止,夏则日换三次上衣,冬则浸渍棉服。观其面色苍白,舌质略淡,诊为久病脾虚之证候。乃用四君子汤加味五剂为治,方药用:党参8克,炒白术l0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以补脾气,复加入菖蒲6克,桂枝5克,以其病本源在“心”,虑其有火不生土之患故尔。数日讲学毕返京,旬余,其家长致函感谢 ,云患童流涎已痊愈。

前证流涎用泻黄散而止,后证流涎用四君子汤而愈,补泻如此悬殊而皆效者何也?《内经》云:诸病水液混浊者,属于热;澄澈清冷者,属于寒。前证诞苦,故知其为实热,后者涎清面苍,当属于虚寒。可 见治分补泻而效者,非我之能,乃医经之验也。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文是基础医是楼 老茶馆 颈椎病的主要物理检查方法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