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否学院派!请进!

2010-12-27 09:26 楼主
大学只要过了即可。最终目的不过是拿张证有合法途径去拿张执业证。
那么剩下的时间干嘛?!真的沉入教科书?真的钻进解剖 生理 英语?!!!
不!!我们是中医的继承者!!!!!
既然有这么多的精力何必浪费?!为什么不多背点书?为什么不多看点医案医话?
看不懂那是借口!何不去查字典 何不去图书馆????

没有什么实力 别人凭什么尊重你?凭什么和你交涉?

下面是我一直收藏的关于中医读法的问题。。

我不是人渣!我是继承者!这条路!这一生永不言弃!!!!!
原与君共勉!


没华夏B的
给链接 http://u.115.com/file/f9ea9b1009

如何学习中医[推荐] 看中医老前辈如何学习中医
无恒难以做医生-岳美中
读书宁涩勿滑,临证宁拙勿巧
自视当知其短,从师必得其长
读书多些有益于专,知识博些源头更活
勤能补拙恒斯效,俭可养廉贞自清
岳老还有几句话
要有恒,不可时作时辍
要专一,不得见异思迁
要入细,不可知学皮毛
治学门径和方法-任应秋
子贡曰:“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凡学问都有一堵高墙,如不找到门径进得墙内,则比不能领略无限风光。说的好。《四库》著录医书九十四部、六百八十二卷.
学习方法:
精读,这和岳老的宁涩勿滑一样,看来读书确实应该读进去。
勤写,不动笔墨不读书.列举了任老的不同笔记若干篇,可见读书之勤奋和用心。另外介绍了卡片的做法。
深思,弗得弗措。四善记,任老的编写药诗诀是一个好办法,好在现在的医类诗诀随处可见,不用自己编了。但是自己编的应该更加便于记忆,因为在编写的时候已经过了多遍大脑了。
我的学习过程-姜春华
做医生一定要有思路,它不是墨守成规,而是活用成规,创立新规,既创又破,既破又立。资料想一盘珠子,思路就是穿起这些珠子的绳子。
路,是人走出来的-金寿山
读书百遍,不如抄书一遍,读书百遍,其意自见。
金老在快结束时写了一则医案摘抄于此:我在青年的时候曾治过一湿温病人,病已多日,心下痞闷不舒,大便不通,舌苔黄,有可下之征,用小陷胸汤加味,服药后得利,胸腹宽畅,但随即衰竭而死。病家归咎于命而不归咎于医,但我终觉得小陷胸汤用的不对,有内疚之心,而不明其所以然。后来深入研究叶天士的《温热论》,读到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乃为无湿,始不可再攻也一段,才知道我的错误。金老之治学严谨令人佩服,医德的高尚就更加令人钦佩了。
业精于勤荒于嬉-李聪甫
若要精,人前听,若要好,问三老
只怕不勤,不怕不精,只怕无恒,不怕不成。
中医读书自学的几个方面
择善本,苦奠基,追源而上
勤于问,精于思,辨明泾渭
重实践,究成败,累积心得
还必须注意,无论笔记、心得、医案,乃至每一张处方,都要书写工整,点画清晰,要培养严谨的作风。
育兴致,明志向,术要专攻
须知有志才有兴,有兴才有专攻,有所专攻才有所识,有识才有成
览群书,广学识,相得益彰
医书一担,儒书一头。余还以为医道同源,所以道书更是要学习。
再有就是孟子曰:不直则道不见
学习中医的点滴体会-刘渡舟
自学的三忌:一忌浮、二忌乱、三忌畏难。
学习中医要从经典著作入手,不要怕难,要有一点精神;二是对中医学的原文和汤头、药性及歌诀,既要明其义而又要背其文。不背一点书,是没有工夫可言的;三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学不是权宜之计,而是要一生奉行;四是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学无捷径贵在恒心-彭履祥
恒心,孔子说: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因为医所以寄生死。
陆士谔说:读书难,读医书尤难;读医书得真诠,则难之尤难。
一曰信,坚定信心、二曰静,心静、三曰细,剔除错误,淘汰衍说,辨别讹字。更需扩大眼界,善于互参。陈修园:读仲景书,当于无字处求字,当于无方处求方,才可谓之能读。现在我知习医还远未得门径,因此仲景书未读,我想当能够谓之能读了,医术的理论知识也就具备了。
书宜读活,切忌拘泥呆板。剔错、辨讹,去伪存真,是读书必下的工夫。


岳美中传

岳美中

我出生在河北省滦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父亲早年扛活,后来靠种儿亩薄田兼做挑担叫卖支撑家计。我们兄妹五人,我是老大。八岁上,父母看我体弱多病,难务耕事,也为将来添个识文断算的帮手,咬咬牙送我上学,东挪西借地巴结着供我读了八年私塾。我看家里作难,跑到滦县城考进半费的师范讲习所学了一年多。我十七岁当小学教员,一而教书,一面随乡居的举人李筱珊先生学习古诗文词。其时,军阀混战,滦县正当直奉军争夺的要冲。烧杀奸掠,民不聊生。


一九二五年夏,听说梁任公、王静庵创办清华国学研究院,又和裴学海等几个同好一起重温经学,兼研小学、史学,淮备投考。暑期应试落榜。虽然受了一次打击,却更加发愤读书,每日教书、写稿、苦读并进。不久,累得吐了血。某医院诊云:“肺病已深,非短期可治。”考学无望,教职也被辞了,真觉得前路漆黑,大难将临,几无生趣,又不甘心那样死去。难道医学对肺病真的没有办法吗?床第呻吟之中,萌发了学习中医的念头。买了《衷中参西录》、《汤头歌诀》、《药性赋》和《伤寒论》等书,边读边试着吃药。一年多田野间的生活,休息为主,吃药为辅,肺病竟慢慢地好起来了。觉得中医确能治病,于是决心学医,自救救人。


学医,到哪里学呢?穷乡僻壤,无师可投﹔家口为累,又无力外出从师。只好托朋友找了一个村塾,学生不多,一边教书,一边学医,一边继续写诗文。这一是多年养成的习惯和爱好,二是想小补于经济。学资供养家口,稿费就用来买医书。三年之中拖着病弱的身体,日教夜学,读了宋元以后许多医学家的名著多种。缺少师友商问,就反复钻研揣磨﹔为了体察药性,就攒钱买药回来品尝体验。能尝的药,大都尝试过。有一次尝服石膏过量,泄下不止,浑身瘫软,闹得几天起不来床。


学东知道我在读医书,有时家里人生病也找我看。我慎重地认证用药,往往有些效果。一九二八年春天学东一个亲戚的女人患血崩,找我去治。初不敢应,后经学东面恳往治。几剂药后,竟见平复。春节时,全家人坐车前来致谢谢,引起轰动。就在这同时,邻村一个叫徐福轩的小木匠,突然发"疯",烦躁狂闹,忽地登高跳房,忽地用手抓炕,新铺的炕席一抓就是一片。发病月余,家里人捆管不住,经医不愈,村人荐我。我细察其脉象症侯,系阳狂并有瘀血。与调胃承气汤,仅一剂竟拉赤屎而愈。阳狂一病,并非难证。但在当时,村人却传为神奇。找我看病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一九二八年秋天,好友吴绍先古道热肠,和几个朋友凑了点钱,在司各庄帮我开了个小药铺,力劝我行起医来。说是个药铺,起初就是一间小房,里边一张床,两个药箱,几堆书。睡觉、吃饭、看病、卖药,都在里边。后来起名叫"锄云医社"。因为原来教的一些学生的家长不愿易人,恳我继续执教。一则于情难却,二则光靠行医难糊家人之口,就和两个友人一起在医社后边的一间房子里办了个"尚志学社"。白天,看病卖药之外,在这里讲四书五经﹔晚上,攻读医书,思索日间的病案。


我行医之初,靠书本上的一些知识辨病投方,疗效并不高。但几年之中,却对农村的经济状况、疾病种类、药品需要等,获得了不少的经验。同时,从读书的惑豁、临证的效失、病家的愁乐之中,进一步体认到中医学术对社会人群的作用,益发坚定了终生研讨中医学,献身学术的决心。业医之初,生活十分艰苦。出诊看病,经常以病弱的身体,骑一辆破旧的白行车,奔波于夏日的湿暑、隆冬的海风。


一九三五年,朋友把我介绍到山东省河泽县医院任中医部主任。一边看病,一边教授几个中医学生。不久,灾难就接连而来。先是丁丑夏,山左地震,烈风雷雨屋倾墙崩,连续数月,辗转逃避,仅存生命。不久就是日寇进攻山东。一九三八年春,我应诊到博山,遇日寇攻城,被围在城内五天五夜。城破后,落荒逃到济南,身上一文不名,几箱书籍无处去找,仅剩下随身珍藏的《伤寒论》、《金匮要略》各一本和数册医稿及《习医日记》。为防路上丢失,从邮局寄回家。郝云杉先生送给了二十元路费,只身由洛口过黄河,千折百难地逃回了家乡。人倒是活着回来了,邮寄的书稿却总未收到。行医十裁,流落千里。身上,仅一条御寒的破被和一根逃难用的棍子﹔眼前,是一个沦落了的家乡。茫茫冀鲁,竟没有一个医生悬壶之地?

十年间,我以经方为主兼研各家,以求提高疗效﹔搜读各家中药学说,摘选验证,写成了二十余册《实验药物学》笔记﹔研读《甲乙》,访求师友,对针灸学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应用。这十年,我正当壮年,刀匕壶囊,黄卷青灯,用功不为不苦。因为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又缺少明确的哲学思想作指导,苦自苦矣,却没有做出多少可观的成果来。


一九五四年纠正了歧视中医的错误倾向以后,中医受到了重视。我调到中医研究院工作后,才有条件结合读书与临证,对一些问题进行较系统地整理和研究。治疗方面,除在国内执行医疗任务外,还曾九次到欧亚一些国家,参加苏加诺、胡志明、崔庸健等人的治疗和进行学术交流,这是过去不曾想到的。晚年,我考虑得多的有两件事﹔一是把多年积累的经验多整理出一些留给后人﹔二是再为中医事业培养一些后继人才。"文化大革命"的一段时间,我被抄走书物,在医院里喂兔和清扫厕所,其它无从进行。


一九六九年八月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我去越南为胡志明主席治疗。不久,我被恢复工作。我自知身体渐差,来日无多,要抓紧做些事情。一九七六年,我为培养高级中医人才倡议多年的"全国中医研究班"招收了第一期学员。我的学术经验开始整理出版。在科学的春天里,工作刚刚开头,我却在一九七八年七月一次讲课后,病发不起,一至于今….

我年近中岁学医。一跨入医林,面前数千年发展起来的中医学术是如此繁茂丰厚,而又如此庞芜错杂,走一条什么样的做学问之路呢?既没有家学可依托,又没有专师引导或学校的规范,只能靠自己摸索、探求。回过头来看,也有两个有利条件。一是十几年的旧教育,培养了读书的能力和习惯。二是几十年来未脱离过临床。我的注重临床,起初是经济条件不允许去进行专门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后来,也是因为我认识到,中医学术的奥妙,确在于临床。书,没有少读﹔目的首先是为当好一个医生,争取当一个好医生。围绕这个目的,对历代中医大家的学术思想都做过一些探索。有过徘徊,出现过偏执,也走过弯路,才逐渐地得到了稍好一些的疗效和较为深入一步的认识。认识发展的过程,大体可分为这样几个阶段:

第一,我学医之初,是从张锡纯的《衷中参西录》入手的。临证稍久,逐渐感到其方有笨伯之处,往往不能应手。转而学习吴鞠通、王孟英等人的温热著作。用之于临床,效失参半。其效者,有的确为治疗之功﹔有的则非尽是药石之力。在一个时期里,疗效总不能很快地提高。思索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对其学术研究的功力不到,经验不够﹔但细察其方剂,也确有琐细沉弱的方面。苦闷彷徨之中,又重读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前此虽然学过,但末入细)。见其察症侯而罕言病理,出方剂而不言药性,准当前之象征,投药石以祛疾。其质朴的学术,直逼实验科学之堂奥,于是发愤力读。初时,曾广置诸家诠注批阅。其中不乏精到之言,也常有牵附穿凿反晦仲师原意之处,反不如钻研原著之有会心。于是专重于研讨原著。将读书所得用于临床,每有应手,则痊大症,更坚定了信仰之心。稍后,又涉猎唐代《千金》、《外台》诸书,觉得其中精华,亦是祛疾之利器。当时,曾有过一个认识,以为中医之奥妙,原不在宋元以后。从三十年代中期到四十年代后期,主要是以古方治病。这中间,还在另一个方向上走过一段弯路。


一九三六年前后在山东的一段时间里,为了应付门面,生搬硬套地学了一阵中西汇通的学说。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疗效不仅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真所谓“邯郸学步,失其故封”。苦闷之下,害了三个月的眼病。不能看书。经常闭眼苦思其故,好久好久,得出了两句话:“人是精神的不是机械的﹔病是整体的不是局部的”。这也许是仅存未丢的一点灵光吧!当时既不敢自信为是,也不敢人前道及,只取它指导着自己的治学。于是,又归真返朴地研习古老的祖国医学。

第二,在第一阶段的后几年,实践得多了,逐渐感觉到偏执古方存在的一些弊端。一方面,临床遇到的疾病多,─而所持的方法少,时有穷于应付、不能泛应曲当之感。一方面也觉得经方究竟是侧重于温补,倘有认证不清,同样可病随药变。持平以论,温、热、寒、凉,一有所偏,在偏离病症、造成失误的后果上,是一样的。临证治病若先抱成见,难免一尘瞇目而四方易位。只有不守城府,因人因证因时因地制宜,度长短,选方药,才能不偏不倚,恰中病机。一九五零年我在唐山就此问题和孙旭初等同仁做过长时间的讨论,进一步受到启发。归纳当时的认识是:仅学《伤寒》易涉于粗疏,只学温热易涉于轻淡,粗疏常致于偾事,轻淡每流于敷衍。应当是学古方而能入细,学时方而能务实,入细则能理复杂纷乱之繁,务实则能举沉寒痼疾之重。从临床疗效方面总结,治重病大证,要注重选用经方﹔治脾胃病,李东垣方较好﹔治温热及小病轻病,叶派时方细密可取。把这些认识用之临床,确乎有法路宽阔、进退从容之感。这是四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初这段时间的认识。


第三,一九五四年前后,我在治学思想上又有了一些变化。此时,我治医学三十年,在读书和临证方面,有了一些积累和体验。并学习着结合自己治学道路和方法上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思索。在肯定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也感觉到执死方以治活人,即使是综合古今,参酌中外,也难免有削足适履的情况。但若脱离成方,又会无规矩可循,走到相对主义﹔要补救此弊,不但需要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深入地研究辨证论治的原则,还要在足够的书本知识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以若干病类为对象,从研究药物如何配伍入手,进而探讨方剂如何组织。因为中医治病,基本是采用复方。复方从根本上是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逞奏疗效,而不是群药分逞其能。而复方方剂中药物配伍和组织,又有它历史地演进变化的过程。从它演变的痕迹中探求用药制方的规律,并结合当前的实践加以验证、补充和发展,指导临床,就能高屋建瓴,动中肯綮。对一个医生,这是又进了一步的要求。习医至此,不禁废书而三叹:学问没有止境,学问不可少停。在我,其知之何晚也。


从五十年代中期以后,十几年的时间里,我结合临床、科研与教学任务,对药物配伍和方剂组织方面的材料做了一些整理和研究,对肾病、热性病和老年病等病种的用药与组方规律做了一些探索,得到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但是,因学力不足和环境的耽阻,远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如何学习和掌握祖国医学这门科学,应当是有规律可循的,对此我们还总结研究得不够。我个人没有多少成功的经验可谈,能说的大半是走过弯路后的一些感触。


(一)读书宁涩勿滑 临证宁拙勿巧

学医离不开读书。但我国医学著作汗牛充栋,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欲有所成,就要摘要而攻,对主要经典著作要扎扎实实地下功夫,读熟它,嚼透它,消化它。读每本书都要在弄清总的背景的前提下,一字字一句句地细抠,一句句一字字地读懂。无论是字音、字义、词义,都要想方设法地弄明白。不可顺口读过,不求甚解,不了了之。也不可用望文生义的简单办法去猜测。更不能拿今天的意思硬套上去。比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篇》中的“痰饮”有二义:篇名中之痰饮,是津液为病的总称﹔条文中之痰饮,是指水在肠问摇动有声之流饮。读书时若不细考究,把痰饮当作今义的“稠则为痰,淡则为饮”,就失去了经典的原意。这样逐字逐句地读书,看似涩滞难前,实则日积月累。似慢实快。那种一目十行,浮光掠影的读法,不过是捉摸光景,模糊影响,谈不到学问。


要把主要的经典著作读熟、背熟,这是一项基本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背得熟和背不熟大不一样。比如对《金匮要略》、《伤寒论》,如果能做到不加思索,张口就来,到临床应用时,就成了有源头的活水。不但能触机即发,左右逢源,还会熟能生巧,别有会心。否则,读时明白了,一遇到障碍又记不起,临证时就难于得心应手。我自己虽曾在主要著作的背读上下过一番功夫,但总不能象童时读的《论语》、《孟子》和古诗文那样至今仍背诵无遗,常有学医恨晚之叹。因此,背书还要早下手。


读医书,还要边读边记,勤于积累。积累的形式则宜灵活。比如说,可以结合自己研究方向相近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的专题摘要积累,读书时留意于此,随时摘抄记录,并部别类居,土要的加以标志,散漫的贯以条理,怀疑的打上问号,领悟的作出分析,大胆地附以己见。日积月累,对日后的研究工作是会有好处的。


临证宁拙勿巧。对症状要做“病”与“症”的综合分析,寻求疾病的本质,不可停留在表面的寒热虚实。立方遣药,要讲求主次配伍,加减进退,不可用套方套药取巧应付。遇到大病复杂症,更要格外细密,务期丝丝入扣,恰合病机。既要有临证时的分析,还要做事后的总结。数年来,我自己无论在哪里应诊,坚持每诊必做记录,半月做一次阶段性的捡讨,找出需要总结的经验,发现有进一步探讨价值的问题,提高疗效。


(二)自视当知其短 从师盛得其长

我学医,主要是自学。但决不是说,自学不需求师。做任何一种学问,绝对意义上的无师自通是没有的。自学,难免遇到思而不解之惑、攻而不破之谜,更需要请教师友。因而几有从师学习的机会,尤知珍惜。一九三五年,我读到陆渊雷先生的《伤寒论今释》、 《金匮要略今释》,觉有自己未见之义,稍后就加入先生所办的遥从(函授)部学习。当时,我看病教徒,诸务虽繁,但对所学课业必认真完成,寄去请教。记得我写过一篇《述学》的课卷,陆渊雷先生曾加了鼓励的按语,发表在《中医新生命》上。这段函授学习的时间虽然不长,对我这样一个自学出身的人来说,感到十分宝贵。一般地说,一个人从师学习的机会和时间毕竟是不多的,而在共事的同道中,学术精湛、经验丰富之人却随时都有。只要虚心汲取,他人之长,皆可为攻玉之石。


我在中医研究院和蒲辅周等同志共事多年。在一起临证、执教的过程中,有时见到他们的得意之笔,恰是自己薄弱之处,从中比对思索,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比如,早年我用玉屏风散治“习惯性感冒”,多是大剂突进。虽数剂可效,往往不易巩固。蒲老治“习惯性感冒”,也用玉屏风散,却是小量长服,疗效颇好。我思索这里的原因,加深了对慢性病的转化要有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有“方”还需能“守”这个道理的认识。从师是为了求学问,在学问面前不能有丝毫的架子。我在任唐山市中医公会主任时,市内有一位高怀医师精针灸术,擅长用“大灸疗法”,系其祖传,能起大证。年事已高,秘未传人。为防绝技失传,我和王国三等几个同道以弟子礼前去执蛰受学。每至巳夜,即趋集灯前,问难情业,无间风雨,袒臂战足,按桥量度,力求一是。终于掌握并整理了这个疗法。当时我虽年过五旬,不无劳顿之感﹔而其中授受之乐,也确有非可言喻者。


(三)读书多些有益于专 知识博些源头更活

我习医以后,半是积习,半是追求,研读文史和爱好旧诗词的兴趣一直很浓厚。习医之余,喜读《二十四史》。对六经、诸子、宋明学案以至佛教、道教的部分主要著作,都做过一些涉猎。兴之所致,还习作了一千多首诗词。我常以占用了一些业余时间为惜。但回顾起来,由这种爱好中得来的一定的文史知识和修养,对小医的学习和长进,也并非全无益处。


第一,中医经典是古文字,和现代白话距离较大。又流传辗转,版本繁杂,字词驳错。诠释者既多,难免见仁见智,人言人殊。如果没有一定的古文化、文字知识,对这些经典著作就不易读懂了,也难于读深。理解上,或浮于约略,或止于沿演,可以逐浪而难能探源于临床上,则易于套对而难能用活。要想对经典医籍的研究深入一些,就非有一定的古代文化、文字知识不可。我自己对《伤寒论》等经典的文字做过一些研究,写过一篇《<伤寒论文字考>补正》,就很借力于早年积累的一点古文和“小学”的知识。


第二,文史的书籍和古诗文中,掩藏着丰富的医学资料。这些虽是不期而遇的零金碎玉,却常可补某些医学著作之不足,亦属珍贵。读书时随手积累,需要时即可驱遣使用。我在整理中医麻风病学,写作《中国麻风病学汇编》时,就从文史著作中得到了许多有用的材料。


第三,中医学是从中华民族古代文化这个土壤中生发出来,是整个民族文化之林的一枝。它的形成和发展,受整个社会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发展状态的影响和制约。对各个时代社会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发展状况有所了解,对由当时时代所产生的医学思想的理解就可以更深刻一些。比喻地讲,专一地研讨医学,可以掘出运河﹔整个文化素养的提高,则有助于酿成江海。养到功深,是可以达到境界上的升华的、不待说,今天的青年人学习掌握古代文化知识,应当有目的,有选择,要适当,要因人制宜全无目的,漫无边际的读书,也不足取。


(四)勤能补拙恒斯效 俭可养廉贞自清

有时青年问及学问之道,我常说,论天分,我至多是中中之材。几十年来,如果说掌握了一些中医知识而能承乏医务,所靠的一是“勤”,二是“恒”。做任何学问都要勤奋和持久,治医学尤需如此。医生这个职业的特殊之处,在于他一举手一投足都接触病人,医术好些精些,随时可以助人、活人﹔医术差些粗些,随时可以误人、害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医生真可以说是病人的“司命工”。一个医生,如果不刻苦学习,医术上甘于粗疏,就是对病人的生命不负责任。当然,就是勤奋学习,也不等于就能万全地解决疾病。但无怠于学,至少可以无愧于心。这是我早年用做鞭策自己读书习医的一点认识。如今我垂老病榻,回顾治医生涯,成果之少,每自赧颜﹔稍可自慰者,唯有勤奋读书未从松懈这一点。几十年的生活,基本是“日理临床夜读书”。临床常无暇日,读书必至子时。六十岁以后,医责益重而年事渐高,为了抓紧晚年,完成温课和研究计划,曾规定了几条自我约束的“自律”。大致是﹔


1. 要有恒。除极特别的事情外,每日按规定时间温课,不得擅自宽假,时作时辍。
2. 要专一。不得见异思迁,轻易地改变计划。要有始有终地完成一种计划后,再做另一种。“主一无适”谓专。非专,则不精、不深、不适。
3. 要入细。不可只学皮毛,不入骨髓﹔只解大意,不求规律﹔只涉藩篱,不求堂奥。入细,还要防止轻淡,轻淡则流于薄弱,薄弱则不能举大症﹔要防止琐屑,琐屑则陷于支离,支离则不能集中精力,也不能理细症。
4. 戒玩嬉。此后,忌看小说。非星期不着棋,不赋诗。非有应酬不看戏。
5. 节嗜好。衣食方面,不求肥甘,不务华美,随遇而安,自甘淡泊。否则必致躁扰不宁,学术上难于探深致远。此后,不独茶酒不事讲求,即书画篆刻,也不宜偏好过多,免得耗费有限的光阴。现在检查起来,除在旧诗词方面,有时情有难禁,占了一些时间外。其它都尽力遵守了。


