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骨

2011-01-03 00:48 楼主
Os Draconis

[来源] 本品为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犀类、鹿类、牛类、象类等的骨骼化石或象类门齿的化石。前者习称“龙骨”,后者习称“五花龙骨”。

[药材性状] 龙骨:呈骨骼状或已破碎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表面白色,灰白色或浅棕色,多较光滑,有的具纵纹裂隙或棕色条纹和斑点。质硬、不易破碎、断面不平坦,色白或色黄,有的中空,摸之细腻如粉质,在关节处有多数蜂窝状小孔。吸湿性强,舐之粘舌。无臭、无味。
五花龙骨: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偶可见圆柱状或破开的圆柱状,长短不一,直径6~25cm。全体呈淡灰白色或淡黄棕色,夹有红、白、黄、蓝、棕、黑或深浅粗细不同的纹理。表面光滑,略有光泽,有的有小裂隙。质硬,较酥脆,易片状剥落,吸湿性强,舐之粘舌。无臭、无味。

[收集地] 成都荷花池药材市场。

[成分] 主含碳酸钙(CaCO3)、磷酸钙(Ca3(PO4)2)

[功能主治] 敛气逐湿、止盗汗安神、涩精止血。用于夜卧盗汗、梦遗、滑精、肠风下血、泻痢、吐衄血、崩带。外用可敛疮口。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1-05 19:22 2楼
【药用】本品为古代多种哺乳动物(包括象、犀牛、马、骆驼、羚羊等)骨胳的化石。
【性味与归经】甘、涩,平。入心、肝、肾经。
【功效】重镇安神,平降肝阳,收敛固涩。
【临床应用】1. 用于神志不安,失眠,惊痫,癫狂等症龙骨功能重镇安神,为临床所常用,用治神志不安,失眠、惊痫等症,常与酸枣仁、茯苓、远志等同用。
2. 用于虚阳上越、头晕目眩等症。龙骨又适用于肝阴不足、虚阳上越所引起的头目昏花等症,可配牡蛎、白芍等同用,有平肝益阴、潜敛浮阳的功效。
3. 用于遗精,崩漏,虚汗,泄泻,带下等症。龙骨有收涩之功,应用比较广泛,可治疗多种体虚滑脱的病症。如用治崩漏、带下,常与牡蛎、乌贼骨等配合应用;如用于表虚自汗,又可配黄蓍、白芍等同用;如属大汗亡阳,又能与附子、人参、牡蛎等同用。本品外用,又可敛疮生肌。
【处方用名】生龙骨、花龙骨(生用,主要用以安神、平肝)龙骨(?用,用以收涩)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一两,生用者须先煎。
【附药】龙齿:为古代大型哺乳动物如象、犀牛、三趾马等的牙齿骨骼化石。性味涩凉。功能镇惊安神。适用于惊痫、心悸等症。用量与用法与龙骨相同。
【按语】1. 龙骨与朱砂、磁石虽都有重镇安神的功效,但龙骨重镇安神之功不如朱砂、磁石,收敛固涩却是它的特长。故在临床上常与牡蛎配伍,用以收涩固脱、潜敛浮阳。
2. 龙骨与龙齿相比,也各有特点,龙齿善能镇惊安神,而固下涩精之功不足;龙骨的作用正与它相反。
【方剂举例】金镇固精丸(录自《医方集解》):龙骨、牡蛎、沙苑子、芡实、莲须、莲肉。治遗精滑泄。
2011-01-09 12:47 3楼
摘《用药心得十讲》:
龙骨味甘涩,性平。本品有生用、锻用的分别。生龙骨有平肝潜阳、镇静安神的作用;煅龙骨有固涩收敛的作用。
由于阴虚阳亢所致的烦躁、失眠、头目眩晕等症可用生龙骨平肝潜阳。常配合生地、白芍、元参、白蒺藜、黄芩、远志、生牡蛎等同用。由于受惊而心神不宁,或心虚而易惊、心悸、失眠、睡时易惊醒等症,可用生龙骨镇惊安神。常配合远志、茯神、琥珀、龙齿、当归、熟地、珍珠母等同用。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用于治疗失眠、头痛、烦躁等症的方剂中。
锻龙骨收敛固涩的效果大于生龙骨。常用于治疗多汗、遗精、崩漏、白带过多、遗尿、久痢等症。可配合麻黄根、浮小麦、生黄芪、白术(治自汗)、麦冬、五味子、生地、牡蛎(治盗汗)、金樱子、锁阳、黄柏、远志、莲子心(治遗精)、桑寄生、川断炭、煅牡蛎、粽炭、阿胶(治崩漏)、樗根白皮、苍术、薏米、茯苓(治白带)、桑螵蛸、复盆子、益智仁、乌药、山萸肉(治遗尿)、赤石脂、木香、乌梅(治久痢)等同用。
