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辉远:姜枣配合应用心得

2009-02-27 19:08 楼主
姜、枣是极为平凡的中药。由于两药配用在各个方剂中并非主要组成部分,因而往往为人所忽视。高辉远教授,临证60载,不仅对姜、枣的性能有着深刻的认识,而且对其配用亦极为自如。兹就高师诊余随谈,分析归纳如下。

姜为姜科多年生宿草本植物姜的根茎,辛温,入肺、胃、脾经。由于经过不同的加工炮制,性能作用也随之变化,故姜又可分为生姜、煨姜、干姜、炮姜、姜皮、姜汁。生姜走而不守,发散之力较强,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行水解毒,化痰止咳之效;煨生姜无发散之性,降而不升,温中降逆,和中止呕之力较胜;于姜性散之性已减,能走能守,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之效;炮姜(又称黑姜、干姜炭)守而不走,有温经止血,温中止泻之效;生姜皮能和中行水,并长于走表,有利水消肿之效;生姜汁功同生姜,但温中止呕作用较生姜为胜。《神农本革经》记载:“干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逐风湿痹,肠辟下痢,生姜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王安石《字说》称:“姜能强御百邪,故谓之姜。”大枣,性味甘、温,归脾、胃经,有补脾和胃,益气止血,养心安神,调和药性之功。枣又可分为红枣、黑枣、蜜枣。一般认为红枣活血补血;黑枣助阴养血,入肝走肾,主治虚劳,善滋二便;而蜜枣清甜味厚,润燥解毒为优。《神农本草经》言大枣“主心腹邪,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李东垣说大枣能“温以补脾经不足,甘以缓阴血,和阴血,调营卫,生津液”。故本品临床主治胃虚纳少,脾弱便溏,气血津液不足,营卫不和,心悸怔忡,脏躁,并能缓和药物的毒性,减少副作用。

高师认为,姜枣在临床上除了分别与其他药物相配应用之外,二者同时合用的形式极为频繁。故历代收载用姜枣为伍的方剂殊多。适用的病证也颇为广泛,可谓层出不穷。仲景著《伤寒论》113方中,就有35方是姜枣同时合用者,《金匮要略》258方中也有28方,《和剂局方》中共内服方剂358则,而姜枣相配者有7l方,《伤寒六书》载方45则(除去转录《伤寒论》之方数),即有19方有姜枣配用者。仪举数端,不难看出古代医家对姜枣相配合用的重视程度。

高师指出,所谓姜枣配合应用,系指生姜与大枣相伍为言。生姜得大枣,可防止补气过壅之偏。二者相须为用。取其一气一血,一补一散,一营一卫之力。正如柯琴所说:“姜枣之相得,阳表阴里,并行不悖,是刚柔相济之为和也”。故临床常用此配伍以扶正祛邪,调和营卫,营卫和则脾胃自不失其常度。如姜枣入于解表药中,诸如桂枝汤、柴葛解肌汤、大青龙汤、参苏饮、杏苏散、再造散等方用之,可治外感表证,具有调和营卫之功;入于和胃理气药中,如旋覆代赭石汤、橘皮竹茹汤等方用之,可治胃脘不舒,恶心呕吐,则又具有调和脾胃的功效;入于燥湿化浊药中,如平胃散、藿香正气散等方用之,能使脾胃调和则运化强健,湿浊自去;入于祛痰药剂中,如温胆汤、涤痰汤等方用之,脾胃调和则痰不自生,乃治本之法也;入于补虚药中,如六君子汤、归脾汤、八珍汤、复脉汤等方用之,不但加强药剂的吸收,而且又免于补益之剂的壅滞;入于活血化瘀药中,如通窍活血汤类方用之,既能助其活血,又可防其伤正;入于攻逐药中,如十枣汤类,可缓和药性,保护脾胃,以防攻克太过等等。足见两药配合适用于各种不同治法的方剂之中的广泛性。

由上可见。姜枣两药虽极平凡,然其功效确有独特之处,故医者决不可以忽视。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9-02-27 20:44 2楼
我最敬佩的就是用低廉、易得之少味药就可以治疗好一些疾病的老中医。
2009-02-28 12:31 3楼
好经验,学习学习!
⬅ 九子地黄丸治疗眼病 老茶馆 大家帮帮忙,救救我朋友才9岁的孩子 ➡