人们都知道医德的重要。我以为,做一个医生,治医之时,有两条至为要紧﹔治学,要忠诚于学术的真理,直至系之以命; 临证,要真诚地对病人负责,此外决无所求。只有这样,才能认真热诚地对待患者,谦虚诚挚地对待同道,勇敢无畏地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地对待成败。相反,如果对自己从事的事业不热爱,不相信,惜献身,对患者缺乏负责的精神,甚至把自己掌握的一点技术当作追求个人利益的手段,那就丧失了做医生的根本。不特失之于医德,且将毁及于医术。


在祖国医学发展的长河中,每一代中医都有自己不容推卸的责任。我们这一代中医的命运是幸福的,毕竟也是坎坷的。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亲见了中医界的同道们,在旧社会的贫苦中自处,与压迫者作抗争,对偏见者的歧视不动摇,在存亡、兴衰的磨难中迎来了中医的解放,为民族保存、继承、丰富了中医学这份珍贵遗产。他们是无愧于历史的。我仅是同辈先进的一个追随者。磋舵时月,如今也已是行将就木之人了。向前展望下几代中医,他们将处于社会安定、思想解放、科学昌兴的时期,只要他们勤奋而能够持久,善于继承又勇于创造,中医事业在他们的手里必将有一个大的发展。中国医学必将以更绮丽的身姿,挺立于世界科学之林。颐后瞻前,寄希望于未来。 (岳沛芬 整理)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12-27 09:28 2楼
我的学医之路
作者:甘草

转眼之间学医十多年了,回首往事,不仅感慨万千。
从小命运乖舛,体弱多病,吃了无数苦,寻求解脱路。不知道当时幼小的心灵是否发誓学医治病,多年后,高考时选择了中医。
由于性情顽劣,喜杂书、小说,不爱学习,各门课程浅尝辄止,唯喜中医基础理论和诊断,以后的考试,全赖这两门课程保驾护航,顺利过关。
记得有次上课时,讲师说:号脉没有科学根据,一根桡动脉,怎么就能知道五脏六腑的问题。言下之意,号脉是骗人的玩意儿。由此,我们班没有几个人相信号脉能诊病。
实习时,病人大多到年龄大的专家那里就医,年轻的大夫根本门可罗雀,心中不禁担忧以后自己的临床。专家看病,辨证与课本上的差不多,病人走时拿着一大包药,如此往返数次,效或不效,自己也看不出门道。
分配时,心里打起小算盘,谁找年轻人看中医啊,等我白头时再来找我,不是浪费多年的时间吗?不如干一个年轻时也有人找的工作,就到了针灸科。
但心中总是牵挂着,凭三根指头一搭脉,看看舌头,大笔一挥,开出一剂救人活命的药方来。无事就到中医科去看看,希望能学会开药方。但总也看不懂。书到用时方恨少,我怎么没有好好背方剂,读药性,研究中医内科学啊!但心中也有疑问,怎么病人吃几幅药见效那么慢啊?!自己感冒时,也请他们开药吃,好像也没有什么效果,难道真与社会上人们的认识一样:中医治病慢,也只能治慢性病!?
看教材,一是看不懂,二是没兴趣,三是用不上,也就放下了。但心中总也放不下对中医的渴求与探索,订报纸、杂志,但总也不明白如何治病。
在我们医院里,西医大夫是看不起中医的,有个刚分配的中医科学生就谈起过:某内科主任,问他是不是本科,然后很惋惜地摇头说,你怎么分到中医科了。很看不起中医,以为只有西医能治病,算得上是大夫。此中医小大夫一脸忿忿不平,好像受到了莫大侮辱,但又无可奈何。我心中不禁暗自苦笑,你们开药方的中医还看不起我们针灸的呢。“针灸,上学时都学过,谁不会扎针啊,到我们中医科来吧。”想起对我说过的这句话,心痛不已啊。被人瞧不起,好像是下三等公民。
在给一些七八十岁的老人针灸的时候,老人们都会谈起来,村上有个会针灸的,可厉害了,疟疾,一针下去就截住了。心中感叹,我们什么都不会,快沦为只是针胳膊腿疼的专科工匠了。
心中的悲凉与凄苦向谁说。任何一个大夫都可以看不起我们中医,特别是针灸。为什么古代有扁鹊、华佗、张仲景那些神话一般的中医,而现在中医竟然萎缩到不会治病的地步,仰人鼻息?!
为什么我的内心深处深爱着中医?!很多中医转行做了西医,有名,有利,有地位。而自己还是痴心不改,总觉得中医不该是这个样子。但怎么也找不到路,因为没有见过一个好中医,不用他人看不起,自己也把自己瞧扁了:什么都不会治,还算是大夫吗!
中医啊,你在哪里?我怎么才能学会给人治病?
03年去进修,终于看到一个能立竿见影的中医老师,但对老师的提问是一问三不知,当老师提示或给出答案,自己却知道这个道理。老师说:你的中医知识都是散在的点,没有穿成线,当然回答不出,我教不了你啊。
面红耳赤,无地自容,把书背了一遍又一遍,但还是穿不起来。一肚子中医知识点,就是不能形成系统,还是不会看病,心中这个郁闷。唉!
后来看了一本书《思考中医》,里面提到了《老子》、《易经》哲学思想对学习中医的重要性,但如同大多数同仁,虽然知道说得很有道理,但就是不太懂。
无意中在网络接触到熊春锦先生讲授《老子》的课程,才知道原来对道和德的解释还有这么个讲法;原来传统道德根文化还有这么大系统的传承;原来《老子》讲了这么多宇宙、人生的哲理,与中医学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怪不得人们把黄帝和老子的学说,称作黄老之学。
通过不断诵读和学习《老子》,有一天看到《郑钦安医书阐释》,里面很多内容都是讲《老子》、《易经》的哲学思想对中医的重要性,再看《思考中医》,却变得清晰明白了。怪不得刘力红教授说学中医必须学《老子》和《易经》。
虽然自己只是粗略翻阅《郑钦安医书阐释》,当作字典一样,但有一天,突然感到中医理论在自己头脑中终于形成系统了,每当看这些医书的叙述时,头脑中不自觉地就会和熊先生讲的《老子》的哲理相对照,不时拍案而起,原来中医是这样的啊!医源于道,中医的理法方药,这个医理原来就是“道”理啊!明白了道,明白了德,也就是《黄帝内经》中提到的道,提到的德,也就是医理啊。也怪不得自己四处求学,遇到很多治病很好的老中医都强调德,强调善。
如果没有《老子》这部“道”理的最佳哲学思想体系,自己的中医理论又怎么会形成体系。仿佛终于看到了中医的大门,看到了自己会治病的希望,感到自己挺起了脊梁。
对《老子》更加热爱,既然古今那么多的医学大家对《老子》都持肯定态度,一定不会错的。后来熊先生谈到药量问题,原来与《易经》中的数理学有关,河图洛书还有这么个作用啊!原来中医与这些古老的传统哲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渐渐地,用方剂给人治病,大多三副就能见效,竟然治好过几例十几年的疑难病。真不可思议,自己蒙事儿一样,如此幼稚的、翻书看病的方式,竟然能治好病。自己把心得体会与周围的中医大夫们分享,他们竟然说:从没有见过三两剂见效的治病过程。并从他们的言谈中体会到自己以前一样的心态:“没有底啊,我开出去的方子能治疗他的病吗?是不是有点糊弄人啊!”如此不自信,如此迷惑。而对于我说的自己治病的例子,他们一脸的不信:你说的是中医吗?是神话吧?你就吹吧!他们跟着老专家学习,为什么没有见过“一付知,两付愈”的病例。为什么好像都没有进入中医的大门呢?连中医理论都不太相信?
自己在十几年的求学而未果,而在短短时间内初窥中医门径。感到辨证用药有根了,多用经方,味少量大或轻灵,效果常在三五付之间,治好的那些疑难病也是三四十付就能治好或有明显疗效。同时针灸也有了长足进步,一两根针,三五根针,就能非常有效。因为中医理论体系对我而言不再虚幻,经络、精气、气机、五行、阴阳,这些不再只是名词,而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人体的整体观形成,生理、病理都统一在中医理论系统之下,用中医的思维来辨证看病,能抓住主要矛盾,解决问题。才有如此好的效果。
仔细想想,这都得益于熊先生讲的《老子》的哲理,《易经》的数理等等。要学好中医,必须有传统文化的根基及系统性理论的支撑。通过这两年的临床实践,越来越感到中医体系的伟大,广博深厚,却又细致入微。这不是西医理论能比的,人的生命也不是西医那种认识。人的生命的真相都包含在中医的理论中。生理、病理、性命之理都早已被黄老之学详细而系统地阐述出来了。
人与宇宙是全息对应的,五脏六腑与人是全息对应的,药物与脏腑也是全息对应的。
明白了生命的真相,在欣喜之余,却不免更加痛苦。
从前是因为不会治病而痛苦,现在却又因为明白了中医而更加痛苦,甚至悲愤。
在医院中,看到孩子们,老人们,或者其他病人,那么痛苦、无助而又期盼的眼神,把自己的健康和性命托付给眼前的医生。用药打针,好转很慢或者不见好转,在那里拖延病情。但如果从中医的角度可以看到疾病的根源,只是因为脏腑气机问题,用药稍加调整,即能促进向痊愈转化。
但是身边的医生们视而不见,西医还情有可原,但中医们却犯同样的错误,思维西医化,见症治症,不辨阴阳。
举两个例子:有一高中女孩,因一只眼睛痛胀难忍到省市各级医院检查无病,去私人眼科,向眼内打了一针,肿胀多日,最终无效,共花费五千余元。其家人在我处治疗,问起这个病症,我说是风池穴受阻,对目系造成的影响,可治。因病人不懂穴位、经络。只是说这是颈椎病造成的,女孩说:不是,我脖子活动灵活,也不疼,没有颈椎病。我轻轻碰触风池穴,她疼得直叫,针了一次,第二天即胀痛减轻,又针灸和按摩配合三次,彻底痊愈。
最近,遇到同事的孩子患手足口病,心肌酶高,病怏怏,精神萎靡,而没用中药以前,用了十多天抗生素,点滴了四、五天果糖,还是不好。我只开了两服药。一服知,两服就好了。有说有笑,供四天时间。因其后家人把她带出玩,而遇大风,阵雨。又有外感,一剂药就痊愈,活泼可爱,又开了一付调整身体。医院定为心肌炎,为什么两付就好?
从前遇到的小儿感冒,轻者两付即愈;一般四服;重者六服。时间很少超过一周,都是天天见好转。
自己治愈的病人越多,心中越没有丝毫的喜悦,只有更多的痛苦。中医理论太神奇了,治疗效果与目前西医治疗手段相比也太神奇了。吃药不过数口,又不苦。为什么?我算什么?名不见经传的、被瞧不起的小小中医针灸人员,竟然能随手奏功。而那么多孩子被感冒折磨,点滴一月余而不好转,甚至病危,而我却无能为力,不在其位而不能处方,心中的痛苦又能向谁说?当儿科专家想推给我患儿时,我又退却了,因为越是治疗效果好,我也越是惶恐,我太清楚自己的底子了,没有真才实学,胸无点墨,所知汤头不过数首,药味不过十多个,只是因为学会了辨证,才有治病的效果。是《老子》给了我智慧——学习中医的智慧。但自己基础非常少,不扎实,只是豆腐渣工程。多么希望有时间潜下心来,学习经典,能跟随一位老师学习,因为世面上难得见一本系统论述中医的好书。刘力红教授不也各地拜师吗?卢崇汉教授说:“中医的水很深,大量东西都是关起门来,六耳不传,出版的书与师徒心传口授不一样。”
而我这一点点成就,只是看熊先生一些文章对道医的几点透露。
今天看到一个在专家那里治病的紫癜患儿,一个明明是虚象十足的证,却被治以大量的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药,难道一个老中医不知道出血有多种原因?为什么只着眼于血热妄行?虚损不固难道不会出血吗?孩子的身体那么脆弱,又没有丝毫热象,怎么经得起寒凉的虎狼之剂的克伐?本来三五付就能有显效的病,拖了几十天,还在那里效不更方。怪不得郑钦安先生会有如此感叹:“人咸目余为姜附先生,……余非爱姜、附,恶、归地,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耳,学者苟能洞达阴阳之理,自然头头是道,又奚疑姜、附之不可用哉。”多少事例,病人被做大量检查,而只是用些点滴,个个如待宰羔羊,本为治病,却被医药所杀,岂不令人悲愤。
心中不禁流泪,不禁想大声疾呼:“请听我一个刚刚真正认识中医不足两年的小人物说一句:年轻的中医大夫,请放下你们满脑子的西洋理论,请回头看看我们祖先的大智慧;年老的中医大夫,请放下你们一生的经验与所学的西医常识,不要犯经验主义,请看看古人的经典。让我们一起放下自己,放空心灵,接受《老子》、《易经》、《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接受中医的源头。中医的水很深,让我们自由自在畅游于其中,摘下我们的有色眼镜,静下心来用一年、两年的时间读一读《老子》,思悟其中的哲理、“道”理,也许会对中医的学习有所帮助。因为我们已经这么多年都是这种止步不前的状态了,看了一辈子病,已无所突破,何不尝试古人开启智慧的道路。
熊先生的《道医学》好在哪里,我说不出,但透露的一些内容,用于指导临床却能效如桴鼓,覆杯即效。让我更加理解《黄帝内经》、《伤寒论》,看时直呼过瘾,原来这句话是这个意思,原来看病是这样的啊!
喜闻熊先生多年心血的《道医学》已经出版问世。
更愿所有的人都来看一看中医理论,因为可以防病,可以养生,可以延年,少犯伤害自己的错误。
2010-12-27 09:29 3楼
中医入门