龙齿、龙骨作用大致相同,但龙齿安神镇惊的作用大于龙骨。龙骨固涩下焦精气的作用大于龙齿。
牡蛎、龙骨虽均有平肝潜阳的作用,但牡蛎兼有软坚散结,降痰除癥的作用,龙骨兼有止痢、止血的作用。
煅龙骨在外科收口、生肌的外用药中也常用,有生肌长肉收口敛疮的作用。
用量一般9~15克;生龙骨有时可用到20~30克;煅龙骨则不宜用太大量。
火盛而遗精者忌用,误用可致尿赤涩痛。
2012-02-02 17:23 4楼
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骼的化石。味甘、涩,性平。入心、肝、肾、大肠经。功能: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主治:惊痫癫狂、怔忡健忘、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吐衄便血、崩漏带下、泻痢脱肛、溃疡久不收口。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主要为碳酸钙、磷酸钙,亦含铁、钾、钠、氯、硫酸根等。
药理作用:
1. 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实验表明:20%龙骨混悬液20ml/kg给小鼠灌服,能显著增加戊巴比妥钠的催眠率;对回苏灵所致惊厥亦有对抗作用。
2. 其他作用20%龙骨混悬液20ml/kg给小鼠灌服,有缩短正常小鼠凝血时间的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尿崩症生龙骨、生牡蛎、枸杞、菟丝饼、川黄柏各9g,砂仁、炙甘草各3g,北沙参15g,炒杜仲12g。水煎服。一般10~20剂均告痊愈,经1~4年随访,无1例复发。〔江苏中医杂志1964;(11):19〕
2. 治疗烫伤龙骨、生石膏、大黄、儿茶各等份,共研极细末,用冷茶水调成稀糊状,敷患处,用纱布盖好(面部可不盖),隔日换药1次。治疗烫伤,疗效较好。〔中医杂志1957;(4):212〕
3. 治疗化脓性疾病冰片、生龙骨、当归各 20g,朱砂25g,煅石膏40g ,煅炉甘石200g,共研细末,涂薄层于创面,胶布固定,2~3天换1次,治疗疮疡20例,全部治愈。疗程7~20天。〔辽宁中医杂志1987;(10):47〕
方剂选用:
1. 治疗大人、小儿一切癫狂,惊搐,风痫,神志不宁:龙骨一两(火煅,研极细末),犀角、丹砂、琥珀、天竺黄各五钱(俱研极细末),钩藤、怀生地、茯苓各一两五钱(俱微炒燥,为极细末),苏合香三钱,牛黄二钱(俱用酒溶化)。共十味,总和一处,用胆星八钱,研细末,竹沥一碗,打糊为丸,如梧子大。大人服十丸,小儿服二、三丸,俱用生姜汤调灌。(《方脉正宗》)
2. 治疗好忘:龙骨、虎骨、远志各等分。上三味,治下筛。食后服方寸匕,日二。(《备急千金要方》)
3. 治疗心虚盗汗:龙骨五钱(火煅),茯苓一两,人参六钱,莲肉三两(俱微炒)。共研为末,麦门冬(去心)四两,酒煮,捣烂成膏为丸梧子大。每早晚各服三钱,白汤下。(《方脉正宗》)
4. 治疗久痢休息不止者:龙骨四两。打碎,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五服,冷饮。仍以米饮和丸。每服十丸。(《肘后备急方》)
5. 治疗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龙骨、牡蛎各三两。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金匮要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6. 治疗血崩不止:龙骨(煅)、当归、香附(炒)各一两,棕毛灰五钱。上为细末。每服四钱,空心,米饮调下。忌油腻、鸡、鱼、炙?物。(《景岳全书》龙骨散)
7. 治疗两耳湿烂,久不收敛:龙骨、赤石脂(俱火煅)、海螵蛸(水煮过)各三钱。共研细末。先用绵纸条拭干脓水,后吹药末。(《本草汇言》)
