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椒(花椒、川椒)

2011-01-04 13:10 楼主
【药用】本品为云香科植物花椒的果壳。
【性味与归经】辛、大热。有毒。入脾、胃、肺、肾经。
【功效】温中止痛,杀虫。
【临床应用】1. 用于胃腹冷痛,寒湿泄泻等症本品味辛大热,善散阴冷,能温中而止痛,暖脾而止泻。治胃腹冷痛,可与党参、干姜、饴糖配伍;治寒湿泄泻,可配苍朮、陈皮、厚朴、甘草等同用。外治胃腹冷痛,可用蜀椒炒热,布裹温熨痛处,可奏缓解疼痛之效。
2. 用于虫积腹痛或吐蛔等症本品有驱蛔作用,在临床上常与驱虫药如使君子、榧子等同用;对于吐蛔病症,常配合乌梅、黄连等同用。
【处方用名】川椒、花椒、蜀椒(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分至一钱五分,煎服。
【附药】椒目:即是蜀椒的种子。性味苦寒。功能行水,平喘满。适用于痰饮喘息,水肿胀满等症。一般用量为八分至一钱五分,煎服。
【方剂举例】蜀椒丸(《外台秘要》):蜀椒、附子、半夏治心痛引背。 花椒2.jpg 花椒.jpg 花椒1.jpg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1-09 16:46 2楼
摘《用药心得十讲》:
川椒味辛,性热。有温中祛寒,下气,杀虫等作用。
因寒所致的胃痛、腹痛、腹中冷气攻胀等症。可配干姜、党参(人参)、饴糖(大建中汤)、高良姜、香附等同用。据动物实验报导,本品所含的挥发油,小量对离体肠管呈持续性的蠕动增强,大量则使之抑制。
由于蛔虫引起的脘腹疼痛、呕吐等,常以本品配乌梅、黄连、黄柏、细辛、桂枝、附子、干姜、当归(《伤寒论》乌梅丸)等同用。
本品煎汤外洗,可用于皮肤湿疹、四肢风湿疼痛等。
附:“川椒目”,椒目味辛苦,性寒。入肾行水,能利小便、消水肿、除水饮。常配合茯苓皮、大腹皮、槟榔、赤小豆、泽泻、木通等同用。
我曾用“椒目瓜蒌汤”(《医醇滕义》)随证加减,治疗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数例,都取得了良好效果。我常用的处方如下川椒目9克、全瓜蒌30克、桑白皮12克、葶苈子9克、泽泻12克、猪苓15克、茯苓15克、车前子12克(布包)、杏仁9克、白蒺藜9克、枳壳9克、冬瓜皮30克、桂枝4.5克,随证加减。仅供参考。
用量一般为1.5~4.5克。川椒目的用量可稍大些。
阴虚火旺者忌用。
⬅ 论语学而第一:道德与政治 老茶馆 藜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