中医学的发展进步,同其它任何学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一样,就是既要重视提高,又要重视普及,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既要强调现代化,更要强调继承,有继承才能更好的现代化。如果没有继承,那就只剩空话。
在中医断代,面临失传之际,为了中医的继承,为了让初学中医者,或正准备自学中医者,少走一些弯路,我想提供本人学习中医的一些经历,为后学者参考,或可借鉴或能鼓励,厚颜之曰:“中医入门捷径”。凡有不当之处,诚望同道指正。
《医师简介》本人师承养父(已故,省,县名老中医吴致和)幼习歧黄,悬壶三十余年。亦曾读些古典医籍。古云:“善莫大于救人”。故先后授徒二十余名,以广救人之术,的确为中医事业作出了一些贡献,对多种疑难杂症,确实研治在案。医道之起沉疴救危重,虽为医者之功,亦为医者之职责,诚以此与同道共勉。虽然绩业小成,且艺不辱师门,年亦五旬过半,本该得过且过,怎奈我华夏医学,面临葬送!医学存废之争,如锥如刺,触及灵魂!国外“强盗”一面强调中医中药的“不科学”,另一面是对中医中药采纳的渴求!国内一群长者与民众在奋勇博弈,一小撮口头“科学家”却干着“强盗”们想干而干不了的勾当…… 求大同,探求医学真理.存小异,放弃门户之争.救贫困患者于水深火热之中!是每一个医者之职责!振兴独具民族特色的中医事业是每一个中医师和中国西医师共同肩负的历史使命!历史情势迫使中华民众团结一致,毅然决然的加入到刻不容缓的中医事业“救亡振兴”大义大举工作中来。我们用行动与中华民众抱成一团,以中华民族行为营造振兴祖国医学的天下大势!让中医学术思想重现辉煌,服务民生!4m!_0H!G/E'P6nE h w
一,师承
——一养父,养父在民国时是随军“医官”,解放后为名中医,他举办中医班,亲自任教,为国家中医事业培养了一批批出色的中医后继人才。先后荣获“名老中医荣誉称号”,与四川省(著书立说)科技奖等,文革时,每天背着“刘少奇”上下班,是遭了打倒技术权威。那时都快70岁了,但精神旺盛,走路很快,身小而声大,说话有点“声应重堂”的感觉。他说:内江市威远县是中医强县!:r"pHR_$b q4yO
我六哥吴兰波在县里也是名医,一次,有位老者牵着孙女来看病,那孙女约五、六岁,满脸红色斑纹似锦,口吐鲜血,又兼咽喉肿痛,医治三四日无效。会诊于县联合诊所,有言肺热迫喉出血者,有言喉症出血者,有言血热入脉,宜大剂凉血清解者,更有言宜仲景三黄泻心汤,取釜底抽薪法以急止之,唯我六哥带笑不语,后被同道指责,才开口:“非要我说吗?说出时恐得罪大家,你们都错了。”此话一出,众人不欢而散,有人提示老者,你就让吴老师医吧,他医术高,只是我们要收回报!我六哥把药开了,催促老者赶紧抓药,若迟一二日就无救了。两天后复诊,病已好了大半……有某虚心者,向我六哥求教,六哥直言,此阳毒发斑,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我用《金匮》升麻别甲汤,此专病专方也,此证只有我八弟吴致和识得。但有何用,我八弟开一个木防己汤,别人说是石膏重了,不肯服用,开一个枝子豉汤,别人又嫌药少了,把药方也撕了!这经方派的日子难过。升麻别甲汤与升麻别甲汤去雄黄蜀椒歌括(二方合编,自创)赤斑咽痛毒为阳,见吐脓血证可祥。一指别甲麻二两,归草椒一半雄黄。面青身痛如被杖,减去椒黄阴毒方。木防己汤(陈修园歌括)喘满痞坚面色黧,己三桂二四参施。膏枚二个如鸡子,辛苦寒温各适宜。
-{+b1b#g p ]h 师承二外婆外婆是民国“川南国医函授班”学生。她针灸技术了得,虽经我养父等几位名中医多次举荐,终因是地主,解放后一直没有行医资格。由于针灸闻名乡里,“偷着”找她治病的人总是不绝于舍,群众关系好了,没人将她当地主看,还收了好几个干女,都是乡内外的,大多是已婚三,五年不孕,或被蛇咬,溺水等危急将死,被救过来之人。凡跌打扭伤,风湿关节,头痛,背痛,腰胀,腹痛,疝气,缩阴,小儿遗尿,老人溺频等等,或以针,或用灸,无不立竿见影。故扁鹊有言,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汤剂之所及也。针、灸、药三者得兼,而后可与言医。其实治疗不孕,多以命门,肾俞,中极,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穴,灸法为主,每次七壮,七次一疗程……多获奇效。
其证多见脉沉迟,舌淡白,或经闭,或滞后,或小漏,带下,少腹冷痛,或足冷至膝。灸后嘱其勿食生冷,少用冷水洗衣等保养之法既可。并可与温经汤内服。温经汤歌括(陈修园歌括)温经芎芍草归人,胶桂丹皮二两均。半夏半升麦倍用,姜萸三两对君陈。
再说毒蛇咬后,肢肿过半,人半昏迷,切莫敷药,堵塞伤口,必急以开水或酒精消毒伤口,以三棱针刺开被咬处,放出毒血为先。具体操作:医者用开水,以下手不烫为适,或药煎开水(指懂药者)一面浇洗其肿大肢体,一面双手将毒血压迫至伤口处,促使流出,(此时救命为先,莫怕伤了局部气血)随即可见肿势逐渐消退,患者神志亦复。总之,无论毒气大小,宜早一刻救治,则多一分生机,而后再议服药等法,那也是为清除余毒了。
二,学针灸
——从“阿是”穴开始我读了一年半初中,未满十五岁,碰上66年席卷全中国的“文化革命”。学校的老师都成了“臭老九”,经常无人上课。因休学回家,被安置在本县边远山区,镇办企业,白石厂“工作”。全厂有七,八十人,主要由炮工班,捶工班和搬运组组成。炮工在悬崖顶上打眼放炮,将岩层中一种叫石灰石的“白石”炸下山来。被炸药炸松后的石块互相卡在山上泥土中,炮工就爬上山崖,头戴安全帽,腰系安全绳,用钢铁撬棍将它们撬下山来,再用二捶打成片石。我们捶工就坐在稻草编成的草垫上,将片石捶成二至四公分大的小石子。然后倒下山脚挨近公路旁边,由搬运工上车,运到威钢。听人说如果把练钢比成做豆腐,那么,白石就象是“胆水”。为了将白石都捶成二至四公分大小,我们捶工就必须用左手将片石按在地上,并随时不断的翻动着石块,以便让右手的小铁捶能时刻准确有效的捶击在石块的最佳平面位置上,这样速度非常快,而且两公分以下的废渣子又很少。一个熟练的捶工通常每天可以捶四,五吨石头。但捶工左手的食指,拇指与中指的指头就会被石块磨破,流血。我们用胶布粘上继续再捶。我们捶工再流血,再疼痛,再累都不怕,只怕不知什么时候悬崖上的石块会掉下来打死人。我先后亲眼看到过两个炮工从那十几米高的悬崖上摔下来,一个当场就摔死了,他叫李忠恕,死时不过三十岁。另一个摔成了脑震荡,他叫徐炳礼,曾任过公社党委书记。所以,我们白石厂的人都知道自己是在“血盆”里抓饭吃。由于全厂露天劳作,凡白天,只要天上不落,无论阴晴,地面干湿,只需往地上垫一草垫,坐下来就开始捶石头。就这样日复一日,长期受到地蒸湿气(天阳之热力下蒸地阴之水液升腾而为湿气)的侵害,大多数职工都有轻重不等的关节肌肉疼痛,重着,软胀,酸麻的病症。面对于此,我去了外婆家。这是我第一次用心观看外婆给病人施灸,是从头顶中央开始取穴的,叫百会穴,距后发际上七寸,于两耳廓尖连线之中点处,为督脉阳经之要穴,有通百脉,助阳气等扶正祛邪的功能,能疗外感,治头痛,眩昏,耳鸣,脱肛,癫痫等…… 继而外婆用手试按患者的痛处,并问,是这里痛吗?答:“阿,是。”外婆说,这就是“阿是”穴的来历,灸了就有效,痛有定处,寒邪凝滞,中医治法叫“寒者温之”。针灸能直达病所,比吃药快,自古就有一针,二火,三汤药的说法。我刚才用艾绒搓捏成米粒大的圆柱,放在穴位上,每烧一艾炷,叫一壮,烧多少壮,则需按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病程长短,而定,少则一至数壮,多则几十壮。这直接炙又分为瘢痕灸与无瘢痕灸……又有间接灸,如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等。总之都视病情所需而定。
其实针灸简便易行,效果明显,解放前,有个民间走方医,学了一些经络穴位,长于用灸,曾用“小儿灯火十三灸”救下了几条刚溺死的人命,后来人们送他“万病一火”的外号 我回到厂后,怀着“万病一火”的本事,将外婆送给我的一小瓶艾绒药,学着右手拇,食指搓捏之法,全部都用在了一批批“患者”的“阿是”穴上,由于见效快,还引来了附近小煤厂的“工人”,虽然没收钱,第一次体验了那种被别人认同,当医生的感觉。在实践中领会了“万病一火”与“阿是”穴的作用。再次去外婆家时,对我的要求提高了:你想要超过万病一火吗?要学,必须先背经络穴位歌诀,如:足三里三里膝眼下,三寸两筋间,能通心腹痛,善治胃中寒,肠鸣并泄泻,眼肿脚膝酸,伤寒羸瘦损,气鼓及诸般。从四总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回阳九针歌,穴位的禁忌开始吧,一面背,一面看书,把这些背熟了,书也看得进了门,指法,取穴等功夫也具备了。就这样,我借来了外婆得几本书,一本:袖珍针灸便览,另外就是“川南国医函授班”中医全套,共九本,每本几十页。又买来一合毫针,一根三棱针,一根梅花针。(又名小儿针,与皮肤针)先从自己身上开始针刺试验,背着针灸歌括 自创进针歌经络顺逆取穴定,左手“爪切”十字纹,右手持针“月园缺”,神定气闲缓进针,进针八分可留意,行针得气最通神,酸麻胀痛握分寸,捻转毫针病自轻。自创俞穴歌肺俞三椎一寸五,大抒一椎必五处,九肝十胆脾胃焦,命门两侧肾俞数。 . 伤寒热入血室等病,非汤药所能愈,仲景早有明示,又肌肉,血脉,经络,风寒,湿邪,肢体疾患,或闪挫跌打等病,尤宜针灸之法,故攻守奇正,量敌而应者,将之良,针灸,药因病而施者,医之良也。翻开“川南国医函授班”基础学第一页,赫然醒目十个大字:“救病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落款是班主任屈龙飞题。往下页一段,我终生难忘。(是它鼓励我学医的)古云:十年能学成一举人,十年而不能学成就一医师,此语确实妨害医学进步已极,历代以来,受此语愚弄而不敢学医者,不知几十万万,未得此几十万万医师之调治,而误死忘之病人,更不知有几千万万,自反观二十年来,国内因病之死亡率,若交与悲观家,便以呜呼搓乎,一派语言,尽量形容,均描写不尽。岂不知谚有云,用药如用兵,治病似作战,其作战虽极危之事,若得善法,亦可转危为安,医,假以科学方法,将书弄成系统,例如学算术,先公式而后演算,则可在短时期内,触类旁通。融衍已成 将险病者治成健康之身体,又何难之有?全书又以问答方式,如:问:有何证据说明医生的诊断没有错?答:如见病人呕吐,我们说是胃病,不会说是膀胱病。见小便不通,我们说是膀胱病,不会说是胃病。看后令人忍笑不禁的同时,又拉近了我对中医理解的距离。那本绘图外科学上,问:敷药肿不消是何原理?答:敷药肿不消,其理有二,一是病重药轻,二是药用反了。(指违背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用药法则)还有病理学,病因学,诊断学,方剂学,妇科学,眼科学等等。全都简明而幽默,令人不知不觉中明白了医学原理。当然这些书与七几年的全国高等或中等医药院校教材相比,何止浅了十倍!那全套九本加起来,比一本内科学都少的多。但就是这些浅显明白的道理,使我学会了中医。我认为那才是中医入门与普及的好书。
三,学内科
——要以方明证 1967年,我十六岁,又被下放到附近农村当知青,离回镇只有两三公里,每逢赶集,我都要回家住一晚,甚至有时干脆读走学,那时养父虽然已70岁了,但为了带实习生,只得半休,每天上午都要去医院上班,经常是午后两点过才回家吃饭,有时走到半道上又被病人赶上,就跟着一起回家,继续处方,其实午后在家也不得闲,就算病人不来找,那些实习生们,民间的徒弟还有原来办班的已经临床多年的老师,院长们也是经常不断的来问这问那,有时病倒在床,但只要是病人来了,他侧转身来也要给别人看病,当然是叫我代替摸脉与看舌苔,再由他说开什么方,逼着我背了400多个汤头才基本适应了 养父最爱对我强调的一句话,时方歌括背完了,要看时方妙用,医学三字经背完了要慢慢学,还有那些条文莫望着我给你讲,不懂的可以问。方剂(汤头歌括)必须死背,背熟!而药性可以不背,或者少背,你把药物书翻开看,白芍的功能是柔肝止痛,养血敛阴,平抑肝阳。一你在用芍药甘草汤的时候,不是在柔肝止痛吗?你在用四物汤之时,不是在养血敛阴吗?你在用羚羊钩藤汤时,就成了平肝抑阳。你用桂枝汤,它又成了调和营卫,而药物学又没说,所有药物学在论药性之时,都是以方剂使用的效果来说的,所以你可以站在方剂的角度,去理解药性,一旦掌握了方剂,就基本掌握药性了,还有白芍的药量,书上一至六钱,怎么用?我们又只能站在方剂的角度看看,如桂枝汤:头痛项强汗憎风,桂芍生姜三两同,枣十二枚甘二两,解肌还借粥之功。知道在用于表证之时,它与桂枝生姜用量相同,那么在用其他药物治疗表证时,也应考虑药量不宜过重,太重入里的道理,再看小健中汤白芍的用量:小健中汤芍药多,桂姜甘草大枣和,更加饴糖补中脏,虚痨腹冷服之瘥,或感风寒不能表,阳虚体痛黄芪和。另有一歌括的头两句是,健中汤既桂枝汤,倍芍加饴绝妙方,你看这解表的桂枝汤,加倍用了白芍的用量,以饴糖为引,所治之病完全变了,这才是真正的药性!还有石膏的用量,木防己汤中那句,“膏枚两个如鸡子”。两个鸡蛋大的石膏,就有四五两重(那时一斤等于十六两)白虎汤中的石膏会少于这分量吗?清代王清任用黄芪就是四两,石膏质重,为何反而不敢象黄芪那样用呢?现代药物学作怪!毫无根据的药量,还拿来考学生?那王清任的几个逐淤汤不错,你一个也不能少背,他对气血理论和淤血理解得透,有独到之处,例如:他以人体“气”的重要作用,创立了补阳还五汤。他根据《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并说:“人行坐动转,全仗元气。 治疗半身不遂,历代诸家各自立论不同。或主风,主火,主痰,主气虚感受风邪等,王氏认为:半身不遂,亏损元气的新见地,故于活血祛瘀药中重用补气药黄芪数两,以“气为血帅”,气行则通行之理发挥特效。又根据瘀不去,新难生而大胆创制祛瘀生新治法,如通窍活血汤之治心胸疾病,膈下逐瘀汤治疗肝区疾病(现在多用治疗肝硬化等,)少腹逐瘀汤治疗小腹疾病(多用于妇科盆腔内肿瘤)身痛逐瘀汤用于全身跌打扭伤,气血痹阻之病。补阳还五汤补阳还五赤芍芎,归尾通经佐地龙,四两黄芪为主药,血中瘀滞用桃红。通窍活血汤通窍全凭好麝香,桃红大枣老葱姜,当归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归地桃,红花枳壳芍草饶,柴胡芎桔牛膝等,血下化行不作痨。膈下逐瘀汤膈下逐瘀桃牡丹,台乌赤芍玄胡甘,芎归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少腹逐瘀汤少腹逐瘀芎炮姜,玄胡灵脂芍茴香,蒲黄肉桂归没药,调经止痛是良方。身痛逐瘀汤身痛逐瘀用桃红,当归灵脂与川芎,香附羌活兼甘草,秦艽牛膝没地龙。
四,授徒与学医经验之谈(应就近找一位能解难的老师)
1.边背边看书
2.背诵宜早晨
3.勤学必多问
4.孤独不待人
5.低头行路慢
6.客来莫自寻
7.闲谈宜午后
8.三年抵十春
解释如下:从第一天就进入背诵状态,先记忆,后消化,由老师预先归纳出来,大约一年后基本背完,或以教材为范围,兼学时方等书。在背诵的同时看书,歌诀中不懂的,随着也懂了,书上不懂的,如方剂,证型,舌,脉,辩证等,又与所背知识相应,相辅相成。凡新背一段,必不顺口,应从午后或晚上开始,以免耽搁珍贵的大清早,而早上刚起床就得背熟原来的歌括,再去待人接物。几天不提问,是偷懒?自学能力太强?老师未引导?其它原因?看见闲耍人来,找个借口走开,宁可孤独,少添杂念,小说,电视是决不能看。(现在特别包括上网)行路减慢是因为胸中所学自然涌现,故低头思索或背诵。家中来了亲友,客人,以必要礼节寒宣后,莫主动寻求聊天。午后精力多不集中,或闲谈,或午休,或散步,或随意翻阅。随着进程,若以教材为准的话,两年内已完全入门,包括中医许多需要理解的,及理解记忆的内容,各种基础在内。象这样学,第三年可在指导下学习临床,而后就可以出师了,包括能接受有关考试,因为在归纳时,已经采取了标准,深造便是自己的事了。建议初学者,精准归纳后将其死记,日久才能活用,虽然临床症状不一定与书相合,但你也必须要有许多质的东西作为坚实的基础,才能成竹在胸,不然哪怕你悟性高上了天,也只能似事而非,更别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以上的东西,是我多少年的心血?既是我走过了的路径,也是用其教了二十多个徒弟的,其中以此考了全县第一名的也有,这网上内行不少,若与教材不精准,不相合,我不敢说这话。说句中医肺腑之言,这中医若真断了,那老百姓咋办?那中医的仁术,悬壶济世不白讲了几千年吗?如果说我继续的在本地教徒弟,那能教几个?有何用?所以我选择了用网络,我不会上网,特意把我的女儿,从成都叫会来帮我,如果真有人正在学中医的话,请珍惜。若不是中医成了现在这样,我也舍不得将经验拿出来,唉,何况你哪里了解。 K5M)Z6}G
五,议论中医前辈
《医学衷中参西录》(合订本)是原来河北省盐山县已故中医张锡纯(1860至1933)所著。于一九一八至1934年陆续分期刊行,共七期,七册,三十卷,约八十万字。1957年5月第一版。74年第二版时,买到了这合订本《医学衷中参西录》。原著中论人身之生理,哲学与医学之关系以及静坐练功等内容,被“新医”们大量删掉。力挺中医骨干之一的张锡纯,与清末时期,唐容川,王清任等试图靠着书立说,勾通中西,分别为中医事业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全书目录分医方,药物,医论,医话,医案五大部分,注重实践,其观点均站在临床角度阐发。如716页,4,脑充血兼腿痿弱天津崔××,年三十八岁,得脑充血兼腿痿弱证。病因出门采买木料,数日始归,劳心劳力过度,遂得斯证。证候其初常常头疼,时或眩晕,心中发热,饮食停滞,大便燥结,延医治疗无效。一日早起下床,觉痿弱无力,痿坐于地,人扶起坐床沿休息移时,自扶杖起立,犹可徐步,然时恐颠仆。其脉左部弦而甚硬,右部弦硬且长。诊断其左脉弦硬者,肝气挟火上升也。右脉弦硬且长者,胃气上逆更兼冲气上冲也。因其脏腑间之气化有升无降,是以血随气升充塞于脑部作疼作眩晕。其脑部充血过甚,或自微细血管溢血于外,或隔血管之壁,些些渗血于外,其所出之血,若着于司运动之神经,其重者可使肢体痿废,其轻者亦可使肢体软弱无力。若此证之忽然痿坐于地者是也。至其心中之发热,饮食之停滞,大便之燥结,亦皆其气化有升降之故,此宜平肝,清热,降胃,安冲,不使脏腑之气化过升,且导引其脑中过充之血使之下行,则诸证自愈矣。处方生赭石(一两轧细)怀牛膝(一两)生怀地黄(一两)生珍珠母(六钱捣碎)生石决明(六钱捣碎)生杭芍(五钱)当归(四钱)龙胆草(二钱)茵陈(钱半)甘草(钱半)共煎汤一大盅,温服。效果将药连服八剂,步履复常,病遂痊愈。百余年来,虽然中医界尽力与西沟通,但因中,西殊途,更兼早已成“西医在权,中医在野”之局势了。
《血证论》为清末唐容川所著,只见80年版,全书共366页,分八卷,是专论血证的优秀之作,早已得到中医临床工作者的普遍重视,适合已经临床几年的中医阅读,书中止血,消淤,宁血,补血四大法已被教材采纳。作者第一页,一,《血证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唐宗海(字容川),生于公元1862年,卒于公元1918年。时值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正在逐渐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际。当时,医学科学已成为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工具,正如毛主席所说:“帝国主义对于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的一个方面,也不放松,这就是它们的文化侵略政策。传教,办医院,办学校,办报纸和吸引留学生等,就是这个侵略政策的实施。面对着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在当时的中国医学界,出现了一股崇洋媚外的逆流,他们高唱“全盘西化”,“中医是杀人的祸首”等等。一时,那些洋奴,买办,反动文人纷纷登台表演,祖国医坛乌烟瘴气。后来北洋军阀的教育总长汪大燮,索性下令取消中医,使这股逆流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清代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对中医的贡献功不可没,尤以活血化淤的几个逐淤方被大家推崇有加。但是,对中西结合的激进,产生了某些抑中合西,削足适履的做法,故中医界又称“医林改错,越改越错”。造成了至今被“废医论”据作“稻草”攻击中医的口实。医虽技艺,而深旨却难。西洋医学据形质之说,甚至敢于站在小小的细菌之上,蔑视我中华医学,而中医学者,(未真学会者)苦其经旨难明。得西之说,则大喜。于是竞相杨西而贬中。忘记了古圣垂示气化之理,实则先从洞明形质,但西医解剖形质,何曾窥探气化?故西医在我国虽然百年有余,能疗内科大证而被百姓传颂者有几?求医者,并不尽慕于西,而我辈中医者,反欲自弃其学,以追逐钱财之易,而抛中就西,然为生存故,亦可稍凉,中西未见结合,西化却愈演愈烈,国医未复,狂澜又起,竟视祖先宝贝,为谬,为荒诞。此等妄谈,岂足撼数千载上悬日月不刊之圣经,而反惜大众之入火坑者,甘为众盲也。并非众人愚而我独智,只因大家不加思量,而徒以“科学”一词所趋,创为丧心病狂之举,诚世道之隐忧,令人太息。
伤寒?金匮,上承圣经,吾虽学浅,未敢论其解,但于其中搜求数方,得养父之指点,确能效如桴鼓,古今医林,书籍,汗牛充栋,未见能出其右,人果思否?以为圣作,空穴来风?今贱中医贵西医者,其治病仍未舍去中医,厚颜改称,可废医存药,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争作无理之诟争。习医者,虽然好议前人之失,已求进步,但皆勇于卫道,未见豪无学问者,医亦入方之流,但得见脏腑,气化功能,谓道即在,而未敢上侮古帝昔圣,但清之王清任,则有意无意间,有所谵妄,试举证之:
第一篇脏腑记叙,开口即以宋元人脏腑图论,与内经混驳一番,概称古人,难道内经要以宋元人脏腑图论为据?忽言灵枢曰,手少阴三焦主手上,足太阴三焦主足下,而灵枢实无其文。可笑者,谓黄帝虑生民疾苦,平素以灵枢之言,下问歧伯鬼臾,故名素问。
第二篇中,谓出气入气,吐痰饮津液,与肺毫无干涉,是古人误以咳嗽等证为肺病又于图内肝下注:绝不能藏血五字。医书之气化岂能呆看,那经不又云脾藏肉吗?既重形质而轻气化余论为中医无取也。故不复议。西洋人说,脑主知觉,心不主知觉,是但见其上之精华而不见其下之蕴蓄。不知阴为阳之守,阳为阴之使。阴阳动静之理,吾岂能测识,但有神圣之遗经在。大凡西人长于化学,故其医学无非借助化学,而于天地之道,阴阳五行之理,人体经脉造化之机则茫然无知,故而我发贴说,秉承了中哲内涵的中医学,以承认事物不同性质,将疾病分作“寒、热、虚、实”四大类,为西方文化不能解读,而古老的中药,无需换代就能杀死现代的病菌!又令西方人查遍五洲典籍找不着答案.故西医何能用“发炎”二字将不同性质的疾病概全?只能生出种种治标的手段,与万能的“消炎”…… 虽然“有脑无心”的西说,据其形质之守旧不变,未知其所短,然国外早已有不少“有脑有心”的汉学家,因习中书而翻然改计者,百余年间,何待枚举?(今年电视,德国之人,因看仲景书,改名仲民,为信张仲景之民)作为中国人继续坐井观天,我们可知道,何为弱智吗?


六,伤寒与温病的关系:
由于《内经》详于针灸而略于药,故仲师尊《内经》之旨,依《神农本草经》之药。合《伊尹汤液经》之方,据亲历之临床实践,以自己卓越的天才,创造性的完备了我国医学第一部以药治病的方书《伤寒杂病论》,既现存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而称医中之圣。
经云,“病诸于内,必形诸于外”,故疾病的临床症状表理,实际就是人体各脏腑,经络病理的外在反应。而各脏腑,经络,属性有阴阳,部位有浅深,病性有寒热,病机有虚实,发病有层次,所以,伤寒六经辩证,实际就是包括了由脏腑,经络气化(由水谷精微营养物质基础所化生的,不断运动,转化着的动力功能)八纲等在内的综合性辩证论治体系。
《伤寒论》用药只八十多味,组一百一十三方,而呈三百九十七法,故其论理,识证,遗方,用药之独到精妙,堪称从古至今,独无仅有,历代医学名家将其比拟如神龙之出没,而鳞甲禁严。龙,有血有肉之躯,神龙,具有灵性的有血有肉之躯,出没,既不易捉摸之高深莫测,又是存在着之实体,磷甲森严,统一整体不可缺一之严格。但由于年代久远,文词古典,义理难明,虽然历代注解作家,或从文字上释义,或从义理上发挥,或以临床予论证,或专辩疑解惑,希图连贯易懂,以助后学,故而被我们称作名家。但名家见仁见智,各不相同,甚至门户之见,诋毁之言,甚或某些不切临床,脱离实际之处,又为后学添些障碍与误解,以至蒙头转向。如坠雾中,甚或替他辩护,比如:说是伤寒“传足不传手”。“伤寒只治寒病”,等等。我只是想提醒后学,凡从伤寒入手的,宜多一种版本,兼看则明,又宜就近找临床医师指点,兼听则明。伤寒之深,大家公认,但浅人见之就浅了,比如我这种人,就是当年赤脚医生那种,只取其某些方,某些证,后来慢慢识些皮毛,一用就灵我们没学会,那是可以谅解的,因为文化不高呀,故我敢在此论伤寒。我搞得不象了,看那些有学问的好不好不出来?有人说,《伤寒论》只是为伤寒而设,并不包括温病,那张仲景另外的温病学可能失传了,或仲景长于伤寒,短于温病,有名家这样说,如杨栗山,王安道等。故而历代争得很凶。但《内经?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难经?五十八难》更具体。“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所以仲师只取伤寒二字以括之。从《伤寒论》的内容看,也的确包括了温病在内的不同热性病。那桂枝二越脾一汤不是辛凉解表的方剂吗?那阳明篇各方更不用说了。温病学中,化班汤就是《伤寒论》中白虎汤的加味,温病复脉汤,一甲,二甲,三甲复脉汤,救逆汤,都是从炙甘草汤衍化而来,增液承气汤不是调胃承气去甘草加生地,元参,麦冬?椒梅汤不源于乌梅丸?凉膈散不源于栀子豉汤?从开卷至终的理论,也都与《伤寒论》一脉相承,只不过专论温病罢了。但《温病条辨》的巨大贡献,增加与明细了我们对温病的认识,有所发展,那就是三焦,与卫,气,营,血,辩证,以一横一纵的视角与具体有效的治病方法。故而被现代纳入了经典的范畴。
七,中医学书籍
在古代浩如烟海的中医文献著作中,历代医家们公认《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或《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但是象我这种文化,看得懂多少经典著作,不照样也学会了嘛,因为时方也是治病的,照样学得会,而且那时连教材也没有,还是32岁那年,为了竞读函授大学,与授徒的需要,才买了几本教材之类的书
而1955年冬,中医研究院第一届西医学习研究班明确地提出了学员必须学习“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即《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70年后,在中医研究院,北京中医学院主办的研究生班等各学习单位,又以《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以其作为学习中医理论和临床知识的重要读物。但祖国医学,学术份容,不断发展的治疗方书又太多,且不论如唐代孙思邈,著《千金方》,《千金翼方》而自成一家,王涛著《外台秘要》四十卷,分一个一百四门,为医门类书或金元四大家刘,张,朱,李各有发挥仅明代《普济方》一书,载方61739首,而清代汪昂的《医方集解》采集正方三百余首,附方超过之。(但没有歌括,不便记诵)
北京中医学院方剂教研组,61年出版的《汤头歌诀白话解》共计577个方剂。不切临床常用者较多,且许多歌诀又不顺口,只能做考察参考之用。如四君子汤: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饵。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使。不如陈修园歌括:苓术参甘四味同,方名君子取谦冲,增来陈夏痰涎涤,再入香砂痞满通,水谷精微阴以化,阳和布护气斯充。若删半夏六君内,钱氏书中有异功。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汤头歌诀白话解》(北京中医学院方剂教研组编)第46页对奔豚汤的解释:“由于心气受惊恐而虚,肾中阴寒之气上冲而成”。此与桂枝加桂汤之肾气奔豚证相混也。 79年,全国中等卫校教材,方剂学,采方共258首,大多切和临床实用,除四君子汤等少数歌括与白话解相同而外,绝大多数歌括可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是初学方剂的好书。Y pM4X"J4nF c,Y)]
需要说明的是,方剂学并不等同于中成药之功能,主治,它需要与辩证相结合,最终才能形成环环相扣的理,法,方,药。故在背诵方剂时,必须学好中医基础理论,88年的中等教材,共38科(门)基础学206页,内容包括:绪论,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辩证,防治原则等。是学习中医药各行学科的基础,宜最先学起。
由浅入深的秩序,大概宜先学《中医基础学》,《方剂学》,《中药学》,《诊断学》,《温病学》等。而《金匮要略选读》,《伤寒论选读》,《中医内科学》,《妇科学》,《儿科学》等稍后。当然有时需要结合,贯通着学,特别是第2年,这种需要会越来越多。
7D7h"s4w'^k%g 至于《中药植物学》,《中药鉴定学》,《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中药化学》,《中医外科学》,《食疗学》,《微生物与寄生虫学》等,我是不会建议的。
84年的全国高等教材,共32门,基础学145页,目录中找不出辩证等内容,有故作高深之嫌,其实内涵反不如中等教材,那内科中眩晕篇(189页),共分四型。一,肝阳上亢——用天麻勾藤饮,二,气血亏虚——用归脾汤,三,肾精不足,偏阴——左归饮,偏阳——右归饮。四,痰浊中阻——半夏白术天麻汤。四,痰浊中阻——半夏白术天麻汤。而85年上海出版社,全国高等教材内科各论病种共49篇。全书289页,论眩晕与之相合,都有美中不足之处。虽然眩晕,虚证多于实证,内伤多于外感,但是在分型中不应排除外感眩晕的存在。内伤亦应从气虚开始,如四君,补中类之常用气虚证型。而不应只有阴虚阳亢,气血两虚,肾虚等,故与临床常见病不相合,就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来讲,也是病从浅处多见,而以逍遥散辈之眩晕为多。内科亦不难,一句概一篇(一句概一篇:“三风三虚眩痰瘀)又以头痛为例,三风,三虚,眩痰瘀共九型,即风寒头痛——川芎茶调散,风热头痛——芎芷石膏汤,风湿头痛——羌活胜湿汤,肝阳头痛(原称眩晕头痛)——天麻勾藤饮,肾虚头痛——大补元煎,气血亏虚头痛——八珍汤,痰浊头痛——半夏白术天麻汤,瘀血头痛——通窍活血汤等。因早年从其它内科学中(不是教材之类)见头痛分型,共八种,于风热头痛型用桑菊饮,曾提醒过当时所授之徒,应取银翘散为主方。因外感风热与风寒自温病学后,在临床上早已分清,教材何用芎芷石膏汤?其中有多少味辛温药?真是令人不解。那头痛,干呕,吐涎沫,吴茱萸汤主之,它不治厥阴头痛了?近效术附汤不治阳虚头痛?教材对肾虚头痛又极力强调阴虚为主,这阴阳相对的道理在基础学中,不是很清楚吗?所以内科教材只能是举例,就看举例是否全面,有无门户之见。再看泄泻篇中,定义为:“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清稀,甚至如水样而言。”主要由于湿邪所胜和脾胃功能障碍引起,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其病因以湿邪立论,也是正确的。分型为:银翘散银翘解毒把热清,竹叶淡豆与牛荆,甘桔薄荷散风热,风温初起用芦根,咳加杏贝渴花粉,热盛枝子与黄芩。气分证型与方药由卫分之邪内传或温热邪气直入气分,引起正盛邪实、阳热亢盛、脏腑气机紊乱为主要病变,证以但热不恶寒、反恶热、舌红苔黄、脉数为特征,治以清气泄热为主的证候,称为气分证(属于里实热证)。因为气分的范围较广,证治上应根据邪犯气分所属脏腑、部位的不同,来进行辩证施治。一般说来,主证兼有咳嗽,胸痛,咯吐黄稠痰者,为热壅于肺,治以清热宣肺,麻杏石甘汤为主;若兼心烦懊侬,坐卧不安者,为热扰胸膈,治以清透郁热,栀子豉汤为主;若兼壮热,烦渴饮冷,大汗,脉洪大者,为胃热亢盛,热炽阳明,治宜清热生津,白虎汤为主;若兼潮热便秘,或热结旁流,腹满硬痛,苔黄燥或焦黑起刺,脉沉数有力者,为热结肠道,腑气不通,治宜泄热通便,增液承气汤为主;若兼寒热如疟,热多寒少,口苦、胁痛者,为热郁少阳,胆火炽盛,治宜清热疏胆,宜通气机,方如蒿芩清胆汤。营分证型与方药温热邪气由气分不解,或从卫分逆传,均可造成热毒内陷心营,出现营阴受损,心神被扰为病变特点的证候,称为营分证。常见于温热病发展过程中的深重阶段。营分证的主要表现是:身热夜甚,口不甚渴,心烦不寐,甚则神昏谵语,斑疹隐现,舌质红绛,脉细而数等。其中以舌质红绛,心烦不寐为辩证要点。血分证型与方药血分证常以心、肝、肾的病变为主,多是营分证的进一步发展,为温热病的最后而深重的阶段。营血同源。因此血分证的主要表现,除了有营分证的身热夜甚,烦扰不寐等症以外,更以躁扰昏狂、舌质深绛和各种出血见症(如吐血、便血、溲血、斑疹透露等)为特征 归纳:
卫气营血歌括(初学者必背)