配伍效用:
龙骨配伍黄芪、白术 龙骨收敛止血;黄芪、白术补气健脾。三药伍用,有补气健脾摄血之功效,用于治疗脾气虚弱、不能统血之月经过多、血稀色淡、心悸气短等症。
龙骨配伍牡蛎 二者均有敛阴潜阳、镇惊安神、收敛固涩之功。但龙骨甘涩性平,主入心、肝经,功擅镇惊安神、收敛止脱,益阴之中能潜上越之浮阳;牡蛎咸涩性凉,入肝、肾经,长于益阴退热、化痰软坚,益阴之中能摄下陷之沉阳。二药伍用,调和阴阳,其镇惊、敛阴、潜阳、固涩、止血、止带之效更著,用于治疗阴虚阳亢之烦躁不安、心悸怔忡、头晕耳鸣、健忘失眠;心肾亏虚、肺肾不足之咳痰喘促、汗多厥脱以及久泻久痢、遗精淋浊、崩漏带下等症。
龙骨配伍牛黄、胆南星 龙骨重镇安神;牛黄清心解毒、豁痰开窍;胆南星清热化痰定惊。三药共用,有清热化痰、安神定惊之功效,用于治疗痰热内扰之惊痫癫狂之症。
龙骨配伍牛膝、白芍、代赭石 龙骨平肝潜阳;牛膝补益肝肾、引血下行;白芍滋阴养血柔肝;代赭石平肝镇逆。四者合用,有补肝益肾、滋阴潜阳之功效,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肝阳偏亢之头目眩晕、面红目赤、烦躁易怒等症。
龙骨配伍酸枣仁、茯苓 龙骨重镇安神;酸枣仁养心安神;茯苓补脾安神。三者合用,有健脾养心、镇静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心脾两虚、血不养心之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等症。
龙骨配伍沙苑子、芡实 龙骨收敛固涩;沙苑子、芡实补肾涩精。三药共用,既可补肾精之不足,亦可涩精液之外泄,用于治疗肾虚遗精滑泄。
【注意事项】
宜忌:有湿热、实邪者忌服。
“得人参、牛黄良;畏石膏。”(《本草经集注》)
“忌鱼。”(《药性论》)
【医家论药】
“龙骨味涩而主收敛,凡泄痢肠澼及女子漏下崩中,溺血等症,皆血热积滞为患,法当通利疏泄,不可使用止涩之剂,恐积滞淤血在内反能为害也。惟久病虚脱者,不在所忌。”(《本草经疏》)
“涩可以去脱,龙骨入肝敛魂,收敛浮越之气。其治咳逆,泄利脓血,女子漏下,取涩以固上下气血也。其性虽涩,而能入肝破结。癥瘕坚结,皆肝经之血积也;小儿热气惊痫,亦肝经之病,为牛黄以协济之,其祛邪伐肝之力尤捷。其性收阳中之阴,专走足厥阴经,兼入手足少阴,治多梦纷纭,多寐泄精,衄血吐血,胎漏肠风,益肾镇心,为收敛精气要药。有客邪,则兼表药用之。又主带脉为病,故崩带不止,腹满,腰溶溶如坐水中,止涩药中加用之。
止阴疟,收湿气,治休息痢,久痢脱肛,生肌敛疮皆用之。但收敛太过,非久痢虚脱者,切勿妄投;火盛失精者误用,多致溺赤涩痛,精愈不能收摄矣。”(《本经逢原》)
“龙骨功与牡蛎相同,但牡蛎咸涩入肾,有软坚化痰清热之功,此属甘涩入肝,有收敛止脱镇惊安魂之妙,如徐之才所谓涩可止脱,龙骨、牡蛎之属。
白地锦纹,舐之粘舌者佳。”(《本草求真》)
“惊痫颠痉,皆肝气上逆,挟痰而归迸入心,龙骨能敛火安神,逐痰降逆,故为惊痫颠痉之圣药。”“痰,水也,随火而生,龙骨能引逆上之火、泛滥之水,而归其宅,若与牡蛎同用,为治痰之神品。今人只知其涩以止脱,何其浅也。”(《本草经读》)
“龙骨,质最黏涩,具有翕收之力,故能收敛元气,镇安精神,固涩滑脱。凡心中怔忡、多汗淋沥、吐血衄血、二便下血、遗精白浊、大便滑泄、小便不禁、女子崩带,皆能治之。其性尤善利痰,治肺中痰饮咳嗽,咳逆上气。其味微辛,收敛之中仍有开通之力,故《本经》谓其主泻痢脓血,女子漏下,而又主癥瘕坚结也。”“龙骨既能入气海以固元气,更能入肝经以防其疏泄元气,且能入肝敛戢肝木,愚于忽然中风、肢体不遂之证,其脉甚弦硬者,知系肝火肝风内动,恒用龙骨同牡蛎加于所服药中以敛戢之,至脉象柔和,其病自愈。”(《医学衷中参西录》)“龙骨最黏涩,能收敛正气,凡心神耗散,肠胃滑脱之疾,皆能已之。且敛正气而不敛邪气,所以仲景于伤寒之邪气未尽者亦用之。”(《本草经百种录》)“龙骨,其用在心肝二经为多。能收敛浮越之正气,安魂魄,镇惊痫。……治泄精泻利漏下。”(《本草思辩录》)
⬅ 华山参 老茶馆 龙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