卫分发热微恶寒, 头痛咽痛口微干,咳嗽少汗脉浮数, 薄白解表银翘蠲。

1.热壅于肺气分发热不恶寒, 口渴红黄脉数兼, 咳嗽胸痛或鼻煽, 热壅于肺麻杏甘。(麻杏石甘汤)
2.热郁胸膈热郁胸膈躁不安,壮热口渴便秘难,胸膈灼热如焚样, 唇焦咽燥红黄宣, 清热泻火又通便, 滑数方用凉膈散。 3.热炽阳明(阳明经证)热炽阳明有四大,舌苔黄燥白虎佳。(大烧,大汗,大渴,脉洪大)
4.热结肠道(阳明府实,大肠热结)热结肠道满拒按,潮热谵语便秘难,沉实黄燥焦黑刺,苦寒峻下大承安,阳明三承峻轻缓,大承痞满燥实坚,(痞满燥实坚为大承气的证)小承之证不坚燥,调胃热结无痞满。
5.湿热蕴结三焦湿热蕴结于三焦,倦怠肢酸热不高,汗出而热不得解, 胸闷腹胀呕恶饶,便溏尿赤苔黄腻, 濡数甘露消毒抛。
营分证治
1.热伤营阴热伤营阴用清营,夜热谵语与神昏,心烦不寐班疹隐, 不渴红绛细数成。 2.热入心包热入心包昏谵语,舌蹇肢逆灼热取,清心开窍清宫汤,绛数或昏迷不语。
血分证治
1.血热妄行血热妄行脉数绛,灼热燥扰昏谵狂,发班吐血与便血,犀角地黄散瘀凉。
2.气血两燔气血两燔大热饮,狂燥谵妄头痛云,吐血发班绛起刺,浮大脉数用清瘟。(清瘟败毒饮)
3.伤阴动风伤阴动风手蠕动,暮热早凉心中动,精神困倦虚数绛,三甲复脉滋熄风。此外还有营血的异同,温病的传变,与湿温的区别等,更加深入的归纳。
三焦辩证
三焦辩证是清代吴鞠通借用《内经》“三焦”划分部位的概念,根据温热病的特点和三焦所属脏腑在温热病过程中表现的不同病理变化,从人体纵的方面加以概括出上、中、下三个阶段不同的证候类型(三焦分证),作为对温热病辩证施治的一种辩证方法。(与卫气营血相对,则有一横一纵之妙)。简单地说,即以三焦为纲,对温热病进行辩证。以三焦温热病的传变,则病始于上焦,次传中焦,终于下焦。其病证,上焦包括肺与心包的证候,中焦包括脾与胃的证候,下焦包括肝与肾的证候。
伤寒以六经为纲进行辩证,温病以卫气营血为纲进行辩证,湿温以三焦为纲进行辩证,这种三足鼎立之势,是值得加以说明和注意的。上焦湿热上焦湿热,是湿热之邪伤人的初期阶段,病位多在肺与皮毛,因湿与脾胃关系密切,所以脾胃与肌肉亦常可累及。上焦湿热的病理是外有湿郁肌表,卫气不宣;内则湿困脾胃,运化失常。具体证候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或无热),头重如裹,肢体困重,胸闷不渴,神识呆滞,脘痞纳少,或见肠鸣便溏,舌苔白腻,脉濡缓等。治法上,若湿郁表里,尚未化热,宜温散表里之湿,方如藿香正气散;若热象已显,则宜宣化湿热之法,方如藿朴夏苓汤。藿香正气散藿朴夏苓汤藿香正气苏大腹,陈苓甘桔白术朴,藿朴夏苓用三仁,香豉泽夕与猪苓,姜枣白芷半夏曲,外寒内湿呕泻复。湿温初起热不渴,宣通上焦表里明。中焦湿热中焦湿热为湿热病的中期阶段,其病理主要是湿热内阻脾胃,气机不畅,升降失常和运化失职。由于中焦阻滞,故可影响到上、下二焦。证见身热不扬,汗出虽减,继而复热或午后热甚,肢体困倦,胸脘痞闷,呕恶不欲食,小便短赤,便溏不爽,甚则神呆少言或神昏不清,苔灰白带黄,脉濡数等。治宜清化湿热,宣通气机,方如甘露消毒丹、三仁汤;若湿热痰浊蒙蔽心窍,发为神识昏迷者,宜清热化湿,豁痰开窍,如菖蒲郁金汤。(二十八字的方剂歌括中,已基本概括了药物,病机,主证,或方剂功能)甘露消毒丹(热重于湿)三仁汤甘露清热又解毒,利湿化浊蔻石蒲,三仁杏蔻薏苡仁,厚朴通花滑竹伦,藿香薄荷芩滑石,川贝茵陈射翘木。宣畅气机身重痛,清利湿热午后寻。(午后身热)下焦湿热下焦湿热的病变,重在大肠、膀胱,其病理主要是湿热阻滞下焦,引起膀胱气化失司,大肠腑气不通,故证以二便异常为特征。本证的具体证候可有小便癃闭,渴不多饮,或大便不通,小腹硬满,舌苔黄腻或白腻,脉濡数等。治宜淡渗分消,如茯苓皮汤;若肠道气机闭阻而大便不通,则治以导浊行滞,方用宣清导浊汤加减。宣清导浊汤宣清导浊猪茯苓,便硬苔腻濡脉成,水石蚕砂皂夹子,下焦湿热此方行。
脏腑辩证是在认识脏腑生理功能的基础上,将疾病所反映的临床症状、体征等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推断疾病所在的脏腑病位和同一脏腑的不同证候类型的辩证方法。简单地说,即以脏腑为纲对疾病进行辩证。由于脏腑辩证概括的内容比较全面和准确,所以现在已成为临床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是其他各种辩证的基础。要掌握脏腑辩证,首先必须认识到脏腑辩证是以脏象学说为其主要理论基础的,只有熟练地掌握各脏腑的不同生理功能、特征和关系,在辩证时才能较准确地区分脏腑病位和把握病变的全局。这是因为各脏腑的功能、特性和有机联系,决定着脏腑的病理特殊性和相互影响的关系规律。其次,由于脏腑辩证不仅是区分脏腑病位,并且要分辨病因病性,因此对病因的风、暑、燥、湿,病性的寒、热、虚、实,以及痰饮、气滞、血淤等辩证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也应一一掌握。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对疾病的病情作出全面的分析,准确的判断。例如初步整理心气虚与心阳虚:心气虚与心阳虚虽有心悸、气短、自汗、劳累后加重等共同临床表现,但心气虚主要只有心悸、气短、体倦乏力、舌淡脉虚等证候,而无明显的寒象;心阳虚则在心气虚的基础上,尚有形寒肢冷、舌体胖嫩等阳虚则寒的表现。简单地说,心气虚加寒象则为心阳虚。其治疗,前者以补益心气为主,如养心汤,后者须兼以温心阳,如参附汤、保元汤之类。
心脏辩证歌括(初学必背,切莫辜负)以高等教材为准,每个证型已配好该用方剂,不似书上之难寻。
心气虚——脉证并治(治法补心气)心气虚证脉细弱,心悸气短自汗多,体倦乏力面色白,舌淡苔白养心科。
心阳虚——脉证并治(温心阳)心阳虚证脉细弱,心悸气短自汗多,形寒肢冷胸憋闷,舌体胖嫩保元科。
心血虚——脉证并治(补血安神)心血虚悸与健忘,失眠多梦细脉象,石唇舌色皆成淡,眩晕该用归脾汤。
心阴虚——脉证并治(养阴安神)心阴虚悸与健忘,失眠多梦细脉象,心烦朝汗五必热,舌红少津补心方。
心火上炎——(清心泻火)心火上炎有口疮,烦眠脉数渴苔黄,尿赤灼痛舌尖赤,甚则尿血导赤方。
心血瘀阻——(通阳化瘀)心血瘀阻心悸痛,胸闷唇紫舌暗红,肢冷脉象呈细涩,通阳化瘀血府功。
痰火扰心——(涤痰泻火)痰火扰心哭无常,神志错乱舌红黄,狂躁妄动脉滑数,气粗便秘滚痰方。(礞石滚痰丸)
痰迷心窍——(凉开,温开)痰迷心窍意识昏,言语颠倒有痰声,滑数弦滑黄白腻,至宝苏合寒热分。(以脉滑数苔黄腻热痰用清心开窍法至宝丹以脉滑数苔白腻用温通开窍法苏合香丸)
肝脏辩证歌括
肝血不足——(补血养肝)肝血不足眩晕除,目多干涩视模糊,筋脉拘挛肢麻木,面色无华夜盲书。月经量少或经闭,舌淡脉细四物除。
肝阴不足——(滋阴养肝)肝阴不足眩晕从,失眠多梦耳鸣聋,舌红少津弦细数,枸菊地黄治眼蒙。
肝气郁结——(疏肝解郁)肝气郁结多抑郁,胁肋胀痛怒叹气,胸闷纳呆或便溏,痛经脉弦白滑居,解郁柴胡疏肝散,咽喉梗阻梅核气,导致气滞血瘀证,弦涩胁痛如锥击,症瘕痞块舌青紫,隔下逐瘀为主剂。
肝火上炎——(清肝泻火)肝炎上炎痛晕眩,耳鸣耳聋石目鲜,急躁易怒胁肋灼,尿黄便秘口苦干,甚或吐血与鼻血,红黄弦数芦荟丸。肝胆湿热肝胆湿热胁痛胀,发热面目身发黄,口苦呕恶尿黄短,弦数黄腻茵陈汤,带下黄臭睾丸肿,肝经湿热泻肝汤。寒滞肝脉寒滞肝脉少腹胀,遇寒加重得热良,睾丸坠胀阴囊缩,沉弦白滑暖肝方。胆郁痰扰胆郁痰扰头晕眩,口苦虚烦不得眠,恶心呕吐易惊恐,温胆胸闷肝阳上亢——(平肝潜阳法)肝阳上亢阴虚象,腰膝酸软悸健忘,面红目赤头胀痛,天麻钩藤杞菊良。
肝风内动(在阳亢的基础上进一步成为肝阳妄动,亦称肝风内动)
1.肝阳化风肝阳化风眩晕痛,麻木震战弦数红,甚则卒中身不遂,方用镇肝来熄风。
2.热极生风热及生风高热强,昏迷抽搐角弓张,两眼上翻红黄舌,弦数羚羊钩藤汤。
3.血虚生风血虚生风血虚同,麻木震颤大定风。(在肝血虚的基础上有麻木震颤等生风的现象)
脾(胃)辩证歌括:
脾气虚弱:脾气虚弱面萎黄,消瘦腹胀大便溏,食少懒言四肢倦,淡白缓弱四君汤。
脾阳虚寒(温中散寒):脾阳虚寒隐痛祥,喜热喜按大便溏,食少肢冷或浮肿,舌淡沉迟理中汤。
脾气下陷(又称中气下陷):脾气下陷昏花样,少气小腹多坠胀,久泻脱肛下垂症,淡白脉弱补中汤。
脾不统血:脾不统血面色苍,不寐心悸与健忘,便血崩漏血月经多,舌淡细弱归脾汤。
寒湿困脾:寒湿困脾脘闷胀,头重如裹困倦祥,溺少溏泄身浮肿,白腻濡缓胃苓汤。
脾胃湿热:脾胃湿热痞闷溏,呕恶厌食困重祥,舌苔黄腻脉濡数,黄少甘露消毒方,或见身热起伏状,面目肌肤又发黄。
胃阴不足:胃阴不足口唇燥,饥不欲食胃痛嘈,干呕便结红细数,滋养胃阴益胃高。
胃火炽盛:胃火炽盛牙龈肿,消谷善饥冷饮从,吞酸嘈杂便秘结,红黄滑数清胃功。食滞胃脘食滞胃脘腹胀痛,嗳腐吞酸厌食从,呕吐便结或泄泻,脉滑厚腻保和宗。
肺脏(大肠)脉证并治歌括:
肺气虚:肺气虚咳喘无力,动则气短声微低,面白自汗兼恶寒,淡白虚弱补肺需。(补肺汤)
肺阴虚:肺阴虚干咳无痰,咳嗽带血口咽干,潮热盗汗五心热,颧红细数固金专。(百合固金汤)g?
风寒束肺:风寒束肺痰稀白,恶寒流涕与鼻塞,咳嗽无汗头身痛,杏苏浮紧苔薄白。
风热犯肺:风热犯肺痰黄稠,咳嗽口渴痛咽喉,头痛恶风身又热,浮数薄黄桑菊投。痰热壅肺痰热壅肺喘气咳,黄稠气粗又发热,口渴便秘或鼻煽,麻杏石甘滑数脉,咳唾脓血痰腥臭,肺痈千金苇茎设。
. 痰浊阻肺:痰浊阻肺咳痰多,色白而稀易于咯,胸闷气喘喉中鸣,脉滑白腻二陈和。
九,中医舌诊与中医脉诊归纳(与教材相合)
中医认为正常舌苔乃由胃气所现,通过胃蒸脾湿上潮而形成。诊察舌苔,一定要排除一些假象,才能获得正确的诊断。首先要了解正常舌苔可以有的变异。正常舌苔应该是舌苔薄白而润,舌质淡红。据统计,正常人仅77~78%表现为正常舌苔,还有一部分正常人可出现一些异常的舌苔,尤其是吸烟的人,舌苔常较厚,并有灰、黄、黑不同苔色;经常失眠的人,舌尖常有红刺增生;喜食辛辣食物的人,舌质可较正常为红。一般是由于局部的丝状乳头萎缩所致。中医辩证一般都认为属于阴虚、血虚;且认为舌前半剥脱为胃阴不足,舌根部剥脱,示肝肾阴伤,但临床也非截然如此。此外舌中有一条舌苔光剥,俗称鸡心舌,示阴虚较甚。如全舌剥脱,则称光剥舌,示胃肾阴涸,病非轻浅 《灵枢?热病》说:“舌本烂,热不已者死。”这种由于热邪传聚于内,津液被伤而致“舌焦”;盛热不已,营血被腐,以致舌本糜烂,都是临床常有的见症。《金匮?腹满寒疝宿食病篇》说:“病者腹满,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这些都说明了舌诊在临床的重要。

舌诊内容归纳歌诀:(舌脉歌诀特别重要,必须死背)
舌质舌质淡白主虚寒,阳气虚弱气血连。红主热与里实热,又见阴虚而内热。绛为内热深重舌,外感邪热入营血,或由内伤久重病,导致阴虚火旺得,紫色应分寒与热,舌上紫班是瘀血,淡紫紫而湿润,阴寒内盛或绛紫色深津液干,邪热炽盛损阴液。舌苔白苔主表赤主寒,薄白在表外邪传,舌淡苔白里寒证,白堆积疫痛连,判断正气的盛衰,分辨病位深浅来,区别病邪的性质,推断病势进退黄苔主里又主热,外感苔黄里传热,胖嫩苔黄而滑润,阳虚水湿不化别。灰色之苔主里证,见于里热寒湿证,灰苔干燥热伤津,湿润寒湿痰饮停。黑色之苔主里证,既主热极又寒盛,燥裂芒秋(热)极津枯,润滑阳虚寒盛成。另外,于60年7月出版的,由北京中医学院编写的《中医舌诊》还可以。
随后又出版了《濒湖脉学白话解》全书共88页,目录包括“四言诀”与“七言诀”两部分。可自行购买参考。在七言诀中采纳脉象共27种,与古代相比少了疾脉。每种脉象除了解说而外,包括[体状诗],[相类诗]与主病诗,如:
浮 [体状诗] 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相类诗] 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浮脉轻平似捻葱,虚来迟大豁然空。浮而柔细方为濡,散似杨花无定踪。
[主病诗] 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提供陈修园归纳后的:浮脉浮为表脉病为阳,轻手扪来指下彰。芤似着葱知血脱,革如搏鼓视阴亡。从浮辨散形缭乱,定散非浮气败伤。除却沉中牢伏象,请君法外更参祥。沉脉沉为里脉病为阴,浅按如无按要深。伏则幽潜推骨认,牢为劲直著筋寻。须知诸伏新邪闭,要悟诸牢内实存。除却浮中芤革散,许多活法巧从心。迟脉迟为在脏亦为寒,一息未及四至弹。结以偶停无足数,代因不返既更端。相传代主元阳绝,还是结成郁气干。除却数中促紧动,诸形互见细心观。数脉数为腑脉热居多,一息脉来五六科。紧似转索寒莆闭,动如摇豆气违和。数而时止名为促,促里阳偏却是魔。除却迟中兼结代,傍形则出细婆婆。虚脉虚来三候按如棉,元气难支岂偶然。弱在沉中阴已竭,濡居浮分气之衍。痨成脉隐微难见,病剧精干涩遂传。冷气珠丝成细象,短为形缩郁堪磷。实脉实来有力象悠悠,邪正全凭指下求,流利滑呈阴素足,昭遥长见病当谬,洪如涌浪细邪传热,弦似张弓木作仇。毫发分途须默领,非人浑不说原由。本人根据教材归纳的:临床常见十六脉(有的教材有缓脉,有的教材有濡脉,所以共为十七脉)
中医学徒 发表于 2009-12-24 19:27

[临床常见十六脉歌诀] 浮脉 浮脉轻取即可得,重按稍减而不绝。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表虚脉。沉脉沉脉轻取从不应,重按始得主里证。沉而有力为里实,沉而无力里虚病。迟脉迟脉脉来多缓慢,一息不足四至间。迟而有力为寒实,迟而无力为虚寒。数脉数脉来去多急促,一息脉来超五数。数而有力为实热,数而无力虚热出。虚,实脉虚脉病主气血虚,(尤多见于气虚)三部脉举按皆无力。实脉病主为邪实,三部脉较大而坚实(有力)。滑脉滑脉往来多流利,应指园滑亦好记。滑主痰饮与食滞,又主实热妊娠句。涩脉涩脉往来多艰涩,轻刀刮竹作辨别。涩主气滞血瘀证,精伤血少皆可得。洪脉洪如涌浪邪热亢,来盛去衰细思量。细脉细脉如线指下显,诸虚劳损湿又伤。(虚)弦,紧脉弦脉直长按琴弦,肝病痰饮疟痛连。紧如转索而绷急,病主痛来又主寒。促,结,代脉促脉急数而时止,阳热亢盛药难使,缓弱时止有定数,脏气衰微代脉指。迟而时止称结脉,阴盛气结寒痰瘀。缓脉缓脉一息四至该,怠缓湿病,气虚排。和缓有力从容象,正常之脉缓中来。濡脉濡脉浮中又细软,病主诸虚湿邪缠。临床常见相兼脉主病歌两种以上单一脉,同时出现名相兼,单一主病的综合,相兼之脉主病然。浮紧或为风寒痹,浮紧脉主表实寒。浮缓营卫不相知,风邪伤卫桂支痊,浮兼数脉为表热,浮兼滑脉表挟痰。沉缓气虚湿阻脉,沉迟脉主为里寒,沉弦肝郁或气滞,或为水饮内结连,沉涩血虚血淤证,沉紧脉主里实寒。弦紧脉主寒痛证,弦细肝肾阴虚连,弦数肝郁化火证,或为肝胆湿热缠。滑数痰湿实热证,洪数气分热盛严,沉细数脉齐相见,便为阴虚内热传,弦滑数脉齐相见,肝火之中挟有痰,或为风阳上扰证,或为痰火内蕴燔。七怪脉(败脉,真脏脉,死脉)釜沸鱼翔雀啄漏,解索弹石同虾游,五脏真气已败露,偃刀麻促与转豆。脏腑生理功能歌括(授徒时原创)心脏心脏位居于胸中,包络围护于外从,心主血脉与神志,开窍于舌华面胧,血液运行心推动,精神意识思维功.肺脏肺居胸中应主气,一身之气与呼吸.外合皮毛鼻为窍,宣发肃降通调机,津液卫气周身布,下输膀胱肺不逆.心与肺心肺关系在气血,肺气助心行血脉,肺气不足致心虚,心悸气喘两虚得,血行不畅失宣降,气逆胸闷与喘咳.一,小儿指纹风,气,命三关歌初起风关病未秧,气关纹现急须防,乍临命位呈危急,射甲通关病势昌。一,小儿指纹色泽主病歌身安定见红黄色,鲜红外感风寒得,紫黑血络因郁闭,色淡为虚紫红热,青色惊风与痛证,实证多见滞暗色。三,小儿指纹浮,沉主病歌 ① 指上何故乍然浮,邪在肌肤未足愁, ② 忽尔之纹渐渐沉,已知入里病方深, ③ 腠理不通名表证,急行疏解汗之投, ④ 莫将风药轻相试,需向阳明里证寻。以上虽然不是整版,为示范足矣。初学者,重点在基础学之中,而其它学科需要结合着学,中医大内科进行分科学习,是为了便于掌握,将各科知识有机结合,是为了掌握它的整体性,这种反复进行分开与结合的学习过程,就是融会贯通的过程。以方明证,可以理解为一方一证,要一方一方的去学,它需要一个证型,一个证型的自己进行归纳,又与一个方,一个方的相结合,把方与证看成一个紧密相扣的整体。但不能只限于方剂学中学方剂。如银翘散,你还得参照《温病条辨》或《温病学》中证型与治法的叙述。这样不仅能掌握了方药,证候,又懂得了理与法。我们看出“辩证论治”得全过程,就是理,法,方,药的全过程,就是中医治病从理论到临床的全过程。观《伤寒》113方,方方有法,我们理解为方既是法,而且是更具体的法。看温病学,学了银翘散,你就初步学了辛凉解表法,学了桑菊饮,又多了一层辛凉解表轻剂之法,学了麻杏石甘汤,又掌握了幸凉重剂之法 学了“时方”,补可扶弱,四君,八珍,人参养营等。又懂得了补法。十剂:清,陈修园著时方歌括,时方妙用中,将108首方剂以十剂用分类。十剂:宣剂:宣可决壅,如瓜蒂散。通剂:通可去滞,如五苓散。补剂:补可扶弱,如四君子汤。泄剂:泄可去闭,如大承气汤。轻剂:轻可去实,如麻黄汤。重剂:重可镇怯,如真珠母丸。滑剂:滑可去着,如五仁丸。涩剂:涩可固脱,如桃花汤。燥剂:燥可去湿,如平胃散。湿剂:湿可润燥,如琼玉膏。所以,你在掌握方剂(必须死背)之时,需要掌握证型,成都中医学院八零后曾出一书,好象叫治法与方药,其中特别强调重视对证型的掌握。因为辩证论治就是将四诊所得到的病情(症状)归纳为某一种证型,从而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者,有方有法也。)由于证型是对疾病一定阶段的概括,在临床就是诊断结果,而方剂是对药物更加有效治疗的代表,或归纳,在临床就是针对疾病(证型)的具体治疗方法。所以提出:学中医,要以方明证。例如“风寒束肺”的证型,显见其病因为风寒,其病位在表,与脏腑种肺脏有涉,是风寒邪气所致之肺系疾病。故而有恶寒天汗,或头,身微痛,咳嗽,痰稀白,苔薄,脉浮紧等症状。(虽然风寒束肺见于脏腑辩证之中,但又因属外感疾病。故又见于内科外感咳嗽之中,叫风寒咳嗽,都以杏苏散为主治方药)杏苏散(自编)杏苏恶寒无汗云,枳桔前胡和二陈,(二陈汤)解表宣肺兼化痰,苔薄脉浮咳嗽成。掌握了杏苏散就能治疗风寒咳嗽,这就叫以方明证。虽然理解的深度不可能是一次性的,但归纳后的记忆是可以,并且应该是一次性的。(就连我们干了几十年,有些方剂用了多次,且能得心应手,但道理还是讲不出来,甚至还会经常犯八纲辩证中,寒热虚实的错误,所以我们不能要求别人非得把理,法学透了才开始学方剂与证型,而应该是同步进行的)十,先后病例点滴 76年,我25岁,(以针灸为主,带着几十味常用中药,及配方散剂,已经罢过了两三年地摊。这民间医生,只有百姓认可,所以经常被工商的收得干干净净,有时我毛了,就胡乱找些不值钱的草药,去工商,或医院门口摆,趁那银针还在患者身上,若是医院有人来干涉,就问她如何进针?出针?这叫什么穴位?能治何病?一旦回答不上,这不学无术的话我是会骂的。工商来了,问他何叫学艺自由?那电台上已经唱2(指音乐)了,你们为何还要唱1?(指音乐)为了解决我这个“丁子户”,才被镇办诊所吸收为中医内科医生,附带针灸门诊。条件是:诊费,针灸费,手术费,及注射费等作为我的工资,而药费与利润均归单位所有。全诊所共7人,三中,一西,两“药房”,另一位是领导兼中医骨科。我们前四位临床医生同在双门面中,药房在侧,也是临街。至到四年后考上第一批个体开业医生,即取名为《串雅诊所》,以示医本源于民间,不该有贵贱之分,(我既可做摇串铃的走方郎中,亦可登大雅之堂)后来按规定又定名为[李四平中医诊所]。人说中医凭偶然,我偶然之后常偶然,大病岂可偶然治,“西毒”何不一偶然?(我称反中医者为西毒)蛔虫症——乌梅丸一日午后,三时许,附近一老农背着一不断呻唤的孙子,进了诊所,稍为左顾右盼后,去了我对面的刘老医生那里。看那娃儿,有十来岁,脸一阵红,一阵白的样子。双手时轻捂着肚子,两侧痛得往地上直打滚,那温度计也掉下摔坏了。一时间又痛缓了。口中又呕吐些痰涎来,吐在地上一摊,那刘老师换了一支温度计又考上了。这就是玩痰怪证吗?我在想,养父平时经常说,小儿少七情病,发病较成人单纯,又乃稚阳之体,外邪易袭,传变迅速又想,这病是以痛为主,我一背《医学三字经》腹痛篇,九种腹痛一比较,有点象蛔虫,但没有依据,看对面刘老师那如临大敌的紧张模样,估计他心里也没底。考了三次体温,按了肚子,又望舌苔,又摸脉,最后还是把手一扬,去大医院检查吧,有点危险。老农不知是被吓了,还是包里少钱,一时呆在那里,没了主意,又任由孙子在地上打滚了,我忍不住站起来说,等痛微了我来看看,那刘老医生哼了一声,把抽屉一关,往西药房领导那里去了。我问:你孙子几时始痛?有无大便?答:今天上午开始痛,没见大便,后来就是越痛越凶。再问:一路是背来的?在背上与在家里有何不同的痛法么?答:在背上一样喊痛,似乎稍微轻些吧。查看他孙子脸上红潮未退,与班点状,双睛白云兰斑块块明显,此为虫痛之证据,因想那虫痛多在脐部小腹,背在背上时,虫在内,遇外力撞击压迫,潜伏不动,故虽痛但微,与乡下小孩腹痛时,大人往往用手按抹止痛之理相通,(让小孩吞腊止痛者,是虫“遇酸则伏”之理),想到此处,即处方为乌梅丸,嘱其若药水被吐,可延续再服。病家走了,我被“领导”叫到药房,问:“你为何乱开药?不懂装懂?上次见你给病人开麦冬用了60克,你说按比例,一升法下七升冬,还没开足,并挖苦我,说叫麦门冬汤,那今天你又开黄连,黄柏,又开干姜,附片,叫什么汤?你最好别提《金匮》《伤寒》,当着这刘老医生的面,别人读《伤寒》是读了一千遍的我说:是吗?先请刘老师背一下伤寒六经的提纲,再请问刘老师你每张处方上都用“三仙”,是病人吃不消化了,还是老师不消化了?象往回一样,我们又吵上了 第二天下午,那老者带着孙子走来了,说是昨天服药二次后,渐渐不觉腹痛了,还吃了饭。今天上午拉了两次,几乎全是蛔虫,感觉象好了,不知还吃不吃药,高兴之余,我故意提高了嗓子,好了就不消吃了。看来读了伤寒就该用,不然就会忘了。麻杏石甘汤治愈小儿肺炎一天下午6点过,我正关诊所店门,食品站那个叫温正贵的,抱着一岁多的娃儿来问我,中医打不打针?我这小娃发烧得很,我一摸,前额灼手,考体温41℃,观其面微红,汗出气息较急,鼻翼煽动,这不是常听养父说的麻杏石甘汤证?那温病学上叫“热壅于肺”(西医称肺炎)。但药房被领导锁了。只好用中药:麻黄9克,杏仁10克,生石膏50克,甘草8克,知母6克(合了一个白虎汤)嘱其用米一撮为引,米熟既成。并告之若两个小时内热未稍减,应去大医院找值班医生。回到家中如实给养父讲起此病,不料,养父厉声道说,真是大胆,叫你莫涉深水就是不听?既知是肺炎,为何不让西医治?那西医治不好叫抢救无效死亡,你中医叫什么?这万一人死了,你抵命?这晚上,总是担心着那小娃,天还未亮明白,我起床跑到食品站家属房,刚想敲门,那门自动开了,原来是虚掩着,温正贵在煮早饭,听我脚步声响,开门来望,我不敢先开口,听他请我进去,又说全靠那药,只吃了两次,烧就退了,还吃了稀饭,娃儿一直睡着,没醒。我这才放心的走了。我至今也弄不懂,那方剂学上《全国中等卫生学校试用教材》第38页,第五章,清热剂,一,清气分热剂,白虎汤中《伤寒论》石膏打碎,30克(一斤)知母9克(六两)炙甘草3克(二两)米15克(六合)这分明杯水车薪。石膏30克,怎样会等于一斤呢?那《金匮》木防己汤,石膏两枚,如鸡子大,(象鸡蛋大)又该是多少克呀?我称了一下,那鸡蛋有一斤多重,两鸡蛋就是一百多克,也就是木防己汤中石膏的用量了。那么用于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的白虚证,还敢不比木防己汤的石膏多吗?少于了200克——250克会有预期的效果吗?所以我平时对胃热牙痛体壮者用石膏大多150克,才够药力相当。地黄引子——治愈半身不遂一次,治一个老年“半身不遂”已病大半年,且二便失禁,患者家住我镇护保乡,核丰九队,叫王荣久,六十多岁,是本街供销社退休职工,当时是出诊,带了一名徒弟同去,(他叫何广彬,17岁来学中医,至今行医,)来到患者床前,那二便之臭扑鼻而来,中医虽然没戴口罩,但却拉近了与病家的距离,摸了脉,看了舌象,感觉舌,脉偏属于寒证而已,只是患者神志不十分清楚,于是我请问谁在照顾他的起居?其老妻在一旁答道:是我。请问有何反常举动没有?特别是在夜间,她想了想说道,没啥特别,就重复讲话不清,夜间有时东摸西摸的,问他又不说。听了这话,转头与何广彬说道,这重复不清,就叫中医的虚则“郑声”,夜间摸物,就叫循衣摸床,回去翻名词解释吧,说吧起身告辞,往回上路,那患者家中跑出一人来,大声问我,李老师,何时可以见效啊?我正待回头,不想那何广彬大声回到,两副药就好了,你放心,你们九队那个黄成怀中了风,还说不出话,黄成怀就是只吃了两付药好的,叫人赶紧上街取药吧。我责道,如何敢对人如此打包票?这该治好的病被医生遗误的还少吗?一面走,一面也想好了处方,这寒风入脏,下元虚衰,虚阳上越,痰浊往上,上蒙清窍所致。当用地黄饮子,这兼二便失禁呢。于是罗列了一下胸中方剂,觉得真人养脏与缩泉丸还得用上些力,收涩二便,方收万全之功。第一剂处方:熟地25肉桂15附片30(先下一小时)大芸20茯苓15巴吉20石菖蒲10麦冬20五味子15枣皮20石馥15远志10卜合15(后下)诃子10票壳10肉豆冠面果烧去油三枚白术20台乌15益智仁15 第三日,家属前来转药,言其病人二便转常,神志恢复,病肢亦能动作,可自行坐起。第二剂处方:地黄饮子合补阳还五汤熟地25肉桂15附片30(先下一小时)大芸20茯苓15巴吉20石菖蒲10麦冬20五味子15枣皮20石斛15远志10黄芪80秦归15赤芍15川芎15地龙15桃仁10红花10 又居两日,患者王荣久亲自手捧感谢锦旗一面,与我送来,上写:半截病沉吟,枯木又逢春。惊闻名老将,手下无弱兵。我给养父看,他笑了。驱风至宝膏治愈“热风入腑” 这是一例非常典型的中风病患者叫王一成,住家离镇二三十里,是永兴乡的农民,家中主劳,58岁,先在医院住了七日,非但不效,且病益深沉,抬来找我,来时已是午后三四点钟,是第八天了,探其喜恶,忌辛热,因见其昏沉不稳,(两边要人扶着)便建议住我家中,利于观察。于是,将其安置在我床上后,查其症状,口角略呈歪斜,左半身不遂,面赤,浑身发热未退,汗出,谵语,舌苔黄腻带里而干,脉洪大且数,询大便不祥,(因常换人扶事)唯有矢气,小便黄灼等。这不又撞在“枪口”上了吗?明显一“热风入腑”之证,处方:防风15大黄15芒硝10荆芥10麻黄10枝子12白芍25连翘12桔更12甘草10川芎12秦归12石膏150化石30薄荷12黄芩15全蝎20黄连12黄柏12天麻20羌活15独活12人参(党参15)细辛10熟地10 此方专治中风之“热风入腑”型,(虽然教材上没有)分析:“热风入腑者,必见二便之阻塞”,其证表里俱实,因病人转矢气,是其大便内结无疑,观其承气证之谵语,已知此证之谵语为正候,更兼有身热,汗出,苔黄腻带里而干,脉洪大等,不用此方,更待何治?正在自我得意,养父出来扫视了一遍,把我叫到里屋低声沉着说,有叫病人住自己家的吗?这万一死了咋办?那王一成在住院部时,西医已请我去看了,同样开的此方,也没见效,住院部已叫他转院。你反倒接到家中来了,竟然还开了15克大黄,唉 出了里屋,进得“病房”,用烂席子一铺,再垫上棉絮,床单,往上一倒,假装睡了。心想,你那种中西医结合,分明是过场,这中药吃了多少,鬼才晓得 大约是后半夜吧,听说是病人要解手,我忧喜参半,喜者,望大便后病情好转,尤者,万一是虚脱咋办?又听见把病人背转来了,我起床摸了一下脉,已然平静了大半,我便对他两儿子说已经有好转了。大家又睡了,大约两个小时那样子,只听那病人说,饿得很,要吃饭,我叫他们再等一下,要5点过街上才开店,有稀饭卖 早上我起来时,听说病人已吃了两根油条,两稀饭了,看他已自己坐起来了,左边手,脚还可以活动,不过浑身软得很,还想吃饭,我未准。见此情形,叫他老大先把伐杆拿回去了,只留了一人够了。又住了一夜,早饭后,儿子竟然陪着他爸上街走了一转,回来后执意要回家去,我只好于前方去芒硝,大黄,并嘱其打成粉,调蜜再服以善其后。驱风至宝膏歌诀(自创)驱风至宝通圣加,全蝎连柏与天麻,二活人参辛熟地,蜜调散剂任酒茶。中风不语从护保乡二砖厂刘天泽家出诊回来,我已想好了处方,写上:身长偏瘦,60岁,卧床中风近一年,双眉紧锁,右侧半身不遂,病肢厥逆,能食,不语,时有遗尿,口角流涎,张口时舌歪一侧,倦缩难出,苔涎,色如柴灰,不腻不干,左脉沉迟而时止,常独自流泪。与地黄饮子合神仙解语丹(医学必悟方)祛上越之风痰以开音,并入柴芍以解郁。熟地20肉桂15附片30(先下一小时)大芸20云苓15巴吉20石菖蒲12麦冬20五味15枣皮20石斛15远志10薄荷15(后下)羌活15柴胡15全蝎20甘草12云木香15天麻30胆南星20生白附子10白芍30三剂后说话如常,病已愈半,去解语丹佐黄芪100克,再服三剂而愈,未见后遗症。中药治愈心肌炎官伟是我镇电信局顶替职工,15年前,邮电尚未分家,其父官志贵,负责安装工作,中等个,体格壮,40岁左右。偶一日,路过我诊所门前,行慢而且停留,我欠身相问,他未答,直走入诊所坐下,伸起右手,作被切脉状,我伸手摸毕,其脉是迟而时止,你咋得了心脏病?又见舌白而淡,面目与上身浮肿,闻息短促,因说,你所得为心阳虚证,必自觉心悸,气短,自汗,肢冷畏寒,喜热饮等症状,若受凉饮冷,必加重病情,若每早食羊肉汤一碗,温阳暖身,病必减轻。见我说中,即说抓药试试,处方如下:炙甘草20大枣桂支15干姜15麻仁20熟地40麦冬20红参15阿胶15远志10黄芪30附片30(先下一小时)见其阳虚较甚,于炙甘草汤加附片补助心阳以温通十二经脉,加黄芪补肺气以助必之血行。于开方抓药时,才说出病已半年,虽然药费报销,而且住院好几次,但多方治疗无效,谁能治好,愿出两千,我说两千太多,五百怎样,只做个灯箱,一个模排够了。半年不到,模牌,灯箱已焕然一新了。老年性“脑供血不足” 患者林泽华,男,64岁,威远县冻厂管理人员,住威远三河谝,于2006年,4月6日乘车来我处就诊,自述其6年前因患头昏痛,时欲倒地,唯酒后头昏稍减,先后于华西等院,查属脑供血不足,但终治无效,被我八剂中药治愈。(经复查)今患咽炎,并有时微觉前病有复发之象,前来求治。因忆六年前病状,脉濡缓,舌色如常,面色淡白,常有畏寒,时外感风寒难愈等症,与补中益气汤重用黄芪升阳托血以上行,佐桂枝通其必,脑之脉而兼温经散寒。以抗外与阿胶益其化血之源,以胡桃三枚为引补脑,温肾,原处方:党参50炙草20白术30秦头18陈皮12黄芪120老姜如拇指大,升麻15柴胡15大枣桂枝阿胶15(灼冲)胡桃(三枚去壳)并嘱其戒酒,酒虽临时升腾气血,但终始耗散伤害者多。今据现状将前方稍减药量,与两剂,另以半夏厚朴汤两剂,嘱其先服。又复佳音。半夜敲门(喊救命)冬,零晨时分,被诊所斜对面的周家人叫醒,说是85岁的周三婆快不行了。周家三代特别人多,来请我的五,六人中,大多是从外地赶回来的。一间小屋,早已挤满了人,原来是叫我去判生死,周家好作打算。有人递来一张处方:猪苓,茯苓,泽夕,化石,阿胶,砂仁。并说:我母亲是老肺气肿,这次输液几天,反倒严重了,前几天换成中医,也觉平稳,这方子吃到第二付,又不行了。再找医院都喊无法。及至床前,见周三婆面如土色,人半昏迷,气息微弱,推经着骨寻其脉象,微若游丝,若有若无,连叫几声,张口望舌,镜面,红降而干,抚前额热,摸四肢温,知其有救。随我取药的那位,懂点西医,我处方还没写上,便问:我老母亲真还有脉么?我咋摸不着?我说这叫微脉,微脉有如无,是不好摸。他又说,这人参可能要用,我家中还有。我反问,你知道仲师法么?四逆,白通以回阳,承气,白虎以存阴,助其枢转,运其针机,脏腑调和,统归胃气,危急拯救,不靠人参!请让我静一下吧。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心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此病一派阴衰,水从火化之象,当属少阴热化之证,但前医用育阴利水之猪苓汤,遗误病机,故呈危重,何况又加入违逆阴阳之砂仁,妄图开胃?想至此,处方:黄连15黄芩12白芍25阿胶15鸡子黄(每次半个,趁热药调服)当日午后,周家、送来香烟一条,说周三婆起床吃了饭,不会死了。甲型肝炎一患者:曹国森,男,42岁,在家务农,住合作乡临江寺村4队。于85年3月10日就诊。因患急黄肝炎,住县人民医院(五云山)传染科月余,病情加重后,来我处就诊:目黄,口苦,溺黄,肝区痛,行走必累,便微结,胸痞,舌干,脉弦。病名:慢性黄胆性肝炎。治法:舒肝清热退黄处方:茵陈柴胡秦归白芍云苓白术甘草薄荷大黄只实枝子二患者:周绍文,男,59岁,退休工人,住镇西镇胜利街九组。于85年3月28日就诊。主诉:因患急黄肝炎,比曹国森先入院,同住五云山,治疗无效。现症:目黄未退,口苦,时尿黄,昏晕,累,肢软,能食,苔黄腻,脉数。诊断:慢性黄胆肝炎。治疗:龙胆泻肝汤加茵陈等。三剂后开始退黄,转为丹支逍遥散加茵陈。服一月而愈。我整理的病例,有患者电话的很多,如荣县,荣东乡,一大三队,王兴国于06年7月11日治愈的肝硬化(55剂守方用药),肖兵李顺洪的肝腹水,护理乡新屋村九组的周自良乙肝转阴等。几十年大量治愈在案的病例。不如看看近期的:乙肝患者电话患者:李丽芳,女,34岁,荣县,高山乡,七村,六组,于07年,8月19日就诊:乙肝,大三阳随行独子刘虹,男,12岁,患面部痤疮丈夫刘大友,现在同心乡,三叉河煤厂工人,患慢性胃炎全家多年电话:13778560837 老年胃出血电话 李祖张,男,80岁,正义乡,正心七组,电话:8622000 治愈脑血栓,脑梗塞,脑溢血相关电话永兴乡,永和村,十三组,粟和群,电话:8929084 护保乡,水口五队,陈少荣,何富华,何树华,电话:15903358629 严陵镇白荷五队,董志远,电话:8282937(请邻居李四爷转)永团七组,丁银高,合作乡缪正明,护保乡,范自芳100多例,电话不能尽数提供。精神分裂症 07.8月.17日.赶集一**带着5岁的儿子来看病,说自己头有些昏,胀痛,发热,口干等,我一面为她开了些辛凉解表与清热里热的药,一面问这点病,没吃西药?她说,李老师认不得我了么?几年前我得:“精神分裂症”,是你两付中药治好的,我吃了几个月西药,说是只能控制,你说先要停了激素,镇静等治标的西药(手段),中医用疏肝理气的治本之法 患者:廖自英,住内江市,威远县,护保乡,民健十四组,留下手机号:15908358629 脑外伤粉碎性骨折——左目失明患者谭康,男,30岁左右,自贡市某地人,于2006年,10月,29日,就诊,因两轮车祸,脑外伤粉碎性骨折致左目失明,手术无法介入。症见:左目肿大胀满,因血淤阻滞而呈紫黑之色,时有呕吐,头昏,流泪,口干,CT:视神经管变型。思中医治结石有“掀石”一法,难道“视神经管变形”就不与气化相通?而用气化之理,使之复原。故抓住主证,先与通窍活血汤加三七,丹参,黄芩,石菖蒲,充玉子,菊花等,三剂,另以温胆汤两剂,嘱其另煎,呕时加入,不呕不用。复诊时,肿消,血散,目明,稍能视物,余症亦退,后服养肝明目方药善后,患者电话:13890025711 凡脑震荡造成血淤,致头痛,眩晕,或后遗症者,莫不以此法当先。而后用,六君,十全,归脾等法收功。若久病致淤入络,致血淤性头痛,如脑血管痉挛伴供血不足,或血管扩张,(查脑血流图)宜用桃红经四物汤类,因久病亦必伤阴,不可不辨 双目失明患者:张松林,男,62岁,威远县凉风坳人。双目失明半年,生活起居十分不便,前几年视力逐渐减退而成盲人,各地求治无效,因闻威远县汽车35队,退休维修工,郭某,曾患失明,被我治愈,特与妻子相伴来诊,诊为肝肾阴虚,抓药10剂,于06年,12月8日,第三诊时,能自行上下楼了处方:杞菊地黄丸加:沙菀子,决明子,青相子,石决明,夜明砂,女贞子等。治失明,源于切身体会:治愈转移Ca待排?眼癌?视神经炎,视网膜脱离,葡萄膜大脑炎我于1995,3.13,(病后二十天左右)经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查 PE:双下方球结膜中度水肿,眼球运动尚好。 右瞳孔6 m m 左瞳孔35 m m 对光反射消失眼底:双视盘水肿,网膜灰白色血肿,下方灰白色球形色块隆起。被诊断:葡萄膜大脑炎双视神经网膜病变转移Ca待排?(双眼底有凸出物)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建议胸透,心电图等被拒,说此病县级医院不能治疗,建议住康复医院,又说只一线希望,还得花数万一试,因怕倾家,亦被我拒。)回得家来,有本县西医说,葡萄膜大脑炎,必须连服280天激素药,我未采纳。叫徒弟依照华西教授之方输液,兼服中药,七八日后全身发肿,被迫停止一切西药。继用纯中药四月始效,但易反复,只得请来公证处公安,写下遗书,以做两手打算,与徒议病用药,至年余乃愈病例分析:(三月后之作)患者: 李四平,男,43岁,职业:个体中医内科,患暴盲至今四月余,于95年2月9日起病。病情简历:患者平素性情急躁,不吃酒,爱吸烟,时有便结,吐痰,除此无它疾。于2月9日见空中有绿色光环晃动,次日双眼视力开始下降,几日后伸手不见掌,后略有好转,但双眼视物不清,视直为曲,视整为缺,或视单为双,自觉双目正面有黄色物状遮拦,头痛,项犟并觉头皮增厚,整个头皮变换部位按痛,从未间断,时腹胀,从小腹至胸。食量加大一倍以上,三五日发作一次,呈双目上下眼睑浮肿,眼珠剧烈肿痛,白睛发红,多在天明前发作,视力由此下降,待发作缓解几日后,视力又逐渐好转,反反复复两月多,头痛,项犟有所缓解,不能自行走路。现又连日发作四日,同样眼珠暴痛,不易睁开。主要症状:头痛,眼堂黑暗,时眼珠胀痛,发红,白睛黄,色浑浊,两眼如蒙,时有红筋,羞明,便结一月多,腹胀,身肿,项犟,两耳耳廓有一定萎缩,失眠,喜冷饮。时口干,舌苔黄腻。时又灰黑而干,舌中部挟有白粉堆积,脉弦滑数。中医辩证:患者素无眼疾,外不伤及轮廓,内不损及瞳神,忽然盲不见物者,中医谓之“暴盲”。中医辩证为肝气上逆,并挟痰气湿热,上蒙清窍,导致气滞血瘀,至使双目失明。病因病理:本病因肝胆湿热,日久横逆上扰清阳所致,肝气横逆,挟热并入阳明,则食量大增,口渴,饮冷,便结,噘阴气上冲心,则奔腾时作,而气往上抬,肝为甲木,胆为乙木,胆不用事而借肝为用,致胆郁痰扰,则失眠不寐,肝开窍于目,肝火上冲,则目赤,暴痛,流泪,羞明等症必作,肝气上逆,并挟湿热痰气熏蒸于上,上蒙清窍,久则致眼底隆起包块,而使双目失明。头乃诸阳之首,今被邪所干,故头痛项犟等症作矣,眼堂黑暗,黑乃水色属肾,因肝肾同源,肝火灼阴,必涉肾水之伤而呈两耳萎缩之状,舌苔黄腻,脉弦滑数等症,更是肝胆湿热挟痰火之据,苔时灰黑而干,病之重也,舌上白粉堆积者,主郁痈之证,既与眼底凸出物相应。治法:清泻肝胆湿热,散瘀消积明目。方药:龙胆泻肝汤,佐以散瘀消积,清热明目之夜明砂,青相子,蒙花,刺力,入白芍,女贞平肝,益肝肾而明目为主。急则治标:邪入阳明口渴便结时,以当归龙荟丸,或白虎合承气法治约其标。入噘阴,气上冲心,气往上抬则用肝气奔豚法,或旋伏代赭石汤合香附旋伏花汤治之。胆热痰扰不寐时用黄连温胆汤加减。从叫徒弟依照华西教授之方输液,肿后被迫停止一切西药。继用中药三月未效,请来公证处公安,写下遗书,又至月余,病情才开始渐渐稳定,眼睛渐渐复明那一年半的病苦,半年的盲人生活滋味,磨砺了中医的意志与智慧,原来治疗之方,尽在掌握之中,不过药随机转,与有方有守罢了。这成都华西康复医院没住,这280天的强的松也没吃,难道“葡萄膜大脑炎,双视神经网膜病变,充水性视网膜脱离,转移性Ca等眼底病灶,”被中医治愈是偶然?百代磨利几千年——历两百代,数千年之中医学,难道剑锋不利?任人丢失泾渭间——清浊已分,恐是非不明,故而丢失于此。慧眼若识通灵剑——慧眼蒙尘,不识华夏传家之宝。主宰世界万万年——宝剑若出,终将引领世界医学潮流,何愁万万年之久?
2010-12-27 09:30 4楼
学好中医的几点诀窍


彭坚,1948年8月生。湖南省长沙市人,祖籍湖南岳阳县。出生于中医世家,1971~1976年跟随伯父彭崇让先生(1902-1978,原湘雅医学院中医顾问,教授,1959级西医学习中医班导师)学徒,1979年考取湖南中医学院医学史硕士研究生,师从周贻谋教授。现为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华医学会医学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研究会委员,政协湖南省第九届常委。这是我给学生作的一次讲座,显而易见,这一部分内容所针对的对象,是中医大学生和初学中医者。我这里提到的“学好中医”,标准是将来如何做一个好的中医临床医生,而不是谈怎么考研究生,怎么搞科研,怎么做中医的学问,我要谈的是学好中医“临床”的诀窍。目前中医队伍中不乏研究生、学问家,不乏教授、博导,最缺乏的是真正能够用中医药治病的临床医生。朱良春先生说得好:“中医之生命在于学术,学术之根源本于临床,临床水平之高低在于疗效。故临床疗效是迄今为止一切医学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医学强大生命力之所在。”
最近几年来,在中医校园里有关《周易》、《运气学说》的著作很畅销,名老中医临床经验集之类的著作,反而问津者少。起因于有人对中医深奥的理论进行了文化的解析,通俗的说明,令人耳目一新,显示了作者非同寻常的学术根底;有人用《内经》中的“五运六气”学说对2003年发生的SARS病的走向:进行了准确的预测,证实了中医理论的强大生命力。这些著作和文章激发了学生们钻研中医、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起到了积极作用.研究“易理”、“五运六气”,甚至在某些中医大学校园里蔚然成风,这既是好事,也令人担忧。因为把中医当作“学问”来做,而且用研究“国学”的方法来研究中医,只能是极少数学者的事情,在学生中间,不宜提倡,不应当成为一种风气。况且《周易》在古代位居“群经之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本身就是一门大学问,历史上研究易经道理的儒生有如过江之鲫,至今为止,也没有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再说,“五运六气”是研究气候变化与每年疾病发生的对应关系,以六十年作为一个周期。这是一门极其复杂的学问,自古以来,能够弄懂的可谓万无一人,对这门学说,我始终有些怀疑:还很少发现有人能够活上两个甲子,古人究竟是怎么观察总结出来的?何况近两百年来,大气受到严重污染,气候变化必然发生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紊乱,还可不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呈现规律性的对应关系?当然,对于人类历史上存在着的大量未解之谜,特别是出自古人长期经验的总结,现代人可以“存疑待考”,不宜随意否定。更不能像某些自命为正统的“科学家”那样,凡是现有科学原理解释不了的现象,明明是自己亲眼看到的事实,也一概否定,认作是迷信。然而,作为一个学中医的人,特别是初学中医的人,只要知道《周易》是中医理论的源头之一,它的哲学原理可以指导中医临床;只要知道把握气候变化是中医治病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临床时切不可忘记。这就够了!在校读书期间不必耗费大量宝贵的时间去钻研其中艰深的学问。套用钱钟书先生的一个著名比喻说:“你吃鸡蛋,觉得味道鲜美就行了,何必要认识生蛋的那只鸡呢?”当然,更无须去研究或解剖那只鸡。中医有大量的临床经验需要去继承,这是最宝贵的财富,学生应当多读贴近临床的著作,不必把时间花在彻底弄懂中医理论上,而且,我可以断言:脱离了中医临床实践,越想弄透中医理论,越会陷入“不可知论”的玄学的迷宫。古代许多“读书郎中”都是走进了这个迷宫,一辈子转不出来,千万小心啊!
西方有一句名言:“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绿。”意思人人都懂,实践高于理论,实践比理论更重要,这句话无论对哪个学科来说,都是真理,对中医来说,不但切中肯綮,而且还有一层新的含义。

西医的理论是黑白分明的,是就是,非就非,弄明白了就肯定,弄不明白就宣布“病因不明”、“无法治愈”,简单明了,符合人们惯常的“科学”思维。中医的理论是灰色的,混混沌沌,模模糊糊,理论所指的大方向是对的,细节上却不能精确定量,在原则上有高度的指导意义,在运用时要灵活处理。但是,在这种“模糊”理论指导下的中医临床,疗效却是杰出的,中医就是凭借其卓越疗效,而不是至今为止现代人仍然无法搞懂的易理、五运六气、阴阳五行等,在现代社会仍然立于不败之地。为什么中医的“生命之树常绿”,因为它有卓越的临床疗效,同时也取决于它的“理论是灰色的”,因为这种灰色的“混沌”理论,恰恰是研究“复杂科学”的有效方法。西方的这句名言,是对为什么中医的理论总是用“科学”道理讲不清,而“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所作的最好注解。

中医的特点有两个,一是有独到的方法论,二是有几千年的经验积累。要读懂它的方法论的语言,这虽然难,但不是很难,不要花太多的功夫往里钻,钻牛角尖,尤其不要脱离临床空想,要集中精力把经验继承下来,而经验流传最主要的载体是方剂,古今至少几十万首,要学、要记、要用,很不容易,这就需要长期下扎实的功夫,而且是一辈子的功夫。
全世界只有中医留下了几千年积累的医学遗产,遗产太多太沉重,就产生了两面性。既可能成为你前进的基石,站在上面,能够比别人更高,也可能变成你肩上的包袱,被它压着,就会比别人矮。如果你打算继承下来,就有好多书要读,要去运用,要去鉴别。要一辈子读书,一辈子临床,坚持不懈。因此,学中医,并无捷径可走,但是也有诀窍可寻。

既然走上了从事中医事业这条路,就要认定一个目标:坚持临床。树立三个信心:对中医、对前人、对自己要有信心。

对中医有信心:中医几千年来治病有卓越的疗效,至今仍然如此,并非有些无知的人说的是心理安慰。但是,近百年来中医受到压制,认为它不科学,实际上是不符合西医的科学标准。现在,经过几十年的折腾,国家已经认识到中医是“世界文化遗产”,科学界认识到西医赖以生存的还原论开始走进死胡同,中医的整体论是处理复杂科学的最好方法。最近很多非中医的科学家,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等人,撰写了许多文章,阐明中医是一种复杂科学,对现代科学有很大的启示。中医开始走出低谷,得到世界人民的重视,因此学习中医的人,对中医的前途要有信心。有信心,热爱它,才肯下苦功夫,将其作为终生的追求。对前人有信心:前人包括古人和当代老前辈,他们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留下了大量医案、医话、医学著述,越是个性化的记载,往往越有参考价值,要好好继承,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有利于中青年中医成才。磨刀不误砍柴工,不要把时间完全花在临床看病上,完全靠自己去摸索、去积累;要花时间读书,把前人的间接经验化作直接经验,用别人成熟的经验取代自己不成熟的经验。
对自己要有信心:学好中医主要靠自学,靠自己,不要完全依赖学校,依赖老师,学校只能提供学习环境,老师只能引路,成才靠自己把命运掌握在手中。中国的教育制度出了……些问题,这是众所周知的,例如:理论与实践脱节,填鸭式的教育方法,轻视动手能力等,这对于学中医来说,更是不利于人才培养。自己要有主见,不要完全按照经院式的教学方向走,自己可以来设计学生生涯,注意积累经验,只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好中医,是完全做得到的。

我所说的诀窍,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成才的诀窍,读书的诀窍,临床的诀窍,核心是围绕着临床。大部分学中医的人,最终的归宿应该是在临床,为患者解除痛苦,能看好病才能立足于社会。原百草居,包含养生保健、中医学术、中医中药、医案、医书下载等内容,是中国第一中医中药论坛。
1.成才的诀窍
中医成才周期长,找工作难,这是现实,难在刚毕业的学生,不可能具备成熟的临床经验,而积累临床经验,又确实需要历练的时间,这对刚毕业的学生,就几乎成了一个无法解开的死结。

然而,这种计算方法不对,不要以为只有毕业后参加了工作,才能积累临床经验。一个中医学生,从一进学校读书,就可以开始积累经验,到毕业时,就有了5年、7年的临床经验,这中间有诀窍。诀窍在哪里呢?
中医治病,目前常用的方法是两手:方药、针灸。开方需要很高的思维技巧,不容易学到,要很长的实践,才能做到每方必效。因此不能期待青年中医初出茅庐或者只干了几年临床,就能开出多少好方子来。但是,针灸不同,针灸没有艰深的理论,经络、穴位及其治法都比较固定,比较规范,记熟悉后,就可以动手实践,因此,成才的诀窍,就在针灸上。当然,要成为精通针灸的临床家,绝不比开方子治病简单,也绝不是轻易能够做到的,切不要误会,以为我是贬低针灸。我只是说,针灸比较容易入门,特别是实践机会比较多,天天可以实践。一进学校读“大一”,就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把针灸先学起来。先拿自己“开刀”,在自己身上扎针,练习手法,熟悉穴位,体验针感。先扎足三里、三阴交这些简单穴位,既安全,又有补益作用,长期扎,还可以强壮身体。取得一些初步体验之后,再拿同学、父母、亲戚、邻居“开刀”。有了几年的实践,就可以积累不少经验。世上有这么多的人有病,有这么多的人没有钱看病,有这么多的病看不好,针灸治病疗效好,不花钱,容易学,你为什么不早一点把它拿起来呢?张仲景说:“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我觉得,中医的针灸,就是实现这个理想的最好手段之一。华不了解针灸的人担心针灸难学,其实,入门很容易,关键在你有没有兴趣和决心。记得我学针灸是在30多年以前,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前后,中国出现针灸热,我当时根本不懂针灸,看了一本针灸入门书,就在自己身上扎起来,熟练了,就去帮别人扎,满腔热忱,几乎没有人拒绝我为他扎针的。当时用针灸治好了不少人的病,唯一的一次差错是扎一个好朋友的“睛明穴”,进针一寸半,本想治疗他的近视眼,不料拔针太快,一下子变成了“熊猫”眼,害得他半个月闭门谢谢客,再想帮他扎,则“逃之夭夭”了。遥想当年,我形容自己:“像只疯狗一样,红着眼睛,手上拿着一根针,逢人就想扎。”总之,我还没有正式学中医之前,就对针灸产生了兴趣,从中看到了疗效,从中得到了乐趣,对中医有了信心。

每年上中国医学史课,我都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劝说中医新生:一进学校,就把针灸拿起来,自己扎,互相扎。听到的只是一片哄堂大笑,以后也很少看到有人真正做的。有时候我不禁想起《老子》二十一章的一句话:“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而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也。”不由得不感到一丝悲凉,这不能怪自己的学生,只能怪教育制度给学生造成的惰性太大。
我经常给学生们举一个例子:2001年11月,有一个学生,带一个老板来看病。他很坦率地说:“我毕业后,到这个房地产开发公司去应聘。我家境贫寒,没有任何背景,又其貌不扬,沉默寡言。面试时,老板说:我得了一身的病,现在有十多天睡不得觉了,吃安眠药不顶用,你是学中医的,有什么办法?我按摩了几分钟,一针扎下去,不一会儿,老板就打呼噜,睡着了。第二天,通知我被录用,试用期月薪3000元,半年后转正,月薪5000元。我能有今天,是5年前听了您的一句话,从读书起,就开始练习针灸,练习了几年,到找工作时,发挥作用了。”他找我,是带老板来,求教怎么从长远考虑,用方药调治的。当然,这个学生是个有心人,为老板准备的病历,整理得十分规范,厚厚一叠。(原百草居)——传中医薪火,济天下苍生!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出几点重要的启示:

第一,不要把医院看作是就业的惟一选择。有的人进不了大城市的大医院,就感到悲观,认为学中医没有出路,其实,现在西医学生也不好就业。应当把眼光放远一点,放宽一点,只要你是真正懂中医的人才,你会扎针灸,懂得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很多高层次的企业需要,社区需要,国外需要,社会需要。

现在,大一点的企业都在发展企业文化,而养生保健是企业文化一个很重视的环节,现代社会人们的保健意识增强,国外对中医人才的需要与日俱增,对中医人才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多。我最近听说欧洲有的国家正在大量引进中医人才,只要你是学中医的,能扎针灸,外语过得去,年龄在45岁以下,就可以作技术移民。在这方面,西医人才就不如中医,只能塞在医院里,国外也不吃香,不承认你的学历,因为你抢了所在国家医生的饭碗。第二,不要把开方治病当作中医的惟一手段。中国古代名医都是针药并用,都提倡治病与养生相结合,例如张仲景、孙思邈等。针灸与方药,治病与养生,恰恰是互补的,只有都掌握,才是全面的中医。比较而言,往往针灸比方药更实用,养生比治病更重要,这是我们一定要了解的。
一方面,是针灸比方药容易入门,容易掌握。另一方面,是针灸比方药更受欢迎,因为针灸是一种非药物疗法。国外对待中医,现在还并不看重中药,因为从外国人的眼中看来,中药煎剂,黑糊糊的一罐,味道又苦又涩,难以下咽,以为“有毒”,况且还是离不了吃药。他们推崇的是非药物疗法,看好的是针灸,针灸已经是国际化的治疗手段,得到各国普遍承认,美国几十个州都合法。针灸治疗的疾病多达100多种,WHO确定50多种,而用中药治病,很多国家还不合法,只可以在唐人街给华裔治病。中药的改革和推广还有一个过程。因此,千万不要本末倒置,忽视针灸,吊死在中医方药这一棵树上。
现代人更看好的是中医的保健养生,因为人们从服西药的经历中已经懂得:得病吃药,毕竟是消极的,被动的。何况很多老年病靠吃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很多亚健康状态无药可用,维护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而中医在食疗、食补、气功、导引、按摩、太极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学习中医时,一定要看到全世界养生保健的潮流,全面学习,不可偏废,不能把全部精力放在方药上。
第三,不要把成才的时间放在毕业之后。刚毕业的中医学生为什么找不到好单位,因为你确实没有临床经验,你不能证明你有成熟的临床经验,用人单位拿过来不能直接使用,还要继续送去培养,谁都不肯干这样的赔本买卖。因此把中医毕业生看作是包袱,不认为是财富。你成绩再好,人家也认为不过是书本知识;你会打球、能跳舞,再有其他特长,也不是本行。人家会问:你独立治疗过病没有,治疗过什么病,怎么治疗的?你无言以对。
由于教育体制的问题,不能寄望于学校或老师能给你提供多少临床经验,得靠自己去积累,而且,从进校就可以开始着手安排“临床实践”,那就是针灸。针灸最大的好处是方便,可以天天给自己扎,同寝室的人可以互相扎,回家后,可以给亲戚朋友邻居扎。慢慢去体验、感悟,积累经验,这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如果你是有心人,还可以把你治病的过程、疗效记录下来。有了5年、7年持之以恒的积累,到毕业时,基本成熟了,你虽然算不上是个老到的中医,也绝不是初出茅庐的小子,有了几年的经验积累,“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给用人单位露一手。你甚至可以不去求职,在网上发布信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我懂养生,气功、导引、太极、瑜伽、食疗等等,我还会针灸,甚至介绍几个用针灸配合药物治病的案例,由此而“天下无人不识君”,何愁没有人要?有的学生,打算将来到国外发展,我校就开设了中医英语专业。我认为,除了学好英语,打好中医基础之外,刚毕业就想有人要你,除了你会针灸、养生这些实用的技术,而且表现出一定的娴熟,否则,很难如意。特别是学中医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虽然棒,你只有具备扎针灸的实际技能,才会受欢迎,而且在国外会大受欢迎。

当然,开方药也可以学,最好有人指导,因为药是要吃进肚里的。可以跟老中医学,跟当地名中医学,实习时跟带教老师学,但这个过程就要复杂得多,被动得多,不像针灸,可以随时练习,天天实践。
清人龚自珍有云:“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一个国家要有生气,一个人要有生气,一个学校要有生气,才有前途。我们现在的中医院校,教师中学术空气不浓,学生中学习风气沉闷,看不到生动活泼的景象。靠什么来打破“万马齐喑”的局面?靠天老爷重抖擞是做不到的,因为目前的教育制度积重难返。只有靠自己,针灸可以自己扎,气功、太极、导引、按摩、八段锦、瑜伽,都可以自己学,这是东方文化的瑰宝,最重要的是其中蕴含了主动医学的思想,这是西医没有的,是中国社会、西方国家当今和未来所需要的,学校不作安排,没有老师教授,可以自学,有影碟可看,关键是你有没有心。
在校的5年,如果你能够不拘一格地主动学习,自我训练动手能力,不仅取得了初步的经验,培养了对中医的感情,而且增强了信心,修炼了身心,掘到了第一桶金。到毕业的时候,你再也不会心中发虚,应聘时,尽管暂时还可能开不出好方子,但你能针灸,懂养生,就有了一大笔求职的资本。
2.读书的诀窍

中医的书籍浩如烟海,一辈子读不完。作为一个立志成为中医临床家的学生,一定要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治病经验的获得有两个途径,一个是直接经验,靠自己在临床摸索积累;另…个是间接经验,靠从书本中获得。古人把著书立说看得很神圣,大部分流传下来的书是比较可靠的,经验总结也很实在;尤其是当代许多著名老中医写了很多经验总结的著作和医案医话,这些都是学习间接经验的宝贵源泉
我历来认为:对中医而言,有时候间接经验比直接经验还重要。比如,在年轻时,因为参加临床的时间短,见识少,必然有很多病从未见过,完全靠自己从头摸索,会耽误病情,走许多弯路。如果读的书多,发现古今名医有类似的治疗经验,拿来运用,则可以用之弥补自己直接经验的不足。即使到老厂,临床经验丰富了,也不可能所有的病都见识过,旁人的经验永远是值得珍惜的。这就需要读书,不断地读书,不断地吸取他人的经验。我认为,一辈子埋头临床,只重视自己的经验,或家传的经验,而不肯花时间多读书,多吸取他人经验的人,只能是一个平庸的医生,是绝不可能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临床家的。
当然,读书是有决窍的,要有计划地读,有选择地读,分阶段读。
任何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和民族,必定有自己的文化经典。经典对于民族精神的构建,作用是巨大的。而在东西方文明的“轴心时代”诞生的中医体系,产生了早期的所谓“四大经典”著作,即《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经过历史淘汰,《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成为新的“四大经典”。这几本书是一个中医临床医生的安身立命之本,在读书阶段,就要背诵,至少《伤寒论》、《温病条辨》要背熟,其他要熟读。可以一辈子受用无穷。为什么一定要熟读、背诵呢?因为这几本书解决了中医临床方法论的问题,体现的是活的辨证论治思想,表达的是一个体系,不是一方一法,何况《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提供了400余首久经临床考验的、内在联系紧密的、疗效卓著的系列方。只有烂熟于胸,在一辈子的临床中实践、体会、印证,才能使自己的临床水平得到升华。
我学中医是从渎《伤寒论》入手的,感到最大的收获是其中的思维技巧,临床方法论,这是中医临床的灵魂。条文要汜得熟,临床才用得活,才能掌握到中医临床的精髓。
举一个最近的例子:我治疗一个中年糖尿病人,用了各种西药,血糖始终降不下来。患者表现的症状主要是胃肠不适,胃脘饱胀,咕噜作响,大便时干时稀,舌苔薄黄。我用半夏泻心汤、调中益气汤、乌梅丸等,先后几个月,不见大效,血糖仍然居高不下,但始终不敢贸然去芩连,因为考虑到黄连有降血糖的作用。几乎黔驴技穷了,却偶然一次切脉时,发现虽然时值夏天,但患者整条手肘都是冷的,这不正是《伤寒论》中的“四逆”证吗?腹中咕噜作响,即肠鸣音亢进,不正是《金匮要略》中的“水饮”证:“水走肠间,沥沥有声”吗?舌苔薄黄只是有热的假象。改用大剂量四逆汤合己椒苈黄丸,取效了,血糖也开始降了。我出了一身冷汗,觉得惭愧,对不起病人,还是《伤寒论》条文不熟,自己辨证论治的功夫没有到家,受到了干扰。
《温病条辨》不失为《伤寒论》之后最好的体现辨证论治水平的著作。作者很聪明,会学习总结别人的长处,这就是我反复提到的“善夺人之长”。他写书的方法是学了《伤寒论》的,以条文加注解的方式,把温病的全过程,从头到尾地展示开来,把治疗的方药穿插进去,使得一书在手,全局在胸,理法方药俱备。他使用的180多首方剂中,有几十首方剂,为叶天士所创制,只有大约20%为自己所拟定。叶天士是医学史上少有的杰出的临床大家,但他治疗的温病都是个案,散见于《临证指南医案》中,开小的方药既无方名,又无剂量,经吴鞠通拟定方名、确定剂量之后,纳入到《温病条辨》中,如今都成为温病名方。《温病条辨》中的许多条文,也是直接从《临证指南医案》中引用的,但吴鞠通没有刻意说明这些,引起清代后来一些医家的非议。在今天看来,吴鞠通确有侵犯叶天士“知识产权”之嫌,但我们后人仍然要感谢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辨治外感病的新的模式。何况当时出书,是没有稿费的,还要找人资助,或者自己掏腰包,并无经济效益可图,完全是为了实现济世救人的目的。

然而,《温病条辨》有缺陷,缺陷在哪里呢?在于作者本身是个业余医生,青年时期主要职业是应聘在京城抄写《四库全书》以谋生,一干就是10多年,撰写这本书的时候,他本人虽然也经历过“京师大疫”,治疗过一些温病患者,在他晚年成书的《吴鞠通医案》中回忆起二、三例,但他并没有成熟的、成体系的温病治疗经验。因此《温病条辨》的条文及其内容,远不及《伤寒论》的灵动和内涵的丰富。温病用三焦辨证的模式,后人以为是吴鞠通的首创,其实也是叶天士在《三时伏气外感篇》中提出的,更早则有喻昌等人。吴鞠通将其发展为温病辨证论治的纲领,与卫气营血一纵一横,交相辉映,成为一种立体的辨证方法,原本不错,但他却提出温病的发展是“始上焦,终下焦”,这就未免失之偏颇,忽略了伏气温病一开始就表现为下焦内热的另一种传变规律。又如,吴鞠通总结叶天士治疗温病的经验,并不全面,遗漏很多,有的在形成固定方剂时,概括的尚不完整。如“三仁汤”一类方,叶案中用得非常多,是他的一大特色,但宜叫做“二仁汤”,因为几乎不用苡仁,多用石菖蒲,而吴鞠通则加苡仁,去石菖蒲,命名为“三仁汤”,这样一改,容易误导,以为湿温初起,当三焦同治。王绵之先生对这点很有看法,认为湿温初起的重点,应当放在上焦,这是对的。叶霖、王孟英对吴氏的失误,均有所批评。这些失误,大概都与吴鞠通当时的临床经验不足有关。但总的来说,还只能算是白璧微瑕,因为《温病条辨》毕竟是总结了历代医家治疗温病的理论与经验,并且基本概括出了温病发展的基本规律,给后世提供了治疗急性传染病的一整套成熟的方药,完成了几乎可以与《伤寒论》六经辨证媲美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体系。

学《黄帝内经》不必像读《伤寒论》那样死读,它毕竟是理论书,不是临床著作。我的伯父曾告诫我,40岁以前不必读《黄帝内经》全书,可以读《内经知要》。《内经知要》简明扼要,对领会中医理论体系、开阔思维、指导临床有好处。到年纪比较大了,临床经验比较多了,对社会和事物的理解能力深刻了,再读《黄帝内经》全文,才能真正读懂,当然,那是进入了另外一种思维境界。
第二,要备读几种书。

所谓“备读”一词,纯系出自我的生造,意思是对某些书,要完整地读几遍,尽量记住其中的内容,读完还要备用,时常翻阅,一辈子参考运用。
我年轻时所备读的综合著作,有《医宗金鉴》、《张氏医通》、《临证指南医案》。这三本书,是号称清初三大国手所著,临床水平之高,有口皆碑。我的伯父说:“中医界流传‘执一书而治天下病’,就是指的这其中任何一本书”。
《医宗金鉴》,是名医吴谦于乾隆年间奉旨率40余位御医所编,目标非常明确,是为培养中医临床人才所编写的。理论部分只有《伤寒论心法要诀》、《金匮要略心法要诀》,然后是内、外、妇、儿、骨伤、针灸各科,紧扣临床这个核心。每个病一、二首方,每个方都疗效显著。这部具有“皇家气派”的大著作,完全不讲深奥的理论,以歌诀的形式写成,通俗易懂,易于记诵。流传极广,过去很多中医学徒就是靠读诵这本书,打下了一生的临床基础。
《张氏医通》,是名医张石顽所著,参编的也有20余人。这本书的特点是对每个病的源流及历代治法,都有介绍,辨证非常详细精确,治疗的方法丰富详尽。例如,痹症一病,详细到手指疼痛、脚跟疼痛,且均有治法。作为临床参考,价值很高,但是不好记诵。(原百草居)——传中医薪火,济天下苍生!
《临证指南医案》,虽然是叶天士个人的医案记录,但他学贯古今,摄纳百家,浸融半个世纪以上时段的临床家临证精华,治病经验之丰,是无人能及的。不断阅读,反复揣摩,对自身临床水平的提高,大有助益,只是难读,不易体会到其中的妙处。近年来,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陈克正先生撰写了《叶天士临证全书》,将叶氏所有的医案,按照疾病分类,将每个病案所用的方药,全部确定剂量,冠以方名,附以作者本人的方解,给我们学习叶天士的临床经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百草居
此外,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专科专病名医临证经验丛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实用中医内科学》,均堪称集现代名医临床经验之大成的著作,在中医界影响很大。每一家出版社通过自己的这个“品牌”,汇集了当代大批著名中医专家的学术观点和临床心得,篇幅之宏,体例之全,内容之丰,选方之精,均是前所未有的。既能全面反映古今医家的成就,又能吸收现代研究的成果,代表了当代名医的真实水平。毫无疑问,其整体水平远远超过了清初国医的“三大名著”。这是我近年来备读的新“三大名著”。
百草居读好用好以上这几种书,恐怕要花一辈子的功夫,但遇到疑难病,从中确实能够借鉴古今名医的经验,找到解决的方法,如果誓愿成为一个中医临床家,这种付出,是值得的。
单科著作以及小册子,有《医学衷中参西录》、《傅青主女科》、《辨证奇闻》、《外科正宗》、《针灸大成》、《审视瑶函》、《医林改错》、《医学心悟》、《验方新编》、《串雅内外编》等。一定要读原著,才能体会到其中细微之处。人民卫生出版社最近出版的《中医临床必读从书》105种,收集了历代各科名著,上面所说的单科著作就收在此套丛书中。
例如,我曾经治疗过一个患者,得病10余年,全身逐渐变黑,肌肤甲错,西医未能确诊是何种病,病人也没有其他痛苦,惟有心口觉热,即使冬天,胸部也不能盖被子。我斟酌再三,忽然想到这就是《医林改错》中讲到的“灯笼病”,用血府逐瘀汤120余剂,不仅心口热消除,且全身肌肤恢复正常。如果不是读过原著的这一条,是不可能选择这首方的。
我用的很多单方、验方,都是来自《验方新编》,我很重视江湖医生、民间医生的经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串雅内外编》的影响。我治疗妇科疾病的主要依托,是《傅青主女科》。读傅氏对妇科病的论述,见其处处标新立异,与传统的观点唱反调,鄙夷者说其文字俗,赞赏者说其文字雅;考察他所创制的方剂,却大部分出自四物汤、逍遥散、理中汤三方的变局,看不出有什么离奇之处。但为什么此人会有“妇科圣手”之称?为什么其书能享誉临床三百余年而不衰?只有仔细领会,才能发觉,原来此书方不奇而立意奇,药不奇而用量奇;具方大多以滋补肝、脾、肾为主,兼以疏肝,非常符合妇女的生理、病理机制,因而在临床上效如桴鼓。他的方子用得活,不仅能治疗大部分妇科疾病,而且对许多内科病都有疗效。另外,有题名为陈士铎著的《辨证奇闻》,写作手法和遣方用药的特点均与《傅青主女科》相同,临床价值很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要大量阅读现代名老中医经验的书,近几十年来这类书出版得很多,我收集的就有百种以上,由于近年来对中医问题反思的结果,名医的医案、医疗经验,又重新受到重视。例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将上个世纪50~60年代著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著作,又重新再版,十分珍贵,购书的机会难得。我在上文中所举的前两类书,主要属于古人的书,通过学习,可以掌握中医一般的治法、规矩,而这一类属于今人的书,个性化更强,更加重要。因为毕竟是今人写的东西,更贴近生活,更容易接受,可以将其看作一座座沟通占今的桥梁,从中可以学到名老中医是如何继承古人、创新运用的,由近及远,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中医的理解。读这类书,先须破除一种错误的说法,认为中医的医案、经验总结,只是个案,个人经验,经不起统计学处理,不具有普遍意义。学中医的人,不要被所谓统计学吓住,统计学抹杀了个体的差别,否认个别中包含了一般规律,这种近代科学的方法不适合中医。因为中医辨证论治的灵魂就在于活,就在于必须因人、因地、因时地进行个性化的精确治疗。同时,中医在两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各种流派,每个中医的师承和临床体会都有不同,因此,医案对于中医临床经验的传承是极为重要的。而西医的临床权威很少有个人的医案,这并不在于个人智慧的差别,而是学科的特点。因为西医也有自己的优良传统,即每天早上查房之前,医生都要集中半个到一个小时,讨论所收治病人的情况,可以汇集群体的智慧,倾听权威的分析,初步拟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这种临床病理讨论会(C.P.C)是18世纪由当时最具盛名的临床家、莱顿大学教授布尔哈夫(Boerharve,H.1668~1738)所开创的。况且西医已经形成了一种体系严谨、规范化很强的学科,相对而言,西医个人的经验总结显然不如中医那么重要。
学习当代名医的经验集,要一本本地看,一家家地学,发现有好的东西,不同凡响的、作者自己反复强调的东西,要及时做笔记,甚至编成汤头歌诀,准备拿到临床去验证。当然,名老中医中也混有“南郭先生”,介绍的医案价值不大,医论空而无物,这就需要读书的人别具慧眼,其实读多了,自然具备了鉴别能力,特别是拿到临床一用,真假就现形了。有一次,看到学生们在上课前的早自习,清一色地背英语,我发了一句感慨:“什么时候听到你们背汤头歌诀,中医就有希望了。”我拿出口袋里的小本子说:“我到现在还在自编、背诵汤头歌诀,因为我要看病,看不好就得学习别人的经验,记不住就只好编成汤头歌诀,不说多了,我脑中储存的汤头,至少有3000首。”
我历来认为要想在临床成熟得快,不能靠自己一点点去摸索去积累,那要到何年何月?只能靠借鉴别人的经验,靠“偷”,真正聪明的人是会偷的人,是会读书,肯联系临床思考的人,是有准备的头脑。而不是那种一天到晚埋头于临床,不读书不思考,遇到疑难疾病绕着走,不肯深入下去的所谓“从来没有脱离临床”的人,这不过是在低层次、低水平的临床徘徊。
这几年,我看了不少难治疗的病,甚至是西医认为的绝症,用药也很大胆。有个韩国人崔莲珠博士跟我坐堂,说我是她所见到的第一个“冒失鬼”,我哪来那么大的胆子?因为我有一群靠山,靠山就是当代名老中医的著作,我用的许多非同寻常的方剂,出自他们书中的记载,前辈已经用过有效,我也用心掂量过,甚至亲身尝试过,存心要去验证的。湖南人有句俗话:“没有吃过猪肉,见到过猪走路”;“前面乌龟走,后面乌龟跟着爬”。我看准了,认真地学习模仿,并非自己异想天开,才很少出错。总之,要带着一个有准备的头脑、充满信息的头脑去临床,才能迅速提高,有所收获,即使从未遇到过的疾病,也有办法治疗。这些信息,就是要靠从读书中得来。我读的医案之类不下几百本,每次总有所获,由于篇幅所限,只能举几个学习名家的例子
我最早读到的医案之一,是《蒲辅周医案》,还有一本《蒲辅周医疗经验集》,都是由蒲老的弟子、首届西学中医的高辉远、薛伯寿先生总结的。

蒲老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他的辨证论治水平很高,几乎达到丝丝入扣的境界,古方用得灵活,因而疗效不可思议。读他的医案是一种享受,时时令人叹为观止。如治疗各种小儿肺炎,有的近乎垂危,往往用经方、小剂量,轻轻一拨,马上转危为安。但冷静地分析,有的危急重症,不能完全归功于他的医术出神入化,西医支持生命的各种抢救措施,也给他赢得了用药的时间和机会,应当看作是中西医结合显示的独特疗效。在古人的经验中,他用得最多的是《伤寒论》方、《温病条辨》方,同时也十分重视民间经验和师承的经验,但决不轻言自己的创造。据我考察,能确定由他创制的方剂只有两首,一首名“二鲜饮”,由鲜芦根、鲜竹叶组成,治疗外感病阴伤而邪热不能外达,看似乎易,但价廉有效;一首为“双和汤”,治疗冠心病,设计得很严谨。

他特别看重气候对疾病的影响,强调临床治病“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医案中介绍他曾治疗一位妇女,患“自汗”症,每天半夜,上半身大汗淋漓,察舌见舌苔黄腻,询证告知暑天感冒后所得。虽时在冬季,蒲老断然投以清暑解表的“香薷饮”加减,结果一汗而愈。这个医案对我影响极大,在后来的医学生涯中,我每治病,必先考虑诊病时的气候季节变动对病人的影响,甚至要用之追溯到初患病时的病因,能够时时想到这一点,有一半的疾病就成竹在胸了。我学习蒲老的方剂,最有心得的是“百损丸”。他说:“此方为老中医口授方,我得此方已60余年,治跌打损伤,不论内伤脏腑,外伤筋骨,以及劳伤经络。并治遗精、脚弱、腰膝酸痛,诸虚日损,久服自效。功专滋补肝肾,强壮筋骨,活血消瘀,续断伤,补骨髓,纯属以通为补,而无滞补之弊。”我仔细一看,这不是一首治疗老年腰腿退行性疾病的好方子么,何必一定是用于跌打损伤呢。方中缺少动物药,这是修复被损伤的骨质的必用药,加上之后,近年我用得很多,疗效甚好。
岳美中先生也是最早调到中医研究院的西学中的导师,他的学生是陈可冀院士,为他整理了几本小册子,如治疗老年病经验、医案集、医话集。

岳老给我最大的影响是强调用古方不能随意改动,治病基本用原方,即使有所加减,也十分慎重,这其中有充足的道理。他自创的方剂只有几首,例如治疗干咳的方,叫“锄云润肺汤”,是从钱乙的补肺阿胶汤化出来的,颇有疗效。
他对古人有一些独到的见解,例如,他在《岳美中老中医治疗老年病的经验》一书中,扉页是一首感怀诗,其中有两句:“《内经》岁露嫌迷路,宋代《局方》待洗尘”。意思是《内经》的五运六气还有很多谜团没有弄清楚,《局方》被蒙上了尘埃,有待于洗雪。这是勉励后人去探索。我对《局方》遭到错误批训是清楚的,岳先生有何见解呢?书中始终没有明说。但在介绍张仲景的“薯蓣丸”时,讲到这个方子很适合于老年人,因为高年气血虚损常有周身不适、头眩、肢痛、麻木诸证。《局方》在这首方中加了麝香、牛黄等7味药后,改名“牛黄清心丸”,引起了误会,岳飞的孙子岳珂批评《局方》错谬,后人也信以为真,拿来攻击《局方》的粗制滥造,致使《局方》很多好的方剂被尘封。岳先生没有直接给《局方》“洗尘”,只是用事例证明“牛黄清心丸”治病有效,升非错谬。他曾用此方治愈了一例“温病发热、汗出后,不能下地走动”的病人。又说:“清代乾嘉年问,官员中服用牛黄清心丸者甚多,因平素饮食中吃荤的多,用此清凉药后心腹舒适”。这里给我两点信息:一是岳老用这首方可能治愈的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末梢神经炎患者,二是这首方治疗血脂高最后导致的脑病可能有效。我已经用于临床,得以证实。

朱良春先生是至今仍然健在的、德高望重的、著名中医临床家。我私底下认为他是继张锡纯之后,当代最不保守、最有创意的临床医家。他创造性地使用大量动物药,使用某些毒性很大的药,在许多疑难病症的治疗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用动物药治疗疾病源于张仲景,古代用得最多的是叶天士,朱良春先生不但继承了他们的成果,而且有自己的心得和创新。医生固然是高风险的职业,但一个敬业的中医不能害怕担当风险而放弃对疑难病症的钻研和治疗,或者用一些平淡无效的药应付病人,这种医生治疗水平不可能体现和发挥出中医的优势。从这个艺高胆大的中医前辈的著作中,我学到了一种精神,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治疗经验,特别是他反复强调他的老师章次公提出的“发皇古义,融会新知”,我一直引以为自己的座右铭。
3.临证的诀窍

每个中医临床医生,总想在自己的手中创造最好的疗效,而临床的疗效,决定于辨证论治与遣方用药水平的高低,临床的诀窍,必须紧扣这两点。

什么是辨证论治?我思考了很多年,冒昧提出一个新的观点:“是中医处理人体疾病信息的方法”。这与书本上的说法可能大相径庭,但我的目的,是要让现代人能听懂。人只要活着,身体每时每刻都在发出信息,有病的时候,就会感到痛苦、不适,面色、神情、体征、舌象、脉象都会发生改变。中医靠望闻问切收集体内发出的各种疾病的信息,然后加以归纳分析,上升到证。证是从众多表象中抽象出来的高级思维层次,是为了判断疾病的性质属于阴、还是属于阳,属于寒、还是属于热,属于虚、还是属于实,在表、还是在里等等。辨证清楚了以后,就是论治,或者扎针,或者服药,也就是向体内输入信息,如果判断、治疗得当,收集与输入的信息吻合,就有了疗效。要提高辨证论治的水平,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重视四诊合参,综合分析。 望闻问切,是中医收集人体生命和疾病信息的主要方法,而且是根据收集信息的先后层次安排的。病人来了,第一印象是通过望诊实现的,望面色,望形态,望神情,望舌。患者内有湿热、阴虚阳亢、气血紊乱、阳气不足、精神焦虑等情况,通过望诊,首先就能凭直觉收集到几分信息。
闻诊,主要是听病人的主诉,要耐心地听完,边听边分析,从病人的倾诉中,了解病史,抓到疾病的主症。
问诊,是确定主症后,围绕着表里寒热虚实几个要素,有目的地问,要问得简洁、切中要害,边问边归纳,上升到证。问得好,证可能就基本确定了。然后是切脉,望舌,加以最后的确诊。
脉诊,在教材上讲得很玄,学生也看得很神秘。坦率地说,我大致上相信脉,但不完全相信脉。因为中医是复杂科学,符合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因此,要强调四诊相参,要综合分析。“认证无差”,是善于归纳的结果,而不是单靠切脉。脉书上讲,五脏六腑在两手寸关尺分配,有严格的定位,每一个部位出现什么脉,即主什么病,这可靠吗?不能完全相信。完全符合,就是“测得准”,这不是中医,而是西医。现在的脉学教材讲,右手尺部“主命门、三焦”,命门与三焦,这两个概念,到底是指什么,至今为止还有争论,依我看,还不如最早的脉学著作王叔和《脉经》中提出的右手尺部主“肾与子户”,即泌尿系统与生殖功能,来得痛快些,接近事实些。像这样有争论的东西怎么定位?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脉诊所了解的信息,只能定性,而不能严格地定位、定量,即可以大致了解疾病的寒热虚实,而无法准确地判断何脏何腑发生了何种病变。一摸脉就断病如神,个个病都准,比CT还准,那不是中医,我怀疑那是骗子,至少是巫医。当然,一个精于望诊、脉诊的有经验的中医,不待病人开口,大多也能说准几分,这不足为奇。诚实的医生,是要把患者的主诉听完,把全部情况综合以后,才加以判断,解说给病人听;而某些沾染了江湖习气的医生,则故弄玄虚,以偏概全,利用一般人把中医看得很神秘的特点,意图在心理上先征服病人,而后提出非分的要求,借以成倍提高自己的收入。这种巫医之风在历史上可谓长矣,古今中外都有,只要还有治不好的病,永远难以消除。学中医的人,应当心中有数,不应当推波助澜,更不应当争相效尤。

又比如,诊断学教材上的24种脉或27种脉,在一般情况下,临床所看到的,大约只有十来种。当疾病处在进行期、急性期、发热期时,脉的波动大些,紧、促、滑、洪等脉屡屡可以见到;慢性病,哪怕是重病,在相对静止期,则脉的变化不大。情绪紧张时,脉出现波动;情绪平和时,重病甚至可能出现平脉。
例如:脉搏讲究“和缓从容”,但我去年见到一个得晚期胰腺癌的老太太,从得病起,到死前最后一天,脉象始终和缓从容。刚开始我还敢对家属讲,老太太可能要拖一段时间,到最后,我根据各方面的综合考察,告诉家属,不久于人世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她有一个好的心态,能从容对待死亡,认为自己八十多岁了,活得够本了。相反,治疗一个怀疑自己得了红斑狼疮的病人,诊其脉促,有歇止,化验结果出来不是红斑狼疮,再诊,脉就缓和了。有的医案记载三部九候与病证丝丝入扣,这是不可全信的,多半是医生将四诊合参的结果都归结到脉诊上,以此炫耀脉的神奇,真正的临床医生,是不屑为之的。古人经常强调要“四诊合参”,我是个医史研究者,翻遍古代医书,从来没有任何一本古代医书、任何一个古代医生说是完全可以凭脉诊病。古人还提出:脉有活看法、对看法、反看法,病进脉退,病退脉进等,就是告诫我们要灵活对待脉诊
伯父曾多次告诫我:“证之有假辨于脉,脉之有假辨于舌”。近年来,通过治疗各种急慢性炎症的经验所得,我还可以补充一条:“舌之有假辨于咽”。因为靠四诊收集患者身体信息的时候,往往可能收集到的信息不准确,是假象。例如:
闻诊主要是听患者的主诉,患者可能由于年龄大、文化水平低、得病时间长等原因的局限,而表达不清或不准,因而“证之有假”,这时,需要通过切脉来辨别。

切脉固然可以排除客观因素的干扰,如患者主诉不清,但脉是看不到形象的东西,没有客观指标衡定,只能主观去体会,这就难免出错,因而“脉之有假”,这时,可以通过舌诊来鉴别。

舌诊既客观,又直观,可以看到形象、色泽,应该是准确无疑的,但也有假象,例如,长期有烟酒嗜好的人,舌苔总是黄腻的;饭前与饭后,舌苔可能有厚薄的不同;有些严重的患者,例如癌症晚期,舌苔也可能没有明显的异常。因而“舌之有假”,这时,可以通过望咽喉来进一步鉴别。
咽喉为“至阴之地”对于阴虚、阳虚、实火、虚火、真寒假热、真热假寒证的鉴别,确有重要参考价值。例如,咽喉红肿,为有实火;红而干瘦,为阴虚;不红不肿,为阳虚;咽喉剧痛而不红不肿,为真寒假热,咽喉红肿疼痛却全身表现为寒证,则为真热假寒等等。但咽喉望诊也有局限性和可能出现假象。
由此可见,中医四诊中的每一种方法,是既可靠,又非绝对可靠,既可凭,又非绝对可凭。医生的高明之处,在于能四诊合参,综合思维,排除证候中的假象,确定疾病的本质,而决不拘泥于…—诊所得,一孔之见。这就是本色的中医,这是最不容易学到的,关键在于要有建立一种把一切都看成是“活的”观念,这与西医看重客观指标有本质的不同。

第二,注重时令季节气候的变化。

中医与西医在诊断疾病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中医十分注重气候、季节变动甚至时辰因素对身体的影响。忽略了这一点,要吃大亏,懂得这一点,对于很多病可以处变不惊,胸有成竹。
以四季气候分明的湖南为例:
。春天潮湿,气温逐渐上升,或气候变化无常,肝病患者、有结石的病人、腰腿疼痛的病人症状往往加重,祛湿为第一要务。内湿较重而又阳气不足的人,往往出现纳呆、胸闷、头晕、肢体酸重等,到医院检查往往查不出什么病,这是一种发前的状态,不要当作大病,也不要等到疾病发作了才治疗,吃几包“藿香正气丸”即可能解决问题。
。夏天气候又热又湿,体质弱的人,往往疲乏无力,胃口不佳,口渴,小便黄短,甚至发低烧,到医院同样查不出什么毛病。这是湿热内蕴,阻碍脾胃,耗气伤阴所致,轻则几包“六一散”,重则几剂“清暑益气汤”。

秋季天气干燥,很多年轻人流鼻血,大惊失色,跑到医院做检查,查不出什么大毛病,中药开一、两味白茅根、栀子炭煎服就好。有的年轻人大把脱头发,焦虑万分,我总是笑曰:“鸟到这个季节都要换毛,你掉几根头发算什么,这是自然现象,过了这个季节还掉,再来找我。”过了秋天,果然不再掉,又长新的了。
有的疾病,每到节气交替时复发或加重,例如气喘、风湿病;有的疾病,每到固定的时辰发作,如五更泄泻、子时发热、酉时腹痛等,必须因时施治。
所有这些,要么属于自然或生理现象,要么属于亚健康状态,要么属于小毛病,要么属于疾病的某种特殊规律。气候、季节的变动经常在大病、顽疾、慢性病的治疗过程中施以影响,使医生的思维受到困惑,掌握了中医“天人相应”的观点,就可以举重若轻、从容自如地处理了。
第三,用好用活方剂。
在遣方用药方面,我始终认为方剂是中医学术的核心。历代医家治病的精华,都蕴含在方剂之中。掌握用方的技巧,是中医临床的诀窍。对应于每一个疾病,有通方、对方、组方、验方几种,作为一个临床医生,心里要有底。

其一是“通方”。即通用方,很多病都可以用一个方子通治。再根据病情特点适当加减。原百草居,包含养生保健、中医学术、中医中药、医案、医书下载等内容,是中国第一中医中药论坛。例如咳嗽,止嗽散就是很多医生喜用的通方,这首方可发可收。肺气郁闭,加麻黄、杏仁;内热郁闭,加黄芩、桑皮;咳嗽有痰,加浙贝或川贝;咳久伤阴,加沙参等。程钟龄自己还列举了许多加减法,使用起来,进退自如。

又如,妇科病有两首名方:逍遥散、四物汤,用得好,用得灵活,往往可以驾简驭繁,通治各种妇科病。清代的傅青主先生号称“妇科圣手”,所创制的几十首方剂治疗妇科病有奇效,但看来看去,大部分是从上述两首方子化出,只是加减变化,竟至炉火纯青的地步了。许多老中医的不传之秘,是对很多病都掌握了一首通用方,或者用一首方,通治很多病。这是一种简洁明了的思维方法,很实用,特别是在初诊的时候,作为投石问路,是一种好方法。

其二是“对方”。即药性相对立的两个方剂。有些病在辨证方面,明显地呈现成对的倾向,如非寒即热,非阴即阳,非虚即实,非表即里等。

例如颈椎病,可以分属寒、属热两大类,属寒,用葛根汤,我加苍术、附子、羌活、威灵仙;属热,用益气聪明汤,我加木瓜、苡米、枣皮、石斛等。
又如痈疽毒疮,王洪绪在《外科证治全生集》中指出:不必弄得太复杂,可以分为阴阳二证,阳证,用西黄丸;阴证,用阳和汤,临床确实有疗效。

如果辨证似乎明确而又用之不效,说明被假象所迷惑,在二诊转方时,就要考虑到治其对立面,或者进一步考虑到可能有第三方面:或寒热错杂,或虚实夹杂,或表里同病。其三是“组方”。即要有三首以上的一组方剂,才能把握住一个病的所有方面。一般这种病的病机比较复杂,用简单的思维方法达不到治愈的目标。
还是举咳嗽的例子,咳嗽有时并不容易治愈,倘若用通用方止嗽散不效后,就要深入一步思考了。外感风寒,可用杏苏饮,风重而咽痒,改用金沸草散。外感风热,可用桑菊饮,风重咽痒,改用桑杏汤加蝉蜕、僵蚕。外寒内饮,用小青龙。痰咳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兼虚,改用金水六君煎,兼热,改用清气化痰丸,兼虚寒,改用阳和汤。劳咳,用月华丸或百合固金汤等。这个“组方”就牵涉到五个证型十首方剂。这当然是比较复杂的,但一个临床医生,不论自己有没有治疗过,事先对每个病都必须全局在胸,了解可能出现的情况,明白可能出现的转归,到时才能指挥若定。

其四是“验方”。平常要多收集一些单方、验方、食疗方,可补充辨证论治的不足。患者吃药总是有心理负担的,配合一些单方、验方,特别是食疗方,病人非常乐意。例如:治疗干咳,我配合观音应梦散;治疗子宫肌瘤,配合雪羹汤;治疗冠心病,配合黑芝麻金橘饼;治疗腰痛,配合路边荆炒公鸡等,有效又好吃。患者也愿意积极配合。
提到食疗,记得前两年,我在香港授课,认识了老中医陈益石、林丽华夫妇。陈先生是潮汕著名老中医陈映山的儿子,除了继承各种家传效验的丸散膏丹,灵活运用于临床,治病疗效好,深受患者欢迎之外,又根据现代人的需求,提出“一病一食疗方”的口号。在香港渔人码头设点,进行具体实践,这是一种非常科学的理念,对于发挥中医的优势,宣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应有积极作用
──以上从三个方面谈到了学习中医临床的诀窍,这看似是诀窍,但绝不是捷径,是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与长期的积累才能做到的。中医网,中医论坛,养生论坛,保健论坛"
原百草居,包含养生保健、中医学术、中医中药、医案、医书下载等内容,是中国第一中医中药论坛。
学好中医临床,掌握诀窍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树立高尚的医德。原百草居,包含养生保健、中医学术、中医中药、医案、医书下载等内容,是中国第一中医中药论坛。

由于中医诊断疾病,全靠望闻问切,不借助任何仪器,因此在临证看病时,一定要聚精会神,细心收集患者体内发出的信息,认真揣摩外在因素对患者机体的感应,才能“认证无差”。遣方用药时,一定要尽量吸取古今名医的成法成方、成功的经验,不能胸无点墨,随意凑方,单凭自己的经验用事。同时掌握一些食疗、食补、养生、保健的方法,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平时要多读书,多积累,治病后要多思考,多总结,带着一个充满信息的、有准备的头脑上临床,才能够不辜负患者的期盼。
医生是—种高风险的职业,特别是一个中医临床医生,风险比西医更大。因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全由一人经手与承担,患者的生死安危,全系医者的一闪念之间。为了救人于危难,既要有敢于担风险、治大病的勇气,但在遣方用药时,又必须小心谨慎,考虑周全,步履稳健。正如唐代著名临床家孙思邈(581~682)所概括的:“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关键在于医生要有高尚的医德,把治病救人看作是一种使命,作为一种人生的追求,而不是看成一种金钱交易。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序言中告诫医者:“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愈之,德逾于此。”他一辈子都是这样身体力行的。每一个学中医的人都应当以这位传颂千古、享誉中外的前辈为表率,高度重视医德,大力发扬医德,把挽救患者的生命看得比金钱更重要,把献身中医事业看得比追求名利更重要,以自己的情操和终生不懈的敬业精神,紧紧守住人类良知和社会文明的这条底线。
2010-12-27 09:31 5楼
中医学生要学会沉下心来

中医学生要学会沉下心来(转)
德国汉学家顾彬曾经这样炮轰中国文坛的作家们,“中国的作家如果要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们必须学会沉默十年。”结合中医在当代中国所处的地位,联系中医振兴与社会实际,我们这些中医学生应该勇敢地选择沉默十年。少一点自负的豪言壮语与激动,多一丝谦虚的沉默与内敛,用诚恳来寻找自身的弱点,用疗效来争取自身的发展壮大。


?中医学生要学会沉下心来

?管桦桦 黄心洁 李赛美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医在当代中国的地位有些尴尬,在医疗临床中的作用被削弱,在社会上又受到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诽谤。中医学生面对这样的情况,更多的人是选择愤怒和无可奈何。
?有的人口诛笔伐方舟子之流,有的人撰文为中医正名、高呼。历史证明,一种医学的生存在于它的疗效,同时也告诉我们中医疗效的发挥有赖于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继的中医学生,然而当代中医学生似乎难担此大任。就业现状也告诉我们,缺乏足够的西医基础也难被西医院所认同;中医论文粗制滥造,更凸显了中医科研能力的脆弱与不足。
?反思现状,当代中医学生必须用沉默来为自己正名。这不但是中医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要。沉默十年,是中医学生积淀自身实力,思考、继承中医,淘汰与锤炼人才,中西医学汇通的一个过程。沉默十年,是中医自我救赎、继承和创新、全方位振兴的一个过程。在沉默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学会以下几点。
?潜心治学,持之以恒
?我们曾经设计过一份调查问卷,样本700人,有这样的一道题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关注。题目是这样的:“你认为阅读中医古籍最困难的是什么?①汗牛充栋,都不知道读哪本;②古意艰深,枯燥无聊;③缺乏足够的毅力读完。④读都不想读。”有44%的学生选择了答案③,这样的结果足以表明大部分中医学生在治学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毅力与恒心,同时也显得十分浮躁。
?明代李时珍为编著《本草纲目》一书,先后花费了27年时间。其中用了11年的时间博览群书,摘录资料,然后又用了16年时间走访各地,亲自验证药材,足迹遍及湖广、河北、河南、江西、江苏等省,虚心向他人求教,加上这期间不断积累的临床经验,最后才以毕生精力著成《本草纲目》一书,把本草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峰。现代名医蒲辅周,其门人高辉远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到:“我追随先师17年,亲眼看到他系统阅读《内经》、《千金》……《本草纲目》各一遍,《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医学心悟》等两遍,没有持之以恒的顽强意志是办不到的。他常说:学无止境,每读一遍,皆有新的启发。”
?综观古往今来的中医大家,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大医都具有一种持之以恒的毅力,都具有一种潜心治学的态度。由此我们可知,学中医之道,必先炼心。只有磨练出一颗静心和恒心,个人方可谈中医之栋梁,中医也才方可谈振兴。
?夯实基础,熟读经典
?中医基本功指的是从事中医这项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中医的基本知识是什么?理、法、方、药。从哪里来?从中医的源泉中来,就是中医的药性和汤头,就是我们的四大经典著作,《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基本知识要求我们首先必须熟背汤头药性之类的启蒙之书,熟读背诵经典医籍,进而领会精髓,为临床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岳美中说过:“要把主要的经典著作读熟、背熟,这是一项基本功……比如对《伤寒》《金匮》,如果能做到不假思索,张口就来,到临床应用时,就成了有源头的活水。”刘渡舟说:“对于中医学的原文和汤头、药性及歌诀,既要明其义而又要背其文。不背一点书,是没有功夫可言的。”朱良春、李聪甫、关幼波这些中医大家也曾有类似的言语告诫我们中医后辈。
?可见,在许多中医大家的认识里面,中医基本功的内涵已经达到一个共同的认识,汤头和药性是基本功的基础,四大经典著作则是基本功的深化。结合当前中医学院需要学习的科目,主要可以分成这两个层次,一是被许多医家称为最基本的基本功的“汤头”和“药性”,也就是我们现在的中医基础学科《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内容;一是更深层次的中医基本功,就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中医经典学科,《伤寒论》、《金匮要略讲义》、《温病学》等中医临床基础学科。
十年沉默,基础知识书籍要勤读牢记,各家学说要博览兼收,经典著作要精读深思,真正做到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把书读通弄懂。惟有如此,沉默十年,中医振兴方有力量之源。
学贯中西,服务社会
?西医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与磨合,已经和科技实现了较完美的结合。先进的诊疗仪器、量化的实验室数据、精湛的手术技术、简便高效的药片,成为了保障人类社会前行的一支重要力量。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的医院没有一所可以离开西医而生存,也没有任何一所医院会招聘对西医一无所知的中医学生。
?然而,中医院校中医学生的西医基础是十分薄弱的。这一方面与西医课程开设的不合理有关,另一方面与学生的认识有关。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是中医学生不需要有扎实的西医基础,对西医做到大概了解就行。每年招聘会上,中医院校的学生被大型医院的漠视就是最好的证明。
?面对当今世界当代中国的强势医学———西医,中医更加应该选择沉默来积蓄自身的力量,中医学生应该用沉默让国医重塑辉煌。
?时代在变,中国社会已经不可能在没有西医的保障下前行,也不可能会接受大批没有扎实西医基础的中医院校毕业生。当代中医应该少一点自负的豪言壮语与激动,多一丝谦虚的沉默与内敛,用诚恳来寻找自身的弱点,用疗效来争取自身的发展与壮大。同时以宽大的胸怀,接纳西医,取西医之精华,弃西医之糟粕,学贯中西医学,这是中医发展的要求,更是时代的要求。
?西医是一种与中医迥然不同的医学体系。然而殊途同归,两种医学都以治病救人为其宗旨。沉默十年,打下扎实的西医基础,这不但是为了让社会接受和认同,更是为了一名医学生曾经的誓言。
?中医科研,从根抓起
?中医离不开创新,而创新离不开科研。科研是项艰巨和复杂的工作,而中医科研则显得更加艰巨和复杂:既要有中医的创新性,又要凸现出中医的理论与思维,从科研中领会中医理论的奥妙。然而,当代有许多中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与实验室技能都是十分低下与不足的。
?中医的发展不光只要继承,更需要创新。中医学生的内涵不再是一个只靠三个手指头看病的郎中。当代中医学生应该是一个既会科研又会临床的全才。十年沉默,锻炼自身的实验设计能力与技能,提升科研水平。沉默十年,中医科研才会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精品;才会少一点迷途,多一片坦途。
?中医学生需“强心固本”
?中医学生可能面临这样一个现实:自身并不扎实的中医基础,不坚定的中医理念,以及身边“中医无用论”的声音。这样的现实和局面更需要中医学生明白自身的不足,自身的长处不是用嘴巴吹出来的,对方的短处也不是用嘴巴贬下去的。与其感叹自己中医功底的不扎实,西医知识的贫乏,不如在沉默中,优化自身的素质,学贯中西,充分利用现代科研技术探求中医,向世界展现中医的科学性,以求为社会所认可,乃至为振兴中医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强心”乃中医学生成才的必要条件。读书之要,贵在用心。中医书籍,古义艰深,与现代语言文字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心钻研。读书忌“浮”,浮光掠影地浏览一本中医古籍,走马观花式地“看完”一本中医经典,那不叫读书,只可以称为翻书。然而,“快餐式”教育现象与当代大学生自身性格特点,让中医学生静下心来读书谈何容易?因而如何培养中医学生细心、耐心、恒心的问题应该成为中医院校教学的重要命题与创新点。读书宁涩勿滑,钻研中医,更应如此,字斟句酌,于字里行间探求中医的奥妙。
?“固本”乃中医学生成才的必要基础。上文所谈到的中医基本功为中医之本、源头活水。强调基本功、重视基本功、体现基本功应该成为中医高校教学的长远方向与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向。如何让教学能够促进基本功的提高,如何让学生不是为了考试而去背书,如何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基本功等等相关问题应该成为教学创新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
新的世纪,古老的中医学再次为世界所重新认识,中医重现辉煌的机遇已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然而没有艰难的苦旅,中医学生将无从成为中医之大才,没有这样的沉默,中医将无力握住这崭新的机遇。
沉默十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10-12-27 09:31 6楼
中医之始

有没有想过大学期间你就可以开始做很多事情为将来就业或者自己开业做准备?我不在国内,就只能凭自己的想象给你提些建议,希望能够给你些启发。
1)给学校周围的老人们开养生班,介绍中医养生知识。不一定要在教室里办,可以找些老人们在他们家里组织这类培训,当然恐怕你得做免费义工。不过可以开始建立你的个人信誉,也是做善事。
2)到私人中医诊所打工。不见得能挣钱或者长治病的经验,但是起码可以了解市场运作。
3)和健身房合作,为锻炼健身的人做按摩以及治疗运动损伤。
4)多写文章,毕竟你在中国,做学问全凭一支笔。不要等到大四才写论文,尽早动笔,在杂志、报刊上发表文章。不一定要从学术文章开始,可以从养生健身角度开始给报纸、杂志、知名网站投稿,逐渐走向专业期刊的学术文章。
5)尽可能打算上硕士。国内的文凭很重要,光凭自己的水平还不行,一定要有那么一纸文凭才行。本科生现在出得太滥,硕士要好些。
6)如果想走学术这条路,一进校就盯上那些在学校有名的硕士、博士导师,尽可能去听他们的讲座,多看他们的论文,没事了就去找他们问问题(当然得找值得问的问题),尽早钻进他们的科研课题小组。到你考硕士的时候,就不愁每人要你。
先说这么多,想到多的再告诉你。我爸妈都是大学教授,如何在大学里混好,我还是可以给你出点主意。
另外,如果打算到国外发展(中医在国外还是挺有市场的),学好英语。
在国内很困难的是一旦你这次不选中医专业,恐怕将来也没有正式进中医学院的机会了。人难得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做,有人一辈子累死累活做的也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无法是挣口饭吃。我理解你父母的想法,那么他们希望你上什么专业呢?现在很多其他专业找工作也不容易啊。我觉得学医起码将来可以自己开业,就算是不依靠国家分配(这个比较辛苦),但是国家分配也是越来越难了,除非你们家里有门道。另外,看看你是否喜欢护理专业,这个比学西医要时间短,而且工作辛苦,但是出国的机会很多,比如加拿大,如果你是学护理的,到这边来是非常容易的,也算做给自己留另一个出路。而且你可以中西医两兼。以我自己的经验,计算机和信息虽然热门,但是工作相当辛苦(重脑力劳动),工作也不好找(学的人太多),而且将来你不会有时间业余学中医。在国内其实比在国外还有辛苦很多。
硕士你是大学毕业后随时可以回去上的(只要你考试过关就行,甚至还有交钱买文凭的,比如什么MBA之类的,就是开给那些企业领导的),但是国内的本科只给你一次机会。
我知道这个选择很难,当年我自己考大学也是退而求其次学的计算机(我自己的兴趣在生物工程方面),而且为了给父母省钱才选了我爸妈执教的那所大学。不过计算机确实给我带来实在的经济利益,也是我迈出国门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那确实是一个拿命换钱的行当,在国内尤其如此。
我不想把问题给你搞得更复杂,但是如果我看到了,还是应该先跟你打个招呼。在大学期间一心二用是非常危险的,除非你是出挑的聪明。如果你选的不是中医专业,学习好自己的本行,在同学中出类拔萃就很辛苦了,如果再加上你的业余爱好,怕你精力吃不消。如果不专注学好你的本行,到毕业的时候又怎么找得到个好工作呢?
阿姨是有神论者,不知道你的信仰是什么,但是自古以来有志者事竟成,你有这份志向,相信上天会保佑你的。如果你真的没任何信仰,也不妨求求我们的前辈医圣们,你周围能够给你提供帮助的神和灵其实很多,只要你诚心,会得到很多启发的。
出自 天际飞虹
无论这个行业多有前途,自己不喜欢,也是没有前途
李开复的人生观,就是follow your heart
李开复说过,“人生总是有所缺撼,往往得到此,也就失去了彼,人生重要的是应该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 么。同时追赶两只兔子,其结果往往一无所获!”这或可谓之李开复的人生加减法,在李开复的生活历程中,曾面临无数大大小小的选择,而其中最关键的几个选 择,李开复总是体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而不能简单地以成功或失败来形容。

李开复11 岁求学美国之后,一直在美国成长。1970年代末,他进入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科学”专业。然而两年的学习让 他知道自己的兴趣并非在政治方面。他经常在课堂上昏昏欲睡,成绩也不尽如人意。但是,他发现他在选修的计算机课上,有着惊人的天赋。往往是别人还在苦思冥 想如何写出程序时,他早就把程序写完而无所事事。他像发疯一样爱上了这门学科。因此,在大学二年级时,他自己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转系!”这意味着他 将从一个全美排名第3的专业转到一个毫无名气可言的专业。但是,他听从了内心的选择,还是选择了计算机专业。而这个决定,改写了他一生的轨迹
当一个工作,你醒来要去面对的时候,是兴奋而不是害怕,那你就成功了,这种生活很有意思
我堂弟今年也高考,我就是跟他说你喜欢什么就填什么,最重要的是你喜欢
语出花香丁
那是非常有意思 语出苍穹
2010-12-27 09:32 7楼
自学中医入门必读

自学中医入门必读(天下无疾原创)
中医的学习,大致可以划分成以下四个阶段: 一,蒙学阶段;
启蒙是此阶段的重点。需要学习的内容,在古代就是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赋与汤头歌诀这四小经典。现代的中医教育,已经在内容上更加充实,在结构上更加完善了,分作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这五门核心课程。作为在校学生,是要求系统学习的,无须多说。
对于自学者,无论内容,还是方式,都需要做适当的调整才好。因为在缺少老师指点的情况下,要系统学习上述几门课程,存在几个常见的问题:
1 内容枯燥,难以入目。课堂的讲解可以是很丰富的,加入很多趣味的东西;而且教师是活的,可以根据学生的状况,随时进行调整。这与整天面对一本死沉沉的教科书是皆然不同的;2 没有重点。一本中医基础理论,绝不是每一个章节都是同等重要的。同是脏象学说,绝不是五脏的位置在任何状态下都是同等重要的。同是脾脏的生理功能,绝不是对临证起到相同的指导意义的。所有的这些不同,这些轻重,是需要老师指点的;
,3 易生误解。中医理论,非常崇尚“理解”与“领悟”。而所有的理解和领悟,都需要有一个认识的平台,即对概念和关系的基本认识。自学者由于缺少前辈指导,很容易在起点上走偏,从而产生对整个中医学的偏激认识。 为了最大程度的避免上述种种问题,建议自学中医者在启蒙阶段,采取以下的学习方法:
1 多读中医前辈的传记,以及他们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性文章。他们走过的路,看起来笨拙的很,实际上常常是中医入门的最佳捷径。多向前辈学习他们的学习方法,帮助将会是非常大的。这里强烈推荐一本书:《名老中医之路》第一辑。把这本书熟读过三遍,不但是学习方法方面可以豁然开朗,在此过程中就可以学习到这些老先生很多宝贵的学习体会,临证心得2 利用好丰富的网络资源。现今信息的时代,已经把学校的大门很大程度上打开了。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比较轻松的得到机会,向各中医院校的名师学习,收看他们讲课的视频,而且全部免费。这样的学习,虽比不得在教室的环境里,聆听面对面的传授更有感觉,但比起死读书本,总要强的多了。 ,3 教材的选择要兼顾权威性和趣味性两项原则。学习,自然是离不开教材和参考书。教材方面,还是主张正规的全日制教材。每本书都是经过几十位专家严格把关,权威性是最好的。至于版本,个人比较倾向于七版教材。除针灸学外,七版教材的整体水平是很高的。如果希望精炼一些,五版教材也是不错的选择。趣味性的参考书,是自学必不可少的调味剂。可以让学习多些乐趣,少些乏味。感觉目前比较畅销的几本养生保健书:《人体使用手册》、《求医不如求己》,以及《小说中医》等,虽然在整个理论构架上,与正规学院派存在不少差异,但是作为调味品,是足可以胜任的。另外,《思考中医》一书,更加侧重对中医理论的阐释发挥,有不少独到的见解。有余力的朋友可以选读。 4 最后,就是要强调循序渐进的步骤。一名中医在校生,学习这几门课的时间是三年(当然还有其他课程);古代中医学徒学完更加精简的四小经典,也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所以,大家在自学的启蒙阶段,一定要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和进度。太紧或太松都会为将来的半途而废埋下伏笔。

二,四部经典学习阶段 经过前期的蒙学阶段,有了对中医学的初步认识,就可以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医的四部经典著作了。也就是《内经》,《伤寒》,《金匮》,《温病》。有一些学生认为经典都是过时的老土东西,不过是讲中医怎样的整体观、辨证论治嘛;我们已经学习过中医基础中医诊断,还有什么必要学习这些陈腐的东西呢?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我想这样来回答:
,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有两个不同的体系:一个是自然科学的体系;一个是人文科学的体系。自然科学的发展是一直向前的,象射出的箭。每一次科技革命后,新兴的科技必然取代原有的,成为学科的主流,直到更新的科技理论出现。但是人文学科的发展是完全不同的。孔子无法替代老子的价值,孟子也无法顶替孔子的位置;朱子也是一代大儒,却需要时时从孔孟的学说中汲取营养。后世当然可以发展,而且必须发展,但是经典的价值是无论谁也无法否定的。所以自然科学领域里,最新的理论永远受人追捧,但在人文学科里,想要把握最先进的理论,就意味着需要用最短的时间,重温古人曾经走过的路,再在实践中发展创新。 “不幸”的是,医学更多的是一门“人学”,医生研究的,是人,而不是物。这就决定了医学的性质本身,更趋近于人文学科。经典的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又有一些人认为,既然经典是最好的,后人永远无法超越经典,达到古人的境界,还有什么必要学习现代的中医教材,妄走些弯路呢?
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我们要想与古人交流,向他们学习,至少需要一个条件,就是我们得知道古人在说什么。作为现代人,每天生活在美国化的环境里,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全部都是严重西化的。这样的状态,让我们与古人之见产生了距离。虽然写着同样的文字,说着同样的语言,却无法相互理解了。中医教材的价值,就在于用现代人可以理解的语言,来试着表达古人的思想。也就是说,现代的中医教材,就是在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语言上的桥梁。让我们可以比较容易的,与古人的思想发生共鸣。 .那么经典的学习,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当老师的都知道,讲基础课是比较容易的,但讲经典课就相当的难。难就难在先是需要教室钻进去,理解古人想要表达的所谓“本意”,接着表达出来给学生。 那么对于自学学生来理解经典,难度自然就更大了。 对于经典的学习,我提以下几个建议:
1 明确自己的方向; .
做任何事,都需要首先明确自己的方向,知道面前的路是通向哪里的。学习经典也是这样。先假定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对中医理论的认识理解,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吧。
那么这种情况下,学习的重点,就在于如何将经典中的思想用于临床病症的治疗。这样的话,逐字逐句的钻研精神未必就是最好的了;许多纯粹的理论探讨著作也就不一定适用了。相反有些将经典的内容加以应用,条文下紧随着治疗医案的书籍文章就要好的多。仅举例两本《黄帝临证切要》(书名不一定很确切了),《经方实验录》。用这样的说来配合经典的学习,可以更清晰的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学起来才会更有动力。 如果是从哲学、史学甚至文学的角度来学习,我这里就不多说了哦。。
2 从浅到深的学习。
自学者,学习文言文有困难者,不妨先从白话文入手。虽然也会遇到译文质量不好,影响理解的时候,但毕竟也是经过专家认可,质量相对还是不错的。谁又能保证自己的理解全都符合“古意”?真的全部符合“古意”就是评判价值的惟一标准吗? * 翻译的版本,可参考几部标题为《××校释》的书,逐段译的,质量还可以。
"3 遇到问题,多参考注家。 阅读古文,在理解上无论如何都会遇到问题。这时候,多参考几位注家的注解,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历代医家中,很多是花了毕生精力来钻研经典的。他们对经典的理解认识,常常可以为我们打开一片新的天空,开阔我们的思维,形成新的认识。学经典而不读注解,是不可能完全理解古人的。对经典的注家常以千记,其中非常著名的也有几十家。这里不便一一介绍。相信在经典学习的过程中,哪怕就是在前面讲到的白话文的学习过程中,都可以了解到很多的注家,和他们的著作。自学者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相应的选择来读。

以上把中医入门的前两个环节大致的介绍了一下。
下面的两个阶段,即临床摸索阶段,临证与经典相参阶段,距离当下的中医爱好者群体还比较远,暂时先不讲了。日后有机会,再继续来谈。
2010-12-27 09:51 8楼
老先生乃我辈楷模!
2010-12-27 12:43 9楼
希望大家能有所得。
2010-12-27 15:04 10楼
得益匪浅,解除了诸多一伙,谢谢了!
2010-12-27 15:06 11楼
得益匪浅,解除了诸多疑惑,谢谢了!
⬅ 一、疑病多郁 老茶馆 脑血管病也有“天气预报”中医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